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坦·休·奧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 H. Auden
1939年像
出生Wystan Hugh Auden
(1907-02-21)1907年2月21日
 英國英格蘭約克
逝世1973年9月29日(1973歲—09—29)(66歲)
 奧地利維也納
公民權1946年入美國籍
母校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
職業詩人
配偶艾莉卡·曼(1935年,只是為了給她提供英國護照,非事實婚姻)
親屬

威斯坦·休·奧登(英語:Wystan Hugh Auden /ˈwɪstən ˈhjuː ˈɔːdən/,1907年2月21日—1973年9月29日,著作多以W. H. Auden出版), 英國-美國詩人,20世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曾在中國旅行,並與其同伴小說家克里斯多福·依修伍德合著了《戰地行紀》一書。

他出生於約克,在伯明罕長大,1930年代以其《詩選》(Poems)成名,1939年移居美國,1946年獲得美國國籍,1947年憑長詩《焦慮的年代》(The Age of Anxiety)獲得普利茲詩歌獎,1956年至1961年間在母校牛津大學教授詩歌。

他曾和克里斯多福·伊舍伍切斯特·卡爾曼等多名男性詩人發展出感情。但在他活著的時候,他仍被視為僅次於葉芝T·S·艾略特的20世紀英語詩人,在後世他的名聲更有超越兩人的趨勢。[1]

生平[編輯]

早年[編輯]

故居

他出生於約克布薩姆(Bootham),父親喬治(George Augustus Auden)是名外科醫生,母親康絲坦斯(Constance Rosalie Auden,née Bicknell)是名護士[2]。他是家裡三個男孩中最小的,他的大哥喬治·伯納德後來成了農民,二哥約翰·比克內爾成為了地質學家。奧登家是一個鄉紳家族,祖輩在英格蘭教會工作[3],屬高教會派[4][5]。奧登說他對語言及音樂的愛好來源於童年的教堂布道。據他自己所說,他家有冰島人血統,因此他很喜歡冰島和古諾爾斯傳說[6]

1908年,奧登家搬到索利哈爾[7],其父成為當地學校里的醫生和老師。奧登通過閱讀父親的藏書,對精神分析學產生興趣。他在8歲進入寄宿學校讀書[8],假期回家,喜歡在奔寧山脈散步,這裡的風景後來多次出現在他的作品中[9][10]。他早年的夢想是成為採礦工程師,但後來對語言的興趣日益增強[11][12]

聖埃德蒙學校

他曾就讀於薩里郡的聖埃德蒙學校(St Edmund's School),在那裡結識克里斯多福·伊舍伍[13],13歲時,他轉學至諾福克的格瑞薩姆學校(Gresham's School),曾參演學校舉辦的莎士比亞戲劇[14],並在那裡立志成為詩人[4]。1923年,他在學校的出版物上發表了他的第一首詩[15]

1925年,他拿著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攻讀生物學,二年級轉學英語文學,在托爾金的影響下進一步對古英語產生興趣。他在牛津的同學包括塞西爾·戴-劉易斯路易斯·麥克尼斯史蒂芬·斯彭德等,他們在1930年代形成了「奧登集團」。1928年,他自牛津畢業,獲三等學位[4][7]

1925年,在A·S·T·費希爾(A. S. T. Fisher)的介紹下,他又聯繫上了克里斯多福·伊舍伍,隨後幾年二人頻繁交流詩作,還曾合著小說,並發展出性關係。[16]

1928–1938[編輯]

1928年末,他前往柏林,在那裡呆了九個月,柏林動盪的政治和經濟形式令他深有感觸[7]。1929年返回英國後,他曾當過一段時間教師,1930年出版《詩選》(Poems)並先後在海倫斯堡拉奇菲爾德學院(Larchfield Academy)和莫爾文丘陵唐斯學校(Downs School)任教,受到學生們的愛戴[4]。1933年6月,他在唐斯突然感受到一種「聖愛的幻覺」(Vision of Agape),為他在1940年皈依聖公會埋下伏筆[17]

1935年,他與艾莉卡·曼假結婚,以幫助對方獲得英國公民身份,從而擺脫納粹德國[18],在這之前艾莉卡·曼曾向克里斯多福·伊舍伍求助,被後者拒絕,但推薦了奧登給她[19]。奧登和曼一生從未一起生活,但也保持了多年友誼,其婚姻關係一直維持到曼去世[20][21]

1935年至1939年間,他以寫作評論、散文為生,也曾在英國郵政總局的GPO影片部(GPO Film Unit)工作,寫過一些戲劇和劇本[22],他的作品在1930年代由倫敦組合劇院(Group Theatre)演出[7]

1936年,他在冰島待了三個月,為1937年出版的《冰島來信》(Letters from Iceland)收集素材。1937年,他前往西班牙,本來是打算在西班牙內戰中開救護車救人,但只找到一些寫宣傳文稿的活計,他感到無用武之地,一周後便離開了[23]。1938年,他和伊舍伍在中國旅行六個月,以抗日戰爭為背景寫下《戰地行紀》(1939)一書。之後,他在美國紐約短暫停留,便返回了英國,1938年還曾去過布魯塞爾[4]

1939–1973[編輯]

奧登和伊舍伍,卡爾·范·韋克滕攝於1939年2月6日

1939年1月,他和伊舍伍搭乘輪船前往紐約,這曾被許多英國人視為一種背叛行為,使得他名聲受損[4]。同年4月,伊舍伍移居加州,二人此後餘生便很少見面。與此同時,他和切斯特·卡爾曼發展出感情,二人的關係維持了兩年時間,期間曾週遊美國。後來,奧登用「婚姻」和「蜜月」來比喻這段經歷[24]

1941年,由於奧登堅持雙方都要對對方保持感情忠誠,卡爾曼終止了和他的性關係[25],但而後還保持著友誼,1953年至奧登去世,二人幾乎一直合租在一起[26]

奧登墓

1939年9月,英國對德宣戰,他聯繫英國駐美國華盛頓大使,說如果祖國需要他他可以回國,但被告知他這個年紀的人中國家僅需要軍人,因而作罷。1941年至42年間,他在密西根大學教授英語文學。1942年8月美軍征他入伍,但因健康問題沒有通過。他曾獲古根海姆獎,但沒有接受,1942年前往斯沃斯莫爾學院教書,為期三年。[4]

1945年年中,他隨著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團前往德國,調查戰後的德國社會。返回美國後,他定居曼哈頓,曾在新學院擔任社會研究講師,也曾在本寧頓學院史密斯學院等學校擔任客座教授。1946年,他自然歸化為美國公民[4][7]

1948年,他開始在歐洲避暑,最初住在伊斯基亞,1958年開始住在基希施泰滕並靠1957年獲得的費爾特里內利獎(Premio Feltrinelli)的獎金在基希施泰滕買了一座農場[27]。1956–61年間,他是牛津大學新的詩歌教授(Professor of Poetry),每年做三次講座,冬天就繼續待在紐約[7]

1963年,卡爾曼搬出了他和奧登合租的紐約公寓,但夏天還一起在奧地利度過。1972年,奧登搬回英國過冬,他的母校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給他提供了一座小別墅。1973年,本打算第二天就回牛津的奧登,在於奧地利文學學會朗讀了自己的作品後的幾小時內,在維也納的酒店(Hotel Altenburger Hof)里逝世[28],死後葬於基希施泰滕[4]

參考文獻[編輯]

  1. ^ Smith, Stan. Introduction. Stan Smith (編).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 H. Aud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4. ISBN 978-0-521-82962-5. 
  2. ^ Carpenter, W. H. Auden, pp. 1–12.
  3. ^ Kindred Britain. [12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2).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Carpenter, Humphrey. W. H. Auden: A Biograph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81. ISBN 978-0-04-928044-1. 
  5. ^ Davenport-Hines, Richard. Auden. London: Heinemann. 1995. ISBN 978-0-434-17507-9. 
  6. ^ Davidson, Peter. The Idea of North. London: Reaktion. 2005. ISBN 978-1861892300. 
  7. ^ 7.0 7.1 7.2 7.3 7.4 7.5 Mendelson, Edward. Auden, Wystan Hugh (1907–1973)需要付費訂閱.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online. 牛津大學出版社. January 2011 [26 May 2013]. doi:10.1093/ref:odnb/30775.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Template:Subscription or libraries
  8. ^ Carpenter, W. H. Auden, pp. 16–20, 23–28.
  9. ^ Carpenter, W. H. Auden, pp. 13, 23.
  10. ^ Myers, Alan; Forsythe, Robert. W. H. Auden: Pennine Poet. Nenthead: North Pennines Heritage Trust. 1999. ISBN 978-0-9513535-7-8. 
  11. ^ Auden, W. H. The Prolific and the Devourer. New York: Ecco. 1993: 10. ISBN 978-0-88001-345-1. 
  12. ^ Partridge, Frank. North Pennines: Poetry in Motion. Independent.co.uk. 23 February 2007 [2 Dec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4). 
  13. ^ Blamires, Harry. A Guide to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in English. 1983: 130. 
  14. ^ The Times, 5 July 1922 (Issue 43075), p. 12, col. D
  15. ^ Auden, W. H. Bucknell, Katherine , 編. Juvenilia: Poems, 1922–192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0-691-03415-7. 
  16. ^ Davenport-Hines, Richard. Auden. London: Heinemann. 1995. ch. 3. ISBN 978-0-434-17507-9. 
  17. ^ Auden, W. H. Forewords and Afterword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3: 69. ISBN 978-0-394-48359-7. 
  18. ^ Lebor, Adam; Boyles, Roger. Surviving Hitler, Choices, Corruption and Compromise in the Third Reich. Simon & Schuster. 2000. ISBN 0-684-85811-8. 
  19. ^ Snyder, Louis L. 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 Marlowe & Co. 1976. ISBN 1569249172. 
  20. ^ Martin, David; Mendelson, Edward. Why Auden Married.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4 April 2014 [10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6). 
  21. ^ WH Auden (1907-1973). BBC History. 2014 [10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1). 
  22. ^ Mitchell, Donald. Britten and Auden in the Thirties: the year 1936.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81. ISBN 978-0-571-11715-4. 
  23. ^ The Good Comrade, Memoirs of Kate Mangan and Jan Kurzk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 History (IISH), Amsterdam.
  24. ^ Mendelson, Edward. Later Aude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9: 46. ISBN 978-0-374-18408-7. 
  25. ^ Farnan, Dorothy J. Auden in Lov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4. ISBN 978-0-671-50418-2. 
  26. ^ Clark, Thekla. Wystan and Chester. London: Faber & Faber. 1995. ISBN 978-0-571-17591-8. 
  27. ^ Nachrichten, Salzburger. Gedenkstätte für W. H. Auden in Kirchstetten neu gestaltet. www.salzburg.com. 8 September 2015 [30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6). 
  28. ^ Shrenker, Israel. W. H. Auden Dies in Vienna. The New York Times. 30 September 1973 [20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