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改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减轻书包重量"为教改重要目标

台湾教育改革,简称教改,是指台湾1990年代以来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论是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财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变革,堪称台湾教育史上变动最剧烈的阶段。由于教改牵涉层面相当广,因此不断为社会各界所广泛讨论。又因争议颇多,且配套不足仓促上路,实施至今各界给予不一的评价。

缘起[编辑]

1987年台湾解除长达三十多年的戒严,在政治体制的转型下,社会风气随着民主开放,社会各界纷纷提出改革诉求;在教育方面,民间教改团体也陆续成立,为当时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言。自此,台湾的教育开始进入风起云涌的阶段。

重要民间教改团体[编辑]

教改大事纪[编辑]

民间团体教育会议[编辑]

1988年1月31日,第一届民间团体教育会议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会、主妇联盟等32个民间团体召开。往后几届皆针对不同的教育主题提出建言。

四一〇大游行[编辑]

台湾数个民间团体于1994年4月10日发起大游行活动,并成立四一O教改联盟持续推动,引起社会各界广大回响。其提出的四项诉求分别为:

此次大游行后来被视为台湾教改的起点,而四项诉求也成为后来教育改革的主轴。

第七次全国教育会议[编辑]

教育部在1994年6月召开,主题为:“推动多元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开创美好教育远景”。会议之各项结论,形成1995年所颁布《中华民国教育报告书》(《教育白皮书》)之蓝本。

成立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编辑]

1994年7月28日行政院通过《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设置要点》。同年9月21日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正式成立(简称教改会),由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担任主任委员会兼召集人,在1994到1996年运作期间,共提出四期咨议报告书及《总咨议报告书》,作为台湾教育改革的重大依据。在《总咨议报告书》中,提出教育改革之八大重点优先项目,分别为:

  • 修订教育法令与检讨教育行政体制
  • 改革中小学教育
  • 普及幼儿教育与发展身心障碍教育
  • 促进技职教育的多元化与精致化
  • 改革高等教育
  • 实施多元入学方案
  • 推动民间兴学
  • 建立终身学习社会

成立教育改革推动小组[编辑]

1996年12月2日行政院教改会在提出《总咨议报告书》后解散,时任副总统兼行政院院长连战下令行政院成立跨部会“教育改革推动小组”。

“教育改革推动小组”在1998年1月,萧万长院长任内正式成立,由时任行政院副院长;前教改会委员刘兆玄担任召集人,1998年5月14日,行政院院会通过“教育改革行动方案”,编列5年1570亿的经费推动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经费推动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萧万长当天裁示:“请推动小组召集人刘副院长协调教育部,融合“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及教育部原先提出的“教育改革总体计划纲要”,择取其中最重要的改革项目拟具“教育改革行动方案”,作为落实教育改革工作与评估教育改革成效的依据。在本院“教改推动小组”审议过程中与各方专家学者达到充份的共识”。

2001年初,媒体报导“教育改革推动小组”将废除,时任行政院新闻局局长苏正平在2001年2月12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表达行政院立场:“集思广益,依规定程序处理。”“报载,教育部曾两度行文本院吁请评估教育改革推动小组功能、曾部长并口头向行政院长官建议取消教育改革推动小组、及教育部从农历年前一直催促教育改革推动小组开会等情,经查均非事实。”

2002年10月19日,时任行政院院长;前教改会委员游锡堃表示,政府决定提高层级,将“教育改革推动小组”改组成“教育改革推动委员会”,由他亲自担任召集人,希能顺利推动教改,改组完成与否,却没有相关报导。

民间发表《教改万言书》[编辑]

2003年7月,由台大教授黄光国政大教授周祝瑛等专家学者发表《重建教育宣言[1](《教改万言书》),并发起“重建教育连线”及“终结教改乱象,追求优质教育”全民连署行动,有百余位学者参与连署,包括前暨大校长李家同台师大院长吴武典、台大教授薛承泰、政论家南方朔、作家蔡诗萍等人。
《教改万言书》指出,教改各项方案都是以“打倒升学主义、减轻升学压力”作为首要考量,走的是民粹主义,制造更多社会问题。书中痛陈自愿就学方案建构式数学九年一贯课程、多元入学方案、教科书一纲多本、消灭明星高中、补习班盛行、教师退休潮、师资培育与流浪教师、统整教学、废除高职、广设高中大学及教授治校等13种教改乱象。
教育部在民间发表《教改万言书》后,也随即作出回应,针对上述乱象一一说明。[2]

七一二“我要十二年国教”大游行[编辑]

2009年7月,由全国家长团体联盟中华民国教育改革协会人本教育基金会 等民间团体组成之“我要十二年国教联盟”发起在国中基本学力测验结束当天的“七一二我要十二年国教”游行[1]。游行诉求为[2]

  1. 立即宣布民国101年开始实施12年国民基本教育
  2. 明订每年编列200亿专案预算,十年内专用于12年国教,教育经费由21.5%调高到22.5%。
  3. 实施真正免试升高中职,才有优质教育、快乐学习及全球竞争力!
    1. 免试:不要采计在校成绩---要废除基测免试上高中职
    2. 优质:不要歧视,要让每个人都读优质的高中职
    3. 快乐:不要扭曲的生活,要健康快乐的身心灵
    4. 竞争力:不要罐头工厂,要有竞争力的适性教育

公开支持十二年国教诉求的学者专家有中研院院士朱敬一[3]、台大教授黄武雄[4]、清大教授李丁赞[5] 等人。尽管如此,一反过去教育改革多以学者或专门的教育议题组织为主轴,此次游行的参与团体大多是家长联盟或社区大学组织,显示出台湾教育议题的民间改革力量的扩张。[2] 在游行前一天,教育部长郑瑞城就回应了十二年国教政策,其以尚未有社会共识、政府预算不足为理由,认为十二年国教政策不能贸然实施[6][7]

社会上对于“我要十二年国教联盟”所提出的诉求也仍有质疑,部分在于实际执行面十分复杂而困难[8];另外也有论点指出,过去教育改革的失败显示台湾民情仍应该以考试制度为主,十二年国教的齐头式平等无法改变家长的“升学至上”价值观[9][10]。 内阁改组后,新上任的教育部长吴清基对于十二年国教政策规划,态度上较郑瑞城积极,但仍无具体时间表。[11]

2012年4月16日,谈话性节目讨论:建中学生串连抗议12年国教。[12]

重要教育法令与措施[编辑]

师资培育法[编辑]

过去台湾的师资培育制度是一元化的模式,依照《师范教育法》由各师范院校负责培养师资,师范生皆为公费,毕业后由政府分发到各中小学任教。1994年2月7日,总统公布《师资培育法》,改变过去师范生公费制度,师资培育改采“储备制”,以自费为主,且一般大学均可以申请教育学程,参与师资培育的工作,确立台湾师资培育多元化的道路,往后经过几次修正后,其重要内容主要有:设置师资培育审议委员会、规费师资培育机构、明定师资培育职前教育课程、确立半年教育实习课程、设立教师资格检定委员会等。

  • 争议:本意是要让更多大学培育师资,中小学校可从中选出较优秀老师,但在教育部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设教育学程成了不少大学“招生”的新卖点,教育学程开设浮滥,师资培育学生(简称师培生)大增,使教师甄试开始出现僧多粥少情况。近年少子化问题浮现,学校开始减班,校方以冻结教师缺额因应教师超额,或改聘代理代课教师,使师培生就业更加困难,出现大量流浪教师,呈现人力供需严重失衡的状况,也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13]而师范院校原本可以公费吸引素质优良之学生就读,在自费生大幅增加后,各校录取分数皆不如以往。

2005年6月12日,由实习教师与流浪教师发起“拯救国教大游行”,抗议教育部师资培育政策失当,让大批具有资格的教师找不到工作,并提出“确实落实小班制度,班级人数降至每班30人”、“提高师生比,每班1.5名教师提高至2.0”、“3年内减少50%以上师资培育机构暨招生名额,教师课税可用以增加教育经费”、“修定并落实教师评鉴指标”、“教师甄试缺额应在简章发售时公布以维护考生权益”等6项诉求。

教师法[编辑]

1995年8月9日,总统公布《教师法》,将教师权力制度化,基本精神为确立公教分途原则、保障教师工作权益、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增进学校校园民主,确立了教师资格取得与教师任用方式,并明定教师权利义务、规范教师解聘、停聘与不续聘之条件。《教师法》使教师的权益获得法律的保障,促进教师专业的有效提升,校园民主化,打破以往校务由校长一人主导的情况。

  • 争议:法令中缺乏教师评鉴制度,因评鉴可能导致干扰正常教学;学校内部容易产生派系斗争,影响校园和谐气氛,加上家长权力扩充,校务往往陷入行政、教师、家长三方角力的情况。

教育基本法[编辑]

1999年6月23日,总统公布《教育基本法》,规定人民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权由中央下放至地方,国民教育得视社会发展延长年限,保障弱势族群受教权,鼓励私人兴学,得将公立学校委托私人办理。此为台湾教育改革史上的大事,由于其效力远大于其他教育法律,可说是一切教育法规的根本大法,因此对整体教育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台湾大专院整并政策发展[编辑]

1995年教育部发行之《中华民国教育报告书》中,提及“将鼓励部分规模过小,缺乏经营效率及竞争力之学校,配合整并发展需求,寻求与其他学校合并之可行性,建立多校区之大学,使资源做有效之运用。”[14]

1996年行政院教改会之《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中,指出“现有公立高等教育学府,部分规模太小,以致教育资源重叠,难获应有之效益,宜考虑予以合并或扩充至适当规模,以有效运用资源,提升品质”[15],即有将部分大专院校进行整并之概念。

1999年教育部推动“地区性国立大学校院整并试办计划”作为国立大专院校整并依据,并编列十亿元的专案预算,补助整并学校发展之用,而在此政策导向和经费激励下,国立嘉义师院与国立嘉义技术学院于2000年2月1日正式合并为国立嘉义大学[16]

2001年8月教育部公布“国立大学校院区域资源整合发展计划”,在配合地方或区域发展的需求与均衡下,透过校际合作、策略联盟或鼓励同区域或性质能够互补的国立大学校院进行合并,以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17]

2002年教育部宣布以3年100亿的预算规模,执行“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推动国内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整合的模式包括校内整合、校际整合、大学系统及整并,而此计划促成台湾联合大学系统的设立[18]

2005年教育部公布“师范校院定位与转型发展方案”与“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等六校成立转型改名教育大学筹备处”,推动国北师新竹师院台中师院屏东师院花莲师院市立台北师院等六所师院转型教育大学,并与邻近大学整并[19]

2011年1月26日大学法修正案通过,其中第七条载明教育部拟订大学合并计划,报行政院核定后,由大学执行[20]。教育部在2012年6月22日制定“国立大学合并推动办法”,订定合并办法,组成合并推动审议会[21]

2013年1月23日教育部针对“单一县市超过2所国立大学且学生数低于一万人”之学校推动合并,发文给国立阳明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国立台南大学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高雄大学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国立高雄餐旅大学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国立屏东商业技术学院等19所符合条件之国立大专院校[22]

国中毕业生自愿就学方案[编辑]

简称自学方案,为多元入学管道的构想之一,为日后十二年国民教育作准备。这个政策的构想是废除高中入学考试,改以国中在校期间五育评量的成绩为依据,学生毕业后依照志愿分发至高中、高职或五专,于1990年起开始试办。其特色为:毕业生不考联考,减轻升学压力,促进国中教学正常化、作业评量方式多元化,让学生获得全人教育。

  • 争议:
    • 自学方案原是为了减轻升学压力而实施,但反对者认为采计每次的段考成绩,反而造成每次考试都有压力。[23]
    • 部分自学班的成绩低落,被视为是“放牛班”。
    • “五等第九分制”的计算成绩遭质疑违反教育原理。
    • 在“低成就高分发”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升高中职后适应困难。

至86学年度(1997年),仅剩台北市继续试办自学方案,91学年度(2002年)国三学生毕业分发后,台北市亦正式停止试办。

开放教科书市场[编辑]

教科书开放的构想是可增加“一纲多本”的特色,减少一元化的单一标准,且借由市场自由竞争,改善教科书品质,并以政府审定制度把关。1968年之前台湾的教科书为统编本和审定本并行制,之后统一由国立编译馆编辑印行[24]

由于民间要求,加上教改会也建议开放民间编写教科书,教育部于是宣布教科书采用“审定制”,78学年(1989年)起开放的国中艺能和活动科目审定版的教科书,即是回应第六次全国教育会议建议,并公布“改进高中暨国民中小学教科用书编辑方式实施要点”,是台湾教科书重新开放的开端。国小艺能和活动科目审定本在1991年开放,立法院在1994年6月9日通过“教育部应于二年内全面开放审定本教科书,审定标准由教育部定之”,隔年教育部宣布自85学年度(1996年)起,教科书将逐年开收,高中教科书自1999年开始逐年开放。开放之初,国立编译馆仍为中小学教科书的审查单位,故1996年时教育部命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负责国小教科书审查工作。1996年国立编译馆编辑国小国语、数学、社会、自然、生活与伦理及健康教育六个科目,与其他书商编辑的教科书一起送审。[25]

1996年立法院教育、预算委员会部分委员主张国立编译馆应退出教科书市场,2002年“统编本”正式走入历史,而2002年10月30日立法院的中央政府总预算通过附带决议文中注明:“国立编译馆应立即恢复编印国中小学教科书之业务”。同年12月25日,在台湾书店预算审查通过附带决议中提到:“教育部应停止民间业者编写九年一贯国中小学教科书业务,立即由国立编译馆统一编印,以杜绝教科书开放民间版本后,因一纲多本加重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学生学习压力等诸多乱象[25]

教科书开放可去除单一版本教科书情形下一元化思想,并可借由市场竞争,提升统编本品质,也可以活化学生思考和增加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并开放民间出版社参与教科书市场的自由[25]

但不少人认为,此政策产生许多问题包括:教科书中错误百出,品质优劣不一、编辑委员身兼球员与裁判、参考书价上涨,家长负担大、课程衔接的混乱、教师评选教科书之专业能力不足、市场集中趋势明显、销售行为合理范围之认定困难、家长、学生认为会增加学生压力。

2006年台北市长参选人郝龙斌即提出“一纲一本,共办基测”的政见,并于当选后推动此一政策,教育部则持反对意见,并于2007年4月发出解释令若推动“一纲一本”以违法论处;台北市则提出释宪,获8县市联名。6月底台北市、台北县基隆市首长达成共识,在97学年度(2008年)国中新生教科书采一纲一本,并在民国100年(公元2011年)共同举办基测。台北市长郝龙斌的一纲一本政策并未受到所有台北市老师的认同,2007年11月12日,中山国中的音乐老师萧晓玲按铃控告郝龙斌,但在12月13日该国中将萧老师以“教学不力”提报为不适任教师,并在2008年1月30日以“行为不检”为由直接解聘[26]

建构式数学[编辑]

  • 1993年教育部颁布《国小数学课程标准》,在教育目标中提到“……养成主动地从自己经验中,‘建构与理解’数学的概念”、“数学的概念与技能必须由儿童自行‘建构’,无法由教师灌输而获得”,这些概念后来被通称为建构式数学。建构式数学以发现式学习为核心概念来教授数学
  • 争议:建构式数学主要推动者为台大数学系教授(黄敏晃史英[27]。建构式数学和传统数学教学有极大差异,却在教师与社会大众皆不熟悉的情况下实施,其中最为人诟病的部分在于繁琐的计算过程,和传统背诵九九乘法表相比,计算速度十分缓慢且无效率,且未考虑实际生活应用需求,造成基层教师及家长严厉的批评。2002年学习建构式数学的第一批学生升上国中,全国平均国一数学成绩较以往大为滑落,随即引起媒体广大的讨论与社会舆论抨击。
  • 2003年初教育部下令规定不再独尊建构式数学。然而,其建构式数学支持者仍认为教育失败是台湾教师及社会民众素质不高所导致。
  • 实则建构式数学并非为笔算而设计,实际上是为计算机语言而设计,代表性编程语言C的基本算式循环即是以建构式数学形式来书写的。[来源请求]

综合高中[编辑]

指高级中学同时开设普通课程及若干职业课程(依各校特性而开设),结合了高中与高职之课程,让学生适性选读,以因应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能有机会跨科(学程)依性向、兴趣,自由选修各学程课程,可跨学程(科)、跨年级选课,经试探课程后,可选修适合兴趣的课程学习。

完全中学[编辑]

即中学同时设立国中部以及高中部。教育部为因应高中需求的增加,因此推动六年一贯制,将数所国中改制为完全中学,并藉以推动高中职社区化

九年一贯[编辑]

1998年教育部提出“九年一贯课程总纲要”,提出“十项基本能力”,并以“七大学习领域”取代过去的分科学习;90学年度(2001年)正式实施,先从国小一年级开始推行,隔年延伸至二年级还有四、七年级同时推行,为台湾教育史上幅度最大的课程改革。

  • 争议:
    • 实施过于仓卒,2001年由小一开始实行,2002年就扩及一、二、四、七年级,使原本学习旧课程的学生适应困难,产生教学上的障碍。
    • 将课程改为合科学习,但师资培育却是以分科培育,导致非本科系出身的老师“边教边学”的情况出现,而领域的划分方式,如“自然”和“生活科技”归于同一领域,也被专家质疑。另外也有不少学科专家以先进国家有于初中施行社会及自然科分科教学,质疑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变差。

高中职社区化[编辑]

教育部希望以充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方式,以建构学生适性发展的学习环境,建立具竞争力之后期中等教育机构,并鼓励学生就近入学,为十二年国民教育奠定基础。

  • 争议:高中职社区化的目标是破除明星高中,让所有学校能达到相同水准,但明星高中和部分家长则表示反对“去菁英化”,并指出消灭明星高中是让整体教育水平向下拉平。

有关高中职社区化的内容和争议,在十二年国教的推动中延续。

多元入学方案[编辑]

已于2007年10月22日修法。台湾的多元入学管道主要是参考美国的多元入学方式,以往多数人认为联考制度是台湾教育病态的根源,而多元入学方案可避免一试定终身的缺点,因此改革考试制度成为重点工作之一。其好处在于,拥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透过多元入学管道进合适的大学科系就读,各学校和科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特色,筛选适合的学生来就读。

  1. 高中职及五专多元入学管道,包括四项:1.免试入学;2.申请入学;3.甄选入学;4.登记分发入学。
  2. 大学入学多元方案,共有“学科能力测验”(高三上学期期末举办)和“指定科目考试”(7月举办,自2022年起更名为“分科测验”)两种考试成绩作为入学的申请依据。入学管道分为“甄选入学”和“考试分发入学”两类;“甄选入学”又分为“繁星推荐”及“个人申请”两管道。

争议[编辑]

  • 公平性遭到质疑:比起过去让人认为公平、公开的联考制度,许多人质疑甄选只要通过简单的基本学力测验再参加面试,很可能产生关说、走后门、开假证明[28]的事情,也因此不断有“恢复联考”的声浪。
  • 高中职免试入学:采计国中在校成绩做为分发依据,但段考命题教师可能因命题不公或泄题,造成任教班级成绩异常高分,非任教班级异常低分,进而影响学生分发时的排名顺序。
  • 老师要学生互相改考卷,却因为学生违反规定自批考卷成绩改错或是分数算错,为此身心受创。[29]
  • 被讥为“多钱入学”:由于多元入学方式让学生必须花费许多报名费,期间的交通及膳宿费用相当可观,对经济弱势的学生显然不公平。另外,大学甄试时才艺也是考核重点之一,但社会普遍公认“才艺是钱堆出来的”,培养才艺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使得城乡或经济的差距,造成学生在文化上的劣势。
  • 升学压力无法纾解:家长及学生为了挤进理想的学校还是会设法竞争,各式补习仍然存在,甚至有部分家长因为要让孩子在甄试第二关脱颖而出,就把孩子送进各类的才艺班,学生在原有的课业外,又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升学压力不减反增。
  • 自91学年度(2002年)开始国文科不考作文,许多家长与教师认为在考试领导教学的风气下,学校会忽视作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国文能力;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也提出要求国中基测加考国文作文,获得院士会议的支持;而媒体也不时刊登令人啼笑皆非的作文,突显现今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低落。在各界舆论压力下,教育部于2004年委托研考会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459位家中有小孩在学的家长中,76.6%赞成基测加考作文,促使教育部决定96学年度(2007年)开始加考作文,列入成绩计算。
  • 为了要让学生符合推荐条件,老师不得不替学生制造表现机会,最常见的做法是让学生轮流担任干部,让每个学生都有干部纪录。

大学联考(指考)不倒扣[编辑]

2011年6月20日,大考中心宣布,实施数十年的指定科目考试选择题倒扣于当年指考取消。取消倒扣的原因是期望提高整体分数,以避免“七分进大学[30]”再次发生。

十二年国教、高中社区化及免试入学[编辑]

为了提升国民质素,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缩小教育落差,纾缓升学压力,教育部希望将义务教育延长至十二年。台湾推动延长国民教育之议,早从1983年起即展开,先后经过10任教育部长,但因为受到许多反对声浪和财务困窘等因素影响,仍停留在纸上作业阶段。

  • 争议:经费涉及国家财政状况,延长义务教育势必大幅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在家长普遍寄望孩子就读“明星学校”的想法下,学区划分的方式也备受关注,且预料会有相竞跨区就读的情况出现。此外,教育部的作法也遭到“消灭菁英学校”、“齐头式平等”的批评。
  • 仿美式教改可能会教育出没有竞争力的下一代,造就更多私立明星学校。[31]

2007年2月27日行政院长苏贞昌在立法院施政报告宣示,将从该年度开始逐步推动十二年国教,受到各界的关注。3月5日,部长杜正胜宣布各种配套方案要“再研议”,之前的发言不算数,等于一切回到原点。此外,12年国教也因为父母希望子女就读明星学校,造成明星学区房价飙涨的奇特现象。

2011年1月1日,马英九宣布启动12年国教,2011年9月入学国一生开始适用。[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月16日,教育部长吴清基表示,十二年国教当下,教育部希望国中教育会考与升学脱勾,但是如果各县县市升学要采计会考成绩,也不反对。因此被批评会造成“一国多治”。[4][永久失效链接]

评价[编辑]

支持[编辑]
  • 2012年4月24日,人本号召学者专家批判“建北现象”,指明星高中享有较多资源,却培育出这种观念偏狭的学生,让人心痛。[32]
  • 2012年4月27日,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史英:国民教育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无条件”地提供全体国民“无差别”的普及教育。建北二位校长口头上虽说不反对十二年国教,但实质上,却以“维护菁英特色”为由,领头唱起反调。长久以来家长师生争相竞逐明星高中,致使国中教育不能正常,国小教育亦受波及,教育理想无法落实。[33]
反对[编辑]
  • 2012年4月20日,谈话性节目讨论:12年国民教育的不确定因素太多。[34]
  • 美国高中采取免试升学制度,但帮派问题与校园霸凌问题层出不穷,美国少年布恩(David Boone)十四岁时因拒绝加入黑社会,遭到黑帮分子报复,开枪扫射他们的居所。他们几兄弟姊妹被逼分开,分别投靠其他亲友,而布恩也被逼在克利夫兰市街边或公园长椅上露宿。那段痛苦经历令他更加立定意志,努力向上,最终苦学有成,2012年秋季成为哈佛大学学生。[35]
  • 2012年4月27日,教育可以改革,但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角、以家长为伙伴。多元教育应该尊重不同意愿与特质,某些家长希望小孩快乐学习,某些家长希望小孩用功念书,两者并未冲突。以美国为例,除了免试入学,美国第一的公立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就是采取公开招考。因此,教育部应该兼顾这两种意愿,采免试、测验双轨方式,尊重各校免试入学名额之订定,不应齐头式平等。[36]
  • 2012年4月27日,已经持续二十多年的台湾教改,会不会一开始就陷入行政学中的第三型错误,也就是教改之前的制度比现在的好,却说成比较差?没有菁英,就没有国家竞争力,也不会有祥和社会。美国之所以强盛,是因为他们的菁英体制,吸引了世界各国去的菁英为美国效力。问题在于菁英身份的取得、进入菁英学校的方式是否公平,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多元入学和免试升学刚好背道而驰,充满了不公平。当笔试不再是唯一的标准,甚至不再有参考性和重要性,而是其他方式,例如:人情、面试、推荐、身份、地位、外貌、关系、口才等为录取的标准,这时候,才是对人才、国家、社会最大的伤害。[37]

特色招生[编辑]

根据12年国民基本教育政策,2014年时,台湾升高中高职考试分成免试入学及特色招生考试两种管道。台北基地区的特色招生,仿造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PISA)考题,只考阅读理解素养和数学素养2科。台湾其他地区的特色招生,则维持传统联考基测的科目。[38]

后续检讨[编辑]

  • 国策顾问、台大教授黄光国认为“广设高中大学”的主张在实践后,让大学教育改走群众路线,学术界发表无数“跟屁型”的垃圾论文,却很少人深入探究论文的内容[39]
  • 李登辉在多年后指责李远哲引介的美国式教育漏洞百出,认为李远哲该为教改结局负全责。
  • 当年推动教改的主力李远哲在2016自传中表示,“广设大学”不是他的主意,是吴京主导和李登辉同意,他只提议增加公立大学的“容量”,不论真相为何,等于当年教改的主导者都间接承认结局是失败告终。[40]
  • 支持教改者则认为,反对教改的人只是紧抱着“联考幻想”不放,认为联考能解决一切问题,却自动忽略台湾的政经菁英正是联考世代出身,却依然在台湾社会中制造出无数问题,联考根本不是想像中的万灵丹。

资料来源[编辑]

  1. ^ 孙穷理; 陈诗婷. 我要十二年國教!民間團體籲政府投入資源推動. 苦劳网. 2009-05-27 [200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中文(台湾)). 
  2. ^ 2.0 2.1 我要十二年國教. sites.google.com. [2009-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3. ^ 江昭青; 李雅雯. 專訪朱敬一:為什麼應該實施十二年國教?. 亲子天下杂志 (天下出版). 2009-08 [2009-10-15]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4. ^ 陈至中. 十二年國教遊行 黃武雄:建北可改私校. 中时电子报 (NOWNews). 2009-07-13 [200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6) (中文(台湾)). 
  5. ^ 李丁赞; 张炳煌. 免試入學,並非當務之急 列出時程,啟動12年國教. 联合报. 2009-07-13: A15 [2009-10-15]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6. ^ 教長談12年國教推動時機與條件,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聯合影音網。2009年7月11日,文教要聞。. [永久失效链接]
  7. ^ 陈智华. 12年國教 鄭瑞城:無法貿然實施. 联合报. 2009-07-11 [200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9) (中文(台湾)). 
  8. ^ 骆明庆. 什麼是「十二年國教」?. 关于教育. 意识型态咖啡馆. 2007-03-02 [200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7) (中文(台湾)). 就十二年国教的两个基本面向而言,透过补贴弭平就读公私立学校学费差异是一立即可做且争议不大的。至于降低国中生升学压力,在既有高中职分流和大学品质与学费结构未变之前,不论如何划分学区,都难以达到目的。 
  9. ^ 王干任. 十二年國教未必得免試升學. 十二年国教. ZEN-敦南新生活. 2009-07-13 [200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5) (中文(台湾)). 而今天看似替学生着想的免试十二年国教争取活动,其实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一种变形,出面争取的都是生活富庶的都会中产阶级,目的在替自己的下一代巩固那已经领先其他人的求学优势,因为他们知道免试升学获利最多的将是他们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可以不必竞争就能分得最好最多的教育资源,将来在大学联考试能够胜过其他学生(看看最近一个研究报告指出,贫穷家庭只有8%的人拥有大学文凭即知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 
  10. ^ 一骑当神. 我堅決反對快樂12年國教的訴求!!!!. 升学主义. 一骑当神! 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 2009-07-10 [200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5) (中文(台湾)). 我实在看不出来,“别人有,我们就一定要有”真的会比较好吗??? 
  11. ^ 钱震宇. 準教長吳清基:12年國教 方向正確. 联合报. 2009-09-10 [200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4) (中文(台湾)). 
  12. ^ 2100全民開講 2012-04-16.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4) –通过www.youtube.com. 
  13. ^ 根据教育部《95年师资培育统计年报》发现以下统计资料:
    • 公立学校办理教师甄试,总报考人次12万2798,录取人次3,524,录取率为2.89%。以单一县市计算,除澎湖县,其他县市皆不超过10%;以教育阶段别计算,国民小学录取率只有0.66%。教育部则说明,应考者常同时考数所学校,实际应考人数为36700,竞逐3524个教职,总录取率约1成。
    • 自1997年至2006年,储备教师人数(有教师资格但未任正式或代理教职)有4万6154人,约占36.81%,其中2005、2006两年度的储备教师人数分别为1万1401人、1万261人,各占该年度的60.88%、60.56%。
  14. ^ (繁体中文)《中华民国教育报告书——迈向21世纪的教育远景》,教育部,1995年
  15. ^ (繁体中文)《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员会,1996年
  16. ^ (繁体中文)《大学整并理念与经验谈》,国立嘉义大学前校长杨国赐,2004年
  17. ^ (繁体中文)《97年度全国大学校院经营管理研讨会报告案-公、私立大学校院》,高教司,2008年
  18. ^ (繁体中文)大学系统风潮再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政务次长陈德华,99年12月31日
  19. ^ (繁体中文)告别“师”塾 6师院确定转型教育大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2005年3月11日
  20. ^ (繁体中文)教育部得衡酌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教育资源分布、学校地缘位置等条件,并辅以经费补助及行政协助方式,拟订国立大学合并计划报行政院核定后,由各该国立大学执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学法》第七条
  21. ^ (繁体中文)《国立大学合并推动办法》
  22. ^ (繁体中文)教育部1020005244B号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政治大学马信行教授曾进行研究,发现普通班与自学班均感受到升学的压力(马信行。延长国民教育:自愿就学高级中等学校实施方案规划之研究,出自《国立政治大学学报》。1992年,第64期:152-170页。)
  24. ^ 郑杰文 一纲多本政策对高中化学教育之回顾 朝阳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硕士论文
  25. ^ 25.0 25.1 25.2 陈清溪 升学考试科目不宜实施一纲多本教科书[永久失效链接](PDF) 研习资讯第22卷第3期
  26. ^ 新白色恐怖已然来临 连署抢救萧晓玲,不容台北市以教育祭旗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1-07. 人本教育札记杂志 2008年4月号
  27. ^ 【人本】建構式數學為何物?─智邦公益電子報─台灣最大公益電子報發行中心. enews.url.com.tw.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 
  28. ^ 成绩造假 港明蔡姓组长涉教唆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5-03.
  29. ^ Breaking News Stories from US and Around the World - MSN News. www.msn.com.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4). 
  30. ^ 7.69分就上大學. 自由时报. 2008-08-09 [202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1). 
  31. ^ 想唸建中?爸爸買給你!. [201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32. ^ 不跟人渣上課? 學者憂建北現象. [202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 
  33. ^ 人本追「建北現象」 犀利「十問」建北兩校長. [202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 
  34. ^ 2100全民開講 2012-04-20 pt.2/2.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通过www.youtube.com. 
  35. ^ 美露宿少年入哈佛[永久失效链接]
  36. ^ 一個高中教師的憂慮. [201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3). 
  37. ^ 菁英学校存在之必要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4-29.
  38. ^ 12年國教特色招生一國兩制 北北基仿PISA考閱讀、數學. [201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3). 
  39. ^ 李家同︰拜託教改休兵 不要再鬧了!. 蕃新闻.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2). 
  40. ^ 联合影音. 「我沒主張廣設大學!」 李遠哲傳記撇清教改責任 - 生活. 联合影音.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相关[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