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色爾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各種字體的簡化關係,顯示了安色爾字體從羅馬和希臘安色爾體的演化過程

安色爾字體(英語:uncial)是一種全大寫字母字體,在公元3到8世紀中被拉丁希臘抄寫員使用。安色爾字體用來書寫希臘語拉丁語哥特語

發展[編輯]

早期的安色爾體字母可能是起源於晚期的羅馬草書體。為了更好的適應羊皮紙和犢皮紙表面,其早期的字母變為一種圓潤的連筆字母,這與更加適應粗糙的莎草紙的有稜角、多筆畫字母有很大不同。在一些安色爾字母的最早期樣本中,比如現存於大英圖書館De bellis macedonicis手抄本中,所有的字母都是彼此分離的,詞與詞之間的也沒有空格。然而,詞與詞之間的空格是安色爾字體後期使用的典型特徵。

伴隨着手抄本數個世紀的演變,安色爾字母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特別是在公元600年時,手抄本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誇張的筆畫和字體花飾。便隨着基本筆畫中扭曲的方式和層疊的出現,字母的升部降部成了首要的變化。而後,安色爾字母一直向簡單和小型化發展,直到大約公元800年,簡明的小寫字母出現。安色爾字母一直被使用,尤其是在抄寫聖經中,一直到10世紀也逐漸減少。大約有500多本安色爾體手抄本流傳下來,大部分都是在卡洛林文藝復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