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憤怒,或生氣等,是一種強烈情緒狀態,涉及對感知到挑釁、傷害、威脅強烈而不舒適、不合作反應。[1][2]一個經驗到憤怒情緒的人,通常也會體驗到相應的身體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升高。[3] 有些人將憤怒視為一種情緒,它會觸發部分戰鬥或逃跑反應[4] 當一個人有意識地選擇採取行動,以立即停止另一種外部力量的威脅行為時,憤怒就會成為行為認知生理上主要感覺[5]

憤怒會產生許多身體、心智上後果。憤怒外在表達可以在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生理反應、有時公開攻擊行為中找到。面部表情範圍可以從眉毛向內傾斜到完全皺起。[6] 雖然大多數經歷憤怒的人將其喚醒原因(英語:arousal)解釋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但心理學家指出,憤怒的人很可能對起因有所誤解,因為憤怒會導致自我監控(英語:Self-monitoring)能力、客觀觀察能力喪失。[7]

現代心理學家將憤怒視為一種正常、自然、成熟的情緒,幾乎所有人有時都會經歷,並且具有生存功能價值。然而,不受控制的憤怒會對個人、社會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8][9],並對周圍的人產生負面影響。雖然許多哲學家都警告不要自發、無法控制的憤怒發作,但對憤怒內在價值存在分歧。[10] 早期各地哲學家就已討論或處理有關憤怒的問題,但現代心理學家與其不同,另外指出了壓抑憤怒可能產生的有害影響。[10]

哲學解釋[編輯]

古典時代[編輯]

古希臘時代,在描述、評論憤怒情緒時,哲學家對不受控制的憤怒有相對敵對的態度。其中蓋倫和塞內卡認為憤怒是瘋狂的另一種體現,他們兩人不同意憤怒會自發性的不受控制的發作。他們覺得受控制的憤怒有其可能性並且也有其價值,然而塞內卡覺得憤怒哪怕在戰爭中也沒有價值,他進一步總結在運動項目中變得憤怒是一種錯誤。[11] 另一方面,亞里士多德把因不公正而產生的一些價值觀歸給憤怒,他認為這對預防不公正的出現有幫助。[12]他還指出,憤怒的對立面是一種感知力的喪失。[11]

人類性情的區別通常被視為是人內心不同的性格和情緒混合而形成的,塞內卡認為紅臉和紅髮的人是脾氣暴躁的,原因在於多餘的焦慮情緒。古代哲學家對女性的憤怒情緒幾乎沒有引述,有討論的人中塞內卡認為女性相對於男性更有憤怒傾向。[11]

塞內卡也對控制憤怒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要掌握憤怒的情緒需要解決三個問題:如何避免產生憤怒的情緒?如何停止產生憤怒的情緒?如何對待他人的憤怒情緒?[11]他建議,為了預防自己產生憤怒的情緒,應當一直記得會造成這一情緒的原因。一個個體應避免過於忙碌或接觸會激怒他人的人;避免不必要的飢餓感或口渴感;聆聽舒緩心情的音樂。[11]而為了停止憤怒的情緒,則需要個體反省自己說的話,注意到個人惱怒的緣由。和他人打交道時,不能過於追根溯源,聽聞所有事物不一定能平復情緒。當有人看起來冒犯到個人,需要對他先善意推定,應當去了解這一情況的完整背景。同時,個體也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待事物,試着了解他人的動機和任何情有可原的因素,如年齡、病症等。[11]塞內卡還建議了個人應每天對不好的習慣進行反省,對待擁有憤怒情緒的人時,冷靜是最好的應對方式,他認為和憤怒的人打交道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欺騙。[11]

中世紀時代[編輯]

在西方的中世紀,人們繼承了古代所解釋的憤怒的概念,哲學家伊本·西那羅吉爾·培根托馬斯·阿奎那都認同了早期哲學家的觀點,說動物無法變得憤怒。[11]

學術觀點[編輯]

阿喀琉斯的狂怒

古代哲學家與作家建議要抑制自發性、可能不可控制的憤怒情緒;但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抑制憤怒會妨礙解決問題。憤怒是一種心理現象,是不可強行避免的。

憤怒情緒在例如災後恢復的場景中可能起到積極作用。憤怒可以激發災民採取行動,改變不滿意的狀況,或者保護自己免受進一步的傷害。[13]

行為表現[編輯]

  • 積極的表現:由各種方式攻擊對方,藉此達到雙方落差。或對外人進行求援,誘發對方成為弱勢。
    • 爭吵、羞辱(謾罵)、指責、數落、猜忌、負面宣傳
    • 暴力、鬥毆(肢體暴力)、兇殺
    • 迫害剝削
    • 宣告關係的破裂
    • 報復
    • 革命
  • 消極的表現:損害自我以引發對方歉疚,或引起外人為自己仗義。
    • 抱怨
    • 被動攻擊行為(如:拒絕履行命令)
    • 自我傷害 自殘
    • 自殺

原因[編輯]

引起憤怒的原因有:

  • 尊嚴健康遭受踐踏。
  • 不受到尊重
  • 當關心的人事物與價值觀不斷地被冒犯。
  • 被強加不認同的意識形態觀念。(思想改造壓迫
  • 急迫且重要的需求被拒絕、壓制。
  • 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 義憤,因弱者遭受不當處境,進而產生保護弱者的意志。
  • 不斷被迫做自己非常厭惡的事。
  • 遭受重大的背叛。
  • 遭到霸凌剝削迫害
  • 遭到環境污染公害
  • 遭到威權統治
  • 意見不合。
  • 事實遭到扭曲。
  • 純粹為了擴張氣勢。
  • 遭到極權統治。
  • 欲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 對自己表現不滿意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Videbeck, Sheila L. Psychiatric Mental Health Nursing需要免費註冊 3r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6. ISBN 9780781760331. 
  2. ^ Alia-Klein, Nelly; Gan, Gabriela; Gilam, Gadi; Bezek, Jessica; Bruno, Antonio; Denson, Thomas F.; Hendler, Talma; Lowe, Leroy; Mariotti, Veronica; Muscatello, Maria R.; Palumbo, Sara; Pellegrini, Silvia; Pietrini, Pietro; Rizzo, Amelia; Verona, Edelyn. The feeling of anger: From brain networks to linguistic expression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January 2020, 108: 480–497. PMID 31809773. doi:10.1016/j.neubiorev.2019.12.002可免費查閱. 
  3. ^ Anger definition. Medicine.net. [2008-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3). 
  4. ^ Harris, W., Schoenfeld, C.D., Gwynne, P.W., Weissler, A.M.,Circulatory and humoral responses to fear and anger, The Physiologist, 1964, 7, 155.
  5. ^ Raymond DiGiuseppe, Raymond Chip Tafrate, Understanding Anger Disord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33–159.
  6. ^ Michael Kent, Anger,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262845-3
  7. ^ Raymond W. Novaco, Anger,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8. ^ Raymond W. Novaco, Anger,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9. ^ John W. Fiero, Anger, Ethics, Revised Edition, Vol 1
  10. ^ 10.0 10.1 Simon Kemp, K.T. Strongman, Anger theory and management: A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 108, No. 3. (Autumn, 1995), pp. 397–417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Simon Kemp, K.T. Strongman, Anger theory and management: A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 108, No. 3. (Autumn, 1995), pp. 397–417
  12. ^ According to Aristotle: "The person who is angry at the right things and toward the right people, and also in the right way, at the right time and for the right length of time is morally praiseworthy." cf. Paul M. Hughes, Anger, Encyclopedia of Ethics, Vol I, Second Edition, Rutledge Press
  13. ^ Kellett, Connie; Gibbs, Lisa; Harms, Louise. Anger Following the Victorian Black Saturday Bushfires: Implications for Postdisaster Service Provision. Australian Social Work. 2023-04-13 [2023-11-16]. ISSN 0312-407X. doi:10.1080/0312407X.2023.21726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6)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