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倫敦條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39年倫敦條約是歐洲列強荷蘭聯合王國比利時王國在1839年4月19日在倫敦簽署的條約。條約確認了比利時和荷蘭的分離,歐洲列強承認和保證比利時的獨立與中立,盧森堡西半部給予比利時,東半部德語地區成為以荷蘭國王為大公的國家。根據該條約的第七條,比利時成為永久中立國[1]

背景[編輯]

1830年,比利時人受到法國七月革命的鼓勵,反抗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強行合併荷蘭及比利時兩國的決定,為爭取比利時獨立及成立自由主義政府而發生了革命,1831年為了解決比利時問題,在倫敦開始談判,比利時議會很快批准了條約,然而,荷蘭國王威廉一世態度頑固,不承認比利時的獨立,拒絕在條約簽字,並在1831年8月2日打破了休戰協定,試圖恢復對比利時的統治,在法國的干預下,10天後雙方再次停火。1833年5月21日,雙方同意無限期停戰,尊重現狀和保證河流的通航自由。1838年至1839的倫敦會議後,在歐洲列強的外交壓力下,才在條約上正式簽字,《倫敦條約》才正式生效。

領土劃分[編輯]

條約規定的比利時領土

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比利時一直屬於荷蘭聯合王國。根據條約規定,聯合王國南部成為比利時王國(1830年革命從聯合王國獨立),林堡省分屬比利時和荷蘭。

盧森堡失去其領土的三分之二,這些領土成為比利時的盧森堡省,剩下三分之一的領土和一半的人口成為盧森堡大公國[2],大公國以荷蘭國王為大公。

澤蘭-法蘭德斯脫離比利時,成為澤蘭省的一部分,因為荷蘭不願意看到比利時控制斯海爾德河的入海口。作為交換條件,荷蘭得擔保船隻可以從斯海爾德河安全行駛到安特衛普

意義[編輯]

經過9年的間歇性戰鬥,比利時從荷蘭聯合王國獨立出來。各條約簽署國(聯合王國奧地利帝國法蘭西王國普魯士王國俄羅斯帝國荷蘭聯合王國)正式承認比利時王國,並同意英國提出的關於比利時永久中立的條款。

「一張廢紙」:1914年英國進行動員的宣傳海報,加拿大戰爭歷史博物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違反該條約在1914年8月入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對德宣戰,因為後者侵犯了比利時的中立,德意志帝國總理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說,他不敢相信,英國和德國居然會為了張「純粹的廢紙」而爆發戰爭。[3]

相關條目[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 Calmes, Christian. The Making of a Nation From 1815 to the Present Day. Luxembourg City: Saint-Paul. 1989. 
  • Omond. G. W. T. "The Question of the Netherlands in 1829–1830,"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1919) pp. 150–171 JSTOR 3678256
  • Schroeder, Paul W.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s, 1763–1848 (1994) pp. 716–18
  • Kreins, Jean-Marie. Histoire du Luxembourg 3rd.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03. ISBN 978-2-13-053852-3 (法語). 

參考資料[編輯]

  1. ^ Eric Van Hooydonk. Chapter 15. Aldo E. Chircop, O. Lindén (編). Places of Refuge for Ships in Distress: Problems and Methods of Resolution. Leiden: Martinus Nijhoff. 2006: 417 [2012-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2. ^ Calmes (1989), p. 316
  3. ^ Larry Zuckerman. The Rape of Belgium: The Untold Story of World War I.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4: 43 [2018-12-11]. ISBN 97808147970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