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附近的星协和移动星群。图右略偏上方的绿色十字标示太阳的位置。

星协是一种与疏散星团球状星团比较,组织都非常松散的恒星集团。与其他种类星团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大小(大约200到300光年)。

星协通常包含10至100颗或更多的恒星,这些恒星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它们之间的引力束缚已经解除,只是仍在太空中一起运动。星协的成员通常还需要用化学成分来鉴定:光谱型大致相同、物理性质相近的恒星组成,是具有物理联系的恒星,具有很高光度的年轻恒星(数千万年)组成结构很松散的恒星集团。

星协的概念由亚美尼亚(当时属于苏联天文学家维克托·安巴楚勉于1947年提出[1][2][3]。常规的星协名称是使用它们所在的星座(或星座们) 的名称、类型,有时还会使用数字来识别。

类型[编辑]

维克托·安巴楚勉首先根据恒星的性质将星协分为两种:OB星协和T星协[2]。第三种,R星协,是后来由西德尼·范登贝赫提出,认为它与反射星云有关[4]

OB、T、和R星协常形成年轻恒星群的连续集团,但现在还不清楚它们是演化的序列,还是代表其它因素的作用[5]。有些星协还同时显示OB和T的性质,因此在分类上常造成困扰而不明确。

OB星协[编辑]

称为OB星协的年轻星协,将包含10〜100颗类型O型B型的巨大恒星。它们被认为是在巨分子云内同一个小区域内形成的,而一旦周围的尘埃和气体被吹走,剩下的这些恒星就会变得松散并开始漂移[6]。人们相信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都是在OB星协内形成的[6]

O型恒星是短命的,根据恒星的质量,大约在100万到1,500万年后会以超新星的形式终结。因此,OB星协一般只有几百万年甚至更少的年龄。O-B型的恒星会在1,000万年内燃烧掉所有的燃料(与现在已经50亿年的太阳年龄比较)。

依巴谷卫星提供的量测结果定位了太阳周围650秒差距范围内的12个OB星协[7]。最接近的是天蝎-半人马星协,与太阳的距离只有400光年[8]

大麦哲伦星系仙女座星系中也发现了OB星协。这些星协非常的松散,跨越的直径达到1,500光年 [9]

T星协[编辑]

年轻的星协可能包含一些金牛T星,这是新诞生仍处于要进入主序带阶段的恒星。这些拥有少量金牛T星的集团被称为T星协。最接近的例子是金牛-御夫星协英语Taurus-Auriga T association(Tau-Aur T association),与太阳的距离是140秒差距[10]。其它T星协的例子包括南冕座R星协英语R Corona Australis T association豺狼座星协英语Lupus T association鹿豹座星协英语Chamaeleon T association船帆座星协英语Velorum T association。T星协通常出现在形成它们的分子云附近,有些,但不是所有的,会包含O-B型的恒星。

总结这些移动星群的特征:它们具有相同的年龄和起源、相同的化学成分,它们在速度向量上有相同的振幅和方向。

R星协[编辑]

照亮反射星云的恒星集团称为R星协,它的名称是维克托·安巴楚勉在发现这些星云中的恒星分布不均匀后提出的名称[4]。这些年轻的恒星群所包含的主序星,其质量不足以驱散形成它们的星际云[5]。这使得天文学家可以研究周围暗星云的性质。因为R星协比OB星协更丰富,可以用它们来追踪星系旋臂的结构[11]。距离太阳830 ± 50秒差距麒麟座R2英语Monoceros R2是R星协的一个例子[5]

特征[编辑]

  • 疏散星团更松散,其成员星空间密度甚至低于周围星场。
  • 大致呈球状,向银道面高度集结,并常位于星云附近。
  • 它是很年轻的不稳定的恒星系统。

已知的星协[编辑]

大熊座移动星群是星协的一个例子(除了天枢瑶光,所有在大北斗中的恒星北斗七星,都是该群的成员)。

其它年轻的移动星群包括: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朱慈墭. 天文学教程.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12月: 167–168. 

  1. ^ Lankford, John (编). Ambartsumian, Viktor Amazaspovich (b. 1908). History of Astronomy: An Encyclopedia. Routledge. 2011: 10 [1997]. ISBN 9781136508349. 
  2. ^ 2.0 2.1 Israelian, Garik. Obituary: Victor Amazaspovich Ambartsumian, 1912 [i.e. 1908] -1996.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7, 29 (4): 1466–1467. Bibcode:1997BAAS...29.1466I. 
  3. ^ Saxon, Wolfgang. Viktor A. Ambartsumyan, 87, Expert on Formation of Stars. The New York Times. 15 August 1996: 22 [2020-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3). 
  4. ^ 4.0 4.1 Herbst, W. R associations. I - UBV photometry and MK spectroscopy of stars in southern reflection nebula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76, 80: 212–226. Bibcode:1975AJ.....80..212H. doi:10.1086/111734. 
  5. ^ 5.0 5.1 5.2 Herbst, W.; Racine, R. R associations. V. MON R2.. Astronomical Journal. 1976, 81: 840. Bibcode:1976AJ.....81..840H. doi:10.1086/111963. 
  6. ^ 6.0 6.1 OB Associations. The GAIA Study Report: Executive Summary and Science Section. 2000-04-06 [2006-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8-04). 
  7. ^ de Zeeuw, P. T.; Hoogerwerf, R.; de Bruijne, J. H. J.; Brown, A. G. A.; Blaauw, A. A HIPPARCOS Census of the Nearby OB Association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99, 117 (1): 354–399. Bibcode:1999AJ....117..354D. S2CID 16098861. arXiv:astro-ph/9809227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300682. 
  8. ^ Maíz-Apellániz, Jesús. The Origin of the Local Bubbl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60 (1): L83–L86. Bibcode:2001ApJ...560L..83M. S2CID 119338135. arXiv:astro-ph/0108472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324016. 
  9. ^ Elmegreen, B.; Efremov, Y. N. The Formation of Star Clusters. American Scientist. 1999, 86 (3): 264 [2006-08-23]. Bibcode:1998AmSci..86..264E. doi:10.1511/1998.3.2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10. ^ Frink, S.; Roeser, S.; Neuhaeuser, R.; Sterzik, M. K. New proper motions of pre-main sequence stars in Taurus-Auriga.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99, 325: 613–622 [2020-12-25]. Bibcode:1997A&A...325..613F. arXiv:astro-ph/9704281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7). 
  11. ^ Herbst, W. R-associations III. Local optical spiral structur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75, 80: 503. Bibcode:1975AJ.....80..503H. doi:10.1086/111771.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