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允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潘允端

大明四川右布政使
籍貫 直隸松江府上海縣
字號 字仲履,號充庵
出生 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十四日
逝世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
配偶 娶顧氏
出身
  •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舉人
  •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進士出身
著作
  • 《玉華堂日記》

潘允端(1526年—1601年),仲履充庵直隸上海縣(今上海市黃浦區)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四川右布政使。上海豫園的建造者。

生平[編輯]

潘允端生於嘉靖五年(1526年)。赴順天府參加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鄉試中式第五名舉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因平時對崑曲有雅好,在家中蓄養戲班[1],「無日不開宴,無日不觀劇」。同年,潘允端開始在家宅世春堂西的大片菜畦上興建豫園,園林由張南陽擔任設計和疊山,當時共佔地70餘畝,被譽為「東南名園冠」[2][2]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潘允端考中壬戌科二甲第三名進士[3][4]。授刑部主事。因其父潘恩官至法曹,改調南工部,榷龍江關稅。歷官禮部郎中,隆慶元年(1567年)七月升山東布政司左參議,四年三月升山東副使,五年十月升本布政使司右參政仍兼原職,六年正月移駐淮安,專理漕務,因主持漕糧儲運,恢復海運有功,八月升本省按察使,仍兼右參政管糧儲事,萬曆三年(1575年)四月官至四川布政使,五年正月吏部拾遺,被降用。因權貴排擠,從任上退歸故里[5]

致仕退休後,豫園樂壽堂竣工[2]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卒,年七十六[6]

著作[編輯]

著有《玉華堂日記》。

家族[編輯]

曾祖潘慶,贈都察院左都御史;祖父潘奎,曾任同按察司僉事 贈都察院左都御史;父潘恩,曾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前母包氏(贈夫人);母曹氏(封夫人)。具慶下[7]

潘允哲

參考資料[編輯]

  1. ^ 《玉華堂日記》萬曆十六年(1588)十二月二十三日:「時文帶來外一人,改名呈□,堂試新聲」。萬曆十六年(1588)三月初十,「家中小廝與瞿氏老梨園合做,黃昏散」。萬曆十七年九月初八,「蘇州大子弟六人同小廝做戲」。
  2. ^ 2.0 2.1 2.2 南市區志——第一節 始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3.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4.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5. ^ ·張廷玉等,《明史》(卷202):「子允端,為刑部主事。吏部尚書郭朴,恩門生也,調之禮部。給事中張益劾允端奔競,恩溺愛,朴徇私。帝置朴不問,改允端南京工部,令恩致仕。」
  6.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8043:潘允端,字仲履,號充菴,上海人,恩子。嘉靖四十一年 進士 ,性勤學好古,歷官山東參政、按察使,仕至四川右布政使,致仕,作豫園樂壽堂以奉親,萬曆九年卒,年七十六。 
  7.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登科錄》 

參考書目[編輯]

  • 潘允端《玉華堂日記》
  • 傅湘源《上海灘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