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永久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松永久秀
松永久秀
月岡芳年所繪松永久秀像
時代戰國時代
出生日期1508年
出生地點不明,有阿波國、山城國西岡、攝津國五百住等說法
逝世日期1577年11月19日
逝世地點信貴山城
假名まつなが ひさひで
羅馬字Matsunaga Hisahide
改名號:道意
別名霜台
通稱:松永彈正
戒名妙久寺殿祐雪大居士
墓所奈良縣王寺町達磨寺
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妙惠會墓地
奈良縣生駒郡三鄉町
朝廷官位從四位下、彈正忠·山城守·彈正少弼
幕府職位相伴眾
主君三好長慶→三好義繼→織田信長
氏族松永氏日語松永氏(自稱藤原氏、源氏)
兄弟弟弟:松永長賴
正室三好長慶之女
側室小笠原成助日語小笠原成助之女
松永久通
長女(伊勢貞慶正室)
養子松永永種

松永久秀(1508年—1577年11月19日),日本戰國時期大和國大名,通稱松永彈正

松永久秀早年事跡不詳,出仕於三好長慶並擔任要職。但松永久秀陰謀篡奪三好家實權,三好長慶及嫡子三好義興、弟弟安宅冬康十河一存之死都與其有嫌疑。三好長慶死後,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掌握家中實權。1565年,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發動兵變刺殺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足利義輝,史稱永祿之變。但不久雙方卻反目為仇,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及大和國國人筒井順慶長期交戰。1568年,松永久秀臣服於上洛織田信長,但其逆性不改,又屢次反叛,最終於1577年11月19日信貴山城之戰中兵敗伏誅,族滅

松永久秀一生有多次下克上的經歷,織田信長評價松永久秀曾做出三件常人不可為的惡事:篡奪主家、刺殺將軍和火燒東大寺[1]

生平[編輯]

早年[編輯]

松永久秀生於1508年[註 1],一說出生地有阿波國山城國西岡攝津國五百住等多種說法,出仕前身份可能為商人、土豪或三好長慶的寵童,甚至有觀點認為松永久秀與齋藤道三是舊相識。[2]

三好家臣[編輯]

1540年,松永久秀成為細川晴元部下三好長慶右筆日語右筆,在1542年有作為武將在山城國南部出陣的記錄。松永久秀作為三好長慶的親信,深得長慶的信任。1549年,三好長慶將細川晴元及足利義晴、義輝驅逐至近江國,成功控制京都後,松永久秀出任三好氏家宰。1551年,松永久秀與弟弟松永長賴相國寺之戰中擊敗三好政勝香西元成日語香西元成。三好長慶平定攝津國後,1553年,松永久秀出任攝津國瀧山城城主。同年,與弟弟松永長賴進攻丹波國波多野晴通,再次擊退三好政勝、香西元成的援軍。1556年,被任命為京都奉行,獲得彈正忠的官位,後又迎娶三好長慶的女兒作為正室。[2][3][4]

1559年,三好長慶委任松永久秀攻取大和國。9月,松永久秀將居城移至大和國信貴山城。1560年6月,三好長慶征討河內國,松永久秀率軍封鎖信貴山城與河內國之間的道路。11月,松永久秀平定大和國北部,在信貴山城營造四階櫓天守閣,同年又攻破興福寺,成功控制了大和一國,三好家勢力達到全盛期。松永久秀因為攻取大和國的功績獲得了極高的地位,他自稱為藤原氏源氏的後代,被授予從四位下·彈正少弼的官位,與三好長慶的嫡子三好義興一起擔任將軍足利義輝的相伴眾,並獲得足利義輝的允許,可以使用帶有自己家紋塗輿[2][4][3][5]

奪權[編輯]

1561年,松永久秀與三好義興在將軍地藏山之戰中敗於六角義賢軍。[2]

畿內霸主三好家自1561年開始接連遭受打擊,逐漸走向衰落。是年,三好長慶的四弟,有「鬼十河」之稱的十河一存,與松永久秀在有馬溫泉療養時突然死亡。據說當時十河一存騎了一匹葦毛馬,松永久秀探望十河一存時說此馬不祥,但十河一存沒有聽從松永久秀的勸告,在乘馬前往有馬溫泉的途中墜馬身亡。也有觀點認為十河一存與松永久秀長期不睦,可能是松永久秀下的毒手,但這種觀點尚無確切證據。[6]

1562年,三好長慶的二弟三好義賢久米田之戰畠山高政根來眾交戰中戰死。畠山高政乘勝包圍了三好長慶的居城飯盛山城,三好長慶在三好三人眾及松永久秀、筱原長房等重臣聯軍的幫助下,成功解圍,並在隨後的教興寺之戰中大敗畠山高政聯軍。10月,松永久秀奉命成功討伐背叛三好長慶的幕府政所執事伊勢貞孝貞良父子。同年,松永久秀又在大和國營造了多聞山城,大和國人十市遠勝降服。但教興寺之戰的勝利只是迴光返照,悲劇仍然不斷地降臨在三好家。

1563年9月,三好長慶最為器重的嫡子三好義興在芥川山城突然死亡,有觀點認為松永久秀害怕三好家出現一位出色的接班人,因此毒殺了三好義興,[註 2]接連遭受喪親之痛的三好長慶隨後一病不起。12月,松永久秀將家督讓與嫡子松永久通後宣佈隱居,但仍掌握實權。1564年,松永久秀向三好長慶進讒言,誣陷三好長慶的三弟安宅冬康謀反,三好長慶隨後將安宅冬康召至飯盛山城命其切腹。同年8月10日,三好長慶病逝,一說他被松永久秀或三好三人眾毒殺。三好長慶死後,他的養子三好義繼繼承家督,而家中實權則落入松永久秀及三好三人眾手中。[2][3][5][4]

永祿之變[編輯]

三好長慶死後,作為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的足利義輝致力於恢復幕府的榮光,他一方面向劍術家冢原卜傳上泉信綱學習劍術,成為劍豪將軍;另一方面積極調停大名之間的衝突,這引起了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眾的不安。1565年6月17日,三好義繼號召松永久通和三好三人眾以參拜清水寺為名,向京都集結了約1萬人的軍隊,隨後襲擊了將軍官邸二條御所。足利義輝雖奮力迎敵,斬殺多人,但無奈叛軍人數眾多,自身受傷多處,最後被長槍刺死,[註 3]足利義輝的三弟足利周暠日語足利周こう也遭到殺害,母親慶壽院自殺身亡,這場震驚日本的刺殺行動史稱永祿之變或永祿大逆。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眾隨後立足利義維之子足利義榮為傀儡將軍,[7][6]而足利義輝的二弟、在興福寺出家的覺慶在細川藤孝一色藤長等人的幫助下,投靠近江國和田惟政,後輾轉前往越前國投奔朝倉義景,還俗後改名為足利義昭[8]

松永久秀像

爭奪畿內[編輯]

永祿之變過後半年,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迅速反目。1565年12月,三好三人眾率軍襲擊了松永久秀控制下的飯盛山城,三好義繼被迫到高屋城日語高屋城避難。得到主公三好義繼、三好康長安宅信康等三好一門眾支持的三好三人眾聯合了大和國人筒井順慶,又向將軍足利義榮徵得了討伐令。陷入孤立的松永久秀隨後與畠山高政、安見直政及根來眾結盟。1566年,雙方在近郊交戰,上芝之戰爆發,松永久秀不敵逃亡至堺,筒井順慶趁勢奪回了筒井城日語筒井城。但松永久秀隨後邀請堺的豪商津田宗達作為調停人,雙方達成合議。

1567年,不滿作為傀儡的三好義繼投奔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於是聯合筒井順慶等反松永勢力向大和國進兵,隨後在東大寺佈陣。同年11月19日,松永久秀與三好義繼聯合軍夜襲三好、筒井聯軍,雙方交戰時東大寺被戰火燒毀,由於大火迫使三好、筒井聯軍撤兵,松永久秀取得勝利,但東大寺是否被松永久秀主動放火燒毀尚存爭議[註 4]

松永久秀雖然取得了東大寺之戰的勝利,但與實力強大的三好三人眾交戰時仍處於劣勢。1568年7月,信貴山城被攻克,松永久秀被迫據守多聞山城。當松永久秀即將敗亡的時候,上洛的織田信長挽救了他的命運。[5][4][3]

依附織田[編輯]

1568年9月,織田信長擁立足利義昭上洛,三好三人眾不敵,敗逃至阿波國。松永久秀與嫡子久通和三好義繼在芥川山城迎接織田信長,久秀向織田信長獻上名茶器九十九髮茄子和名刀天下一振之吉光,並允諾獻出人質,以此為條件,向織田信長降服。織田信長則許諾赦免松永久秀殺害將軍足利義輝的罪名,並答應幫助他奪回大和國的支配權。在得到細川藤孝、和田惟政和佐久間信盛2萬援軍的幫助下,松永久秀展開反攻。次年,大和國被平定,筒井順慶的勢力遭到驅逐。[6]

1570年,織田信長出兵討伐越前國的朝倉義景,卻在途中得知妹夫淺井長政背叛的消息。織田信長腹背受敵,被迫分散撤退。在撤退過程中,松永久秀成功說服近江國的朽木元綱,讓信長順利通過他的領地返回岐阜城。同年,松永久秀將自己的女兒過繼為織田信長的養女,隨後送往三好三人眾處作為人質,雙方達成和解。[6]

背叛信長[編輯]

1571年,淺井長政、朝倉義景、本願寺、三好氏、六角義賢及延曆寺組成信長包圍網。松永久秀起兵響應,聯合三好義繼發動叛亂,但在進攻筒井順慶的領地時反遭擊破(辰市城之戰),松永、三好聯軍大敗,筒井城、高田城等城池相繼被奪,最後在佐久間信盛、明智光秀的仲介下,雙方議和。隔年3月,松永久秀又連和三好義繼攻打畠山昭高日語畠山昭高的交野城,織田信長派遣柴田勝家等人支援下,松永久秀跟三好義繼棄戰退兵(交野城之戰),1573年,武田信玄病死,信長包圍網破裂。[9][3][5][4]在反織田勢力逐個被消滅的背景下,松永久秀親自前往岐阜城,向織田信長獻出多聞山城和不動國行之刀等寶物表示降服。[10]

位於奈良縣王寺町達磨寺的松永久秀墓

身亡[編輯]

1576年,松永久秀隨佐久間信盛參與了石山合戰。但在次年,松永久秀的宿敵筒井順慶被織田信長授予大和守護的職位。9月,松永久秀撤回了協助信長進攻石山本願寺的兵力,並呼應上杉謙信毛利輝元、本願寺等反織田勢力,據守於信貴山城再次反叛。織田信長派松井友閑安撫,但松永久秀拒絕降服。

織田信長得知消息後,下令將松永久秀作為人質的兩個孫子在京都六條河原日語六條河原處死,隨後以長子織田信忠為總大將,[11] 佐久間信盛羽柴秀吉丹羽氏勝細川藤孝、筒井順慶、明智光秀為副將,率軍4萬包圍信貴山城。一說織田信長多次派人勸說松永久秀獻出茶器古天明平蜘蛛投降,但遭到松永久秀的拒絕。松永久秀本想依靠信貴山城的堅固進行防戰,但前往本願寺求援的家臣森好久卻被筒井順慶用金子三十兩收買,作為奸細入城的200名織田軍鐵炮隊在三之丸叛變,織田軍迅速攻破城池。松永久秀隨後在信貴山城的天守閣放火,久秀、久通父子二人切腹或投火自盡。另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松永久秀將炸藥放入古天明平蜘蛛,點燃炸藥爆炸身亡。[12][13][9]

松永久秀死後遭筒井順慶收埋,首冢位於今奈良縣王寺町達磨寺,其墓所位於今京都市下京區妙惠會墓地。此外,奈良縣生駒郡三鄉町還有松永久秀的供養塔

軼事[編輯]

  • 松永久秀的死亡日期與十年前燒毀東大寺為同月同日,被認為是因果報應。[14]
  • 松永久秀晚年患有中風,死前因為害怕中風手抖而無法進行切腹,所以特地進行了針灸[6]
  • 松永久秀的茶道師從武野紹鷗,擁有九十九髮茄子、古天明平蜘蛛等著名茶器。
  • 松永久秀曾邀請幻術師果心居士到多聞山城,久秀向果心居士說:「自己在戰場上從未遇過任何一件恐怖的事情,看看你的幻術是否能讓我體驗一下恐怖的感覺」。果心居士於是把房間的燈熄滅,然後再叫久秀的屬下退出房間,接着變出一個女人的幽靈。幽靈不斷接近接近久秀,這時屋外正好下起雷陣雨,閃電划過天空,松永久秀的臉色蒼白,然後讓果心居士趕緊停下來,幽靈突然消失。這個女人的幽靈就是松永久秀已去世的妻子,據說松永久秀的身體因害怕而發出顫抖,好久都沒有停下來。[15]
  • 路易斯·弗洛伊斯評價松永久秀具有驚人的天賦,博學精幹,政治手腕辛辣,性格狡猾。[2]而《足利季世記》指出松永久秀為人吝嗇。
松永氏家紋:蔦

家臣[編輯]

史料[編輯]

関連書籍[編輯]

  • 藤岡周三『戦國ドキュメント 松永久秀の真実』
  • 神坂次郎「ドンジョンのある風景」(『おかしな大名たち』)
  • 南條範夫桑田忠親「松永弾正久秀」(『日本史探訪 第15集』)
  • 海音寺潮五郎『悪人列伝 近世篇』
  • 谷晃「松永久秀の多門山城茶會」(『仮想茶會潛入記 時空を超えた茶人の彷徨』)
  • 會田雄次「松永久秀」(『歴史の京都6 悪黨と奇人』)

相關作品[編輯]

遊戲[編輯]

註釋[編輯]

  1. ^ 《多聞院日記》永祿十一年(1568年)二月十九日有「當年六十一歲」的記載。
  2. ^ 三好義興被松永久秀毒殺的說法記載於《足利季世記》,但《續應仁後記》否認此觀點。
  3. ^ 《信長公記·卷一·公方殿生害》記載足利義輝為自殺。
  4. ^ 路易斯·弗洛伊斯所著《日本史》記載東大寺被三好軍吉利支丹所燒毀。

參考資料[編輯]

  1. ^ 《日本外史·卷十四·德川氏前記·織田氏下》:德川公嘗謁信長,見一老人侍側,問其為誰。信長笑曰,此松永彈正者也。此夫為人所難能者三。弒公方,一也;叛三好氏,二也;燔大佛殿,三也。久秀俯伏流汗,意不自安。
  2. ^ 2.0 2.1 2.2 2.3 2.4 2.5 長江正一. 《人物丛书·三好长庆》. 吉川弘文館. 1989年4月. ISBN 9784642051545. 
  3. ^ 3.0 3.1 3.2 3.3 3.4 今谷明. 《戦国三好一族·天下に号令した戦国大名》. 洋泉社. 2007年. 
  4. ^ 4.0 4.1 4.2 4.3 4.4 福島克彥. 《戦争の日本史11·畿内、近国の戦国合戦》. 吉川弘文館. 2009年. 
  5. ^ 5.0 5.1 5.2 5.3 朝倉弘. 《奈良県史11·大和武士》. 名著出版. 1993年. 
  6. ^ 6.0 6.1 6.2 6.3 6.4 陳杰. 《日本战国史:叛乱癖患者》.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ISBN 9787224091113. 
  7. ^ 見《信長公記·卷一·公方殿生害》。
  8. ^ 見《信長公記·卷一·流亡將軍》。
  9. ^ 9.0 9.1 谷口克廣. 《信長と消えた家臣たち》. 中央公論新社. 2007年. 
  10. ^ 《信長公記·卷六·彈正游泳》:去年冬(應為翌年正月)、松永久通は反逆の罪を赦免され多聞山の城を明け渡した…そしてこの年の正月8日、その父の松永久秀が濃州岐阜へ下り、天下無双の名物不動国行の刀を献じて宥免の礼を述べた。
  11. ^ 《信長公記·卷十·人質哀歌》:ところが8月17日、父子は突如として叛逆し、天王寺砦を退去して大和国信貴山城へ籠ってしまった。これに対し、信長公は松井友閑を遣わして「いかなる仔細によるものか。よく存念を申し聞かせるならば、望むところを叶えよう」と問わせしめたが、すでに逆心した後のことであり、父子が釈明に現れることはなかった…そののち子らは上京一条の辻で車に乗せられ、六條河原まで引かれていった。河原には都の貴賎が見物に集まっていた。その中で子らは色もたがえず落ち着いて西へ向かい、小さな掌を合わせ、二人で声高に念仏を唱えながら處刑されていった。9月27日、信忠殿は松永討伐の軍勢を率いて出立し。
  12. ^ 見《信長公記·卷十·久秀往生》。
  1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朝倉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 ^ 《信長公記·卷十·久秀往生》:ところで、奈良の大仏殿が焼け落ちたのは先年の10月10日夜のことであった。これは弾正久秀の仕業によるもので、三国に隠れもなき大伽藍は故なくして灰燼に帰してしまった。
  15. ^ 中山三柳. 《醍醐随笔》. 中村七兵衛. 16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