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甲状旁腺
内分泌系统(甲状旁腺并未出现在图片中,但位于甲状腺表面的下方。)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基本信息
发育自neural crest mesenchyme and third and fourth pharyngeal pouch endoderm
系统Endocrine
动脉上甲状腺动脉英语superior thyroid artery下甲状腺动脉英语inferior thyroid artery
静脉上甲状腺静脉英语superior thyroid vein中甲状腺静脉英语middle thyroid vein下甲状腺静脉英语inferior thyroid vein
神经中颈神经节英语middle cervical ganglion下颈神经节英语inferior cervical ganglion
淋巴甲状腺前淋巴结英语pretracheal lymph nodes喉前淋巴结英语prelaryngeal lymph nodes内颈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英语jugulodigastric lymph node
标识字符
拉丁文glandula parathyreoidea inferior, glandula parathyreoidea superior
MeSHD010280
TA98A11.4.00.001
TA23870
FMAFMA:13890
格雷氏p.1271
解剖学术语

甲状旁腺或称甲状旁腺(英语:parathyroid gland)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内分泌腺,主要调节体内的代谢。人类和一些真兽类的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有一定解剖学位置关系,在其他动物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并无密切关系。甲状旁腺与胸腺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都起源于咽囊[1][2]。人类一般会有四个甲状旁腺,位在甲状腺的后面,不过也会有些变异[3]

甲状旁腺是内分泌腺,通常有4个,分为上下两对,呈扁卵圆形小体,大小如豌豆,贴在甲状腺的后面。分泌的副甲状激素甲状腺分泌的降钙素能调节体内代谢。分泌副甲状激素过少会造成血钙降低、血磷升高,产生手足抽搐;分泌副甲状激素过多则会造成血钙升高、骨矿盐减少、发生骨骼病变和泌尿系统结石[4]

细胞分类[编辑]

甲状旁腺细胞有主细胞嗜酸细胞两种。主细胞数量多、胞核大、又分为暗细胞明细胞两型。前者含有丰富的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染色较深,这种处于活跃期的细胞是合成和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场所;后者含内质网较少、高尔基体较小、但含高尔基体糖原较多、胞浆清亮。长期高血钙可使主细胞萎缩,但仍能合成少量甲状旁腺激素;长期低血钙可刺激主细胞的内质网及高尔基体高度发达、分泌颗粒增多。嗜酸性细胞较主细胞大、数量较少、散在于主细胞之间。其胞浆中有大量嗜酸性颗粒。这种细胞在成年后逐渐增多,功能意义还不清楚,它们可能是退化的细胞。

在组织学意义上,甲状旁腺可分为主细胞和嗜酸细胞两种细胞[5]

种类 染色颜色 数量 大小 功能
主细胞 较暗 较小 制造甲状旁腺激素 (see below).
嗜酸细胞 较亮 较大 功能未知[6]

发现历史[编辑]

甲状旁腺首次由理查·欧文印度犀牛中发现[7],人体内的甲状旁腺最早由瑞典医学生Viktor Sandström (1852-1889)于1880年发现[8]

血液供应[编辑]

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一般来自甲状腺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少数来自甲状腺上动脉。下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则来自下甲状旁腺动脉,为甲状腺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别构于前纵膈的甲状旁腺,血供来自内乳动脉甲状旁腺静脉一般汇入同侧甲状腺下静脉

胚胎学[编辑]

甲状旁腺的组织学图片,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

胚胎发育期,由鳃囊部分离下降而成。甲状旁腺腺体非常小,约0.5×0.3×0.1立方公分,每个甲状旁腺重约25~40毫克。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其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30~40岁时达到最大重量。腺体外观呈棕红色红色黄色,色泽由脂肪含量的多少而决定,青春期后脂肪组织逐渐增多。[4]

甲状旁腺激素[编辑]

生物化学特性[编辑]

1925年首先从甲状旁腺分离出高活性的提取物,被确认为甲状旁腺激素具有调节血钙的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由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合成和分泌。

血循环中的甲状旁腺激素至少有三种形式﹕完整的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片段:具有生物活性,循环半衰期2~4分钟,大部分在肝脏清除,少部分经肾脏滤过清除。

羧基端甲状旁腺激素片段:无生物活性,正常人血中此片段浓度最高,循环半衰期30~40分钟,主要由肾脏清除,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此片段浓度明显升高。

氨基端甲状旁腺激素片段,有生物活性,血中浓度较低,半衰期亦短。

完整的甲状旁腺激素可在甲状旁腺主细胞内裂解成片段后分泌入血,也可先分泌至周围血后再裂解为诸片段。甲状旁腺激素多链在第34~37个氨基酸的位置断裂后,氨基端依然具有完整的甲状旁腺激素的全部生物活性

影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因素[编辑]

血清钙离子浓度是甲状旁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主要调节因素。动物实验证明,血钙浓度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率的关系成一曲线。血钙浓度对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作用是以腺细胞膜上腺酸环化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中介环节而实现的,血磷浓度增高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因为高血磷可导致低血钙而间接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来源请求]。血镁浓度降低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药理剂量的降钙素可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儿茶酚胺多巴胺肾上腺素等都可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老年人血中甲状旁腺激素浓度较中青年者为高。人体血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浓度随季节而变化,冬季高于夏季,这与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浓度的季节变化有关。冬天日照少﹐血25-羟维生素D的浓度较低、肠钙吸收减少、血钙水平下降、血甲状旁腺激素呈生理性代偿增多。

骨的作用[编辑]

骨是机体最大的钙贮存库,体内99%以上的钙存于牙齿中,甲状旁腺激素具有加强破骨细胞活性,形成新的破骨细胞和暂时性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从而促进骨的吸收和溶解,使骨钙释放入血,提高血钙浓度水准。

肾脏的作用[编辑]

甲状旁腺激素抑制近端肾小管磷酸盐重吸收,增加尿中磷酸盐的排出,故甲状旁腺激素过多时有低血磷症高尿磷症。与此相反,甲状旁腺激素增加远端肾小管对钙的回吸收。此外,甲状旁腺激素还抑制肾小管对碳酸氢盐吸收,使从尿中排出碳酸氢盐增多,因而甲状旁腺激素过多时,尿常呈碱性。甲状旁腺激素影响肾小管回吸收的效应十分快速,几分钟即可出现,且可长期持续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25-羟维生素D在肾脏经1-羟化作用易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这是至今所知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它能增加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甲状旁腺激素有间接促进肠钙的吸收功能。

正常情况下,机体调节和保持钙磷代谢平衡主要依赖于甲状旁腺激素、1,25-二羟维生素D和降钙素三种激素,通过三者相互协同和拮抗的作用使血钙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这三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皆与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密切相关。当血清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首先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迅速增多,促进骨质吸收,骨钙动员释放入血:肾小管对钙的回吸收增加:25-羟维生素D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增多,后一种作用的充分发挥约需20~24小时,从而使肠钙吸收增加。这样通过上述3个途径,使血钙浓度又复增高。当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增高时、一方面甲状旁腺的功能被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均迅速减少,从而降低骨的吸收和骨钙的动员﹐减少肾小管对钙的回吸收和1,25-二羟维生素D的生成﹐肠对钙的吸收亦相应地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高血钙而刺激降钙素的分泌,它抑制骨的吸收和骨钙动员﹐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回吸收。这样通过机体自身调节﹐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和降钙素分泌增多而导致血钙浓度降至正常范围。

动物的甲状旁腺[编辑]

物种 分类 简介
鱼类 没有甲状旁腺,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藉以调节体内的钙代谢
两栖动物 才开始具有真正的甲状旁腺。它起源于第3、4咽囊,发生变态过程中,当肺代替鳃而成为呼吸器官时﹐甲状旁腺也就形成。它显然与陆地生活有关。两栖动物一般有4个甲状旁腺,每侧两个,根据其起源于第3、4咽囊分别叫做甲状旁腺Ⅲ和Ⅳ。这两个腺体通常相距很近,位于胸窦内﹐靠近颈外静脉,在腹侧鳃体的尾端,体积很小,呈椭圆形,每个直径约0.5~1.0厘米。两栖动物在甲状旁腺切除后,血钙水平下降,但不一定发生肢体搐搦。
爬行动物 蜥蜴 甲状旁腺位于颈动脉处(甲状旁腺Ⅲ)和主动脉弓处(甲状旁腺Ⅳ)。并和动脉紧密接触。切除甲状旁腺的症状基本与高等动物的类似,只是症状出现较迟。
蠵龟 甲状旁腺Ⅲ埋入胸腺,甲状旁腺Ⅳ与后鳃体密切相连。切除后的动物多死于痳痹,而不是肢体搐搦,所以甲状旁腺对蠵龟体的功能意义尚难肯定。
鸟类 有两对甲状旁腺,起源于第3、4咽囊。鸟为飞行动物,需要有浮力骨骼和为蛋壳形成贮备钙,其矿物质代谢可能有其特点。鸟的甲状旁腺有很大的代偿性增生能力﹐在缺钙时,可见其甲状旁腺明显增大。鸟在切除甲状旁腺后出现的症状与哺乳动物的类似。
则离甲状腺较远。
的甲状旁腺位于胸腔的上部﹐靠近甲状腺
哺乳动物 一般有两对甲状旁腺。一般都有甲状旁腺Ⅲ,而有些动物,如猪、鼠无甲状旁腺Ⅳ。不同种属甲状旁腺的最终位置变异很大。一般甲状旁腺Ⅲ随胸腺移动,而甲状旁腺Ⅳ则与甲状腺靠近。因而在成年动物,两对甲状旁腺的相对位置与胚胎时相反。
肉食哺乳动物的甲状旁腺Ⅲ位于甲状腺的外侧和背侧的上端。甲状旁腺Ⅳ埋入甲状腺,因而在狗、猫、兔、猴等甲状旁腺Ⅲ称为外甲状旁腺;甲状旁腺Ⅳ称为内甲状旁腺。
反刍动物:牛的甲状旁腺Ⅲ在胸腺的头端,甲状旁腺Ⅳ靠近甲状腺,羊的甲状旁腺Ⅳ在甲状腺之内。人的甲状旁腺一般有4个,但根据记载也有两个的、最多的有12个。4个甲状旁腺组成两对,分在左右两侧。上面的一对甲状旁腺Ⅳ位于甲状腺侧叶背侧的中上部,通常埋入固有层。下面的一对甲状旁腺Ⅲ位置变化较大,一般在甲状腺侧叶的下极,但也可随胸腺降入胸腔或停留在颈动脉分支处。每个甲状旁腺体积约为0.6×0.4×0.15立方公分,重约0.05公克。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游祥明等. 《解剖學》. 台北市: 华杏出版. 2007. ISBN 9789861940526 (中文(台湾)). 
  2. ^ 王复周,《中国大百科全书》-甲状旁腺(生物学)
  3. ^ Williams, S. Jacob ; dissections by David J. Hinchcliffe ; photography by Mick A. Turton ; illustrated by Amanda. Human anatomy: a clinically-orientated approach New. Edinburgh: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7. ISBN 978-0-443-10373-5. [页码请求]
  4. ^ 4.0 4.1 孟迅吾,《中国大百科全书》-甲状旁腺(现代医学)
  5. ^ Histology image: 15002loa – 波士顿大学的组织学学习系统
  6. ^ Histology image: 40_06 at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Health Sciences Center
  7. ^ Cave, A.J.E. Richard Owen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arathyroid glands (PDF). E. Ashworth Underwood (编). Science, Medicine and History. Essays on the Evolution of Scientific Thought and Medical Practice 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217–222 [2009-07-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7-15). 
  8. ^ Eknoyan, G. A history of the parathyroid glands.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1995-11, 26 (5) [2022-10-30]. ISSN 0272-6386. PMID 7485136. doi:10.1016/0272-6386(95)9044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