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聖外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內聖外王儒家思想觀點。最早出現自道家典籍《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後被儒家所發揮,其含義指的是個人修養與政治主張。「內聖」,即將藏於內心自然無為;「外王」,即將道顯示於外,推行王道。「內聖外王」,意謂內有聖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兩者的結合。其中,「內聖」是體,外王則是用。

思想內涵[編輯]

作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時代並沒有明確提出「內聖外王」這一概念,而《莊子·天下篇》明確提出了「內聖外王之道」,但其思想內涵與孔子在《大學》所提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把個人修身的好壞看成政治好壞的關鍵這一觀點相吻合[1][2],三大綱領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步驟)被視為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途徑,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被視為內聖之業,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視為外王之業。[3][4]「內聖外王」這一儒家思想也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以及哲學等產生重要影響。

歷史發展[編輯]

孔子以德才把人劃分為君子小人兩類,並讓有德才之人居於高位,在其「六藝」教育中,把禮、樂、書、數分為文,把射、御分為武。可見其重視文武並重。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儒家思想出現了重文輕武、內聖強外王弱的局面。儒家「內聖外王」理論形成與發展歷史可分為:宋代改革派與功利派階段;明代心學與實學階段;清代提倡實學階段,清王朝末期在歐洲列強的打擊下出現洋務派民族資產階級改良派階段;民國時期三民主義當代新儒家文化現象出現階段這幾個過程。[5][6]

影響[編輯]

「內聖外王」作為一種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強調的是在既定的社會體制下的自身修行,並不對外部社會制度有所訴求,要求制度的建設與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層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對人身的保障。[7]與西方民主憲政自由主義制度相比,「內聖外王」中的通過內修的濟世功用,以實現個人理想和達濟社會,進而達到王道社會這一中國傳統政治理想,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專制皇權導致人治膨脹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張缺少分權制衡、社會制度建構的非正義性而導致其實施起來較難,[8]常常出現「內聖不外王,外王不內聖」的局面[9],是一種政道有餘但治道不足的表現。[3][10]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浅析“内圣外王”思想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龍源期刊網.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簡體中文). 
  2. ^ 崔建林 主編. 《四书五经》.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6-12. ISBN 9787104024927. 
  3. ^ 3.0 3.1 范亚峰: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 公法評論網. 2003-08-14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1) (簡體中文). 
  4. ^ (簡體中文)第13節 - 第二章 內聖外王:感化力的智慧之源[永久失效連結] 管理人網
  5. ^ 3.2.3内圣外王的文化自救. 儒家氣學網. 2009-07-14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5) (簡體中文). 
  6. ^ 内圣外王的困境与基督教原罪说的启示. 四川大學哲學系網. 2006-03-03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0) (簡體中文). 
  7. ^ 制度重要还是内圣外王重要. 烏有之鄉網. 2007-12-12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7) (簡體中文). 
  8. ^ 政治学视域中的“内圣外王”. 中國期刊網. 2009-09-19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簡體中文). 
  9. ^ 辛若水:走出内圣外王. 中國藝術批評. 2009-09-23 [2009-09-30] (簡體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10. ^ 从政治学视角看儒学:“内圣”缘何开不出“外王”?. 新國學網. 2008-04-23 [2009-09-30] (簡體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