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與水悖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鑽石與水悖論是指如下悖論:水非常有用,但在市場上價格很低;鑽石幾乎沒什麼用,但在市場上價格很高。該悖論也稱作價值悖論,曾被許多重要的思想家在著作中討論,包括柏拉圖的《歐緒德謨篇英語Euthydemus[1]伽利略的《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亞當·斯密的著作《國富論》等。此一理論在台灣教科書中常被稱作「鑽石與水的矛盾」,即是中國俗諺中的:物以稀為貴。[來源請求]

悖論[編輯]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

沒什麼東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換的貨物卻非常有限;很少的東西就可以換到水。相反,鑽石沒有什麼用處,但可以用它換來大量的貨品。

眾所周知,鑽石對於人類維持生存沒有任何價值(使用價值),然而其市場價值(價格)非常高。相反,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場價值(交換價值)卻非常低。這種強烈的反差就構成了這個悖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若不考慮市場上的其他因素,沙漠地區的水比鑽石貴,或者是需求面的因素。就供給面來說,水的數量非常大,且幾乎隨處可見(如果不考慮荒漠乾旱地區,地球上幾乎處處都有水,包含大氣層中的水氣);而鑽石呢,是蘊藏在地表底下,且必須經過時間與適當的條件產生(如果不考慮人工鑽石而單純考慮自然鑽石),供給非常的少,因此水供給大,而鑽石供給少,故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勞動價值論[編輯]

亞當·斯密通過闡明價值有兩種不同的意思來解釋這個悖論:


此外,他又解釋了交換價值由勞動決定:


因此,斯密否定了價格和效用之間的必然聯繫。價格在本觀點中,並不是從消費者的角度,而是和生產要素(即勞動)相關。[4]邊際主義的支持者們認為這種說法自相矛盾。

邊際主義[編輯]

在西元1871年後歐陸和英國的幾位新古典經濟學創立者們破除了這個迷思,最有力的理論是奧地利經濟學「邊際主義」思想。最早是1871年的卡爾·門格爾,其著作《經濟學原理》(或稱《國民經濟學原理》)之理論是從主觀主義、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去對於物品的邊際上之效益和需求去看,更是最早在經濟學上提出「邊際主義經濟學」的人物。他是從消費者在每一單位新增商品或服務中得到的效用(滿意度或收益)來論述。這個概念是從19世紀的經濟學家們解決價格的基本經濟意義發展而來,最後是由門格爾一起開創了奧地利學派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定義了這個術語。

艾爾弗雷德·馬歇爾在1890年的著作《經濟學原理》中則是提出「一般均衡理論」經濟學(今日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和凱因斯學派經濟學的始祖)。他介紹了約和門格爾同時代共同發展出邊際分析的英國數理經濟學家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約1871年)和1872年在瑞士也發現了邊際理論的法國經濟學者瓦爾拉斯(開創洛桑學派)的學說。這兩派各自發展出來的邊際學說都是使用數學公式來表達,但他們也是從「邊際」的概念來解答過去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和真實世界中的價格情形的迷思。一般均衡學說來自於19世紀前半的法國的數學家、數理經濟學家古諾供給和需求模型與瓦爾拉斯定律

亞當斯密以來的一個難題,困擾了古典經濟學家約一個世紀,正是在於古典經濟學者曾嘗試去尋找各種客觀且不變的單位去衡量財貨的價值。他們視「人不能缺水而生活」的生命現象為客觀的敘述,並加以擴大去解釋與生命和生活相關事務或財貨的價值,而忽略了威脅到生存的情境只是生活中的一項極端又極不易發生的情況。由於個人的再需要程度決定於已消費了的財貨數量,已消費的數量越多,個人再需要的程度就越低。因此,當經濟學家以邊際效用去解釋再需要程度的大小後,水與鑽石的矛盾便被化解了。[5]

資料來源[編輯]

  1. ^ Sandelin, Bo; Trautwein, Hans-Michael; Wundrak, Richard. A Short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Milton Park: Routledge. 2014: 23–24. ISBN 9781138780194. 
  2. ^ 斯密, 亞當. 第一篇,第四章 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国富论. 1776 [10-07-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8). 
  3. ^ 斯密, 亞當. 第一篇,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国富论. 1776 [10-07-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8). 
  4. ^ Dhamee, Yousuf(1996?), 亞當·斯密與勞動分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09/08/06
  5. ^ 經濟學原理,干學平、黃春興,台灣台北,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