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與肖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龍與肖尼》中國壯族民間流傳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取材自漢族民間故事《劉文龍》。但《劉文龍》已失傳,《文龍與肖尼》流傳至今。侗、布依、毛難、仫佬等民族中也有流傳。

《文龍與肖尼》將原來的故事「壯化」了。它用壯歌的形式來編唱,有着濃厚的壯民族色彩。

長詩產生之時兵荒馬亂,社會動盪不安。每有攻伐,朝廷一定要調恨兵,特別是明、清兩代,徵調恨兵更為頻繁。由於徵調,常常弄得人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加之在家裏的孤兒寡母,備受欺凌,於是就造成了許多家庭悲劇。所以《文龍與肖尼》正適應了當時人們的心理和生活遭際,博得廣大人民的喜愛。到後來,一般都是在反動當局徵調的時候唱的,為的是勸導出征的丈夫不要忘記在家的妻子的苦楚。

這首歌與有關傳說故事在壯族地區流傳,其內容情節,各地不盡相同,尤其是關於文龍的身世問題,差異更大。多數地區是說文龍家中富有,自幼聰明過人,才學高深,不慕富貴功名,清高不凡,但因朝廷器重而被召進京做官。有少數地區如廣西東蘭縣一帶,則說文龍家境貧寒,後赴京應試中了狀元才做官。凌雲和柳江等地流傳的故事,也說文龍家貧,但是被征入伍以後,由於勇敢善戰,屢立奇功,被封高官等。形式有七言腰腳韻、五言腰腳韻、勒腳歌等等。

這首長歌,充滿着男女之間的悲歡離合之情,是一首以堅貞愛情為基調的動人的愛的頌歌。它揭露和鞭撻封建統治者陵勢欺人和巧取豪奪的卑劣行徑,歌頌了純潔堅貞的愛情。

情節[編輯]

文龍自幼聰明出眾,很有才學。家裏有萬貫錢財,但他從不過問,也不慕功名。他十五歲就結婚,與妻子肖尼過着甜蜜安寧的生活。由於他學識超群,為朝廷所看重而被召進京做官。皇命難違,他不得已離開妻子和家園。離別時,夫妻互相叮吁,依依難捨。最後將破鏡各持一邊,以表示對愛情的忠貞。

肖尼在家殷勤地侍候公婆,日夜思念丈夫,盼望遠方親人的信息,期待丈夫官任期滿歸來。

文龍在外做官,千里迢迢,山川阻隔,書信難傳。三年官任雖已期滿,唯因朝廷器重賞識,不許辭官,故不得不又拖過了十年。

有個惡霸宋忠,在鄉里仗勢欺壓百姓,整天尋花惹柳。他見肖尼長得漂亮,就想霸佔。他對肖尼誘惑不了,又托媒人來行騙,說文龍已在外另娶,後造謠文龍已死;並且利誘和脅迫肖尼公婆和鄰里,使他們也參與逼肖尼就範。但是肖尼始終不從,她忠於文龍,也堅信文龍忠於愛情。正當宋忠準備使出蠻橫手段要強娶奪人的時候,她焚書託夢給丈夫。文龍得知後,立刻辭宮備馬,星夜趕回鄉來。

文龍回到家鄉,見一女子在江邊哭泣,經過一番盤問和試探,才知道這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肖尼,知道她始終不渝地忠實於自己。文龍用計殺死了宋忠,懲治了媒婆,教育了眾人,夫妻聚首團圓。

風格[編輯]

長詩從文龍離妻別鄉開始展開,在表現兩人離情別緒時,沒有停留在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上面,臨別時的破鏡、贈衣,以及相送一程又一程等等,除了其內容本身就是愛情的忠貞的生動表示外,在表現力法上還有明顯的戲劇「動作性」。肖尼與宋忠的矛盾是故事的進一步發展。作品把愛情置於風浪里,置於尖銳的矛盾衝突之中來考驗,特別是寫文龍回鄉後與肖尼的重逢,用計殺掉宋忠,懲罰媒婆,更是使矛盾衝突激化,富於戲劇性,深化了主題思想。

此外,在情節發展的過程中,場面背景與氣氛的不斷變換,即有在家裏的,有在京城的,有在江邊的;氣氛有悲涼的,有歡樂的,有緊張的,有嚴肅的,等等,戲劇性得以加深。長詩對肖尼其心理、神態、性格的描繪尤其細緻。例如:當肖尼送文龍上京,文龍囑咐肖尼「別把我想念弄斷肝腸」的時候,「肖尼聽了眼淚落,叫聲文龍飲淚泣」,「你到遙遠的地方去,丟下我孤零零的在家裏;肖尼眼淚流不停,夫妻相候長嘆息」。這種離情別緒感人肺腑。你們嫁我我只有一死,你們別再來勸我,我死了也不去呀爹,要不你就殺了我把肉裝在籮里挑去!我死也不改嫁,死也不能讓你把我賣要錢,你們想嫁我要錢,就等我死後拿肉去賣吧。」肖尼對封建婚姻的反抗躍然紙上。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周作秋、黃紹清、歐陽若秋,壯族文學史.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
  • 藍鴻恩搜集整理.神與寶劍.中國民間文學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