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萊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威萊龍屬
化石時期:諾利階
威萊龍的唯一標本,編號MCSNB 475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演化支 鐮龍類 Drepanosauromorpha
屬: 威萊龍屬 Vallesaurus
Renesto & Binelli, 2006
模式種
Vallesaurus cenensis
Renesto & Binelli, 2006
  • V. cenensis
    Renesto & Binelli, 2006
  • V. zorzinensis
    Renesto et al., 2010

威萊龍屬(屬名:Vallesaurus)是種史前爬行動物,屬於鐮龍類,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的歐洲

發現歷史[編輯]

威萊龍目前發現一個標本(編號MCSNB 4751),是在1975年發現於義大利北部,由貝爾加莫的市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發現。之後,化石交給德國斯圖加特國立自然學博物館古生物學家魯玻特·威爾德(Rupert Wild)。在1991年,魯玻特·威爾德將這個化石命名為威萊龍Vallesaurus cenensis)。屬名是以貝爾加莫博物館的前館長Valle為名,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地的Cene市鎮為名[1]

生理特徵[編輯]

威萊龍是種小型爬行動物,身長約15公分。前掌具有五指,第四指最長,與肱骨一樣長。腳踝具有跗中央骨,與脛骨連接。跗骨蹠骨的末端高度特化,第一腳趾沒有趾爪[1]

與同屬鐮龍科的巨爪蜥相比,威萊龍有些不同的特徵。舉例而言,威萊龍的口鼻部較短、較高,上頜較厚、較大,上頜的牙齒較大,頸椎較短。第二、第三節背椎神經棘之間沒有癒合。與鐮龍相比,威萊龍也有些不同的差異,例如第二手指沒有大型指爪。與鐮龍科的鐮龍、巨爪蜥(可能還有Dolabrosaurus)相比,威萊龍的尾巴末端沒有鉤狀尾椎。威萊龍與高尾龍的差異在於,前段背椎沒有前後擴大的神經棘,前肢短於後肢[1]

生活方式[編輯]

威萊龍具有典型的鐮龍類身體結構,顯示牠們也可能是種陸棲爬行動物[2]。威萊龍的前掌各手指不能做出相對應的動作,但根據掌骨的形狀、極長的手指,顯示牠們也可能具有攀爬於樹枝的能力[3]。這是鐮龍科的陸棲適應演化的其中一個證據。

威萊龍與其他鐮龍類的背部前端隆起,頸椎高度特化,限制頸部的橫向動作。科學家推論,這顯示有大型肌肉、韌帶附著於頸部與背部。這群動物也可能藉由快速的頭部、頸部動作,以捕捉獵物。頸椎的橫向動作有限,可能是防止頸部快速動作時,造成頸椎的關節脫落[2]。體型較小的巨爪蜥、威萊龍可能以昆蟲為食。威萊龍的牙齒似乎是合咬穿、咬碎昆蟲與節肢動物的堅硬外骨骼[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Renesto S. & Binelli G. (2006) 「』』Vallesaurus Cenensis』』 Wild, 1991, A Drepanosurid (Reptilia, Diapsida): From the Late Triassic of Northern Italy」, Riv. It. Paleont. Strat. 112: 77-94, Milano.
  2. ^ 2.0 2.1 Renesto, S. (2000) 「Bird-like head on a chameleon body: new specimens of the enigmatic diapsid reptile Megalancosauru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of North Italy.」 Riv. It. Paleont. Strat. 106: 157-180, Milano.
  3. ^ Unwin D. M., Alifanov V. R. & Benton M. J. (2000) 「Enigmatic small reptiles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Kirgizia」, pp. 177-186. In: Benton M. J., Unwin D. M. & Kurochin E. 「The age of Dinosaurs in Russia and Magnol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