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召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神召会
宗派福音主义五旬节基本教义派
神学完成工作五旬宗英语Finished Work Pentecostal
主席杨德文[1]
区域190国
起源1911年(世界神召会成立于1988年)
分裂自基督神教会英语Church of God in Christ基督教宣道会改革宗浸礼宗诸教派[2]
合并数个五旬节宗派
分离使徒教会召会英语Pentecostal Assemblies of the World四方教会英语The Foursquare Church
教堂367,398
信徒68,500,000 [3]
官方网站worldagfellowship.org

神召会(英语:The Assemblies of God),基督新教教会之一,属五旬节派,是1901年美国五旬节复兴运动后出现的教会组织。三百多位传道人和信徒于1914年在美国阿肯色州温泉城召开大会成立[4]

信条[编辑]

  • 相信《圣经》为三位一体独一真神所默示,是无误的。
  • 因信得救,因信称义
  • 病得医治:相信医病的恩赐。
  • 圣灵:相信说方言是初次圣灵充满的凭据。
  • 基督再来:相信基督复临时,必有复活及圣洁公义的审判。
  • 奉行圣礼圣餐礼和水浸礼
  • 遵行四重福音(全备福音)重生、灵浸、医治、再临。

信纲[编辑]

  • 全部新约与旧约圣经都是默示的,在完备救赎的真理上毫无谬误,是神的圣言,是所有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的最高权威与准则。
  • 只有一位永生惟一真神,即是创造天地的主、人类的救赎者,永恒地以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不同的位格存在。
  • 耶稣基督三位一体惟一真神的第二位,是神的儿子,为天父所差,由圣灵感孕,藉童贞玛利亚所生。基督过了无罪的一生,在世广行神迹奇事,为担当世人的罪,在十字架上受苦受死、被埋葬 ;第三天,天父让基督从死里复活,并将其升高,使其坐在天父的右边,成为人类救赎的根源。
  • 人乃依照神的形像样式被造,全然良善正直,但却自愿陷在罪中,从而带来肉身及灵性的死亡,与神分离,人无法靠自己的能力自我救赎。
  • 人的罪得赦免的唯一方法,是借着悔改和信靠神儿子耶稣基督和祂的宝血。
  • 召会奉行两项圣礼,其一为浸礼,召会认定全浸于水中的方式,象征向世界全然死去,与基督一同复活,得新生命。但在特殊情况下,亦接受以洒水形式代之。其二为圣餐礼,召会认定饼与酒(未成年人只能饮葡萄汁)乃象征基督的身体和宝血,信徒一同领受,记念祂的受死,直等到祂再来。
  • 众圣徒应依从圣父的应许,按照主耶稣基督的吩咐,一如初期召会,热切寻求圣灵与火的施洗,从而得着属灵的能力,事奉神,成为祂的见证,并且善用恩赐为主作工;盖此经历实异于藉圣灵重生,且发生于藉圣灵重生其后。
  • 圣灵施洗乃给予所有的信徒;受灵洗的起初原有证据,即圣灵赐给他们口才,说起方言来;唯是项经历,与“说方言的恩赐”之使用及目的有别。
  • 成圣乃离开罪恶,委身神的行动。信徒接纳基督的死与复活,凭着信心及圣灵的大能,全然委身,活出圣洁的生活。
  • 召会是基督的身体,神借着圣灵居于其中,从而履行大使命,成全神救赎的计划。
  • 神呼召教会,赋予传扬福音,施行圣礼、宣传圣道、敬拜神、建立教会、牧养信徒等诸使命。
  • 神迹医病包含在基督的救赎之内,疾病得医治乃信徒的权利。
  • 主再临时,在基督里睡了的人,必然复活,仍然存活的,必然身体改变。对召会而言,此乃众信徒渴求有福的盼望。
  • 基督再临包括了圣徒被提,与主一同重临大地,一同执掌王权一千年,以色列全家得救,建立普世和平国度。
  • 罪人必先复活,按其工作接受审判,名字没有被记在生命册上的,必受湖的永
  • 新天新地,是神为圣徒预备,有形质的永恒天家,有居在其中。

各地神召会[编辑]

  • 非洲
    • 尼日利亚
    • 安哥拉
    • 加纳
    • 莫桑比克
    • 肯尼亚
    • 毛里求斯
    • 莱索托
    • 乌干达
  • 亚太
    • 萨摩亚
    • 澳大利亚
    • 印度
    • 日本
    • 韩国
    • 新西兰
    • 菲律宾
    • 台湾
    • 越南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印尼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香港
    • 中国大陆(1958年以前):见神召会在中国
  • 欧洲
    • 德国
    • 英国
    • 爱尔兰
    • 意大利
    • 荷兰
    • 波兰
    • 瑞士
    • 马耳他
    • 格鲁吉亚
  • 拉美
    • 巴西
  • 中东
    • 伊朗
  • 北美
    • 加拿大
    • 美国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Executive Council Directory.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3). 
  2. ^ James Leo Garrett, Systematic Theology, Volume 2, Second Edition,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USA, 2014, p. 395; "those branches which derived from Baptist or Reformed roots have taught positional and progressive sanctification as distinguishable from baptism in or with the Spirit (e.g., Assemblies of God, International Church of the Foursquare Gospel)."
  3. ^ Five AG Stats You Need to Know. 2017-08-11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5). 
  4. ^ 神召會起源.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延伸阅读[编辑]

  • Blumhofer, Edith L. "Assemblies of God." In The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ity, edited by Erwin Fahlbusch and Geoffrey William Bromiley, 143–146. Vol. 1.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1999. ISBN 0802824137
  • Blumhofer, Edith L. Restoring the Faith: The Assemblies of God, Pentecostalism, and American Culture. (1993). 281 pp. A major scholarly study.
  • Crowe, Terrence Robert. Pentecostal Unity: Recurring Frustration and Enduring Hopes. (1993). 282 pp.
  • Fisher, Lyndel Eugene, “The Theological Antecedents of the Assemblies of God: Baptist and Presbyterian Root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emphis, 2011). DA3476380.
  • McGee, Gary B. This Gospel . . . Shall Be Preached': A History and Theology of Assemblies of God Foreign Missions since 1959. Springfield, Mo.: Gospel, 1990. 358 pp.
  • Poloma, Margaret M. The Assemblies of God at the Crossroads: Charisma and Institutional Dilemmas. (1989). 309 pp. scholarly study
  • Poloma, Margaret M., and John C. Green. The Assemblies of God: Godly Love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American Pentecostalis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10) A sociological study that draws on surveys and interviews conducted in 22 diverse congregations.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