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对称动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两侧对称动物
化石时期:600–0 Ma[1]
埃迪卡拉纪至现代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亚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Eumetazoa
演化支 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 ParaHoxozoa
演化支 两侧对称动物 Bilateria
演化支

两侧对称动物(学名:Bilateria),又名左右对称动物, 在旧时的分类体系中与辐射对称动物(Radiata)共同组成真后生动物(Eumetazoa),辐射对称动物被认为是早期研究人员的错误归类而被弃用。[2]

解剖学构造[编辑]

两侧对称动物的身体由三层胚层发育而来,即拥有中胚层。三胚层是由两胚层演化而来的。故两侧对称动物比辐射对称动物进步。

顾名思义在体形上它们呈两侧对称。在躯干前段开始形成脑部(Cephalisation)。某些软体种类环状肌肉(收缩会导致该处躯干收窄)在外,纵行肌(收缩导致该处躯干复原)在内。它们大部分具有长的肠脏和血液系统。在表皮(Epidermis)和肠之间有体腔(Coelom),它对内部会填充体液,形成静水压保持其形态。若果存在血液系统,则动物的排泄会通过原肾后肾完成。

它们有三种卵裂方式:螺旋(原口动物Protostomia),辐射(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和两侧对称(原口动物,后口动物)。[2]

演化[编辑]

聚胞动物

领鞭毛虫

后生动物

多孔动物门

真后生动物

栉水母

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

扁盘动物门

浮浪幼虫样动物

刺胞动物门

两侧对称动物

异无腔动物

肾管动物
后口动物

脊索动物

棘皮动物

原口动物

蜕皮动物

螺旋动物

610 mya
650 mya
680 mya
760 mya
950 mya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Martin, M. W.; Grazhdankin, D. V; Bowring, S. A; Evans, D. A; Fedonkin, M. A; Kirschvink, J. L. Age of Neoproterozoic bilatarian [sic] body and trace fossils, White Sea, Russia: implications for metazoan evolution. Science. 5 May 2000, 288 (5467): 841–5. Bibcode:2000Sci...288..841M. PMID 10797002. doi:10.1126/science.288.5467.841. 
  2. ^ 2.0 2.1 Jaume Baguñà and Marta Riutort, 2004. The dawn of bilaterian animals: the case of acoelomorph flatworms, Bioessays 26 (10): 1046-1057 Oct 2004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