中國園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園林
左上:私家園林代表拙政園內的小飛虹
右上:從一扇窗戶望出去看到的景色好像一副中國畫,這是在中國的園林設計中常用的方法
左下寄暢園以水域為中心,景色優美
右下:網師園的結構由中軸的主園為主體,西邊的內園提供緊湊部局的細膩,東邊則是宅第可觀賞建築之美。在中軸的安排則以池水為重心,南方為宴樂之地,北方則為書房讀冊之地。

中國園林,是中國建築的特色之一。廣義上,園林意指在人工建築出來的環境中模擬自然景物,範圍相當廣,小至盆栽的植種,大至池水與假山的佈景。中國園林的重點則在於造景的巧妙,如何模擬自然而不落痕跡;如何將有心安排的佈局與藝術性的意境搭配一起;如何將理水方式、石、亭、盆栽、林、窗、門一一運用,並搭配季節變化和當地建材、民俗風情、和主人的個性特色等,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中國園林藝術集建築、書畫、雕刻、文學、園藝等藝術於一身,是中國美學的楷模,反映出中國人深邃的哲理思辨及對生活的追求。東方園林與西亞、歐洲園林並稱為世界三大造園系統,其中屬於皇家園林的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以及屬於私家園林的多個蘇州古典園林,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可見其地位之重要。中國園林亦影響了其他建築,建築師會取用中國園林的元素,如月門等。[1]

中國園林主要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2]此外,還有衙署園林、祠堂園林、書院園林、公共園林等[3]

發展歷史[編輯]

中國園林發展源遠流長,其中,中國古典園林史通常被劃分為5個時期,即生成期(220年之前)、轉折期(220年-589年)、全盛期(589年-960年)、成熟期(960年-1736年)和成熟後期(1736年-1911年)。[4]

生成期[編輯]

阿房宮圖

中國古典園林最初的形式是「囿」和「台」,可追溯至公元前21世紀以供帝王狩獵為樂的「囿」,及至商代,君主都在囿內築高台以觀天敬神,名為「靈台」。[5]初時期(公元前11世紀),王、貴族、奴隸主十分喜歡在田野內進行大規模的狩獵,雖然狩獵在某程度上可以減少農田上的害獸,但難免會波及附近的在耕農田,因而激起民憤。殷末周初時期的帝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於是就在王畿內劃定一定大小的公私「田獵區」。在西周,田獵區管理較嚴,據《周禮·地官》記載,當時設有「跡人」掌管田獵區,並禁止獵殺幼獸、獲取鳥卵和用毒箭射獵。被活捉的野獸禽鳥需被集中馴養,而專門用來集中馴養這些動物的地方就叫做「囿」。囿在甲骨文作「」,當中的「」則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的田間的栽植樹木果蔬的情形。囿的功能並非只是向宮廷宴會提供野味,同時還具備遊覽的功能[6],相當於現代的動物園[7]

古人崇奉山嶽,但路遙山險,難以登臨,於是統治階級想出一個變通的辦法,通過修建高台,摹擬山嶽。台是山的象徵,有的台通過削平山頭而成,所以通常台都十分高大,需要長時間和大量人力完成,如殷紂王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臨望雲雨」[8]。周代的天子、諸侯也曾築台。台上不設房屋,而在台上建的屋則被稱為[9],在台上及其周圍環境進行綠化種植則形成「苑台」。台可登高遠眺、觀賞風景,到後來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的宮苑建築物。相對於遊覽觀賞功能,「囿」和「台」則更注重於其原始功能,這些直到秦漢仍保留着。[10]東周時期,貴族園林的建造常使用台苑結合、以台為中心的手法,台、宮、苑、囿等稱謂也互相混用,如紂王沙丘苑台的「苑」相當於「囿」。歷史上出現過有很多著名的台,有周文王靈台靈沼靈囿楚靈王時期的章華台吳王闔閭時期的姑蘇台。[11]

繼囿、台之後,中國古代園林的第三個源頭——園圃出現。園是指種植樹木(多為果樹)的地方,圃這是種植蔬菜的地方,西周時並稱「園圃」;園圃內設有「場人」專門管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據《詩經》記載[12],平民除了種植食用、藥用的蔬菜外,還培養了以觀賞為主的花卉。趙國的「趙圃」中的圃則直指園林。[13]

秦漢時期,皇家園林的普遍稱謂是「宮苑」,宮是以宮殿建築為主體,山池、花木穿插其間;苑則是在郊野山林地帶佔地廣、規模大的離宮別苑。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中央集權國家,並開始建造大規模的宮苑;園林的發展也跟隨政治體制由貴族分封到皇帝獨裁的改變而改變,中國古代史上真正意義的皇家園林逐漸形成。這個時期著名的園林有:在渭北咸陽城咸陽宮六國宮等;在關中地區的有上林苑(以阿房宮為核心)、宜春苑梁山宮驪山宮林光宮蘭池宮[14]。到了西漢時期,原秦朝興樂宮的舊址被用來興建長樂宮,接着在周圍分別建成了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這五個宮殿共佔據了當時長安城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約24平方公里。而上林苑在西漢初期時曾一片荒蕪,到前138年(漢武帝時期)得以擴建。擴建後苑的周長至少有120公里[15],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園林。苑內有山水、植物、動物;建築有苑(苑中苑)、宮、觀、生產基地等。到西漢末期,這個龐大的園林已名存實亡。此外,西漢時期比較著名的宮苑還有建章宮、甘泉宮、兔園(梁園)和南越王御苑[16]。東漢初期朝廷崇尚簡約,宮苑的興建不多,而是開鑿漕渠,從而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水系,為城內外園林提供優越的供水條件,促進了園林理水技藝的發展。到帝時開始形成皇家造園熱潮,但東漢的皇家園林從數量和規模上都不及西漢。東漢末年董卓專政,洛陽很多宮苑都被焚毀[17][18]

漢代的「第」「宅」「園」和「園池」均包含私家園林的成分;西漢初期,私家園林不多見,西漢後期開始私家園林便奢華成風,如曲陽侯王根的王根園的豪華程度可比擬皇帝的皇家園林;東漢桓、靈帝時私家園林的建造數量更多、範圍更廣;到東漢中期以後曾出現一大批文人隱士,在各自的莊園上建造簡單樸素的園林。然而生成期的私家園林量少且多為摹仿皇家園林的規模和內容,跟皇家園林的概念相似,所以大主流依然是皇家園林。[19]

轉折期[編輯]

園林常見的荷花池搭配池中船廳
長廊、水榭、石橋的搭配
美人靠與兩層小樓配上楊柳樹

轉折時期的造園活動開始轉向民間,而且從生成期的單純以功能為主的建造風格開始轉向功能和藝術創作並重。

東漢末期,曹操鄴城。曹操通過開鑿運河解決了城內農地用水和宮苑生活用水的問題,園內還開鑿了一些水池,除用作水景觀賞還有養魚。城內有銅雀園(亦作銅爵園),緊鄰宮城,園內有三台,當中以銅雀台最高,有十丈,台上建有一百多間殿宇;而冰井台則用作儲備糧食、冰塊、煤炭等物資,另外園中還有一些宮殿專門存放武器。[20]

全盛期[編輯]

隋唐時代

由於中古時代封建帝王社會的成熟,治世的規範,政治文化經濟等等比起前代有很高的發展。皇家園林非常明顯的體現出了後世所謂之的「大內氣派」,形成了大內御苑,行宮,離宮。這時文人山水畫也開始大規模的興盛起來,還滲透到了園林建築方面,後人謂之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在古典園林之間得到了更好的體現,融入了詩情畫意的感覺,這個輝煌的時代自然也影響了東亞各地:日本、朝鮮半島的園林建築藝術。

另一方面,寺院,經閣等宗教建築的普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山西的南禪寺佛光寺則為一例。

成熟期[編輯]

兩宋

園林雪景

經過隋唐五代的發展,緊接而來的兩宋將園林發展到了又一個高峰,一個承前啟後的階段,尤為頻繁的就是私家造園活動,俗話說唐宋八大家,文人園林在又一個被特別培養的宋代再次興盛。而模擬的山石險峻則更為突出,題跋匾額的再次大規模展開,山水畫也趨近巔峰。而皇家園林也是蓬勃發展,以艮岳這座人工假山為顯著例子。

成熟後期[編輯]

蘇州留園的花園

明清

在古典園林最後的輝煌明清時代,承前啟後變的有些定式了,有些中古隋唐前人經驗少許頹廢,或者說不太趨於研究。

不過還是有兩個造園的高峰,以地緣為例

  • 中晚明和早有經濟文化基礎江南的一帶園林的興盛。
  • 清代中葉帝王,士紳商賈在揚州,蘇州江南各地的又一次園林高峰。

皇家的規模依舊趨於宏大,皇家的程式化氣派又見濃郁。再有,這時的公共園林,提供百姓遊人接近山水,給予小暴發戶般的士紳商賈的附庸風雅的地方也越來越多。明清兩代也順勢造就了一批以園林專業為生的園林大師。

分類[編輯]

中國園林有不同的分類,而不同種類的園林又有各自不同的風格。以下為兩種常見的分類:

按擁有者分類[編輯]

  1. 皇家園林 - 供帝王休息享樂。
  2. 官家園林 - 即衙署園林,設置於政府機構所在的建築內。
  3. 私家園林 - 由宗室外戚、高官、富商擁有。
  4. 寺觀園林 - 通常見於佛教寺院,也風行於日本。
  5. 陵寢園林 - 帝王和貴族陵墓附屬,沒有水景。

按地方特色分類[編輯]

清漪園文昌閣(1860年攝)
  1. 北方皇家園林:如北京頤和園:其特點是:在立意上,凌駕於世,體現皇家氣派、富貴;在規劃佈局上:面積極大,中軸線明確,對景線運用較多園林與住宅完全獨立;建築裝飾上:建築量較少,佈局驗證,造型封閉,裝飾華麗;池水運用較少,或依山傍水,依靠自然地形,混用技法,多模仿江南。體現一種「蒼、森、穆」的境界。
  2. 江南園林:如建於15世紀初的蘇州拙政園網師園蘇州古典園林:其特點是:在立意上,超然出世;在規劃佈局上:面積較大,主輔對比,建築陪襯,園景、園宅相對獨立,空間多變;建築裝飾上:建築量較少,佈局靈活自由,造型輕盈飄逸,裝飾淡雅;水面大,曲折有致,多天然水景;體現一種「潤、幽、雅」的境界。
  3. 嶺南園林:如廣東清暉園可園等:其特點是:在立意上,務實入世,經世致用;在規劃佈局上:以建築圍合庭院,園宅相融合;建築裝飾上:建築量較多,連房博廈,體量偏大,裝飾豐富多彩;水池較小,多規整幾何形態,石砌池岸。由於氣候特點,體現一種「濕、蔭、豐」的境界。
  4. 巴蜀園林:如成都罨畫池升庵桂湖杜甫草堂等,以「雅朴、恬淡、疏朗、自然」為主要特點,規模較私家園林大而比皇家園林小,同時很多兼有紀念巴蜀地區歷史名人的立意。

衍生庭院[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與貝聿銘對話》,Gero von Boehm,聯經出版,2003
  2. ^ 《中國園林》:5-6頁
  3. ^ 《中國古典園林史》:19-22頁
  4. ^ 《中國古典園林史》
  5. ^ 《中國園林》:7頁
  6. ^ 《周禮·地官·囿人》鄭玄注:「囿游,囿之離宮,小苑觀處也。養獸,以宴樂視之。」
  7. ^ 《中國古典園林史》:40-41頁
  8. ^ 劉向. 新序·刺奢[M].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6.
  9. ^ 《說文解字》段玉裁:「按台不必有屋。李巡注《爾雅》曰『台上有屋謂之謝』,然則無屋者謂之台,築高而已。」
  10. ^ 《中國古典園林史》:42-43頁
  11. ^ 《中國古典園林史》:54-62頁
  12. ^ 《詩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有杕之杜,其葉菁菁。」「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何彼穠矣,華如桃李。」
  13. ^ 《中國古典園林史》:44頁
  14. ^ 《中國古典園林史》:63-68頁
  15. ^ 多個文獻說法:方三百里、三百四十里;周牆四百餘里;周袤三百里。漢代一里相當於0.414公里,至少有120公里。
  16. ^ 《中國古典園林史》:69-94頁
  17. ^ 曹植《送應氏詩》
  18. ^ 《中國古典園林史》:97-101頁
  19. ^ 《中國古典園林史》:102-111頁
  20. ^ 《中國古典園林史》:123-124頁

書籍[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