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新城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也納新城
Wiener Neustadt
 奧地利市鎮
維也納新城教堂
維也納新城教堂
維也納新城旗幟
旗幟
維也納新城徽章
徽章
維也納新城的位置
地圖
維也納新城在奧地利的位置
維也納新城
維也納新城
維也納新城在布爾根蘭州的位置
維也納新城
維也納新城
坐標:47°49′00″N 16°15′00″E / 47.8167°N 16.25°E / 47.8167; 16.25
國家 奧地利
 下奧地利州
無(法定城市
面積1
 • 總計60.94 平方公里(23.53 平方英里)
人口(2017年)
 • 總計44,461人
 • 密度730人/平方公里(1,890人/平方英里)
時區CETUTC+01:00
 • 夏時制CESTUTC+02:00
郵政編碼2700
市鎮編碼30401
電話區號2622
車輛號牌WN
海拔265米
網站http://www.wiener-neustadt.at/

維也納新城(德語:Wiener Neustadt德語發音:[ˈviːnɐ ˈnɔʏ̯ʃtat] )是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以南,下奧地利州的一個城市。維也納新城是一座法定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維也納新城遭受了很大的破壞。[1]

1192年,巴本堡王朝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得到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的巨額贖金,用於在施坦菲爾德平原東南部建立一座具有強大防禦能力的城市。在城市的東南角建起了帶有四個塔樓的「城堡」,這裏後來成為著名的特蕾西亞軍官學校校址。

維也納新城在15世紀哈布斯堡王朝經歷了她的繁盛時期——當時維也納新城作為皇帝腓特烈三世的首都。

1938年3月,奧地利被第三帝國合併。此後,維也納新城成為重要的戰爭軍事工業基地。1940年,維也納新城飛機廠生產的Bf109戰機數量佔全年該 型號飛機生產總量的四分之一。維也納新城的拉科斯火車頭廠不僅生產機車,還於1943年開始裝配A-4導彈。由於在航空工業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維也納新城在二戰中遭受了盟軍重點轟炸,約5萬枚炸彈把這座古老的巴本堡城市化為一片廢墟。1946年維也納新城市政府的重建號召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響應,並成效顯著。 1955年,新生的奧地利政府簽署《中立宣言》,重獲自由,佔領國軍隊從奧地利境內撤離,在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的城市此時也大部分完成重建。隨着城市的蓬勃發展,維也 納新城當之無愧地成為下奧地利州東南部的中心城市。

今天的維也納新城擁有超過40,000人口,是下奧地利州南部的中心城市,在工業,貿易和技術研發等領域舉足輕重。政治中心維也納新城,同時是重要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下奧地利州第二大購物城市。此外,維也納新城還是下奧地利州最大的教育城市和軍事駐防城市。

名人[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维也纳新城——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古城.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