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野縣
新野漢桑城:世界上「最小的城」,傳為關羽所建為補償赤兔馬所吃的桑樹主人,重栽桑樹後建城保護該樹
新野漢桑城:世界上「最小的城」,傳為關羽所建為補償赤兔馬所吃的桑樹主人,重栽桑樹後建城保護該樹
坐標:32°31′26″N 112°21′39″E / 32.52375°N 112.36096°E / 32.52375; 112.3609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河南省南陽市
政府駐地漢城街道
下級行政區
15
面積
 • 總計1,061.28 平方公里(409.7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
 • 總計60.28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473500
電話區號377
行政區劃代碼411329
網站www.xinye.gov.cn

新野縣中國河南省西南部、白河流域,是南陽市下轄的一個。縣人民政府駐漢城街道

新野縣下屬8個5個2個街道辦事處:五星鎮歪子鎮、王莊鎮、溧河鋪鎮施庵鎮、沙堰鎮、王集鎮、新甸鋪鎮;上港鄉、城郊鄉、前高廟鄉、樊集鄉、上莊鄉;漢城街道辦事處、漢華街道辦事處。

區域簡介[編輯]

新野屬河南省南陽市管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稱貴地。她北依宛洛、南接荊襄,西臨秦隴,東通寧滬,沃野百里,八水競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稱。

新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襄盆地中心,號稱「百里平川」,北接河南省次中心城市南陽市,南與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市接壤,是三國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部落,西漢初年置縣。這塊富庶美麗的土地,造就了鄧禹庾信岑參陰麗華(漢光武帝劉秀之妻)等歷史文化名人。「三請諸葛」、「火燒新野」等三國故事使新野聲名遠播,聞名遐邇。

新野總面積1062平方公里,轄8鎮5鄉2個街道辦事處,251個行政村、16個居委會,98萬畝耕地,82萬人。

新野交通便利,能源充足。距南陽、襄陽機場各60公里。距焦柳、寧西鐵路各30公里,二廣高速公路、省道S103線、S244線、S335線在縣境內交匯,高等級縣鄉公路和村村通油路四通八達,形成了城鄉一刻鐘快捷交通圈。規劃中的鄭渝高鐵穿境而過。

該縣中心城區框架已達到27.5平方公里,其中縣城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城區20萬人,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42%,各項規劃技術指標均居全(南陽)市前列,中心城區連年被市政府評為「全市城鄉規劃與實施優秀城區」。

新野是中國第一批全國對外開放縣、優質棉生產基地縣、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示範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城鎮化建設重點縣和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示範縣。

新野正由傳統農業大縣崛起為充滿活力的新興工業、商貿、旅遊、宜居中等城市。

人口民族[編輯]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野縣常住人口602827人。[1]

縣名由來[編輯]

大致有五種說法:

一日:在遠古時期,新野境域為沼澤之區,以後逐漸成為陸地,蔓草盈野,後經開發,成為良沃。建縣時,改「薪」為「新」,名為新野。

一曰:據《水經注》稱:淯水枝津分派, 陂水所溉,咸成良沃,又有豫章、鄧氏等陂,蓋地為良沃,故以新野為名。   

一曰:新野的含義是新形成的田野。遠古時期,南陽盆地據說是個湖泊,新野正處在湖底。盆地周圍的山嶺, 由於長期的風化和流水沖刷,致使湖泊逐漸淤積,最後只剩湖底是片積水區。大約到了戰國時期,這處湖底也形成了新的平原。西漢置縣,謂之新野。   

一曰:新野縣名的由來可能與新都有關。新都即今王莊鎮的九女城。在漢代曾屢為侯國……因新野城位於新都邑西20公里,《爾雅》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縣名新野,即新都之野也。   

—曰:新野早在春秋時已為封邑, 稱「蒸野」。隨着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利的興修,蒸野一帶的土地得到灌溉, 皆成良田,從而人口增加,氣象更新,西漢初新建為縣時,遂稱新野。

行政區劃[編輯]

新野縣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8個、5個[2]

漢城街道、​漢華街道、​王莊鎮、​沙堰鎮、​新甸鋪鎮、​施庵鎮、​歪子鎮、​五星鎮、​溧河鋪鎮、​王集鎮、​城郊鄉、​前高廟鄉、​樊集鄉、​上莊鄉上港鄉

經濟發展[編輯]

毗鄰區域性棉紡織產業中心。

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於2006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居全國棉紡織行業競爭力前20強,是南陽地區首家上市企業。新野紡織是「中國紡織行業競爭力前20強」和「河南省50家重點支持企業」,引進了國際一流的氣流紡和色織布生產線,建立了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及纖維製品檢測中心,被確定為全國功能性服裝面料開發基地。

新野農業形成了蔬菜、畜牧、棉花三個支柱產業,是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示範縣,培育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   

蔬菜常年種植面積44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20.6萬畝,有18個蔬菜品種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新野蔬菜批發交易市場為全國151家定點鮮活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之一。「宛綠」牌蔬菜暢銷國內外。

畜牧業主導品種為皮南雜交肉牛,年肉類總產量12萬噸。引進了內蒙古科爾沁牛業戰略合作夥伴,並以此為依託,加快建設中原肉牛生態產業集聚區。

棉花種植面積38萬畝,是全國棉花百強縣和河南省十強縣,「銀鵬」牌棉花位居全國十大品牌棉花之首。

另外,年產小麥25萬噸、玉米7萬噸、花生及其它油料18.5萬噸。

旅遊資源[編輯]

周曰校插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諸葛亮火燒新野

新野歷史悠久,境內有劉備屯兵新野時與諸葛亮運帷幄商談軍機大事的漢議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關羽拴馬之地漢桑城,另有太子閣、光武台、掛劍樹、鄧禹台、召父渠、薦賢嶺、攔馬橋、打鼓冢、火燒新野遺址、鳳凰山遺址、漢津碼頭遺址、新都故城、漢棘陽故城、諸葛莊遺址、漢朝陽遺址、來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廟祖師廟觀、岑公祠、水府廟等。現保存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11處,縣級重點保護文物89處。

1992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國旅遊線景點」之一。

區位優勢[編輯]

新野交通便利,能源充足。

該縣距南陽、襄陽機場各60公里。距焦柳、寧西鐵路各30公里,二廣高速公路平宜高速公路(籌建)[3][4][5]、省道S103線、S244線、S335線在縣境內交匯,高等級縣鄉公路和村村通油路四通八達,形成了城鄉一刻鐘快捷交通圈。   

縣內110KV輸變電站4座,220KV輸變電站1座。

境內水資源充沛,唐河、白河、湍河、刁河等八水競流,是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充沛。

縣內現有大量的輕工業熟練工人和專業技術人才,勞動力資源豐富。

城市建設[編輯]

到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末期,縣城建成區面積力爭達到40平方公里左右,居住人口達到30萬人以上,建成宜居中等城市。

構建便捷交通體系,重點抓好鄭渝高鐵、新野大道、S103升國道、S335改線、白河特大橋建設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構建以國道、省道和新野大道為主,以縣城外環、縣鄉道兩條環線和村道為輔,以宛襄兩個機場和鄭渝高鐵、焦柳鐵路、寧西鐵路為延伸的立體便捷交通體系。

地理[編輯]

新野,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中心,屬漢水流域,與湖北省襄陽市接壤。界於112°14'44"—112°35'42",北緯32°9'30"—32 °4'98"之間。全境南北長52公里,東西寬22公里總面積1026平方公里,境內平坦,沃野百里。

新野屬北亞熱帶地區,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光、熱、水資源豐富。全年平均日照總時數1815.8小時,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水量721.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5%;年平均無霜前228天;年平均風速2.9 米/秒。主要氣象災害有:雨澇、乾旱、大風.冰雹等。按照氣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春季始於3月26日,持續56天;夏季始於5月21日,持續113天;秋季始於9月11日,持續61天;冬季始於11月11日,持續135天。

概括四季氣候特點:春季多風、氣候多變;夏季濕熱、旱澇頻繁;秋季涼爽、陰雨連綿;冬季乾冷,雨雪稀少。

名優特產[編輯]

在新野,人們始終傳承着一種作法獨特的風味小吃——新野張飛板麵。這種享譽中外的三國板麵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如今,在傳統的工藝上,通過精加工、細操作、揉條摔板、厚薄均勻、炸炒燜燉、佐料齊全。視之,粉白、菜青,油紅;品嘗,肉爛、辣香、味道極佳。

  • 風味獨特的「三國臊子」

新野有一種飲譽海內外的地方風味食品——「三國臊子」。三國臊子的奇特之處是保鮮期長,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經夏不腐,味道不變。包裝分為盆裝、小袋裝、禮品裝,並有各種不同口味,成為居家食用和饋贈親朋的禮物。   

  • 「漢華」牌麯酒、酒精

據歷史記載,兩之際劉秀起義,攻克新野,被王莽追攆,與陰麗華相遇,妍妍淑女陰麗華呈陰氏佳釀宴劉秀,劉秀舉杯驚艷,相見恨晚,酒美人更美,劉秀當即發下宏誓大願:「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稱帝後冊封陰麗華為皇后,冊封陰氏老窖「漢華酒」為宮廷御酒。讓東漢光武帝劉秀神清氣爽、雄姿英發的漢華美酒也由此風光華夏。

此外,新野縣還是猴戲的發源地,新野的鄉間有很多養、馴猴的民間藝人。

歷史名人[編輯]

新野縣的歷史名人有:鄧禹陰麗華鄧綏劉禪庾信岑文本岑參劉慎馬一山張長弓詹英鄧艾鄧芝等。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國: 河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08]. 
  2. ^ 2023年新野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3.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1). 
  4.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010232959. 
  5.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学习读本.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21. ISBN 978711416973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