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皇泰主
隋恭帝
隋朝皇帝
統治618年6月22日-619年5月23日被迫禪位
前任隋煬帝
出生600年代
逝世619年7月19日 處決
年號
皇泰:618年五月-619年四月
諡號
恭皇帝
政權隋朝

隋恭帝楊侗(600年代—619年7月19日),字仁謹隋煬帝之孫,元德太子楊昭次子,母小劉良娣。留守東都洛陽期間,隋煬帝為叛將宇文化及所弒,遂被洛陽官員擁立為皇帝,618年6月22日至619年5月23日在位,年號皇泰,是隋朝最後一位君主。他登基不久被官員王世充奪權,被迫禪位給王世充,並被王世充下令殺害,諡號隋恭帝。因其弟楊侑也諡號隋恭帝,而唐朝官修的《隋書》僅認可楊侑為隋朝皇帝而不認可楊侗,為表區分,史書一般以登基前封號稱楊侗為越王,或以年號稱為皇泰主

煬帝年間[編輯]

史書沒有記載楊侗出生的時間,僅知其異母兄楊倓和嫡弟楊侑分別生於603年和605年。

楊侗儀表俊美,眉目如畫,秉性寬厚。大業二年(606年)七月,楊昭去世。八月,煬帝封楊昭三子為王而沒有重新立儲:楊倓為燕王,楊侗為越王,楊侑為代王。[1][2]煬帝出巡時,常讓楊侗駐守東都洛陽,如大業九年(613年)三月其第二次征討高句麗時,由民部尚書樊子蓋輔佐。期間,禮部尚書楊玄感在洛陽附近起兵作亂,以河內郡主簿唐禕為懷州刺史。唐禕沒有響應,卻告訴了楊侗和樊子蓋,楊侗指揮樊子蓋守御洛陽,守住臨清關令楊玄感不得過境。留守都城長安的楊侑派刑部尚書衛文升率軍四萬來助戰,煬帝也放棄征討高句麗,派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和右驍衛大將軍來護兒回救洛陽。眾隋軍聯合鎮壓了楊玄感之亂。[3]楊侗在高陽朝見煬帝,拜高陽太守。[4][5]

大業十二年(616年),華北陷入民變,七月,隋煬帝巡幸江都,留楊侗以本官鎮守洛陽,由光祿大夫段達、太府卿元文都、檢校民部尚書韋津、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和右司郎盧楚輔佐。[4][5]瓦崗寨民變首領李密翟讓趁機攻打洛陽,奪取洛陽附近洛口倉和回洛倉的糧食,導致洛陽糧食短缺。十三年(617年)二月,楊侗派虎賁郎將劉長恭、光祿少卿房崱率步騎二萬五千禦敵,劉長恭派河南討捕使裴仁基自汜水西入掩襲敵後,被李密、翟讓得知,隋軍戰敗,死者十分之五六。楊侗赦免劉長恭等並好言撫慰。四月,裴仁基投降李密,洛陽局勢愈發嚴峻。楊侗因屢戰屢敗,派太常丞元善達求援於煬帝,稱洛陽被李密百萬大軍包圍且沒有糧食,再不救就淪陷了。煬帝動容,但內史侍郎虞世基說楊侗被元善達欺騙,洛陽局勢並不像元善達所說,煬帝因此大怒,不僅沒有救援,還派元善達去民變軍占區催糧致其被殺。五月,煬帝派監門將軍龐玉和虎賁郎將霍世舉從長安出兵救援,楊侗命段達、龐玉趁夜出兵,大敗李密,收復回洛倉,[6]洛陽因而恢復了一些補給,但六月回洛倉再被李密所奪。[7]

九月,煬帝又從江都派江都通守王世充率江、淮勁卒,將軍王士隆率邛黃蠻,與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韋霽、河南大使虎牙郎將王辯會合河內通守孟善誼、河陽郡尉獨孤武都等各率所部同赴洛陽討伐李密。只有王士隆沒有及時趕到。楊侗命劉長恭等率留守兵,龐玉等率偃師兵,與王世充等合兵十餘萬眾,與李密在洛口交戰,夾洛水對峙。王世充兵敗,堅壁不出,楊侗遣使慰勞,王世充慚懼,請求出戰李密,又敗。同月,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殺入長安,擁立楊侑為隋恭帝。十二月,因王世充屢戰不勝,楊侗遣使慰勞,王世充自稱兵少,數戰後疲弊,楊侗給他增兵七萬。[7]大業十四年(618年)正月,王世充再敗,王辯、孟善誼、其他虎賁郎將楊威、劉長恭、梁德重董智通、霍世舉等都陣亡,獨孤武都投降,韋津被俘。王世充獨自與數千人逃到河陽,自己下獄請罪,楊侗遣使赦免,召回東都,賜金帛、美女以安其心。李淵派二子唐世子李建成和秦公李世民為左右元帥,率軍進軍洛陽,聲言救援,四月趕到洛陽。楊侗不予理會,李建成和李世民在與李密小有交戰後想進攻洛陽,但最終沒有進攻,撤回長安。朝議郎段世弘等圖謀響應李建成,因李建成撤軍,又私通李密,想放李密軍入城,事泄,楊侗命王世充討伐誅殺。[8]

618年4月11日,宇文述子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弒隋煬帝,殺楊倓、來護兒,而擁立秦王楊浩,率驍果軍北還。煬帝死訊傳到長安和洛陽,李淵迫使隋恭帝禪位,建立唐朝,史稱唐高祖。五月二十四戊辰日(618年6月22日),王世充元文都盧楚等率洛陽官員擁立楊侗為皇帝,年號皇泰[4][5]仍然忠於隋朝的郡縣也認可楊侗為皇帝。[8]

統治[編輯]

楊侗大赦天下,追封煬帝為世祖明皇帝,楊昭為世宗孝成皇帝,尊母小劉良娣為皇太后;以王世充為納言、左翊衛大將軍、攝吏部尚書,封鄭國公,以段達為開府儀同三司納言、右翊衛大將軍、攝禮部尚書,封陳國公,元文都為內史令,封魯國公,皇甫無逸為兵部尚書、右武衛大將軍,封杞國公,郭文懿為內史侍郎、趙長文為黃門侍郎、盧楚為內史令,七人共同輔政,時人號稱「七貴」。[4][5][8]

六月,宇文化及率大軍北上接近洛陽,一路官員都投降,洛陽官員擔心。蓋琮上疏建議聯合李密。元文都對盧楚說可以赦免李密,令其討伐宇文化及,待宇文化及兵敗,李密也疲憊了,也可擊破擒獲。於是以蓋琮為通直散騎常侍,與馬公政為使者帶着敕書招撫李密。李密與宇文化及對峙,也害怕宇文化及的勢力,見到蓋琮大喜,派元帥府記室參軍李儉、上開府徐師譽等為使者向楊侗投降,解送所俘虜的宇文化及手下雄武郎將於洪建。楊侗大悅,於左掖門外酷刑處決於洪建,厚待使者,以李儉為司農卿,徐師譽為尚書右丞,冊拜李密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台行軍元帥、魏國公,命他討伐宇文化及,然後入朝輔政;以李密部將徐世勣為右武候大將軍,下詔稱李密忠誠。王世充不贊同招撫李密,因此與元文都等不和。七月,楊侗遣大理卿張權、鴻臚卿崔善福賜李密詔書,李密受詔。李密每次交戰取勝,都奏報楊侗。當月,元文都欲暗殺王世充,卻被段達出賣,王世充發動兵變。元文都奉楊侗御乾陽殿,命諸將閉門拒守。王世充攻入太陽門,皇甫無逸、龐玉出逃。王世充殺死盧楚,攻紫微宮門。楊侗派人登上紫微觀責問其用心,王世充稱被元文都和盧楚謀害,請求殺元文都。段達命押元文都出門,元文都對楊侗說:「臣今朝死,陛下夕及矣」,楊侗亦哭。王世充殺元文都,又殺元文都、盧楚的兒子們。段達以楊侗名義命開門放王世充軍入宮。王世充派人替換所有的宿衛,再進入乾陽殿面聖。楊侗責怪王世充擅自殺大臣,王世充哭着發誓稱是為了自保和拯救社稷,楊侗以為他確是誠心,令他升殿,說了很久的話,再帶他入宮見劉太后,王世充又對劉太后表忠,披髮盟誓自己沒有二心。王世充被任為左僕射、總督內外諸軍事,又捕殺趙長文、郭文懿,從此大權歸於王世充,[8]楊侗沒有權力,不悅,與記室陸士季謀害王世充未果。[4][5]

先前楊侗的國子祭酒徐文遠被李密俘虜。李密得知元文都等人被殺,聽從徐文遠建議,與王世充控制的隋朝決裂。[8]八月,宇文化及所任歷陽太守杜伏威上表楊侗,被拜為東道大總管,封楚王;自稱江南道大總管沈法興亦上表楊侗,自稱大司馬、錄尚書事、天門公。[9]

九月,李密因為輕敵在偃師之戰為王世充所敗而投靠李淵建立的唐朝。李密的領地多歸順王世充。郇王楊慶先前投降李密,改姓郭,此時回到洛陽又改回姓楊,楊侗不責怪,還拜他為宗正卿。[4]楚帝朱粲遣使投降隋朝,被楊侗封為楚王。宇文化及殺楊浩,楊侗成為唯一在位的隋朝皇帝。十月,王世充收李密美人珍寶及將卒十餘萬人回洛陽獻俘,楊侗大赦,以王世充為太尉、尚書令,內外諸軍事,開太尉府。十二月,被唐軍圍攻的隋河東守將堯君素製作木鵝,將寫有形勢的表文系在其頸上,沿河放下,由河陽守軍送到洛陽,楊侗見後嘆息,拜堯君素金紫光祿大夫。[9]

王世充起初擔心人心不服,還討好楊侗,禮數尚且謙虛恭敬;後來漸漸驕橫。一次他入宮接受賜飯,回去後嘔吐,懷疑自己的食物被投毒,從此拒絕入朝面聖。皇泰二年(619年)正月,楊侗知道王世充想篡位,卻只能讓僧人布施宮中絲綢、珍寶給窮人以求神佛庇佑。王世充派黨羽張績、董浚守章善、顯福二門,不許宮中雜物出門。[10]

閏正月,夏國主竇建德與王世充結好,遣使奉表於楊侗,受封為夏王。[10]

三月,王世充仗着擊破李密的威望,派段達等迫使楊侗加他九錫,楊侗推託王世充擊破李密以來沒有大功,等天下再平定一些再議,段達說這是王世充想要的,楊侗看了他很久以後只能作罷。段達等人以楊侗詔書名義命王世充為相國,假黃鉞,總百揆,進爵鄭王,加九錫,備法物,鄭國置丞相以下官。段達又以楊侗名義加王世充殊禮。四月初五癸卯日(619年5月23日),王世充派段達和雲定興等十人說服楊侗禪位,楊侗斂膝據案,大怒拒絕,說這是隋高祖的天下和隋世祖的東都,指責對方身為隋朝舊臣卻口出此言,神色凜然,侍衛莫不流汗。退朝後,楊侗對着劉太后哭。王世充又派使者說服楊侗,說天下未定需要年長君主,發誓等天下太平、楊侗長大就把皇位還給他,派兄王世惲囚禁楊侗於含涼殿,三次上表辭讓及下禪位敕書都不令楊侗得知。[4][5]兩天後,王世充自稱皇帝,建立鄭朝改元開明[10]

退位後[編輯]

王世充改封楊侗為潞國公,食邑五千戶。楊侗每日只能焚香禮佛以祈求平安。五月,尚書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長宇文溫兄弟、尚食直長陳謙、禮部尚書裴仁基、左輔大將軍裴行儼父子、散騎常侍崔德本策劃攻殺王世充黨羽,復立楊侗。事情敗露,王世充滅他們三族。[4][5][10]

齊王王世惲說這些人謀反是因為楊侗還在,勸王世充殺死楊侗以絕後患。六月,王世充派侄子王仁則和家僕梁百年攜鴆酒去楊侗處,對他說:「願皇帝飲此酒。」楊侗指出這不符合太尉(即王世充)先前的誓言,梁百年想轉達王世充,被王世惲拒絕。楊侗自知難逃一死,請求見母親道別,不獲准,於是布下蓆子焚香向佛像祈禱:「願生生世世不要再生在帝王尊貴之家」,遂仰藥;但一時半刻竟沒毒發,最後被縊死,諡號恭皇帝[4][5][10]

影視形象[編輯]

評價[編輯]

  • 《北史》論曰:至令,皆不得死,悲夫![4]
  • 《隋書》史臣曰:至令皆不得其死,悲夫![5]

參考資料[編輯]

中國爵位
新頭銜
隋煬帝始封
隋越王
606年-618年
封號停止
原因:被擁立為帝
新頭銜
鄭潞國公
619年
封號廢除
原因:被殺
中國皇族
前任者:
隋恭帝楊侑
堂叔秦王楊浩
— 名義上的 —
中國皇帝
618年-619年
繼位失敗原因:
王世充所立傀儡皇帝
繼任者:
大鄭皇帝王世充
— 名義上的 —
隋朝皇帝
618年-619年
與楊浩並立
帝號廢除
原因:隋朝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