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 (紀錄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安門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影片《天安門》片頭截圖
基本資料
導演韓倞
高富貴[*]
編劇白傑明
約翰·克勞利[*]
配樂Mark Pevsner
剪輯David Carnochan
製片商長弓電影公司(Long Bow Group)
片長186分鐘
語言英語普通話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美國)1995年10月
發行商香港 映象無畫(創造社)
美國 Center for Asian American Media
澳大利亞 Ronin Films

天安門》(英語: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美國製作的訪問紀錄片,透過訪問及回顧,描述關於1989年發生在天安門等地的整個八九學運。該片曾於香港一間戲院上映了幾個月。該電影是由美國紀錄片製作人卡瑪及其丈夫高富貴(英語:Richard Gordon)擔任導演及製片,David Carnochan擔任副導演及剪輯工作。該片是美國公共電視台(PBS)的Frontline系列歷史紀錄片的一集,但同時也作為單獨的紀錄片上映、發行和參展。該片於1995年10月在美國首映。本片由美國國家人文科學基金、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及美國公共廣播局資助拍攝。

影片主要觀點[編輯]

按照該紀錄片的說法,影片「透過採訪當年經歷過這場運動的學生工人知識分子、和政府官員,再現了這五十天內發生的爭端、憤怒、無畏、亢奮、荒誕、以及種種悲劇,並對運動中人們所習慣的思維觀念和話語體系提出了批評和質疑」。

影片內容在探討運動發生的原因,和部分運動領袖在抗議運動進行中的不適當行為。尤其是影片針對另外一位運動指揮柴玲,在她逃亡過程中對外界關於6月4日清晨在天安門廣場發生的「坦克把學生碾成肉餅」、廣場死亡人數達200至4000多的描述,絕食運動發起人之一的台灣歌星侯德建強調,他「6點半還在廣場上,一點也沒有看見」,他接著表示這些描述是「以謊言打擊敵人」。其他包括劉曉波韓東方吳國光梁曉燕等人都在反思當時社會和自己的行為。

不過,影片還是紀錄了部分發生在天安門周圍,以及北京其他街區的解放軍開槍及人民傷亡的情況,其中包括後來發起「天安門母親」活動的丁子霖描述她兒子蔣捷連參加抗議活動被打死的經過。影片還紀錄了大連居民肖斌因為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記者採訪說政府有拿「坦克壓學生」而被判刑10年。影片最後以畫外音的方式,指出鄧小平「面對改革帶來的危機,他拿起來舊式武器」,他「想在歷史上留下知民愛民的名聲」「但是六四屠殺成為他無法抹去的一筆」。

本片關於六四當天天安門廣場上並沒有發生如部分運動領袖所說的上千學生被坦克碾斃的觀點,之後在美國公共電視台的紀錄片《Tankman》中也有映證[1]。《Tankman》的觀點是「天安門廣場上面並沒有發生屠殺,屠殺是發生在其他地方」。[2]

訪問人物[編輯]

本片中,眾多參與了當年運動的人物接受了採訪,例如學生領袖王丹吾爾開希封從德項小吉,天安門四君子劉曉波侯德健,高校老師梁曉燕,知識界代表戴晴戈揚,參與運動的工人趙洪亮、呂京花韓東方,前政府官員吳國光,天安門母親丁子霖等人。

遺憾的是,當年的天安門廣場總指揮柴玲拒絕了採訪。但是,影片引用了多段當年柴玲的錄影。

爭議[編輯]

柴玲[編輯]

卡瑪與她的《天安門》,和柴玲之間有很大爭執。這主要來自影片對於柴玲的描述。柴玲在片中被描述成反面人物,王丹說柴玲靠眼淚博取支持,侯德健指柴玲用謊言打擊敵人。影片也剪接了柴玲對美國記者金培力部分極具爭議的的錄音片段,包括柴玲說「作為我個人,我願意求生下去」、「不會有任何結果」、「期待的就是流血」等語句。另外,《天安門》也記錄了柴玲所說(後來被認為不實)的廣場死傷情況。

《天安門》沒有直接採訪柴玲;卡瑪後來稱,她當時堅持採訪柴玲,卻被柴玲拒絕。她認為柴玲出爾反爾。1996年《波士頓環球報》的報導稱,《天安門》的宣傳破壞了柴玲的生活,柴玲稱自己收到了恐嚇信;卡瑪對此感到「大惑不解」,認為柴玲演戲。[3]

對於卡瑪的紀錄片《天安門》,2009年,王丹封從德嚴家祺鄭義盛雪等人簽署《致〈天安門〉製片人的公開信》。王丹、封從德等人認為,《天安門》有選擇地引用句語和遺漏史實,讓觀眾得出對柴玲的印象;他們指責《天安門》,稱「期待流血」、「我願意求生」等言論爭議都為斷章取義。[4]有評論認為《天安門》透過大量剪切和對比,對柴玲的形象刻意塑造引導,原先王丹承受主要攻擊,《天安門》廣泛傳播之後則被柴玲頂替。[5]王丹也寫了一封《為柴玲辯護——致港大學生的信》聲援柴玲。[6]而後,天安門網站上卡瑪發表公開信坦言,無法因為一位歷史人物(指柴玲)的不完美,而認為對人民開槍的政府是合理的。

2007年,擔任Jenzabar公司總裁的柴玲以損害名譽和商標侵權為由,起訴《天安門》紀錄片製片人卡瑪[7]。卡瑪的長弓公司發起呼籲,希望社會能對事件給予關注,並要求維護自身權利、捍衛言論自由。[8]

參考文獻[編輯]

  1. ^ The Tank Man _ FRONTLINE. 公共廣播電視公司.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2. ^ Malcolm Moore. Wikileaks: no bloodshed inside Tiananmen Square, cables claim. 每日電訊報. 2011-06-04 [2021-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英語). 
  3. ^ 莫茫. 卡瑪:为什么《天安门》没有采访到柴玲?. www.duping.net. 2009-06-05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4. ^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www.tsquare.tv. [202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5. ^ 慢牛. 《天安門》影片評述︰卡瑪對柴玲的形象塑造,反思學生領袖. 右派網. 2009-06-14 [202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6. ^ 王丹:为柴玲辩护——致港大学生的信. 明報. 2009-04-24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 
  7. ^ 亞微. 六四领袖柴玲起诉纪录片天安门. 美國之音 (華盛頓). 2009-05-16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1). 
  8. ^ 長弓紀錄片製作組 呼籲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天安門》紀錄片網站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