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胭脂红
网页颜色#9e0015
RGBB (r, g, b)(158, 0, 21)
CMYH (c, m, y)(38, 100, 92)
CMYKH (c, m, y, k)(0, 100, 87, 38)
HSL (h, s, l)(352°, 100%, 31%)
HSV (h, s, v)(352°, 100%, 62%)
HWB (h, w, b)(352°, 0%, 38%)
B:代表值域介于0~255之间
H:代表值域介于0~100之间

胭脂红英文Carmine)是红色之一,亦是一种食用色素的名称。

颜色[编辑]

胭脂红颜料粉末

胭脂红是一般用语中一种特别深红的颜色。“胭脂”一词来源为中国古代燕脂,又称焉支燕支。燕支一说,说明此物是来自战国燕国,是从中国西北匈奴焉支山地区(今天甘肃省永昌县山丹县之间)所产植物红蓝[1](即红花菊科红花属,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提炼色素的制物[2],多用于美容用品或颜料。

胭脂虫红分子结构
胭脂虫学名Dactylopius coccus

而《天工开物》纪载制造燕脂的古方,写道“以染丝的紫矿(紫胶或虫胶)为上等料,而红花汁及山石榴(石南科)花次之”,可知制作胭脂后多改由虫体提炼色素。

胭脂红也经常被运用于血液的描述上,因为胭脂红即是利用血液制造的。其血液来自一种名叫胭脂虫学名Dactylopius coccus)的小虫子,在那个合成染料尚未诞生的年代胭脂红是自然界能够生产的最红的染料,尽管它极易褪色且昂贵无比(因为只有西班牙人知道如何生产和制造它)但还是被人们所喜爱。

胭脂虫是一种小小的,外表白得像雪一样,靠吃仙人掌而活的虫子,它的体内充满了胭脂色的血液。每到收割时人们会用空气压缩机把它们从仙人掌上吸走,压碎,过滤,最后生产出美丽又血腥的胭脂红。

西班牙人保守这个秘密直到1777年,一个叫德-梅拉农的植物学家在墨西哥整整待了四年后,终于将胭脂虫从墨西哥偷了出来。讽刺的是,当人们终于知道胭脂红的来源后,马上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这种虫子。

现在它还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被用作无毒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口红)、食品和饮料中。

拉脱维亚国旗就采用此颜色。

JIS惯用色名[编辑]

胭脂
えんJIS惯用色名
  孟氏色表 4R 4/11
日本产业规格 JIS Z 8102

食用色素[编辑]

合成胭脂红[编辑]

合成胭脂红分子结构
欧盟危险性符号
分子量:604.47
CAS号:2611-82-7
MDL号:MFCD00004084
EINECS号:220-036-2
RTECS号:QJ6530000
BRN号:4122340
PubChem号:24851935

合成胭脂红色素,又名食用赤色102号日语ニューコクシン(日本)食品红7号丽春红4R英语Ponceau_4R大红亮猩红,为水溶液偶氮类着色剂。化学名称为1-(4-磺酸基-1-萘偶氮)- 2-萘酚- 6,8-二磺酸,三钠盐,是苋菜的异构体。分子式为C20H11N2Na3O10S3

制备[编辑]

将1-萘胺-4-磺酸钠溶解于8~9倍量(质量)75~85℃的水,过滤、冷却至0~5℃;然后加入原钠盐1.2~1.5倍量(质量)的盐酸,搅匀静置,析出细微的1-萘胺-4-磺酸结晶,并将其冷却至5℃以下;在3~5℃下缓缓加入1:2(质量)的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得微黄色糊状重氮液,反应完毕后料液对刚果红试纸呈强酸性(显蓝色)。

将G酸钠(2-萘酚-6,8-二磺酸钠)搅拌溶解于9~10倍量(质量)60~65℃的水中,再加入部分碳酸钠(总量的1/5),溶解后过滤;滤液投入反应釜内,然后加入其余的碳酸钠,搅拌并冷却至5~8℃,再在10~15℃和pH值为8时,缓缓加入重氮液进行偶合反应数小时。

反应完毕后(2-萘酚-6,8-二磺酸钠略为过量)将其升温至50~60℃,加入精制氯化钠,搅拌,并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析出结晶。将结晶搅拌溶解于15倍量(质量)70℃的洁净水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使溶液呈微碱性。过滤后加入精盐,搅拌并用盐酸调pH值至6.5~7.0,静置结晶、分离干燥得胭脂红。

毒理作用[编辑]

胭脂红的毒性为小鼠经口毒理测试FAO/WHO)LD50:> 19.3g/kg。

1.胭脂红作为一种偶氮化合物在体内经代谢生成β - 萘胺和α - 氨基-1- 萘酚等具有强烈致癌性的物质,胭脂红与欧盟标准禁用的苏丹红同属于偶氮类色素, 偶氮化合物在体内可代谢生成致突变原前体,芳香胺类化合物,芳香胺被进一步代谢活化后成为亲电子产物与DNA和RNA结合形成加合物而诱发突变。[4]

2.胭脂红可被氧化产生自由基,进而再与体内物质代谢产生一系列活性氧( react ive oxygen species, ROS ), ROS攻击DNA造成DNA氧化损伤。[5]

3.胭脂红毒理学实验显示其具有一定的致癌致突变作用[null] 。[6]

4.合成色素胭脂红在加工过程中会受到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等物质的污染,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5.胭脂红对泥鳅的毒性小,但是胭脂红可以不同程度地引起泥鳅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表明胭脂红对泥鳅红细胞具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需要第三方来源]

危害[编辑]

2007年9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委托南安普敦大学进行的食用人工色素对儿童发育影响的研究,发现柠檬黄、日落黄、偶氮玉红、胭脂红、喹啉黄、诱惑红六种色素会影响儿童的智力,严重时可导致儿童的IQ值下降5.5分,亦会导致儿童多动症等行为障碍。因此英国食品标准局向政府提出在食品中少用人工色素的建议。欧洲多个消费者保护组织也敦促欧盟全面禁止使用这6种色素。研究者还会对另一种食品中的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危害性进行进一步研究。

食品添加含量规定[编辑]

美国、加拿大、挪威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胭脂红,中国大陆、欧盟、日本等国允许在食品中添加胭脂红,但对其使用范围和最高使用量都有严格规定。中国大陆规定可用于红绿丝、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和糖果包衣中,最大使用量为0.1g/kg;在各种饮料类、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浸渍小菜和虾(味)片中,最大使用量0.05g/kg,在豆奶饮料、红肠肠衣和冰淇淋中,最大使用量为0.025mg/kg。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尔雅翼》引习凿齿《与谢侍中书》:“此[山]有红蓝,北人采取其花作烟支,妇人妆时作颊色用。如豆许,按令遍颊,殊觉鲜明。匈奴名妻‘阏氏’,言可爱如烟支也。故匈奴有烟支山。”
  2. ^ 秦汉时期匈奴族提取植物色素技术考略.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7). 
  3. ^ “スクールカラーはなぜエンジ(えび茶色)?”~早稲田のエンジは好きです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早稲田大学探検队 2015年8月6日阅覧。
  4. ^ Talaska G, A-l Zoughoo lM. A romatic am ines and b iom arkers of human exposure[ J]. J Env iron SciH ealth C Env ironCarc inog E cotox ico l Rev, 2003, 21( 2): 133- 164.. 
  5. ^ Chung KT. M utagen icity and carcinogen icity o f arom aticam ine me tabo lically produced from azo dyes [ J] . Journa lof Env iron Sc ience and H ea lth, 2000, 18( 1): 51- 74.. 
  6. ^ Tsuda S, M urakam iM, M atsusaka N, et a.l DNA dam age induced by red food dyes orally adm in iste red to pregnantand m a lem ice[ J]. Tox ico l Sc,i 2001, 61( 1): 92- 99.. 
  红色系  
洋红
Magenta
胭脂红
Carmine
宝石红
Ruby
玫瑰红
Rose red
山茶红
Camellia
浅玫瑰红
Rose pink
尖晶石红
Spinel red
优品紫红
Opera mauve
浅珊瑚红
Coral pink
火鹤红
Flamingo
                   
浅珍珠红
Pearl pink
壳黄红
Shell pink
浅粉红
Baby pink
鲑红
Salmon pink
朱红
Vermilion
猩红
Scarlet

Red
枢机红
Cardinal red
勃艮第酒红
Burgundy
灰玫红
Old rose
                   
威尼斯红
Venetian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