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沃尔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治·沃尔德诺贝尔奖得主
George Wald
乔治·沃尔德
出生1906年11月18日
 美国纽约市
逝世1997年4月12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
职业科学家

乔治·沃尔德(英语:George Wald,1906年11月18日—1997年4月12日),美国科学家,以其研究视网膜色素的作品闻名,1967年与霍尔登·凯弗·哈特兰拉格纳·格拉尼特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编辑]

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成为研究员的乔治·沃尔德发现视网膜是由婎生素A组成的。他更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当视质(rhodopsin)的色素暴露于光线下时,它会产生蛋白质(opsin)及一种包含婎生素A的混合物。这说明婎生素A是视网膜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1920年代沃尔德及他的同仁用化学方式将视网膜的色素抽出来之后他们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来量度色素的吸收光度由于色素的吸收光度相当于其细胞(photoreceptor cell)能感觉到最活跃的波长因此这实验显示出了眼睛能感觉到的波长的极限可是由于细胞构成了视网膜的大部分因此沃尔德及他的同仁主要还是量度主要的感光色素—视紫质的吸收光度后来沃尔德得以使用一种称为吸法(microspectrophotometry)的技术直接从细胞量度其吸光度而不用抽取出其色素这让沃尔德得以断定视锥细胞中的色素吸收光度[1]

生平[编辑]

乔治·沃尔德生于纽约市,其父为艾萨克·沃尔德,母为欧内斯廷·罗森曼(Ernestine Rosenmann),他们都是犹太迁民。1922年,沃尔德毕业于纽约市的布碌伦技术高中。1927年,他在纽约大学获得了他的科学学士学位,并于193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动物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得到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旅行许可。沃尔德用此许可到德国与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工作,在那里,他鉴定了视网膜中的婎生素A。之后,沃尔德跟婎生素A的发现者保罗·卡雷一起到了苏黎世瑞士工作。沃尔德之后在德国海德堡短暂地与奥图·迈尔霍夫一起工作过,但在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执政时,在欧洲生活的犹太人越显得危险,于是他离开了欧洲,到了芝加哥大学。1934年,沃尔德到了哈佛大学成了讲师,后来更当上了教授。他于1950年获选加入美国国家科学院,并于1967年凭其对视觉的发现及成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沃尔德曾对于很多政治及社会事情作出评论,而由于他是诺贝尔奖得主,因此他的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很注意他的观点。他不断地发表评论反对越南战争核军备竞赛

1980年伊朗人质危机期间,沃尔德在拉姆齐·克拉克伊朗的代表团中工作。

1986年,沃尔德及其他一些诺贝尔奖得主被邀前往莫斯科,与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商量有关一些环境问题。在那里,他问了戈尔巴乔夫有关叶连娜·邦纳及其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安德烈·萨哈罗夫被拘留并被放逐到下诺夫哥罗德的问题。沃尔德报告说戈尔巴乔夫当时表示自己并不知道任何关于该事件的资料。在这不久之后的1986年12月,波娜和萨哈罗夫获释。

沃尔德逝于马萨诸塞州剑桥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Goldstein, 2001
  • Goldstein, B. 2001.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6th ed. London: Wadsworth.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