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樂經》是傳說中的儒家六經之一,久佚,後世多謂之燬於秦始皇焚書,但《樂經》是否存在仍然眾說紛紜。

說法[編輯]

古往今來有多人對其進行過論述,可大致歸納如下:

已燬說[編輯]

  • 《樂經》焚於秦火
    此說以田君為代表。田君《〈樂經〉的性質與亡佚新探》曰:「《樂經》……說其本身就是樂舞,現在看來,恐怕不太妥當。……《樂經》作為先秦經典,其中記載的內容,應當是樂之義理體制。……緊接著項羽又一把火,……本來就被打入『冷宮』的《樂經》,歷經磨難,徹底失傳。」[1]
  • 《樂經》焚於漢末兩晉說
    熹平石經東漢熹平年間由官方校定儒家經典的刻石,《後漢書·蔡邕傳》的記載,「蔡邕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揚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可推知當時樂經還存在。今日河南博物館館藏的熹平石經殘石中,有兩件殘石所刻為中國傳統音律(「五音十二律」)和樂器編鐘相關內容。因《熹平石經》皆是儒家經籍,不會有任何儒家經籍之外的文獻入選,且在其他儒家經籍中無相關音樂內容,《禮記·樂記》通篇也無這兩塊殘碑所載之文字,可判定這兩件殘石很可能屬於《樂經》。[2]

改名說[編輯]

  • 「樂經」即「詩樂」說
    此說以明朝劉濂為代表。朱載堉於《律呂精義內篇五·候氣辨疑第八》引用劉濂《樂經元義》曰:「六經缺『樂經』,古今有是論矣。愚謂『樂經』不缺,三百篇者,『樂經』也,世儒未之深考耳。」[3]
  • 「樂經」即《周官·宗伯·大司樂》說
    此說以明朝朱載堉和清朝李光地為代表。朱載堉《樂學新說》曰:「臣謹按:時,竇公獻古《樂經》,其文與《大司樂》同,然則《樂經》未嘗亡也。」[4]李光地《古樂經傳》曰:「《漢書》,文帝時……出其本經一篇,即今《周官·大司樂》章,則知此篇乃古《樂經》也。」[5]
  • 「樂經」即《禮記·樂記》說
    此說以羅藝峰為代表。羅藝峰《由〈樂緯〉的研究引申到〈樂緯〉與〈樂經〉的問題》曰:「兩漢相續,時代接近,證明造的時代的確是把《樂記》作為《樂經》的……」[6]

不存在說[編輯]

  • 「樂本無經」說
    此說以邵懿辰為代表,邵懿辰《禮經通論·論樂本無經》曰:「樂本無經也。……故曰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樂之原在《》三百篇之中,樂之用在《》十七篇之中,……先儒惜『樂經』之亡,不知四術有樂,六經無樂,樂亡,非經亡也。」[7]聶麟梟的文章《「樂本無經」——從經學史與「六藝」教學活動解讀「樂經」疑案》。亦持此說,並引入了經學史與「六藝」教學活動的視角,認為「『經』脫胎於『六藝』教學活動,『經學』誕生於秦漢之際『焚書』後產生的『文獻自覺』,『五經博士』確認之時便無『樂經』,『樂經』一詞出於王莽時人偽作,發揚於沈約宋書·樂志》,後世之研究多誤,蓋受後世經學思維影響過深之故。」[8]
  • 「樂經」即「樂舞」說
    此說以項陽為代表。項陽《〈樂經〉何以失傳》曰:「《樂經》應該特指在周代被奉為經典的、作為雅樂核心存在、所備受推崇的『六代樂舞』,這裡的『樂經』是『經典樂舞』的含義。如此,《樂經》之失便可釋然。」[9]
  • 「樂經」即樂譜
    持此觀點者較少,論述亦寡。楊伯峻先生《經書淺談》導言曰:「樂經可能只是曲調曲譜。」[10]

清華簡[編輯]

2008年7月由校友趙偉國從境外拍賣所得捐贈給清華大學的兩千餘戰國中晚期竹簡(即「清華簡」)中,有《樂詩》一篇,據解讀為「周武王……在文王宗廟舉行『飲至』典禮,……飲酒賦詩」[11]。據此,2009年4月28日的《科技日報》報導:「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教授透露,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最新釋讀發現周武王時的樂詩,『樂詩類似樂經的詩歌』,『更是過去從來沒有見過的』。」[11]

對於該說法,李學勤在《初識清華簡》中澄清說:「今天有人問我說清華簡裡面有《樂經》沒有,我說裡面有關於音樂的內容,可是不知道這個是不是叫《樂經》,因為《樂經》沒有流傳下來,我們不知道《樂經》是什麼樣子。」[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田君.《樂經》的性質與亡佚新探[J].南京: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0(1):25
  2. ^ 探佚消失的《乐经》 ——河南博物院藏“熹平石经”残石内容管窥. 光明報. 2021年1月24日 [2021-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3. ^ 四庫全書[Z].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五·律呂精義內篇五·候氣辨疑第八.
  4. ^ 四庫全書[Z].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五·樂學新說.
  5. ^ 四庫全書[Z]. 經部·樂類·古樂經傳·卷一·樂經.
  6. ^ 羅藝峰.由《樂緯》的研究引申到《樂緯》與《樂經》的問題[J].高雄:經學研究集刊,2007(3).
  7. ^ [清]邵懿辰.禮經通論[M].上海:國學扶輪社,1911.
  8. ^ 聶麟梟.「樂本無經」——從經學史與「六藝」教學活動解讀「樂經」疑案[J].北京:人民音樂,2011(8):62.
  9. ^ 項陽. 《樂經》何以失傳[N].光明日報,2008-6-23(12).
  10. ^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經書淺談[C].北京:中華書局,2005.3
  11. ^ 11.0 11.1 “清华简”研究发现类似乐经诗歌. 科技日報. 2009年4月28日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30). 
  12. ^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3,39.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