鴯鶓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鴯鶓
化石時期:中新世至今
野生鴯鶓,攝於澳洲提賓比拉自然保護區英語Tidbinbilla Nature Reserve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鶴鴕目 Casuariiformes
科: 鴯鶓科 Dromaiidae
屬: 鴯鶓屬 Dromaius
種:
鴯鶓 D. novaehollandiae
二名法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Latham, 1790)
亞種
粉紅色部分為鴯鶓分佈地區
異名

Dromiceius novaehollandiae

鴯鶓蛋

ji4miu4學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e,音同「而苗」),別名澳洲鴕鳥,為鴯鶓屬唯一的物種,是現存世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鴕鳥。由於僅分佈於澳洲,是澳洲國徽上的動物之一。

特徵[編輯]

鴯鶓有三根腳趾且呈三趾腳型;這種適應奔跑的情況在其他鳥種身上也可看見,例如鵪鶉鴕鳥只有兩根腳趾。

鴯鶓跟其他平胸類的鳥類一樣,雖然牠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鴯鶓的羽毛很柔軟,一根羽毛分為兩岔,毛色通常都是啡色。身高由1.5至2公尺,體重約45公斤,最多不超過60公斤,而雄鳥的體型通常較為細小。他們可以以快速和省力的小跑走很遠的路,衝刺時最快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80公里,每跨步可達3公尺。

習性[編輯]

鴯鶓通常居住於人口稀少的地方,但不包括密林沙漠。它們逐水草而棲息,是鳥類中的機會主義者。牠們愛追隨雨水,鴯鶓善於游泳,能夠橫渡河流,鴯鶓也常在水中嬉戲而非單純渡河,如果在日間遇到溪流,牠們也會倒臥在水中洗滌羽毛。

鴯鶓日常的食物有榖類、花朵果實、嫩芽、昆蟲幼蟲或任何可食用的東西。為幫助消化,他們還會吞下小石頭。雖然鴯鶓經常會吃掉農夫的農作物,但由於牠們亦愛吃農作物的昆蟲,使農作物生長的更好,澳洲的農民對他們又愛又恨。

不同於需要結伴或者互相梳理羽毛的鳥類,鴯鶓基本上是獨居動物。牠們在到處尋找食物,雖然有時似乎成群活動,但這並非真正的社交活動,而只是在各自覓食的路上相逢罷了。

西澳的鴯鶓遷徙根據季節而定:夏季向北走,冬季向南走;但東部的鴯鶓遷移則相對隨意得多。鴯鶓每天正常走10至25公里,每季可遷徙1000公里以上,而已與雌性鴯鶓交配的雄鳥則會停留,為了照看雛鳥。

鴯鶓的腳趾

分類[編輯]

歐洲人移居澳洲以前,澳洲有3種鴯鶓,而目前僅剩一種:

  • 鴯鶓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 D. novaehollandiae novaehollandiae:鴯鶓指名亞種,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亞種。目前在澳洲大陸人煙較少之處仍然普遍,數量則因雨量多寡而常有改變,低至20萬,高至100萬,但通常也有50萬之數。澳洲南部及西南部農業地帶人口稠密,鴯鶓經已絕跡,但乾旱地帶的永久水源,令它們得以繁衍。
    • 塔斯曼尼亞鴯鶓D. novaehollandiae diemenensis):分佈於塔斯曼尼亞島,於1850年代滅絕。
    • D. novaehollandiae woodwardi:分佈於澳洲北部,體型瘦小,顏色暗淡。
    • D. novaehollandiae rothschildi:分佈於澳洲西南,顏色較深,繁殖期頸部沒有環。
  • 袋鼠島鴯鶓 Dromaius baudinianus:由於狩獵及頻繁的火災,大約於1827年間滅絕。目前在袋鼠島上的是1920年代從大陸運輸過來的。
  • 王島鴯鶓 Dromaius ater:大約是鴯鶓的一半大,1805年被獵人殺盡絕滅。一些個體曾在巴黎飼養,最後一隻在1822年死亡。

繁殖[編輯]

鴯鶓在仲夏時間配對,一對約佔領30平方公里的領域。天氣涼下之後,雄鴯鶓體內激素變動,食慾下降,開始在地上用樹枝、樹葉、樹皮和草建巢。

雌雄鴯鶓每隔一兩天交配一次,交配後鴯鶓會生下深綠色的蛋。這個蛋殼很厚,約550至600公克重。大約生了七個蛋之後,雄鴯鶓開始坐在蛋上孵蛋。從此雄鴯鶓不吃不喝,每天只因需要翻轉蛋的時候才會站起來10次左右。在大約8周時間,它靠體內的脂肪生存,每天只喝一點晨露。孵化期需時8星期,在這段時期,雄鳥不會離開鳥巢。雛鳥在出生後會跟隨父親兩年。

雄鴯鶓開始孵蛋之後,雌鴯鶓繼續生蛋,但是不再與他交配。雌鴯鶓一般下蛋8至10隻,有時也會有10-25隻。與很多其他澳洲鳥類一樣,鴯鶓不實行一夫一妻制。每當雄鳥開始孵蛋,雌鳥便會與其他雄鳥交配。一窩雛鳥之中,可達一半是雌鳥與不同雄鳥生的孩子。

有些雌鳥會留守鳥巢直至雛鳥破殼而出,但大部份下蛋後不久便會離巢,而且往往在別處再築巢;如果天氣良好,一隻雌鴯鶓可以下三窩蛋。在熱帶北部,季節與澳洲相反,雨季在夏天,鴯鶓會在雨季前交配。據可靠的報告[來源請求]所述,如果雨季遲來,鴯鶓交配亦會順延。這個機制如何運作,至今人們仍未了解。

雖然有雄鴯鶓堅守鳥巢,但鴯鶓蛋仍然常被偷去,其中以巨蜥(goanna)為甚;不過據估計,每五隻孵出的小鴯鶓當中,有四隻可以平安長至成年。

鴯鶓幼鳥有縱向條紋,能幫助它們偽裝

鴯鶓是早成雛,新孵出的小鳥很活躍,幾天之後就可以離開巢。開始大約25厘米高,身上有棕黃色的條紋。3個月之後條紋淡化消失。鴯鶓父親至少撫養它們6個月。

雄鴯鶓往往會收養任何流浪的雛鳥,只要這些小鳥不會大於雄鴯鶓自己的孩子。小鴯鶓長起來非常快(一周最多可以長一公斤),12到14個月之後就長成大鳥。它們很多和父母繼續一起生活6個月,之後分家開始撫育第二代。野生鴯鶓可以活10年,家養的可以活20多年。

進化與適應[編輯]

鴯鶓所屬的平胸總目與現在能飛的突胸總目的鳥分化很早。8000萬年前在澳洲平原奔馳的鴯鶓與現今的鴯鶓構造相當接近;恐龍橫行時,牠們的始祖已經出現。澳洲大陸隨着向北移動而變得愈來愈貧瘠、灼熱和乾旱,鴯鶓為適應氣候和環境,逐步進化出一些特殊的功能。

天熱時,鴯鶓會伸出舌頭喘氣,急促地呼吸,通過部蒸發水份來降溫。牠們能整天不停喘氣,而不會受二氧化碳含量過低影響,但必須每天飲以補充體液。不過,鴯鶓不會浪費水份:牠們在天氣清涼時正常呼吸,鼻腔通道的多重大皺摺令吸入的清涼空氣變暖,同時把部的熱力帶走;呼氣時,較涼的鼻甲骨會令水份凝結,以供吸收再用。

鴯鶓的羽毛顏色清淡,只有尖端部份為黑色,羽毛尖端部份吸收陽光的熱力,內層的羽毛則形成隔溫層。鴯鶓步行時速為4至7公里,形成的氣流僅足以帶走羽毛尖端的熱力,因此當其他動物要遮蔭時,鴯鶓仍能在烈日底下覓食。

與文化關係[編輯]

澳洲國徽,右為鴯鶓。

在澳洲民間傳說中,鴯鶓有預知那裏下的神秘能力,而且會不遠千里而至。這傳說並無根據,其實鴯鶓能感受到輕微的天氣轉變,特別是遠處的雲,更可能聽到遙遠的雷聲。

澳洲的國徽上有鴯鶓的形象。

與人關係[編輯]

鴯鶓的眼睛呈金黃色到黑色。頸部的皮膚是青黑色

在野外走近正在孵蛋或照顧雛鳥的雄鴯鶓十分危險,因為牠們有強壯的腿肌和鋒利的爪子,足以令人肚破腸流。一般而言,鴯鶓是溫柔的動物,不會傷害人類,遇到人類只會拔腿就跑。牠們也很有好奇心,有叢林知識的人,只要把一塊顏色鮮艷的手帕縛在樹枝上,再躲在草叢中舉起搖晃,便能吸引野生鴯鶓起近來查看。

鴯鶓長久以來都是原住民的文化和經濟體系中心。歐洲人也很快知道鴯鶓的蛋和肉的價值,也學懂了如何煮鴯鶓蛋,煮之前要先打開再放一整晚,以讓當中的油浮起方便除去。不過直至不久以前,鴯鶓也被當作害鳥,人們除之而後快,而不視之為可用的資源。

19世紀初,歐洲人用獵槍把兩個種和一個亞種的鴯鶓滅絕,而且還竭力要把剩下來的也消滅掉。不過鴯鶓能在荒蕪廣寬的平原上隱藏起來,從而躲過了劫難。畜牧業認為鴯鶓與牲口爭奪食物和水源;當然這指控也是真確,但卻忽視了鴯鶓作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對土壤的幫助、和吃掉大量蝗蟲和毛蟲等害蟲的貢獻。

種麥的農民則比較擔心了:因為鴯鶓既喜歡吃柔軟的麥芽,也愛吃成熟的麥子。更壞的是很難用欄柵阻擋鴯鶓,即使牠們不是為吃麥子而來,也會把牠們沿途的成熟麥子踏平。1901年,西澳洲的農民築起了一道1,100公里長的高圍牆以阻擋鴯鶓。雖然這道牆保護了麥子,但郤同時影響了遷移路線;在情況最壞年份,多達5萬隻鴯鶓撞在牆上,活活餓死。

鴯鶓跟袋鼠都是澳洲國徽上的原生物種,但是牠們在建國初期都沒有受到保護。

1932年,在大蕭條高峰期的一個乾旱的夏天,西澳洲農民召喚軍隊參與一場「鴯鶓戰爭」,而且用上裝在貨車上的機關槍。幾天之內,軍隊嘗試與敵人交手,殺死了一些鴯鶓,軍隊也學到了一些戰場上的快速動作。砲隊司令馬里帝茲(Major Meredith)少將其後說:「假使我們有一個師團有這些鴯鶓的載彈能力,這個師在世上便無往而不勝了。」由於不能決定浪費的彈藥由誰支付,此次實驗很快便結束。

1988年,鴯鶓早已受法律保護了,而西澳在對待鴯鶓方面不再愚昧無知,西澳政府向Willuna Station的原住民發出了許可証,允許他們購買鴯鶓鶵鳥。各州的原住民和歐洲地主於是紛紛學習養殖鴯鶓,鴯鶓商品的市場亦迅速發展。雖然最初的熱潮隨即冷卻,但今天澳洲仍有約250個鴯鶓農場,海外則更多。

鴯鶓體內有很多脂肪,鴯鶓油用途也很廣泛,特別是治療肌肉疼痛和扭傷。鴯鶓皮也是優質的皮革材料;鴯鶓肉則脂肪量少而富於蛋白質,味道近似牛肉,據說味道不錯,但頗帶羶味。至於鴯鶓蛋,由於蛋殼很厚,因此常用於雕刻,鴯鶓羽毛也很受市場歡迎。

鴯鶓適合於變差了或過度放牧的草地上飼養,因為牠們不像或者綿羊會壓實泥土或破壞草根,鴯鶓的糞便也能讓原生植物漸漸復原。

名字由來[編輯]

鴯鶓這個名字從英語 emu 音譯而來,而英語名稱是對其叫聲的模擬。[來源請求]

參見[編輯]

鴯鶓戰爭

參考[編輯]

  1. ^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數據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