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薩伯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德薩伯國
Comitatus Edessanus
1098—1144
埃德薩布洛涅和考特尼家族的徽章
布洛涅和考特尼家族的徽章
1131年之前埃德薩伯國疆域變化圖
1131年之前埃德薩伯國疆域變化圖
首都埃德薩 (1098–1144; 1146)
托貝索 (1144–1146; 1146–1150)
常用語言敘利亞語
拉丁語
古法語
意大利語
亞美尼亞語
阿拉伯語
希臘語
宗教天主教
亞美尼亞使徒教會
希臘正教會
敘利亞正教會
伊斯蘭教
猶太教
政府封建君主專制
埃德薩伯爵 
• 1098–1100
鮑德溫一世 (創立)
• 1131–1144
喬治林二世 (滅亡)
歷史時期中世紀
•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096-1099
• 創立
1098
• 部分被贊吉王朝吞併,部分售於曼努爾一世
1144
前身
繼承
法蒂瑪王朝
贊吉王朝
拜占庭帝國
今屬於 敘利亞
 土耳其

埃德薩伯國拉丁語Comitatus Edessanus)又譯作埃澤薩伯國,是11世紀末因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所建立的四個十字軍國家之一。其首都埃德薩城為現代土耳其境內的尚勒烏爾法

在拜占庭帝國後期,埃德薩城成為敘利亞正教會信徒的中心,並因此為古希臘哲學翻譯為敘利亞語及阿拉伯語提供了基礎。所以當十字軍抵達這一帶的時候,他們看到了埃德薩城的重要程度,順勢攻下了埃德薩城,哪怕他們因在安條克城下承受的巨大傷亡而無法繼續東進。[1]於是由十字軍所掌控的埃德薩伯國在1098年建立,其主要領土位於今土耳其境內。

第一任埃德薩伯爵是來自布洛涅的鮑德溫,他成為了耶路撒冷的國王。他所擁有的伯國和其他十字軍城邦不同的一點是它是一個內陸國家。在和其他的國家相距甚遠的同時,埃德薩其臨近的十字軍城邦安條克的關係並不友好。至1144年11月底,通過埃德薩之戰贊吉王朝統治者兼摩蘇爾總督贊吉攻佔了其首府埃德薩城,並在1150年埃德薩伯國正式滅亡。

歷史[編輯]

建立[編輯]

1098年,十字軍主力部隊向南方的安條克及耶路撒冷進發,鮑德溫則率領他自己的部隊脫離主力,獨自先向南進入奇里乞亞地區,再向東面的埃德薩城進發。當時埃德薩城的統治者是索羅斯,鮑德溫想辦法成為了索羅斯的乾兒子並取得了城市的繼承權。為了穩固他的地位,鮑德溫還迎娶了索羅斯的女兒阿爾達[2]1098年3月,索羅斯去世,據多方史料稱他或被刺殺或被廢黜,但是沒有明確證據表明鮑德溫參與刺殺事件。鮑德溫在此背景下取得了埃德薩城的統治權,他去除了他原來的凡爾登伯爵封號,轉而成為埃德薩伯爵。

1100年,鮑德溫的哥哥布永的戈弗雷去世,其王位被鮑德溫所繼承。成為耶路撒冷國王的鮑德溫一世將埃德薩伯爵的封號傳給了他的表弟鮑德溫二世,由他治理埃德薩所屬。這個時候,統治托貝索的喬治林一世主動和埃德薩伯國合併,使得伯國邊境直接和塞爾柱帝國接壤。

新任伯爵鮑德溫二世很快開始插手敘利亞北部及小亞細亞地區的糾紛,他在1103年確保了安條克公國的博希蒙德一世成功從達尼什曼德王朝被贖回,並在次年與安條克公國聯合進攻了拜占庭帝國治下的奇里乞亞。1104年年底時,塞爾柱帝國自摩蘇爾進犯埃德薩城,博德溫二世和喬治林一世一同被俘獲。因此博希蒙德的侄子坦克里德順勢被埃德薩城的百姓推舉為攝政,然而實際管理者是他的總督-薩勒諾的理查德。1108年,鮑德溫被贖回,他為了從坦克里德手中拿回統治權,不得不和一些穆斯林首領聯盟,最終打敗了坦克里德。

截至1110年,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地區已經被塞爾柱帝國摩蘇爾城的總督馬杜德所征服,為了鞏固自身的力量,他和其他將領並沒有渡河繼續擴張。1118年,鮑德溫二世繼承了因鮑德溫一世而空出來的王位,[3]成為耶路撒冷的第三任國王,他即刻把埃德薩伯國託付於喬治林一世治理。[4]

1135年埃德薩伯國疆域及周邊形勢圖

衰亡[編輯]

喬治林一世於1119年正式被受封為埃德薩伯爵,他很快在1122年再次被敵軍俘獲,連前來救援的鮑德溫二世也被俘獲。喬治林在1123年成功逃脫並在1124年迎回鮑德溫二世。[5]1131年,喬治林一世在進攻阿勒頗北部堡壘時因工兵礦坍塌而重傷。他的兒子喬治林二世誤以為其父親已經戰死,在撤兵後繼承了埃德薩伯爵封號。

此時伊馬德丁·贊吉已經建立了贊吉王朝,一統阿勒頗和摩蘇爾,他對埃德薩城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喬治林二世並沒有重視此情況,他未有因此加強防禦,還為此和的黎波里伯國的龐斯伯爵交惡,導致他後來拒絕援助埃德薩。1144年,贊吉圍困了埃德薩,於12月24日攻破該城[6]。而埃德薩的陷落也促成了1146年開始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6]仍然據有幼發拉底河以西的餘下領土的喬治林在贊吉死亡後短暫地收復了埃德薩。1150年,喬治林二世率軍前往安條克抵抗贊吉王朝,卻被贊吉之子努爾丁所俘虜。[7]他被押送到阿勒頗時城內百姓對他十分敵視,他隨後被監押在阿勒頗的一座監獄中,直至他於1159年去世。喬治林的夫人把托貝索及伯國餘下的地方賣給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一世,但這些地方隨後也被努爾丁等攻佔。

喬治林二世死後,他的兒子喬治林三世繼承了伯爵的頭銜,卻沒有實際掌控埃德薩的任何領土,他在耶路撒冷治下的阿卡附近建立起了他自己的領地。[8]

人口分佈[編輯]

埃德薩伯國所有十字軍城邦中佔地最大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口卻是最少的之一。埃德薩城內約有一萬名居民,其他地區則多為軍事堡壘。埃德薩在全盛時期佔有的土地自安條克的邊境沿着幼發拉底河向東延伸,向北至多到達亞美尼亞本土,向南至多到達贊吉王朝的首都-阿勒頗附近。埃德薩城的居民中多數是敘利亞正教及亞美尼亞正教教徒,希臘正教教徒及穆斯林也佔據了一部分的人口。儘管在埃德薩城的拉丁人相對很少,在城內依舊有一位羅馬天主教的主教。

政府[編輯]

作為十字軍城邦中的一員,埃德薩伯國也有自己的政治體系。除受封的埃德薩伯爵做為伯國的君主外,有多個管理機構的存在。

歷任埃德薩伯爵[編輯]

  • 鮑德溫一世(英語:Baldwin I),1098-1100在位
  • 鮑德溫二世(英語:Baldwin II),1100–1118在位
    • 坦克里德(英語:Tancred)及總督薩勒諾的理查德於1104-1108攝政
  • 喬治林一世(英語:Joscelin I),1118–1131在位
  • 喬治林二世(英語:Joscelin II),1131–1144在位
  • 喬治林三世(英語:Joscelin III),自1159起為埃德薩伯爵,名義統治者

遷都[編輯]

由於贊吉王朝的入侵,埃德薩伯國丟失了它的首都埃德薩城。托貝索城本來掌控着幼發拉底河西部的地區,是埃德薩在西部和安條克對峙的堡壘。喬治林二世失去埃德薩後,不得不以托貝索為新的首都。遷都不久,在穆斯林軍隊的打擊下,喬治林把這座城市和其治下地區一同賣給了拜占庭帝國。

下屬機構[編輯]

埃德薩伯國所擁有的幾個機構同其他十字軍國家一樣,負責了城市的內政及國家的防禦。據現存文獻,埃德薩伯國曾有過城主、首相、治安官及元帥等政府職位。1141年時,伯國元帥為Hubert,首相為Raoul,城主Isembard及治安官羅傑;羅傑前任為1134年上任的Hervé。埃德薩的財政部門因拜占庭及阿拉伯兩方面影響,有兩種稱呼。在1099年時鮑德溫一世曾與時為財政大臣的Gerard同行,而他於1098年則和牧師富爾徹同行過,因此富爾徹被懷疑為當時政府的掌權人。[9] [10]

參考文獻[編輯]

  1. ^ 法兰西外围的领主. [2018-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2. ^ Murray, Alan V. (2000). The Crusader Kingdom of Jerusalem: A Dynastic History, 1099–1125, p.182
  3. ^ Murray, Alan V. (2000). The Crusader Kingdom of Jerusalem: A Dynastic History, 1099–1125, p.118
  4. ^ La Monte, John L. (1942). The Lords of Le Puiset on the Crusades, p.110
  5. ^ Nicholson, Robert L. (1969). "The Growth of the Latin States, 1118-1144". In Setton, Kenneth M. 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Vol. I, p.423
  6. ^ 6.0 6.1 Paul Crawford. The Crusades. 1997 [2017-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7. ^ Nicholson, Robert L. (1969). "The Growth of the Latin States, 1118-1144". In Setton, Kenneth M. 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Vol. I, p.517
  8. ^ Phillips, Jonathan P. (2008). The Second Crusade: extending the frontiers of Christendom, p.208-210
  9. ^ Monique Amouroux-Mourad, Le comté d'Edesse, 1098–1150 (P. Geuthner, 1988), pp. 114–116.
  10. ^ Ferdinandi, Sergio (2017). La Contea Franca di Edessa. Fondazione e Profilo Storico del Primo Principato Crociato nel Levante (1098-1150), Pontificia Università Antonianum - Rome. ISBN 978-88-7257-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