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學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政學系,前身為歐事研究會,是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內部派系,是一個較鬆散的集團,以民意代表及行政官員為主體。可分為北洋政府時期的政學系,以及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的新政學系。

歷史[編輯]

1913年,因反對袁世凱國民黨號召二次革命,被袁世凱宣布為非法組織。1914年,孫文日本宣布成立中華革命黨。國民黨中許多成員反對這種要求個人崇拜、以軍事革命為目標的政黨,拒絕加入。8月,國民黨中不支持孫文的部份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歐事研究會。1916年11月下旬,段祺瑞內閣時期,張耀曾李根源谷鐘秀等國民黨籍國會議員,以歐事研究會成員為骨幹,聯絡相同政見者組成政學會[1],這個派系的成員於是被稱為政學系。楊永泰是這個學會的成員,並與黃郛相熟。

1926年,蔣介石出師北伐,同年黃郛被蔣介石邀請南下,為蔣介石清黨,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出謀劃策。經由黃郛,政學系多位成員被推薦進入蔣介石政權中,他們被稱為新政學系,包括楊永泰熊式輝張群吳鐵城等人。黃郛是政學系的靈魂人物。

1931年,楊永泰與張群,在上海建立新中國建設學會,為新政學系正式活動的開始。

1932年,楊永泰跟隨蔣介石主持鄂豫皖三省剿共工作,出任三省剿共司令部秘書長、南昌行營秘書長。楊永泰提出一套「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理論,為蔣介石所信用。從楊永泰開始,政學系之名得以傳播。

1935年,由於汪精衛被刺,蔣介石出任行政院長。因黨內匱乏人才,蔣介石任命翁文灝蔣廷黻、張群、張嘉璈吳鼎昌王世杰等大批政學系成員進入內閣,正式將政學系納入體制。黨內人士對此大為不滿,張繼批評稱,「欲知中國政局之真像,非至中國銀行樓上探聽不可。」(中國銀行是楊永泰、張群、吳鐵城等人所在)[2]

1936年,楊永泰CC派暗殺,不久黃郛因病去世。此後,張群成為政學系的核心人物。

1946年3月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上,CC系發起「革新運動」,並指責政學系在政協決議問題上「出賣黨國」。經此,政學系的影響趨於式微[3][4]

1949年,中國國民黨撤退到台灣,部份政學系成員如張群等也來到台灣。

評價[編輯]

1946年7月國共和談期間,周恩來與一位美國教授談話時,對國民黨權力結構歸納道:「國民黨的最後決定權是操在蔣介石的手中,但蔣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受他下面各集團影響的。每一個集團都在他之下,都非操有全部的權力。這權力是分割的,如黨務操在CC系的手中,財務操在的手中,軍事操在黃埔系的手中,行政方面則政學系的勢力較大。這樣各集團都是只有一部分權力,而在他們的全體之上則是蔣,造成蔣的政權。同時每一個集團都對蔣有影響。」[5]

參考文獻[編輯]

  1. ^ 政學會成立記. 民國日報 (上海). 1916-11-23. 
  2. ^ 王子壯. 王子壮日记 第3册.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1: 16. ISBN 9789576717956. 
  3. ^ 許紀霖; 陳達凱主編. 中国现代化史. 上海: 學林出版社. 2006: 510. ISBN 7-80730-248-8. 
  4. ^ 鄧野.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 401–405. ISBN 978-7-5097-2784-3. 
  5.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中共南京市委員會編. 周恩来一九四六年谈判文选.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6: 535. ISBN 7-5073-0307-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