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納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克爾納韋
Kernavė
位於克爾納韋的一座山丘(克拿維考古遺址)
克爾納韋在立陶宛的位置
克爾納韋
於立陶宛的位置
其他名稱克拿維
地點立陶宛希爾溫托斯區
坐標54°53′N 24°51′E / 54.883°N 24.850°E / 54.883; 24.850座標54°53′N 24°51′E / 54.883°N 24.850°E / 54.883; 24.850
類型沉降
歷史
廢棄於14世紀
時代中世紀
文化立陶宛大公國
註釋
發掘時間1859年、1979年、1980年-1983年

官方名稱Kernavė Archaeological Site (Cultural Reserve of Kernavė)(英文)
Site archéologique de Kernavė (Réserve culturelle de Kernavė)(法文)
位置 立陶宛歐洲和北美地區
標準 (iii), (iv)
參考編碼1137
登錄年份2004(第28屆會議
面積194.4公頃(480英畝)
緩衝區2,455.2公頃(6,067英畝)

克爾納韋立陶宛語Kernavė),或譯為克拿維,為位於立陶宛共和國希爾溫托斯區的一個小城鎮,在首都維爾紐斯西北方約35公里處,以豐富的歷史遺跡而聞名。

人類在克爾納韋定居的歷史可追溯至一萬年前,從史前時代14世紀間,在內里斯河沿岸的山丘與山谷間有人居住,由定居點逐漸發展成城鎮。克爾納韋在1279年至1321年為立陶宛大公國的都城,1321年後仍為重要城鎮,直到1390年被徹底破壞後廢棄,此遺跡即為今日的克拿維考古遺址。克拿維考古遺址以史前時代至中世紀的歷史遺跡文明,被譽為「立陶宛的特洛伊」,現僅開挖出遺跡的一小部分,但已出土超過16,000件具歷史價值的文物。克拿維考古遺址以其超過一萬年的歷史,有眾多具歷史價值的出土文物,在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歷史[編輯]

舊石器時代後期,第一批斯威德里亞文化英語Swiderian culture的人們約西元前9,000年至西元前8,000年間抵達克爾納韋,於內里斯河畔的帕豪塔山谷(Pajauta Valley)活動。在新石器時代(西元前5,000年到西元前3,000年),隨着動物被馴化,以及人們開始種植農作物,人們在此建立永久定居點,在考古挖掘中發現燧石箭頭、石製的刀具,證明了當時人類生活的足跡[1]。在青銅時代(西元前2,000年到西元前1,000年),當時發展出陶器文化,成為波羅的海文化的中心。考古挖掘中發現當時有三種類型的墓葬,其中發現火葬屍體被埋在小坑、粘土甕或堆積的石頭堆下。在鐵器時代(西元1世紀),當地人口逐漸增加,人們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考古挖掘中發現鐵製農具和武器。另外,也發現161年至180年羅馬帝國皇帝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執政時期發行的銀幣,證明當地與羅馬帝國及其行省的貿易關係[2]

中世紀時期,在西元4至7世紀民族大遷徙期間,當地居民經常受到攻擊,被迫遷往山丘堡壘,防禦變得越來越重要。西元12至13世紀間,城市逐漸形成;1269年至1282年立陶宛大公特萊德尼斯執政期間,克爾納韋成為立陶宛國家重要的政治與經濟中心。克爾納韋在1279年至1321年為立陶宛大公國的都城,後都城遷移至特拉凱,1323年再遷至維爾紐斯,但克爾納韋仍為重要城鎮。克爾納韋為都城期間,立陶宛大公住在奧庫羅山丘(Aukuro Hill)上的城堡,此山丘與周邊高度差(地形突起度)為13至14公尺,城堡周圍多居住工匠,此稱為克爾納韋上城(Upper Kernavė);帕豪塔山谷中的城鎮則居住許多工匠和商人,稱為克爾納韋下城(Lower Kernavė)。當時克爾納韋以手工藝品聞名,也是著名的貿易中心,與俄羅斯的基輔,甚至西歐近東均有貿易往來[2]

克爾納韋最早出現在歷史文獻上的記載為1279年,在此時克爾納韋遭受條頓騎士團的包圍。當時立陶宛大公國主要信奉立陶宛當地的多神教,被視為異教徒,因而遭受「北方十字軍」的攻擊,克爾納韋多次被劫掠。1390年,條頓騎士團進攻克爾納韋,城鎮被徹底摧毀,撤退的居民將城堡破壞,之後的居民在舊城的北邊不遠處建立了新市鎮[2]。舊城遺跡後來逐漸被沖積土層覆蓋,內部有相當多的文物被保存下來,因此成為考古學家的寶庫,又被稱為「立陶宛的特洛伊」,例如考古挖掘發現已知最古老的水下秘密道路「Kūlgrinda立陶宛語Kūlgrinda」(立陶宛語[3]

在新市鎮中,立陶宛大公維陶塔斯於1420年建立了當地第一座基督教教堂,並強制居民放棄原先的多神教信仰,該教堂今日僅剩下基礎部分的遺跡。1613年,克爾納韋被標記在立陶宛大公國的地圖《Magni Ducatus Lithuaniae, et Regionum Adiacentium exacta Descriptio》當中。19世紀中,克爾納韋舊城遺址受到對立陶宛歷史感興趣的研究人員的關注,作家費利克斯·伯納托維奇立陶宛語Feliksas Bernatovičius在1826年出版,以波蘭文撰寫的小說《Pojata, córka Lizdejki》中描繪了該地區,之後1859年瓦迪斯瓦夫·西羅科姆拉英語Władysław Syrokomla波蘭語Władysław Syrokomla)等人展開考古挖掘工作。1920年,在另一座建於1739年的教堂遺址旁,建立了一座新的歌德式式教堂「克爾納韋聖母聖衣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the Scapular in Kernavė)[2]

克拿維考古遺址從1979年起,在維爾紐斯大學有系統的考古挖掘下,該遺跡的全貌才逐漸展露出來。1989年,克爾納韋國家考古和歷史博物館成立;2003年,克爾納韋國家文化保護區成立。現今在克爾納韋遺跡中已挖掘出超過16,000件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但僅挖出整個遺跡的一小部分[4]

在歷史上,克爾納韋曾經被稱為Kernavos、Kernovo、Kiernowo、Kiernów(波蘭語),以及Kernuvke(意第緒語)等名稱[5]

克拿維考古遺址
立陶宛第一座教堂遺跡,該教堂建於西元1420年
1613年發行的立陶宛大公國地圖(片段),克爾納韋被標記在上面
克爾納韋聖母聖衣教堂,建於西元1920年
克爾納韋歷史與遺跡
克拿維考古遺址全景

地理[編輯]

克爾納韋位於立陶宛希爾溫托斯區,在首都維爾紐斯西北方約35公里處,位於內里斯河北岸,2015年人口為458人[6]。從維爾紐斯經A1公路A2公路英語A2 highway (Lithuania),再轉108號或116號道路即可到達[7]。克拿維考古遺址位於城鎮的南邊,其沿着內里斯河北岸延伸約3公里[8][9](p. 36)

管理與活動[編輯]

克爾納韋於2008年7月舉行的國際考古節重現中世紀時的景象

保護管理[編輯]

克拿維考古遺址(克拿維文化保護區)內有15處考古遺跡和3處歷史遺跡,這些遺跡被列入立陶宛文化財產,由克爾納韋國家文化保護區管理局負責管理。保護區內受到立陶宛共和國領土保護法、不可移動文化遺產保護法、土地法、建築法、領土規劃法,以及文化保護區法等法規保護,限制區內的商業活動,科學研究與參觀目的的活動則獲批准後可進行場地改建。2005年,立陶宛政府通過文化保護緩衝區條例;2009年,通過文化保護區特別計劃;2011年,文化保護區被授予加強保護地位,此為符合1999年通過的《1954年海牙公約第二次議定書》[10][11]

活動[編輯]

克爾納韋夏天有許多慶典活動,如每年6月24日的聖約拿節(仲夏節)英語Saint Jonas's Festival,有音樂節和慶祝活動。仲夏節在當地稱為「Rasos」,在日落時分和整個夜晚,人們在帕豪塔山谷點燃篝火,圍繞篝火跳舞和唱歌,並將野花花環放在內里斯河漂流,尋找蕨類植物並迎接旭日東升。這個已有半世紀歷史的儀式,在蘇聯統治時代由大學生興起,不僅喚醒了對民族認同的意識,也表達了對當時專制政權的反抗。如今成為仲夏節最受歡迎的慶祝活動之一[2]

另外考古探險已經舉辦了20多年,有立陶宛和外國的考古學家、學生參加[12]。再者,7月6日為明道加斯加冕日(立陶宛建國日英語Statehood Day (Lithuania)),為該國公眾假日,克爾納韋亦有慶祝活動。此節日紀念明道加斯大公於1253年7月6日加冕為立陶宛國王,成為立陶宛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國王,立陶宛當時首次被承認為一個主權國家[13]

世界遺產登錄[編輯]

2004年6月至7月,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蘇州市召開,由立陶宛申報的項目「克拿維考古遺址」經大會通過,成為立陶宛第三個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編號為1137[11]

世界遺產編號 名稱 所在地 座標 保護範圍 緩衝範圍
1137 克拿維考古遺址 立陶宛希爾溫托斯區 54°53'16"N 24°49'50"E 194.4公頃 2,455.2公頃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 (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Site history. Valstybinio Kernavės kultūrinio rezervato direkcija.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英語). 
  2. ^ 2.0 2.1 2.2 2.3 2.4 Kernavė Archaeological Site (Cultural Reserve of Kernavė). Lithuania Travel Agency.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3. ^ Kernavė—Lithuania's Troy.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英語). 
  4. ^ State cultural reserve of Kernavė. Valstybinio Kernavės kultūrinio rezervato direkcija.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英語). 
  5. ^ Kurt Braunmüller; Gisella Ferraresi. Aspects of Multilingualism in European Language Histor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1 December 2003: 124. ISBN 978-90-272-9601-6. 
  6. ^ Kernavė. city-facts.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英語). 
  7. ^ How to get to Kernavė?. Valstybinio Kernavės kultūrinio rezervato direkcija.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英語). 
  8. ^ Kernavė Cultural Reserve. 孤獨星球.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英語). 
  9. ^ Kernavė Archaeological Site (Cultural Reserve of Kernavė) Nomination (PDF).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2) (英語). 
  10. ^ The Kernavė Archaeological Site: Pagan Lithuania and Baltic Culture. Atostogos Kaime.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英語). 
  11. ^ 11.0 11.1 Kernavė Archaeological Site (Cultural Reserve of Kernav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英語). 
  12. ^ Kernavė. Pagan Places.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英語). 
  13. ^ 立陶宛共和国简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