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乙型肝炎病毒
電子顯微鏡下的乙型肝炎病毒
科學分類 編輯
(未分級) 病毒 Virus
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界: 副核糖病毒界 Pararnavirae
門: 逆轉錄酶病毒門 Artverviricota
綱: 逆轉錄酶病毒綱 Revtraviricetes
目: 布隆伯病毒目 Blubervirales
科: 肝病毒科 Hepadnaviridae
屬: 正肝病毒屬 Orthohepadnavirus
種:
乙型肝炎病毒 O. H. B virus
二名法
Orthohepadnavirus Hepatitis B virus

乙型肝炎病毒(英語:Hepatitis B virus)簡稱乙肝病毒(HBV)。是一種DNA病毒,屬於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據目前所知,HBV就只對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發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顆粒狀,也會被稱為丹娜顆粒(Dane)。1970年由丹娜發現。直徑為42納米。顆粒分為外殼和核心兩部分,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炎叫「B型肝炎」

結構[編輯]

外殼[編輯]

也稱為病毒的外衣殼,相當於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質雙層和蛋白質組成,脂質雙層內含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分別是S抗原、前S1和前S2抗原,它們一起又構成了外殼上大、中、小三種蛋白形式。

核心[編輯]

分為外部的衣殼和內部雙鏈DNA。衣殼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組成,呈二十面體對稱,直徑為27納米,也稱為內衣殼。DNA上還帶有DNA聚合酶。DNA呈環狀並且有缺口,大約含有約3200個核苷酸。DNA兩鏈長短不一,長鏈完整、長度恆定、為負鏈;短鏈是正鏈、長度可變,大概是長鏈的50%~80%。DNA的功能是編碼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和DNA多聚酶。

形態[編輯]

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發現,乙肝病毒有三種形態,分別是大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和管形顆粒。大球形顆粒就是Dane顆粒。小形球顆粒,直徑大約22奈米,是乙肝病毒感染後血液中最多見的一種。它由表面抗原組成,並不含有乙肝病毒的DNA以及DNA聚合酶。管形顆粒,直徑也約為22奈米,長度在50~70納米之間。實際上是由幾個小球形顆粒聚合在一起而成,但同樣具有HBsAg的抗原性。

病毒的複製[編輯]

  1. 病毒進入肝細胞後,脫去衣殼,DNA進入肝細胞核。
  2. 正鏈DNA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負鏈為模版,延長修補成完整狀態。
  3. 雙股DNA形成閉環超螺旋。在細胞RNA多聚酶催化下,以負鏈DNA轉錄成長短不一的RNA。短的RNA僅作為mRNA,長的還是前基因組RNA。
  4. 從mRNA轉譯出e抗原核心抗原,DNA聚合酶,和三種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組裝成內衣殼。
  5. 前基因組和DNA聚合酶進入組裝好的病毒內衣殼中。
  6. 在DNA聚合酶(反轉錄酶)的作用下,以前基因組RNA為模版,逆轉錄為負鏈DNA。而前基因組則被降解消失。
  7. 以負鏈DNA為模版,複製生成正鏈DNA。
  8. 含有雙鏈DNA的內衣殼裹上外衣殼,成為病毒體。從肝細胞漿釋放至肝細胞外。

抗原[編輯]

  • 乙肝表面抗原:又稱「澳洲抗原」或「澳抗」,縮寫為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分子量240萬(約4.78*10−8納克,因不含DNA因而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細胞的關鍵是其表面蛋白和肝細胞結合。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會阻止這種結合,使得乙肝病毒不能感染肝細胞。乙肝病毒的對抗策略是產生大量的表面抗原,使得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無法完全阻斷表抗和肝細胞的結合,以量取勝,因此在感染者的血液中可多達5X1017個表面抗原。在感染乙肝病毒後2~6個月,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大於0.18ng/ml為陽性。0.5ng/ml=1 IU/ml
  • 乙肝核心抗原:縮寫HBcAg。
  • 乙肝e抗原:縮寫HBeAg。

血液中HBV數量[編輯]

通過PCR方法可以定量檢查血液中HBV數量。1國際單位/毫升≈5.6拷貝/毫升。

歷史[編輯]

1963年美國費城癌症研究所科學家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在一位患白血病的澳大利亞原住民血清中發現一種抗原,這種抗原正常人體內並沒有。他將這種抗原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Aa)」,因此中國大陸簡稱為「澳抗」。這種抗原物後來正式命名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簡稱為 「 表抗 」 。布隆伯格憑着這些工作共享了197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索爾·克魯曼英語Saul Krugman斯坦頓島的專收智力障礙兒童的威洛布魯克州立學校,選擇25名智力障礙兒童作為受試者,注射了澳抗患者血清的孩子們僅有一人沒被感染。由此弄清了甲肝與乙肝的差異,寫下論文《傳染性肝炎:兩種臨床上、流行病學上和免疫學上都截然不同的感染》,被譽為乙肝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在多種嘗試後,克魯曼發現將澳抗患者血清稀釋後加熱,乙肝病毒會被滅活,而抗原活性仍在。克魯曼先在智力障礙的孩子身上注射疫苗,然後再注射含病毒的血清,果然疫苗為孩子們提供了免疫力,這是人類首次製成乙肝(滅活)疫苗。

默克研究所的莫里斯·希勒曼從同性戀群體中採集乙肝血清,再進行滅活提取工作。先用pH2.0的胃蛋白酶浸泡18小時,分解血液中的蛋白,乙肝病毒顆粒剩下不足1%。隨後用尿素處理4小時,尿素能夠分解朊毒體蛋白,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知朊毒體蛋白會引發一系列疾病。最後再用1:4000的福爾馬林處理72小時,可以有效徹底滅活許多病毒,並再次消滅乙肝病毒。這套方法事後證明也滅活了血清中的愛滋病毒。實驗證明,這種疫苗乙肝預防效果75%。1981年,FDA批准了這種人類歷史上首個商業化的乙肝疫苗上市。

參考文獻[編輯]

季曉輝.; 張建瓊.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1. ISBN 7-03-009469-7. OCLC 4972255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