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机枪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爵士和他的机枪
类型重机枪
原产地 英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886—1959年
使用方参见使用国
参与战争/冲突大厦谷战争
马赫迪战争
德尔维希抵抗运动
第一次中日战争
第二次布尔战争
菲律宾革命
义和团运动
日俄战争
赫勒娄战争英语Herero War
辛亥革命
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芬兰内战
俄国内战
苏波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越战
俄乌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者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爵士
衍生型维克斯机枪MG08马克沁M1910、M32-33, M/09-21
基本规格
重量27.2千克(60磅)
长度107.9厘米(42.5寸)
枪管长度67.3厘米(26.5寸)
操作人数4名

子弹.577/450马提尼—亨利英语.577/450 Martini-Henry
.303英式弹
枪机后座作用
发射模式全自动
射速550—600发/分钟
枪口初速744米/秒
供弹方式250发布制弹链
瞄具机械瞄具
俄国M1910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英语:Maxim gun),是1884年由英国发明家海勒姆·马克沁爵士Sir Hiram Stevens Maxim)发明的第一种全自动式的机枪,发射.303 British(7.7x56mmR)子弹

历史[编辑]

开始发展(1883年—1884年)[编辑]

马克沁在射击步枪时肩膀所受到的后座力冲击而获得灵感,从而开始研究以后座力来让自身子弹上膛的自动枪械。 首次关于马克沁机枪的发展由海勒姆·马克沁在1883年6月至7月注册其专利[1]。原型枪于1884年10月招待客人时首次展示,马克沁在展示后于1885年成立了马克沁公司销售其发明,公司成立的资本由英国钢铁钜子爱德华·维克斯英语Edward Vickers的儿子艾尔伯特·维克斯拉丁语Albertus Vickers金援,公司董事长同样由维克斯担任,目前公司的蓝色牌匾仍在伦敦的哈顿花园悬挂。

马克沁公司随后与市场竞争对手,瑞典制造诺典飞尔德速射炮英语Nordenfelt gun的厂商成立马克沁诺典飞尔德械弹公司英语Maxim Nordenfelt Guns and Ammunition Company,这间公司最终仍被维克斯的母企业维克斯公司给收购,维克斯再以马克沁的设计改良出维克斯机枪销售给其他消费者。

实战(1884年—1918年)[编辑]

马克沁机枪公布后一时间各国并未接受这种新武器,但是一些探险家为了其考量开始购入这种新武器作为防卫之用,比较有名的案例是由亨利·莫顿·史丹利爵士于1886-1889年间率领的艾敏帕夏援救探险队英语Emin Pasha Relief Expedition;但原先的采购用意并非为了作战用途,仅是作为宣传居多,但机枪在任务过程中曾多次使用,尤其从中非撤退过程期间较为频繁。卢吉当时携带了部分原型枪回到乌干达,对于在当地建立据点具有正面助益;第一个采用马克沁的军方单位为1889年新加坡志愿军的采购,随后这款武器才逐渐在英军内开始配发。第一批马克沁机枪是在1888年10月由英国陆军司令嘉内德爵士促成采购,该批订单计120挺,使用子弹与马提尼-亨利步枪共通的.577/450弹药。

马克沁真正开始成名的时间为1893年–1894年,马克沁机枪在罗得西亚第一次马塔贝勒战争中英军以50人的军队操作四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祖鲁人的进攻,在开阔地形机枪火网足以瓦解步兵冲锋的意志,致使敌方无法瓦解数量居劣的英军,让英军在海外殖民时有着可靠的火力后盾;马克沁的强大威力让马克沁爵士成名,英国诗人兼爱国主义者海莱尔·贝洛克曾说:

在1898年的恩图曼战役中,英军也以机枪的优势造成大量苏丹骑兵的惨重伤亡。1900年,英军将机枪配予山东威海卫华勇营,于八国联军天津及北京战役中取得彪炳战绩。

在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俄罗斯帝国陆军配备的马克沁机枪只有1899年采购的58挺,在战败前增购了450挺,虽然数量不大,但是在防卫旅顺的作战中配合由铁丝网与壕沟精心设计的阵地,成为日本陆军的屠杀绞肉机;日军虽然在1895年曾采购少量马克沁机枪,但是在权衡步兵携带能力后转向采购法国研发的哈齐开斯机枪英语Hotchkiss machine gun,且数量也乏善可陈,该战役伤亡中有近半是由于马克沁机枪造成;早期马克沁机枪较严重的问题,是火药硝烟让机枪布放地点极易遭到察觉,但是在马克沁的兄长化学家哈德逊·马克沁英语Hudson Maxim开发出配合马克沁机枪的无烟火药后,马克沁机枪的战术价值得到飞跃性的改善,改进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中得到应用。

设计[编辑]

2010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试射老式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的主要特点有:

  • 弹链供弹
  • 水冷枪管
  • 利用火药气体的后座力,不需要额外力量便能实现全自动发射过程(包括开锁、抛壳、送弹、闭锁和再次击发)
  • 利用肘状机构

使用国[编辑]

著名马克沁式设计机枪[编辑]

参考[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McCallum, p. 46
  2. ^ "Modern Traveler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08-28.

延伸阅读[编辑]

  • Anon, Vickers, Sons and Maxim Limited: Their Works and Manufactures. (Reprinted from 'Engineering') London (1898). It gives plates show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Vickers Maxim gun and numerous plates showing the variety of mounts available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It also includes numerous plates of the factories in which they were made.
  • Callwell, Colonel C.E. Small Wars, a Tactical Textbook for Imperial Soldiers. London: Greenhill Books. 1990. ISBN 1-85367-071-5.  This is a reprint of the 1906 version.
  • Chivers, C. J. The Gun. Simon & Schuster. 2010. ISBN 978-0-7432-7076-2.  (See chapter 3: "Hiram Maxim Changes War")
  • Ferguson, Niall. Empire. Penguin Books. 2004. ISBN 0-14-100754-0. 
  • Goldsmith, Dolf F. The Devil's Paintbrush. Sir Hiram Maxim's Gun. Collector Grade Publications, Toronto. 1989. ISBN 0-88935-056-6. 
  • McCallum, Iain. Blood Brothers. Hiram and Hudson Maxim: Pioneers of Modern Warfare. London: Chatham Publishing. 1999. ISBN 1-86176-096-5. 
  • Ellis, John.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Machine Gun. London: Pimlico. 1976.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