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蜗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大蜗牛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纲: 腹足纲 Gastropoda
目: 柄眼目 Stylommatophora
科: 玛瑙螺科 Achatinidae
属: 滑胚玛瑙螺属 Lissachatina
种:
非洲大蜗牛 L. fulica
二名法
Lissachatina fulica
(Ferussac, 1821)[1]

非洲大蜗牛学名Lissachatina fulica),又称褐云玛瑙螺,为陆生的腹足纲软体动物,是一种大型的蜗牛。俗名菜螺露螺。非洲大蜗牛可能携带有广东住血线虫[2]

特征[编辑]

成体壳长一般为7-8公分,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公分。

壳略呈纺锤形,高约8厘米,质稍厚;螺层约六、七层,螺旋纹与生长纹相交错,体螺层大,螺旋纹不明显;壳面白或黄色,有红棕色条纹或焦褐色云状花纹;无厣,遇到干燥或冬眠时分泌乳白色粘液膜以封闭壳口。

开口面观
侧面观
背面观

分布[编辑]

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目前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分布于桑给巴尔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塞舌尔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柬埔寨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台湾澳门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台湾[编辑]

台湾日治时期1932年(或作1933年)由台北帝国大学日籍教授下条久马一以食用因素擅自从新加坡将非洲大蜗牛引入台湾。但因为缺乏计划且繁殖力强而供过于求。

台湾全境均可发现其踪迹,现已执行分布普查之资料点,计有:新北市平溪区、屏东县恒春半岛、屏东县好茶玛家、花莲县玉里镇、南投县草屯镇、南投县埔里镇、新北市板桥区、新北市新店区、南投市、嘉义县阿里山、屏东县来义、恒春半岛内文地区、屏东县恒春半岛、屏东县满州乡及花莲县太鲁阁等地[3]台湾菜“炒螺肉”即是取食该物种,但蜗牛肉须完全熟食,各种料理方式无论是快炒或烹煮,起码要以摄氏七十度以上及二、三分钟以上的料理后,才可安心食用,否则可能因生食感染广东住血线虫,造成嗜伊红性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4][5]

习性[编辑]

夜行性,喜好潮湿的环境。生活环境为陆地,主要栖息于菜地、农田、果园、公园、橡胶园里、杂草丛生、树木葱郁、农作物繁茂阴暗潮湿的环境以及腐殖质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树枝落叶和石块下。[1]

非洲大蜗牛每当夏天或没雨水时,会躲在阴凉处,并在壳口上生成一层白膜,只留一个小孔来呼吸,再将螺肉缩入壳内以防脱水,等到环境转好后再出来[6]

爬行
进食

食性[编辑]

蔬菜花卉农作物为食。因此在大部分的地区都被视为入侵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

繁殖[编辑]

非洲大蜗牛一年约生产5-6次,一次平均约生产100个卵。

生活史[编辑]

约4个月就能长为成体,但长为成体后仍会缓慢成长。在饲养环境下,寿命约5-6年;但最久可能可到10年。

孵化的卵
非洲大蜗牛幼体

另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褐云玛瑙螺.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Iwanowicz, DD; Sanders, LR; Schill, WB; Xayavong, MV; da Silva, AJ; Qvarnstrom, Y; Smith, T. Spread of the Rat Lungworm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 Giant African Land Snails (Lissachatina fulica) in Florida, USA. 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s. 2015-05-14, 51 (3): 749–753. doi:10.7589/2014-06-160 (英语). 
  3. ^ 臺灣貝類名錄——非洲大蝸牛.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4. ^ 兩男吃蝸牛 恐變植物人 蝸牛肉充螺肉 食客聞真相怕怕.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4). 
  5. ^ 因為蝸牛 金蘭曾一夕之間幾乎滅門.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6. ^ 可怕的大傢伙-非洲大蝸牛. 马祖资讯网. [2017-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