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壩對環境的影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水壩的環境影響

一直以來,水壩的支持者認為水壩可以大規模地通過水力發電和增加灌溉用水源改善與水相關的能源環境問題。然而近年來,水壩的副作用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隨着圍繞修建三峽水壩及其他類似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項目展開的公開討論,關於水壩項目最終對環境和周圍的人類是有益還是毀壞性質的討論開始大量出現。在衡量水壩項目的影響時,專家往往着重討論其對於河流上下游的有利和不利影響。由於水壩截河而建,上下游的區分方便人們組織關於水壩對於環境和局部地區影響的討論,但事實上所有的影響都是密不可分的。

水壩上游的影響[編輯]

水庫的形成[編輯]

在河流上建壩會在河流上游形成水庫。水庫的水會向周邊擴散,淹沒原有的棲息地。迄今,超過400,000平方千米的土地由於水壩的建造而被淹沒。新產生的水庫的表面積大於原先河流的,使得水分更多地被蒸發。這可能使河水每年減少2.1米的深度。根據近期的研究,水庫亦使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水庫最初的注水淹沒原有的植被,使得富含碳的植物和樹木死亡和分解。腐爛的組織向大氣大量排放碳。腐爛的植物沉入不含氧的水庫底部,由於缺乏流水來增加水的含氧量,最終分解成甲烷。

河流生態系統的分割[編輯]

水壩還會成為動物在上下游棲息地之間遷徙的障礙,比如美國和歐洲的鮭魚。水壩阻礙了它們去上游產卵,從而威脅到它們的繁殖,減少魚群的數量。因此,人們採取了種種措施來給魚留下通道。新建的水壩常常有人工的「魚道」或「魚梯」。也有地方採用駁船來運送魚群去上游產卵。魚群向下游遷徙也會受到水壩的阻攔,造成向下遷徙魚群數量的減少,除非它們能安全經溢洪道游出。水庫的泛濫也會改變河流周邊的濕地,森林和其他棲息地。河岸和下游地區的生態系統亦受到破壞。在沒有水壩的的河流,其自然的泛濫支持着河岸周圍特別豐富的生物種類。水壩的建立減少了泛濫的發生,對依賴季節性水流的下游洪水平原產生負面影響。水庫-河流形成的相對不變的生態系統支持的野生動物種類大為減少。水壩攔截了滋養下游生態系統的泥沙沉積。有些地方性的物種無法在環境變化下存活,而新物種會在這里安家。然而,由於水壩改變了周圍生態系統習以為常的環境,水壩的建造幾乎總是會減少物種多樣性。

水壩下游的影響[編輯]

河岸線的侵蝕[編輯]

水溫[編輯]

與沒有水壩的情況相比,水庫中的水在冬天更熱而夏天更涼。當水庫水流入河流,河水的溫度也隨之改變。這對水庫和河流中的動植物均會產生影響,使它們的原生環境變得陌生。在Towy河,鮭魚和褐鱒捕獲量的大量減少被證明與1960年代建成的Llyn Brianne水壩造成的水溫降低有關。近期Snake河及Klamath地區的魚群變化也推動了新的旨在減少溫度變化造成的壓力的研究和保護項目。

其他影響[編輯]

對於人類的影響[編輯]

雖然水壩對人類來說在許多方面有益,但它可能同時創造與此相當的有害影響。一個經常被隱瞞的事實是水壩建成後造成的人工湖常常成為許多疾病的滋生地.例如在熱帶地區,蚊子(攜帶瘧疾病原體)和螺類(攜帶血吸蟲)等攜帶有害物種的動物可以依靠水流緩慢的優勢大肆繁殖.水壩對於環境的影響:建造水壩對人類另一個不利因素是,如果水壩建造的太靠近他們的家園,那麼搬遷就迫在眉睫了。中國建造的三峽大壩就是這麼一個例子。三峽大壩佔用了大量的土地,從而迫使100多萬人搬遷。世界銀行的米高·塞爾尼亞博士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塞耶·斯卡德博士說:「與水壩有關係的搬遷對社會有3種影響:經濟上的災難、心理上的創傷和社會。」

對於地球的影響[編輯]

水壩會造成氣候變化。這是由於水壩造成甲烷,一種溫室氣體的產生。水庫的水是分層的,底部缺氧,造成生物的厭氧分解,釋放出甲烷。Climate Change and Dams: An Analysis of the Linkages Between the UNFCCC Legal Regime and Dams. 由於氣候變化,以下是可能產生的影響:

  • 水壩如果建造得當是優美的景觀,但是它們會破壞環境
  • 海平面升高(可能淹沒海拔較低地區)
  • 氣候帶向兩極移動
  • 生態系統可能面臨新的氣候壓力
  • 降雨和水分蒸發可能會改變,從而影響到水源

水壩還會影響地球的自轉。世界上所有水壩的水庫總蓄水超過2.4立方英里,總重約100億噸。更多的水重新佈置到更靠近地軸的地方,從而增加了地球的自轉。目前認為地球自轉的加速對全球環境和人類沒有不良作用,但仍將繼續考慮其在全球運動上的長期效應。

參考[編輯]

更多閱讀[編輯]

  • McCully, Patrick. Silenced Rivers: The Ecology and Politics of Large Dams. Zed Books. 2001. ISBN 185649902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