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喚:戰爭世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使命召喚:戰爭世界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類型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平台PlayStation 2
PlayStation 3
Xbox 360
Windows
Wii
任天堂DS
Windows Mobile[1][2][3]
開發商Treyarch
Certain Affinity (多人遊戲地圖)
Rebellion(PS2版)
N-Space(NDS版)
發行商美國動視
設計師Margaret Tang
編劇Patrick Doody
Craig Houston
Chris Valenziano
美術Brian Anderson[4]
音樂Sean Murray
系列使命召喚系列
引擎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引擎
模式單人遊戲多人遊戲、合作模式
發行日
  • 北美:2008年11月11日[5]
  • 歐洲:2008年11月14日[6]

使命召喚:戰爭世界(英語: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中國大陸譯作「使命召喚:戰爭世界」)是一款由Treyarch開發,美國動視發行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平台包括PlayStation 3Xbox 360WindowsWiiNDS。這是使命召喚系列的第5部主要作品,同時也是「黑色行動系列」故事線中的第一部作品,時間從前作的現代戰爭返回第二次世界大戰。遊戲於2008年11月11日在北美地區上市,11月14日在西歐地區上市。Windows Mobile任天堂DSPlayStation 2平台同名作的劇情流程不同,但也是二戰背景。遊戲的引擎是基於前作的增強版,使玩家得到更高的視聽享受。而本作的血腥度亦有所增加,例如人物被地雷炸到的話,可能會出現斷肢的情況。

PC與次世代主機的故事重點在於太平洋戰爭東方戰線,陣營包括美國日本蘇聯德國。整個遊戲劇情以若干二戰真實戰役為藍本,通過美國海軍陸戰隊二等兵米勒和蘇聯紅軍二等兵迪米德里·彼得連科的角度講述。多人遊戲部分則如前作一樣,有豐富的模式種類,並設置了軍銜系統,讓玩家在戰鬥中獲得解鎖武器和額外獎勵。遊戲新設置了合作模式,允許區域網絡上2人,或互聯網上4人合作遊戲。

在美國,遊戲是發佈當月的銷量亞軍,共售出141萬份。在英國,遊戲的第一周銷量是《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的兩倍,成為銷量最快遊戲中的第三名。遊戲主要獲得了積極的評價,特別是真實彩現出了戰爭陰暗、可怕的一面。然而,遊戲也被認為不如《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成功。Game RankingsMetacritic的統計資料顯示遊戲獲得了來自各家媒體、平均85%的打分。

本遊戲Xbox 360版本於2016年9月27日在Xbox One平台向下相容[7]

遊戲內容[編輯]

作為系列中的第五代正式作品,[8]遊戲的主題更加成熟。遊戲環境也更加開放,完成同樣的任務,玩家有多種選擇方案。[9]同時,遊戲保留了前作的經典設定,玩家與一隊電腦控制的友軍協同對戰,電腦人會進行火力掩護、射擊敵人或是清場,來幫助玩家完成各種任務。[10]

Wii玩家則可以使用槍形的Wii Zapper控制器來進行遊戲。玩家使用「Wii Zapper」可以更真實地模擬槍械瞄準的動作。[11]

由於回到了二戰的設定,遊戲中有出現了使命召喚早期作品中的經典武器和道具,包括湯普森衝鋒鎗PPSh-41衝鋒鎗MP40衝鋒鎗M1加蘭德步槍莫辛-納甘步槍毛瑟Kar98k步槍MP44突擊步槍坦克殺手等,以及M2火焰噴射器九九式步槍九九式輕機槍百式衝鋒鎗等新加入的武器。在單人遊戲中,玩家有很多機會獲得這些武器,但除手榴彈外,只可隨身攜帶兩種。玩家也可以找到榴彈發射器刺刀等武器外掛裝備。[10]

玩家可以做出站立、下蹲、匍匐三種動作,對應普通行動、瞄準、偷襲三種行動。玩家受嚴重傷害後熒幕周圍會變紅,並出現快節奏的心跳聲,此時玩家需要躲進掩體隱蔽來緩慢回升生命值。當玩家周圍出現手榴彈時,會有圖示提示玩家手榴彈的方位,指導玩家逃跑;玩家也可以撿起並回扔被丟在自己周圍的手榴彈。[10]

多人遊戲[編輯]

《戰爭世界》的多人遊戲系統和《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類似,所有平台都有一套相近的軍銜及特殊能力等級系統,[2]並有包括死亡競技和搶旗在內的六種不同的比賽模式。[12]WindowsPS3Xbox 360版本有13張地圖,而且還有兩個追加的下載地圖包;Wii版本則只有8張地圖,並且還沒有發佈任何下載包。

遊戲的軍銜可升到65級,此時玩家可以選擇進入「威望」(Prestige)模式,將自己的等級重置為1級,並將所有的獎勵換為遊戲中的特殊勳章。威望模式最多進入10次,其中第1、2、4、7、10次可分別獲得一個特殊勳章和武器空位。[13]這意味着玩家達到威望10級後,可以隨身攜帶10種武器或裝備。

遊戲支援合作對戰模式,兩名玩家可以通過分割畫面在一台主機上合作,也可以在互聯網上組四人的隊伍對戰。Wii版沒有網絡co-op模式,但小隊co-op模式支援兩個玩家在同一視角下同時進行遊戲。[2]

納粹殭屍[編輯]

《戰爭世界》加入了「納粹殭屍」的獨立的合作遊戲模式。原版遊戲中,唯一一幅支援此模式的地圖是「Nacht der Untoten」(不死之夜),主機版的地圖包和PC版的升級更新檔又陸續添加了一些地圖。兩名區域網絡玩家,或是四個互聯網玩家,要共同協作幹掉潮水般湧來的納粹殭屍。一開始玩家只有一把M1911手槍。玩家可以通過殺戮殭屍或是修復被撬開的窗戶得到分進入到地圖中新的區域,並有機會獲取隨機的威力更大的武器。尚且存活的玩家可以救起被擊倒的玩家。殭屍會不斷地打破窗戶或從其他入口湧入攻擊玩家,直到所有玩家陣亡,遊戲結束。[14]起初玩家必須完成單人戰役遊戲後才可進入此遊戲模式,但後來官方取消了這個硬性要求。在某個地圖會有一些隱藏的事物。例如:已遺留的對講機的對話、暗示的數字等等。

單人戰役[編輯]

遊戲角色[編輯]

玩家在戰役中會扮演多名士兵的角色。在太平洋戰爭中,主角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二等兵米勒(Private Miller)。米勒在馬金島偵察日軍時被俘虜,但不久就被羅巴克下士(Corporal Roebuck)等陸戰隊隊員救下,並協同列兵波隆斯基(Private Polonsky)、沙利文中士(Sergeant Sullivan)等戰友繼續展開進攻行動,參與了貝里琉島戰役,最後一直打到沖繩島首里城[15]

東線戰役的主角是蘇軍第62軍的二等兵迪米特里·彼得連科(Private Dimitri Petrenko)。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他躺在一個水泉旁邊裝死,親眼目睹德軍處決他的戰友的情景。他與同樣躲過死劫的雷澤諾夫中士(Sergeant Reznov)發誓要一同對抗納粹士兵並追殺戰爭幕後指揮納粹將軍海因里希·阿姆澤爾(Heinrich Amsel),最後兩人在戰亂中成功狙擊阿姆澤爾將軍後被德軍追擊,情急之下兩人跳入河中……。三年後,他們在東方戰線相會,和二等兵切諾夫(Private Chernov)一道加入第3突擊軍團,在馬科夫(Markov)的指揮下展開對柏林的進攻,最終成功攻陷德國國會大廈,迪米特里在德國國會大廈屋頂上插上了蘇聯國旗。

玩家可以控制的第三個角色是海軍士官洛克(Locke)。他是PBY卡特琳娜的武器操作手,只在「黑貓行動」一個關卡中出現。他所在的小分隊進行了一次對日本的空襲,之後營救了一個被擊垮的美軍艦隊的倖存者。[16]

劇情[編輯]

美軍戰役[編輯]

1942年8月17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突擊隊的米勒與小隊先行抵達馬金環礁進行登陸前的偵搜與探勘,但在登陸後沒多久便被日軍俘虜,一些隊員被殺,其後被羅巴克下士和蘇利文中士的小隊所救,並逃出馬金島,其後米勒被調往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參與貝里琉島戰役,不幸地,蘇利文中士在攻佔領一座碉堡後被日軍襲殺,羅巴克於是被擢升為中士,成為小隊指揮官。之後佔領該島的機場以及清理所有在貝里琉島上的日軍後,米勒的隊伍離開該島,前往沖繩。美軍艦隊在前往沖繩途中遭到日軍襲擊,美國海軍士官洛克等人苦戰一番後才擊退日軍魚雷艇以及零式戰鬥機的進攻。美軍登陸沖繩後一直陷於苦戰,損失慘重,米勒等人幾經苦戰後到達首里城—日軍在沖繩的最後據點,在首里城的肉搏戰中,羅巴克和波隆斯基遭到日軍自殺式襲擊,其中一人被殺(視乎玩家救誰),不過基本上遊戲設定是讓羅巴克中士死亡(最後的動畫你可以觀察到,不論你救誰,屍體的位置都是在羅巴克倒下的位置),最終美軍的空中支援來到,把日軍趕出沖繩。

蘇軍戰役[編輯]

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彼得連科和雷澤諾夫都受了傷,這時德軍經過,他們趕緊裝死,德軍處決了在水池旁所有有生命跡象的蘇軍,但他們逃過一劫,於是他們決定復仇,追殺德軍指揮官海因里希·阿姆澤爾中將,最終彼得連科親手殺死了他,同時也被德軍坦克發現,他們趕快跳進河裏才逃過一劫。三年後,彼得連科和雷澤諾夫都都被調往第3突擊集團軍英語3rd Shock Army,而蘇聯則逐漸攻入德國本土,不幸地,彼得連科再一次被俘虜,最終得雷澤諾夫相救,他們擊柏林市郊的德軍後,向柏林推進,經過在柏林一場又一場的巷戰後,蘇軍推進到德國國會大廈下,切諾夫不幸地被埋伏在柱旁的德軍用火焰噴射器燒死。在國會大廈裏,彼得連科和大廈裏的武裝親衛隊戰鬥,最終他們在國會大廈的屋頂插上了蘇聯國旗。

武器[編輯]

手槍[編輯]

衝鋒鎗[編輯]

散彈槍[編輯]

步槍卡賓槍[編輯]

突擊步槍[編輯]

機槍[編輯]

手榴彈炸藥[編輯]

反坦克步槍[編輯]

火焰噴射器[編輯]

發射器[編輯]

固定武器[編輯]

遊戲開發[編輯]

2008年6月23日,美國動視正式公佈《使命召喚:戰爭世界》,表示該作將回歸二戰題材,定於11月上市。[17]

《使命召喚:戰爭世界》的開發時間將近兩年,是Treyarch開發《使命召喚3》用時的兩倍。[18]遊戲使用與《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相同的引擎,但在物理模型上有所加強。環境的可破壞度更高,火焰噴射器可以點燃環境物體,同時火勢還可以蔓延。遊戲發佈後不久,Treyarch發佈了模組編輯工具,玩家可以在網上下載。[18]著名演員基夫·修打蘭加里·奧德曼出任遊戲的配音演員,分別扮演美軍羅巴克中士和蘇軍雷澤諾夫中士的角色。[19][20]此外,公司還獲得了一架全比例PBY Catalina反潛偵察機模型,用於動態鏡頭設定。[18]

遊戲發佈[編輯]

2008年6月21日,《使命召喚:戰爭世界》的第一部預告片在Xbox Live上發佈,[21]5天後登陸PlayStation Network[22]10月10日,官方發佈Xbox 360版多人遊戲試玩,[23]而在10月28日又推出了PC平台的試玩。[24]而在Gamestop、EB Games等網站預購遊戲的玩家可以獲得限量的試玩資格號。[25]

除了普通版遊戲,美國動視還為Xbox 360、PC平台推出了「特別收藏版」(Collector's Edition)。[26]特別收藏版由一個不鏽鋼鐵盒裝載,上印有使命召喚的圖示。而特別收藏版的用戶可以在遊戲中直接使用解鎖武器,擁有更快的升級速度,而他們的玩家帳號旁則有「VIP」的標記。[27]

追加內容[編輯]

2009年2月26日,Treyarch發佈了Xbox 360、PS3版遊戲的升級包,修復了一些程式漏洞,增加了玩家帳戶顯示的內容,並添加了馬金島之日(Makin Day)地圖。[28]PC版的馬金島之日地圖於2月6日隨1.2升級更新檔發佈。[29]馬金島之日地圖與原版的馬金島(Makin)相似,但在光照等細節上與遊戲機版略有區別。[29]

同年3月19日,Treyarch為遊戲機平台發佈了第一部地圖包,而PC版則在4月9日隨免費升級更新檔釋出。[30]地圖包帶有3張多人遊戲地圖:夜火(Nightfire)以柏林的街道為場景;深膝(Knee Deep)內含可破壞的日軍防禦工事;車站(Station)建立在德國城市的地鐵系統上。此外,地圖包內帶有一張納粹殭屍模式的新地圖,名為德語的「瘋狂」(Verrückt),在其中可以使用一些新武器和能力升級。在該地圖中,四名玩家被分散成兩組,而玩家則要解鎖房間來獲得能力,與其他分散的玩家會合。據統計,地圖包在第一周便售出了100萬份,並創下Xbox Live的下載地圖包銷售記錄。[31]

4月30日,第二個地圖包發佈,包含3張多人遊戲地圖:萬歲(Banzai)取材於日軍敵後深處場景;侵蝕(Corrosion)設定在一處蘇聯的火車編組場;潛艇廠(Sub Pens)則以一處被炸毀的潛艇製造廠為場景。地圖包同樣附帶一張納粹殭屍模式新地圖,名為「死亡沼澤」(Shi No Numa,或稱Zombie Swamp)。在該地圖中,四名玩家分別扮演蘇軍德軍日軍美軍士兵,共同抵禦由日軍陣亡士兵組成的殭屍陣。玩家可以離開自己堅守的建築陣地,移動到野外的沼澤附近。此外,第二個地圖包分別為Xbox 360、PS3版遊戲增加了10個成就或獎盃。

8月6日,第三個地圖包發佈,增加3張多人遊戲地圖:排炮(Battery)構建在菲律賓群島,突破口(Breach)設定在柏林勃蘭登堡門附近的鬧市區,革命(Revolution)建立在蘇聯的一座工業城市。新殭屍地圖「巨人行動」(Der Riese)則需要玩家在德國的一個高科技秘密工廠內作戰。[32]第三個地圖包同樣增加了10個成就或獎盃。

其他版本[編輯]

任天堂DS[編輯]

《使命召喚:戰火世界》的任天堂DS版本2008年11月11日在北美發佈,[33] 11月14日在歐洲發佈,[34] 由Activision出版和n-Space使用與《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相同的引擎來開發。[35]起到了補充遊戲劇情的作用。但是,由於任天堂DS的機能相對貧弱,因此畫質較差。且武器種類少,同時還有許多不符合實際的場面(比如蘇軍戰線中玩家開始攜帶的是納粹德國的98K狙擊步槍)。

PlayStation 2[編輯]

外界評價[編輯]

評價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PS2DSX360PS3WiiPC
Game Informer8.75/10[36]8.75/10[36]
GameSpot8.5/10[37]8.5/10[37]8.5/10[37]8.5/10[37]
GameTrailers8.7/10[38]8.7/10[38]8.2/10[39]8.7/10[38]
IGN4.5/10[43]8.3/10[44]9.2/10[41]9.2/10[41]8.0/10[42]9.2/10[41]
官方任天堂雜誌92%[40]
官方Xbox雜誌7.5/10[46]
PC Gamer英國77%[47]
X-Play英語X-Play4/5[45]
匯總得分
GameRankings78.54%[52]85.44%[50]84.67%[49]83.65%[51]84.11%[48]
Metacritic75[57]84[55]85[54]83[56]83[53]

《使命召喚:戰爭世界》獲得了總體積極的評價。據Metacritic統計,Xbox 360版遊戲獲得了84%的平均分,而PlayStation 3版本則獲得了85%的平均分。[54][55][58]

IGN認為Treyarch將太平洋戰場搬上遊戲舞台是正確的選擇,但是也指出遊戲不斷地在時間和空間上跳換,影響了劇情的流暢感。同時,IGN讚揚新引入的co-op模式增加了遊戲的耐玩度,而多人遊戲部分則是一如既往地好。[41]

Xbox官方雜誌的批評焦點是遊戲的創新性。儘管為遊戲亮出了「play-it-safe sequel」(不差的續作)標誌,但仍然強調《戰爭世界》相對《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沒有什麼提高。此外,評論員認為遊戲的單人模式不夠精彩,特別是兼顧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導致遊戲在兩地的設定都不具備豐富的內涵。評論員形容《戰爭世界》「更像是使命召喚系列的一款資料片,而不是獨立作品」。[46]

GameSpot認為遊戲很好地彩現出了戰爭陰暗、可怕的一面,使得遊戲情節格外生動、扣人心弦,但指出二戰題材仍然難免俗套。評論員稱讚了Sgt. Roebuck、Sgt. Reznov的配音,以及緊張的單人遊戲和合作遊戲。評論員總結道,回歸二戰題材的《戰爭世界》是一款不錯的遊戲,但缺少突破,閃光點不足。[37]

1UP認為增加血腥度是遊戲的亮點之一,戰場上的殘肢斷臂對彩現戰場氣氛的悲壯起到很大的作用。[59]

獲得獎項[編輯]

Wii版《使命召喚:戰爭世界》被IGN授予「2008年最佳Wii平台射擊遊戲」。[60]

銷售資料[編輯]

在美國,遊戲是2008年11月的銷量亞軍,共售出141萬份。[61]12月,遊戲的Xbox 360版和PlayStation 3版則分別是銷售亞軍和第9名,總共銷售133萬套。[62]Wii版則在所有Wii遊戲中排在2008年12月榜單的第7名。[63]

在英國,遊戲也獲得了不俗的成績。遊戲的第一周銷量是《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當時的兩倍。[64]銷售速度則排在所有遊戲中的第三名,僅次於兩款《俠盜獵車手》遊戲。[65]

截至2009年6月,遊戲已經售出1100萬套。[66]

參考資料[編輯]

  1. ^ Thorsen, Tor. World at War raging November 11, beta incoming. GameSpot. September 4, 2008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7). 
  2. ^ 2.0 2.1 2.2 CoD5 has co-op, vehicles in multiplayer, CoD4 engine, every format apart from PSP. VG247. June 9, 2008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3. ^ Windows Mobile Games Experience. Microsoft. [2009-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7). 
  4.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GameFaqs. [2008-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5. ^ Ocampo, Jason. GC 2008: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Co-op Hands-on. IGN. August 19, 2008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5). 
  6. ^ Pearson, Dan. Call of Duty 5 gets Euro date, beta. EuroGamer. September 5, 2008 [2008-09-29]. 
  7.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is now backwards compatible for Xbox One. VG247.com. [201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9). 
  8. ^ Andy Robinson. News: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 first details in OXM.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08-06-09 [200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9). 
  9. ^ Ocampo, Jason.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First Look. IGN. June 23, 2008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0). 
  10. ^ 10.0 10.1 10.2 Denick, Thom.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Signature Series Guide. Brady Games. 2008-11-16. ISBN 978-0-7440-1056-5. 
  11.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General Features. IGN.com UK. IGN. [200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4). 
  12. ^ Antista, Chris.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 multiplayer hands-on. Games Radar. October 8, 2008 [2008-10-10]. 
  13. ^ 存档副本.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0). 
  14. ^ Geoff Keighley, Amanda Mackay, Daniel Kayser. Call of Duty: Word at War interview. GameTrailers.com. 事件發生在 18:42 — 20:23. [2009-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1). 
  15. ^ Treyarch. 《使命召唤:战争世界》. v. 1.1. PlayStation 3. 美國動視. 2008-11-14. 
  16. ^ Ocampo, Jason; Erik Brudvig.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 Convoy Shredding and Soviet Sniping. IGN. July 10, 2008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2). 
  17. ^ Panter, Suzanne (PR Manager).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ress release. gamesindustry.biz (Activision UK Ltd). 2008-06-23 [200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3). 
  18. ^ 18.0 18.1 18.2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Official Xbox Magazine UK. July 2008: 30–34. 
  19. ^ Gary Oldman To Star In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G4TV. 2008-08-20 [200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7). 
  20. ^ Breckon, Nick.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Gains Multiplayer Vehicles, Kiefer Sutherland's Voice. ShackNews. July 15, 2008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0). 
  21. ^ Larry Hryb. Trailer: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MajorNelson.com. 2008-06-21 [200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1). 
  22. ^ PlayStation Blog. Trailer: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layStation.com. 2008-06-26 [200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7). 
  23. ^ CoD:WW Friends and Family Xbox 360 Multiplayer BETA is LIVE!. Call of Duty Hub. 2008-10-10 [200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 
  24.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C Beta Now Open. Voodoo Extreme. 2008-10-28 [2008-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5). 
  25. ^ Thang, Jimmy. CoD: World at War Beta Approaches. IGN. September 4, 2008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05). 
  26.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GameFaqs.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27. ^ Thang, Jimmy.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Collector's Edition Detailed. IGN. 2008-09-25 [2008-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28. ^ 2009年2月26日,PlayStation Network和Xbox Live
  29. ^ 29.0 29.1 《使命召唤:战争世界》PC版1.2升级补丁. 官方網站. 2009-02-06 [2009-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8). 
  30. ^ McInnis, Shaun.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DLC Hands-on - Zombie Verruckt. GameSpot. 2009-03-11 [2009-03-12]. [失效連結]
  31. ^ Brudvig, Erik. Call of Duty Map Pack Racks up Sales. IGN. 2009-03-31 [2009-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32. ^ lightell, mark.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Map Pack 3. Treyarch. 2009-07-22 [2009-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4). 
  33. ^ Buy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on Amazon.com. Amazon.com. [2009-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34. ^ Buy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on Amazon.co.uk. Amazon.co.uk. [2009-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35. ^ Hands-on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DS. IGN. 2008-09-30 [2009-02-14]. 
  36. ^ 36.0 36.1 Bertz, Matt.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Review from Game Informer. Game Informer. [2009-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9).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Watters, Chris.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Review at GameSpot. GameSpot. 2008-11-12 [2008-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38. ^ 38.0 38.1 38.2 Game Trailers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Review. Game Trailers. 2008-11-11 [2008-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2). 
  39. ^ Game Trailers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Review (Wii). Game Trailers. [2009-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9). 
  40. ^ Official Nintendo Magazine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review (Wii). Official Nintendo Magazine. [2009-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1). 
  41. ^ 41.0 41.1 41.2 41.3 Ocampo, Jason.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Review. IGN. 2008-11-11 [2008-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42. ^ Bozon, Mark.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Review. IGN. 2008-11-11 [2008-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2). 
  43. ^ Bishop, Sam.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 Final Fronts Review. IGN. 2008-11-18 [200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4). 
  44. ^ Bozon, Mark.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DS Review. IGN. 2008-11-12 [2008-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7). 
  45. ^ Marriott, Scott Alan.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X360) Review. XPlay. [200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7). 
  46. ^ 46.0 46.1 McCaffrey, Ryan.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Review at OXM. Official Xbox Magazine. 2008-11-12 [2008-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2). 
  47. ^ Meer, Alec,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C Gamer UK 
  48.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C) Review. GameRankings. [2009-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5). 
  49.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S3) Review. GameRankings. [200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3). 
  50.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X360) Review. GameRankings. [200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0). 
  51.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Wii) Review. GameRankings. [200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2). 
  52.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NDS) Review. GameRankings. [200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1). 
  53.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C). Metacritic. [2008-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5). 
  54. ^ 54.0 54.1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S3) Review. Metacritic. [200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9). 
  55. ^ 55.0 55.1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X360) Review. Metacritic. [200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0). 
  56.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Metacritic. [2008-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2). 
  57.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DS). Metacritic. [2008-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4). 
  58. ^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PC) Review. Metacritic. [200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1). 
  59. ^ Call of Duty 5 World at War (PC). 1UP.com. 2008-11-21 [2009-01-01].  (emphasis in original)
  60. ^ IGN Wii: Best Shooting Game 2008. IGN.com. 2008-12-18 [200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2). 
  61. ^ Chng, Grace; Tan Chong Yaw. Video games sales rise in U.S.. Digital Life (Singapore: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17 December 2008: 4. 
  62. ^ NPD: Nintendo Drives '08 Industry Sales Past $21 Billion. Game Daily. 2009-01-15 [200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7). 
  63. ^ Top 10 Games of December 2008, By Platform. blog.Wired.com. 2009-01-18 [2009-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7). 
  64. ^ World At War Doubles CoD4's Sales News. Total Video Games. 2008-11-18 [200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7). 
  65. ^ CoD: WaW the third fastest selling game ever.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08-11-18 [200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1). 
  66. ^ McWhertor, Michael.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Tops 11 Million. Kotaku. 2009-06-15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