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舞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夏》夏朝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樂舞。

據聞堯帝在位時,洪水氾濫,民不聊生,的父親四岳推選領導治水,堯便派鯀去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使用障水法,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鯀歷時九年,終究未能平息洪水災禍。後來,堯將帝位禪讓給,鯀便被舜處死(一說流放)。

之後,禹便繼任父親的治水工作。他汲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法治理水患。經過十三年的治理,終於疏通九河。在治水的過程之中,禹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禹因治水有功,舜便將帝位禪讓給禹。由禹開始,史稱夏朝

百姓為了歡慶治水的勝利,便開始歌頌禹治水的功績,並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而在慶典中所表演的樂舞,就是《大夏》。這還有另一種說法:即禹繼位之後,便命令大臣皋陶製作《夏籥》九樂章,以此來宣揚自己治水的功績。

《大夏》用伴奏,故亦稱《夏籥》。又因樂舞共分九成(即九段),所以也稱《夏籥九成》。「籥」字由最初的甲骨文研究顯示,它大概是用兩根竹管所製成的一種樂器。古人用繩子將兩根竹子捆在一起,管子上端有吹孔,可以吹奏發出聲音。一件籥可以吹出兩個音符,據說是「排簫」的前身。

根據《禮記‧祭統》《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周朝時期仍有《大夏》的表演。周朝時期的《大夏》,舞者由六十四人所組成,每八人站成一行,稱為「一佾」,共八行,所以稱為「八佾」。舞者的頭上戴著皮製帽子,上半身裸露,下半身穿著白色短裙。右手持羽毛,左手持籥,一邊歌唱,一邊奏樂,一邊舞蹈。是一種盛大的場面,表現出粗獷和質樸的味道。周兩代,君王一直命人表演《大夏》,用以祭祀山川。



©本文參考書籍《中國古代音樂舞蹈史話》張以慰著/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編/大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