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總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劉坤一
先前職位廣東總督、廣西總督
設立1465年
首任韓雍
末任陸榮廷
廢止1917年
後繼職位
兩廣總督轄地(1911年)

兩廣總督滿語ᡤᡠᠸᠠᠩᡩᡠ᠋ᠩ
ᡤᡠᠸᠠᠩᠰᡳ
ᡠᡥᡝᡵᡳ
ᡴᠠᡩ᠋ᠠᠯᠠᡵᠠ
ᠠᠮᠪᠠᠨ
穆麟德轉寫guwangdung guwangsi uheri kadalara amban),始設於明朝時期,總管兩廣(即後世廣東,包括今海南省,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至清朝成為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清朝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

沿革[編輯]

明朝[編輯]

  • 景泰三年(1452年),于謙奏請設立兩廣總督,以王翱為首任總督總管軍務,無固定任所。[1]
  • 成化元年(1465年),韓雍被任命為左都御史兼提督兩廣軍務,駐梧州[2]
  • 成化五年(1469年),在梧州設兩廣總督府,以韓雍為總督,此後兩廣總督一職成為定製。
  • 嘉靖十五年(1536年),兩廣總督錢如京肇慶設行台[3]
  •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兩廣總督吳桂芳奏請將總督府遷於肇慶

清朝[編輯]

  • 順治元年(1644年)置廣東總督,當時總督駐廣州,兼轄廣西
  • 順治十二年(1655年),總督府遷回梧州
  • 康熙二年(1663年),別置廣西總督,廣東總督移駐廉州
  • 康熙三年(1664年),撤銷廣西總督,廣西政務復歸廣東總督管轄,廣東總督遷駐肇慶
  • 雍正元年(1723年),重設廣西總督,不久再次裁撤。
  • 雍正七年(1729年),為統一西南軍事指揮權,鎮壓苗族起事,廣西政務暫歸雲貴總督兼轄。
  • 雍正十二年(1734年),廣西政務仍隸廣東總督管轄,更號兩廣總督
  • 乾隆十一年(1746年),兩廣總督遷駐廣州
  •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兩廣總督兼任廣東巡撫

歷任總督[編輯]

日期為由農曆換算後的格里曆日期

明朝[編輯]

序次 姓名 籍貫/旗籍 任職時間 卸職時間 卸職原因/備註
明朝
01 王翱 北直隸鹽山 景泰三年
1452年
景泰四年
1453年
升任吏部尚書
02 韓雍 南直隸長洲 成化元年五月
1465年

下屬及同僚攻訐致仕
03 秦紘 山東兗州單縣 弘治二年
1489年

進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後因劾總兵官安遠侯柳景貪污,連坐入獄,被罷免。
04 鄧廷瓚 巴陵 弘治八年
1495年
弘治十年
1497年
提督兩廣軍務,並擔任巡撫。後升爲左都御史。
05 潘蕃 浙江嘉興崇德 弘治十四年五月
1501年

晉陞右都御史,總督兩廣。後論功升左都御史。
07 熊繡 湖廣永州道州 正德元年
1506年

兼任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後掌管南京都察院事。
08 陳金 湖廣應城 正德二年
1507年

後掌都察院事
09 周南 浙江處州縉雲 正德九年
1514年
正德十年
1515年
辭官歸鄉
10 陳金 湖廣應城 正德十年
1515年
正德十四年
1519年
再次擔任兩廣總督
11 張嵿 浙江紹興蕭山 嘉靖元年
1522年

以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後召為南京都察院都御史、工部尚書。
12 姚鏌 浙江寧波慈谿 嘉靖四年
1525年

兼任右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後因得罪霍韜方獻夫張璁桂萼,遭落職閒住。
13 王守仁 浙江餘姚 嘉靖六年
1527年
嘉靖七年
1529年
兩廣事變,都御史姚鏌無力解決,嘉靖賜姚鏌致仕,任命王守仁以原職南京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及江西、湖廣軍務
14 張經 福建侯官 嘉靖十年
1531年

升任兵部左侍郎
15 陶諧 浙江紹興會稽

兼任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軍務。後母喪丁憂去職。
16 鮑象賢 南直隸徽州歙縣

任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後被彈劾回鄉。
17 張岳 福建惠安東嶺 嘉靖二十三年
1531年
嘉靖二十四年
遷右副都御史,兼兩廣巡撫,總督兩廣軍務。後升任兵部右侍郎
18 張臬 江西進賢 嘉靖四十年
1561年
嘉靖四十二年
1563年
以兵部右侍郎兼任,勒令致仕
19 吳桂芳 江西新建 嘉靖四十二年
1563年
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
以兵部右侍郎兼任
20 譚綸 江西宜黃 隆慶元年
1567年
隆慶二年
1568年
21 張瀚 浙江仁和 隆慶二年
1568年
隆慶三年
1569年
以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兼任
22 劉燾 北直隸天津衛 隆慶三年
1569年
隆慶四年
1570年
以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兼任
23 李遷 江西新建 隆慶四年
1570年
隆慶五年
1571年
以兵部右侍郎、僉都御史兼任
24 殷正茂 南直隸歙縣 隆慶五年
1571年
萬曆三年
1575年
以南京兵部尚書兼任
25 凌雲翼 南直隸太倉 萬曆三年
1575年
萬曆六年
1578年
以兵部左侍郎、右僉都御史兼任
26 劉堯誨 湖廣臨武 萬曆七年
1579年
萬曆九年
1581年
以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兼任
27 陳瑞 福建長樂 萬曆十年
1582年
萬曆十一年
1583年
以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兼任
28 郭應聘 福建莆田 萬曆十一年
1583年
萬曆十二年
1584年
兵部尚書兼任
29 吳文華 福建連江 萬曆十二年
1584年
萬曆十五年
1587年
以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兼任
30 吳善 福建龍溪 萬曆十五年
1587年
萬曆十六年
1588年
以兵部右侍郎兼任
31 劉繼文 江南靈壁 萬曆十六年
1588年
萬曆十九年
1591年
以兵部右待郎兼任
32 蕭彥 南直隸涇縣 萬曆十九年
1591年
萬曆二十年
1592年
以右副都御史兼任
33 陳蕖 湖廣應城 萬曆二十一年
1593年
萬曆二十二年
1594年
以戶部右侍郎兼任
34 陳大科 南直隸通州 萬曆二十三年
1595年
萬曆二十六年
1598年
以兵部右侍郎兼任
35 戴燿 福建長泰 萬曆二十六年
1598年
萬曆三十七年
1609年
以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兼任
36 張鳴岡 江西南安 萬曆三十八年
1610年
萬曆四十二年
1614年
以兵部右待郎、右僉都御史兼任
37 周嘉謨 湖廣漢川 萬曆四十三年
1615年
萬曆四十五年
1617年
以雲南巡撫兼任
38 許弘綱 浙江東陽 萬曆四十六年
1618年
萬曆四十八年
1620年
以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兼任
39 陳邦瞻 江西高安 萬曆四十八年
1620年
天啟元年
1621年
以兵部右待郎兼任
40 胡應台 湖廣瀏陽 天啟元年
1621年
天啟四年
1624年
以兵部右待郎,右僉都御史兼任
41 何士晉 直隸隸宜興 天啟四年
1624年
天啟五年
1625年
以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兼任
42 商周祚 紹興會稽 天啟五年
1625年
天啟六年
1626年
以兵部右待、右僉都御史兼任
43 李逢節 南直隸吳江 天啟七年
1627年
崇禎元年
1628年
以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兼任
44 王尊德 南直隸鳳陽泗州 崇禎元年
1628年
崇禎四年
1631年
以兵部右傳郎兼任,卒於任內。
45 王業浩 浙江山陰 崇禎四年
1631年
崇禎五年
1632年
以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兼任,後升任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
46 熊文燦 貴州永寧 崇禎五年
1632年
崇禎十年
1637年
以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兼任
47 張鏡心 河南磁州 崇禎十年
1637年
崇禎十四年
1641年
以兵部右侍郎兼任
48 沈猶龍 南直隸華亭 崇禎十四年
1641年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以兵部右侍郎兼任
南明
49 丁魁楚 河南永城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以兵部右侍郎兼任
50 王化澄 江西金溪 隆武二年
1646年
隆武二年
1646年
以廣東巡撫兼任
51 朱治𢢀 浙江嘉興 隆武二年十一月
1646年
永曆元年
1647年
以兵部右侍郎兼任
52 李成棟 山西寧夏 永曆二年
1648年
永曆三年三月
1649年
53 李棲鵬 甘肅涼州 永曆三年三月
1649年
永曆三年六月
1649年
任浙江都司
54 閻可義 不 詳 永曆三年七月
1649年
永曆三年七月
1649年
病死於任內。
55 李建捷 不 詳 永曆三年八月
1649年
永曆三年八月
1649年
又名李五老
56 羅成耀 浙江杭州 永曆三年八月
1649年
永曆三年八月
1649年
57 杜永和 河 南 永曆三年九月
1649年
永曆四年
1650年
設行署於廣州。最後清軍尚可喜耿繼茂等攻入廣州。
58 連城璧 江 西 永曆四年
1650年
永曆十三年
1659年
設行署於文村。

清朝[編輯]

廣東總督(兼轄廣西,順治元年至18年)[編輯]

  • 總督空位(1644年 - 1647年6月15日)。
  1. 佟養甲(1647年6月15日 - 1651年)
    • 總督空位(1651年 - 1653年7月12日)
  2. 李率泰(1653年7月12日 - 1656年3月16日)
  3. 王國光(1656年3月16日 - 1658年7月10日)
  4. 李棲鳳(1658年7月10日 - 1661年11月2日)

廣東總督(專轄廣東,順治18年至康熙4年)[編輯]

  1. 李棲鳳(1661年11月2日 - 1665年4月2日)
  2. 盧興祖(1665年4月2日 - 1665年7月4日)
同時的廣西總督
  1. 于時躍(1661年 - 1663年)
  2. 屈盡美(1663年 - 1665年)

兩廣總督(康熙4年至雍正元年)[編輯]

  1. 盧興祖(1665年7月4日 - 1667年12月30日)
  2. 周有德(1668年1月30日 - 1670年2月6日)
  3. 金光祖(1670年3月6日 - 1682年2月1日)
  4. 吳興祚(1682年2月1日 - 1689年8月8日)
  5. 石琳(1689年8月19日 - 1702年12月17日)
  6. 郭世隆(1702年12月17日 - 1707年1月23日)
  7. 趙弘燦(1707年1月30日 - 1716年11月19日)
  8. 楊琳(1716年11月25日 - 1723年9月9日)

廣東總督(雍正元年至2年)[編輯]

  1. 楊琳(1723年9月9日 - 1724年4月26日)
同時的廣西總督
  1. 孔毓珣(1723年 - 1724年)

兩廣總督(雍正2年至6年)[編輯]

  1. 孔毓珣(1724年4月26日- 1728年11月11日)

廣東總督(雍正6年至12年)[編輯]

廣西歸屬雲廣總督
  1. 孔毓珣(1728年11月11日 - 1729年3月29日)
  2. 郝玉麟(1729年3月29日 - 1732年3月21日)
    • 張溥(署任,1731年10月14日 - 1732年2月25日)
  3. 鄂彌達(1732年3月21日 - 1735年1月5日)
    • (代理:1732年3月21日 - 10月17日)

兩廣總督(雍正12年至光緒31年)[編輯]

林則徐
張之洞
李鴻章
  1. 鄂彌達(1735年1月5日 - 1738年8月30日)
  2. 馬爾泰(1738年8月30日 - 1744年8月10日)
    • 慶復(署任,1741年5月28日 - 1743年1月28日)
    • 策楞(署任,1743年1月28日 - 7月17日)
  3. 那蘇圖(1744年8月10日 - 1745年5月14日)
  4. 策楞(二次,1745年5月14日 - 1748年10月28日)
  5. 尹繼善(1748年10月28日 - 11月24日)
  6. 碩色(1748年11月24日 - 1750年2月9日)
  7. 陳大受(1750年2月9日 - 1751年11月14日)
  8. 阿里袞(1751年11月14日 - 1753年2月24日)
    • 班第(代理,1753年2月24日 - 10月16日)
  9. 策楞(三次,1753年10月16日 - 1754年5月3日)
  10. 楊應琚(1754年5月3日 - 1757年8月31日)
  11. 鶴年(1757年8月31日 - 1758年1月14日)
  12. 陳弘謀(1758年1月14日 - 1758年5月27日)
    • 托恩多(署任,1758年11月-1759年3月)
  13. 李侍堯(一次,1758年5月27日 - 1761年5月27日)
  14. 蘇昌(1761年5月27日 - 1764年7月22日)
    • 托恩多(署任,1761年4月10日-1761年7月26日)
  15. 李侍堯(二次,1764年7月22日 - 1777年2月25日)
    • 楊廷璋(署任,1765年7月22日 - 1767年4月24日)
  16. 楊景素(1777年2月25日 - 1778年3月19日)
  17. 桂林(1778年3月19日 - 1780年1月11日)
  18. 巴延三(1780年1月11日 - 1784年2月20日)
  19. 舒常(1784年2月20日 - 1785年2月26日)
    • 孫士毅(代理,1785年2月26日 - 9月1日)
  20. 富勒渾(1785年9月1日 - 1786年5月23日)
  21. 孫士毅(二次,1786年5月23日 - 1789年2月19日)
  22. 福康安(1789年2月19日 - 1793年9月14日)
  23. 長麟(一次,1793年9月14日 - 1796年7月5日)
  24. 朱珪(1796年7月5日 - 9月29日)
  25. 吉慶(1796年9月29日 - 1802年12月17日)
  26. 長麟(二次,1802年12月17日 - 1803年1月26日)
  27. 倭什布(1803年1月26日 - 1805年1月30日)
  28. 那彥成(1805年1月30日 - 12月12日)
  29. 吳熊光(1805年12月12日 - 1809年1月6日)
  30. 永保(1809年1月6日 - 2月20日)
  31. 百齡(1809年2月20日 - 1811年2月16日)
  32. 松筠(1811年2月16日 - 11月5日)
  33. 蔣攸銛(1811年11月5日 - 1817年10月22日)
  34. 阮元(1817年10月22日 - 1826年6月22日)
  35. 李鴻賓(1826年6月22日 - 1832年9月14日)
  36. 盧坤(1832年9月14日 - 1835年10月15日)
  37. 鄧廷楨(1835年10月15日 - 1840年1月21日)
  38. 林則徐(1840年1月21日 - 10月3日)
    • 怡良(署任,1840年9月28日 - 12月4日)
  39. 琦善(1840年12月4日 - 1841年2月26日)
  40. 祁𡎴(1841年2月26日 - 1844年3月19日)
  41. 耆英(1844年3月19日 - 1848年7月4日)
    • 徐廣縉(署任,1848年2月3日 - 1848年7月4日)
  42. 徐廣縉(正式,1848年7月4日 - 1852年9月7日)
  43. 葉名琛(1852年9月7日 - 1858年1月26日)
  44. 黃宗漢(1858年1月26日 - 1859年5月4日)
  45. 王慶雲(1859年5月4日 - 10月7日)
    • 柏貴(署任,1859年5月4日 - 5月21日)
    • 勞崇光(署任,1859年5月21日 - 10月7日)
  46. 勞崇光(正式,1859年10月7日 - 1862年10月17日)
  47. 劉長佑(從沒到任,1862年10月17日 - 1863年2月14日)
    • 晏端書(署任,1863年2月14日 - 7月6日)
  48. 毛鴻賓(1863年7月6日 - 1865年3月7日)
    • 吳棠(代理,1865年3月7日 - 3月13日)
  49. 瑞麟(1865年3月13日 - 1874年10月17日)
    • (代理:1865年3月13日 - 1866年9月25日)
  50. 英翰(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9月2日)
    • 張兆棟(署任,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3月31日)
  51. 劉坤一(1875年9月2日 - 1879年12月27日)
    • 裕寬(一次署任,1878年12月18日 - 1879年12月27日)
  52. 張樹聲(一次,1879年12月27日 - 1882年4月19日)
    • 裕寬(二次署任,1879年12月27日 - 1880年5月20日)
    • 裕寬(三次代理,1882年4月19日 - 5月6日)
  53. 曾國荃(1882年5月6日 - 1883年7月13日)
  54. 張樹聲(二次,1883年7月13日 - 1884年5月22日)
  55. 張之洞(1884年5月22日 - 1885年8月8日)
  56. 李瀚章(1885年8月8日 - 1895年4月13日)
  57. 譚鍾麟(1895年4月16日 - 1899年12月19日)
    • 1898年8月30日至11月1日正式官銜為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
    • 德壽(代李鴻章,1899年12月19日 - 1900年5月24日)
  58. 李鴻章(1900年5月24日 - 7月9日)
    • 德壽(二次代理,1900年7月9日 - 9月16日)
  59. 鹿傳霖(1900年9月16日 - 26日)
  60. 陶模(1900年9月26日 - 1902年7月2日)
    • 德壽(三次代理,1902年7月3日 - 1903年4月18日)
  61. 岑春煊(1903年4月18日 - 1905年7月23日)

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光緒31年至宣統3年、宣統九年)[編輯]

  1. 岑春煊(一次,1905年7月23日 - 1906年9月11日)
  2. 周馥(1906年9月11日 - 1907年5月28日)
  3. 岑春煊(二次,1907年5月28日 - 8月12日)
  4. 張人駿(1907年8月12日 - 1909年6月28日)
    • 袁樹勛(代理,1909年6月28日 - 1910年10月29日)
    • 增祺廣州將軍張鳴岐兼署,1910年10月29日 - 1911年4月14日)
  5. 張鳴岐(1911年4月14日 - 11月8日)
  6. 李準(1911年11月26日)未到任[4]

總督府[編輯]

  • 乾隆十一年(1746年)以後,兩廣總督駐扎廣州。總督府設在新城。咸豐七年(1857年)英法聯軍佔領廣州以後,總督府被改建為石室聖心教堂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史·卷177》
  2. ^ ·張廷玉等,《明史》(卷73):「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帶管鹽法兼巡撫廣東地方一員。永樂二年,遣給事中雷填巡撫廣西。十九年,遣郭瑄、艾廣巡撫廣東。景泰三年,苗寇起,以兩廣宜協濟應援,乃設總督。成化元年,兼巡撫事,駐梧州。」
  3. ^ ·張廷玉等,《明史》(卷73):「正德十四年,改總督為總制,尋改提督。嘉靖四十五年,另設廣東巡撫,改提督為總督,止兼巡撫廣西,駐肇慶。隆慶三年,又設廣西巡撫,除兼職。四年,革廣東巡撫,改為提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巡撫廣東。萬曆三年,仍改總督,加帶管鹽法。」
  4. ^ 十月初六日,奉廷官密諭:「署理兩廣總督,會同梁鼎芬規復粵省事宜。張鳴歧究竟逃往何處,是否潛匿租界,仰候督查明務辦。梁鼎芬著賞給三品卿銜,會同李準規復粵省事宜」等諭。《任庵自訂年譜》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