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39°59′00″N 116°18′56″E / 39.983246°N 116.315509°E / 39.983246; 116.315509

中關村黃金地段:中關村廣場周邊
海淀黃莊北行人天橋及中關村標誌性雕塑《生命》
中關村科技園全景
中關村科技園區
中關村廣場夜景
商務區夜景

中關村科技園區,又稱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簡稱中關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肇始於北京市海淀區,於1980至90年代發展成「電子一條街」。中關村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及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也是京津石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核心。

中關村現在已經成為覆蓋北京市十六個區縣和天津市濱海中關園,跨行政區域的高端產業功能區,也被譽為「中國矽谷」。2016年1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與天津市濱海新區聯合成立中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的全面改革試驗區——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中關村目前聚集了一批高精尖企業,涵蓋網際網路、光譜晶片、智能硬體等新興科技行業。

地理位置[編輯]

中關村位於北京城區的西北部的海淀區,中心位於西北三環和西北四環中間,向各個方向有所延伸。

現在,作為北京市跨行政區的高端產業功能區,中關村已經不僅僅在海淀區發展,而是已經形成「一區十六園」的空間格局,包括海淀園、昌平園、順義園、大興-亦莊園、房山園、通州園、東城園、西城園、朝陽園、豐臺園、石景山園、門頭溝園、平谷園、懷柔園、密雲園、延慶園。

中關村是中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所屬院所為代表的國家(市)科研院所206所;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1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含分中心)57個;大學科技園26家,留學人員創業園34家。很多的西方分析家對中關村的前景很樂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史丹佛大學在最初矽谷的發展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得名[編輯]

中國科學院黃莊小區

據歷史地理學者考證,今天的中關村一帶原為永定河故道,因此這一帶被叫做「中灣」。中關村一帶有一座明代太監廟,此地在明時可能是太監的莊園或墳地。由於太監也叫「中官」,所以「中灣」變為「中官」。清朝晚期繪製地圖時,工作人員認為「中官」一名意為太監,非常難聽,就改成了「中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行政村,就依「中關」一名設立「中關村」。[1]此前,1913年的《二萬五千分之一京西圖》上已經有了「中關」的地名。另外有說法稱,中國科學院在此建立科學城時,第一批信封上的地址誤將「中官屯」印為「中關村」,於是將錯就錯,得此名。還有一種說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在制定北京總體規劃時,將中關村這一帶規劃為首都的文教區,大批的科研機構匯聚到這裡。如果再叫「中官兒」,就不合適了,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陳垣最先提議將「中官村」改為「中關村」。[2]

發展歷程[編輯]

1980年代初[編輯]

西北四環中關村段

1980年10月23日,此前曾兩次到美國矽谷考察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春先與6名科技人員一起,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下,成立北京電漿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這一舉動拉開了科技人員面向市場、自主創業的序幕。1984年前後,中關村地區有了一批「下海」經商的科技人員,他們通過創辦民營科技企業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途徑。到1987年,以「兩通兩海」(即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業聚集在自白石橋起沿白頤路(今中關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和中關村路至海淀路一帶、東至學院路,形成大寫的英文字母「F」型地區,被人們稱為「電子一條街」。

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時期[編輯]

1988年5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並規定,以中關村地區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區劃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的政策區範圍。5月20日,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由此,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成立。1994年4月,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將豐臺園、昌平園納入實驗區政策區範圍。1999年1月,經國家科委批准,試驗區區域再次調整,將電子城、亦莊園納入實驗區政策區範圍。從此,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形成「一區五園」的空間格局。

中關村科技園區時期[編輯]

1999年6月5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覆》,原則同意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中關於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意見和關於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發展規劃。8月10日,北京市政府發出通知,決定將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管理委員會更名為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2006年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告第五批通過審批的20家國家級開發區(2006年第3號)。調整後的中關村科技園區總面積為23252.29公頃,包括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德勝園(含雍和園)、電子城(含健翔園)、亦莊園(包括通州光機電一體化園區和通州環保園區)、石景山園、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形成了「一區十園」的空間格局。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時期[編輯]

位於昌平區生命科學園站旁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位於海淀北部馬連窪街道上地街道中關村軟體園

2009年3月13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覆》發布,明確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新定位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目標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該條例明確規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由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電子城、亦莊園、德勝園、石景山園、雍和園、通州園、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以及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准劃定的其他區域等多園構成。」2012年10月1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調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空間規模和布局,由原來的一區十園增加為一區十六園,包括東城園、西城園、朝陽園、海淀園、豐臺園、石景山園、門頭溝園、房山園、通州園、順義園、大興-亦莊園、昌平園、平谷園、懷柔園、密雲園、延慶園等園區。

2014年6月,中關村創業大街開街,它是中國首條創新創業主題街區,街區全長220米,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整條街區辦公區域包括了獨立辦公空間、聯合辦公空間和定製辦公空間,同時擁有咖啡廳、書吧、自習室、食堂、籃球場等設施[3]

2016年11月,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北塘掛牌成立,是中國首個跨省市全面改革試驗區。濱海中關園規劃用地10.3平方公里,總建設面積575萬平方米,東至渤海灣,南至京津高速延長線,西至塘漢快速路,北至永定新河[4]

地標雕塑[編輯]

2009年仍在海淀黃莊北天橋北側的《生命》雕塑

中關村的地標雕塑為雙股螺旋形狀的《生命——獻給新技術開拓者》,1987年由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講師孫賢陵根據核酸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設計,又因形如麻花而被居民戲稱為「大麻花兒」,1992年和1997年曾兩度翻建[5]。2009年,雕塑從海淀黃莊路口移除,同時在中關村廣場重塑一座高度10.13米的《生命》雕塑[6],2015年又在海淀黃莊北天橋南側重塑了《生命》雕塑[7]

交通[編輯]

中關村地鐵站外的廣場
中關村地鐵附近

2008年奧運會前夕,北京地鐵10號線開通,經由中關村核心區南部,蘇州街站海淀黃莊站均位於中關村附近。2009年,縱貫中關村中軸線中關村大街的北京地鐵4號線開通,其中中關村站位於中關村核心區,緊鄰中關村大街和北四環路交口;海淀黃莊站則為10號線4號線之換乘站。

中關村大街(實際地名為中關村南大街-中關村北大街)從魏公村至清華西門一線都極易堵車,尤其是中關村大街和北四環路交口,中關村大街和知春路交口堵塞情況更為嚴重。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北京中关村原名"中官" 命名与太监有关. 北京晨報. 2002-08-24 [2013-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2. ^ 中關村社區. 北京“中关村”名字的由来. 2011-02-27 [201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3. ^ 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带您走进“中关村创业大街”. [2023-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0). 
  4. ^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揭牌,系首个跨省市全面改革试验区. 澎湃新聞. [2016-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7). 
  5. ^ 海淀黄庄“生命”雕塑建成. 北京園林年鑑 (北京市園林局). 1998: 92. 
  6. ^ 中关村“双螺旋”搬家. 北京晚報. 2009-08-27 [2020-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7. ^ 尹世昌; 田鋒. 中关村的雕塑之光——《生命》. 中關村 (海淀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2017, (03): 108–109. ISSN 1672-0466. 

來源[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