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金術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煉金術

鍊金術中世紀的一種化學哲學的思想和始祖,是當代化學的雛形。其目標是通過化學方法將一些基本金屬轉變為黃金,製造萬靈藥及製備長生不老藥。現在的科學表明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但是直到19世紀之前,鍊金術尚未被科學證據所否定。包括艾薩克·牛頓在內的一些著名科學家都曾進行過鍊金術嘗試。現代化學的出現才使人們對鍊金術的可能性產生了懷疑。鍊金術在一個複雜網絡之下跨越至少2500年,曾存在於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波斯印度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古希臘羅馬,以及穆斯林文明,然後在歐洲存在直至19世紀。

西方的鍊金術[編輯]

鍊金術師

早期的鍊金術者的生活時代是從公元1世紀到5世紀。西方最早的鍊金術著作是假藉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的名字所著(約公元100年)。西方鍊金術認為金屬都是活的有機體,逐漸發展成為十全十美的黃金。這種發展可加以促進,或者用人工仿造。所採取的手段是把黃金的形式或者靈魂隔離開來,使其轉入常見金屬;這樣常見金屬就會具有黃金的形式或特徵。金屬的靈魂或形式被看作是一種靈氣,主要是表現在金屬的顏色上。因此常見金屬的表面鍍上金銀就被當作是鍊金術者所促成的轉化。

鍊金術者所採用的一個相當普遍的方法是把四種常見金屬熔合,獲得一種類似合金的物質。然後使這種合金表面變白,這樣就賦給它一種的靈氣或者形式。接著再給它加進一點金子作為種籽或發酵劑使全部合金變為黃金。最後再加一道手續,或者把表面一層的常見金屬蝕刻掉,留下一個黃金的表面,或者用硫磺水把合金泡過,使它看上去有點像青銅那樣,這樣轉變就完成了。

另一種為早期鍊金術者加以廣泛傳播的思想,是一種更原始的觀念,即金屬是兩性生殖的產物,金屬本身就有雌雄之分。這種觀念在伊斯蘭教和中古鍊金術裡的地位比較重要。

自公元12世紀起,基督教盛行的西方開始翻譯阿拉伯希臘著作,包括鍊金術文獻。希臘鍊金術對歐洲的影響遠不及經過了系統化的阿拉伯鍊金術所產生的影響。煉製黃金是歐洲鍊金術的主要目標。歐洲學者根據伊斯蘭鍊金術的理論,作了大量實驗。雖然不可能成功,但為化學的發展與出現積累了大量知識。

Joseph Wright of Derby 1771年畫作《鍛煉賢者之石的鍊金術師》

伊斯蘭世界的鍊金術[編輯]

伊斯蘭鍊金術體現了一種關於本質的哲學,它與古希臘赫耳墨斯的哲學和中國的鍊金術,以及關於礦物和金屬轉變成金的特殊原理都有密切的關係。伊斯蘭教歷史上,穆斯林學者對鍊金術的效能長期爭論不休。正統的宗教學者大多反對鍊金術,而多數自然學科的學者,儘管他們也不相信一般金屬能變成黃金,卻接受了鍊金術的基本觀點。著名的伊斯蘭醫學家伊本·西那在他的《治療書》中關於金屬構成的學說,便是以鍊金術的理論為基礎。

穆斯林中最早的鍊金術者是倭麥亞王子哈立德·伊本·葉基德。8世紀初,鍊金術甚為流行,其代表人物是賈比爾·伊本·哈揚。他的著作《七十本書》和《平衡書》,被視為伊斯蘭鍊金術的基礎理論著作,是用阿拉伯文寫成的關於鍊金術最重要的文獻。穆斯林醫生兼鍊金術拉齊被譽為將鍊金術發展為古代化學的奠基人。

中國的鍊金術[編輯]

鍊金術在中國古代又稱「黃白術」。煉丹術士(煉丹家)認為物質是可以變化的,加以人工鍛煉,可以縮短年代,加速變化。漢武帝時方士李少君欒大自稱能以丹砂製作「黃金」,淮南王劉安的方士則自稱能以製作金和銀。西漢末年,劉向根據劉安留下的秘笈,卻不能成功。王莽據說留下60多萬斤「黃金」,應是一種合金。傳說道士左慈李根都能鍊金。丹家所造的金銀,大都是汞化物。水銀氧化後,有紅黃二色,黃色的就被視為「金」。後世丹家認為水銀在鍊金中是最關鍵的,汞加可以變金。唐宋時代的偽金偽銀多用銅、鐵、錫、水銀合成,丹家如唐初成弼、北宋王捷;北宋時的《寶藏論》記載有偽金5種、偽銀13種。[1]

此外,鍊金術在中國古代也被稱作「煉丹術」,其引用許多道家理念,有不少提及養生和修行的理論,相較於西方鍊金術,中國的煉丹術更為關注如何達至長生不死。秦始皇在討平六國之後,曾派方士徐福到海上求仙人長生不死之藥。漢武帝本人亦熱衷於尋求神仙長生術。東漢時期,煉丹術進一步發展,煉丹術士輩出,如魏伯陽,著書《周易參同契》以闡明長生不死之說。繼後,南朝煉丹術士陶弘景著《真誥》。至唐代,煉丹術與道教結合而進入全盛時期,這時煉丹術士孫思邈,著作《丹房訣要》。這些煉丹術著作有頗多化學知識,據統計共有化學元素六十多種,還有許多關於化學變化的記載。民間還傳說道教淨明道閭山派許遜八仙中的鍾離權呂洞賓師徒會點石成金點鐵成金之術,所以把他們視為財神

只是,大部分所謂「仙丹」乃是用重金屬如等煉製而成的,人若服食不僅無法長生不死,更有可能中毒加速死亡。中國和其他地方一樣,煉丹術有兩大信條:一、相信其他金屬可化為黃金;二、相信服食金丹可以成。在西元前四世紀的中國文獻裡,就明確提到這兩種信條。學者普遍同意鄒衍是煉丹術的創立者。在西元前二世紀,劉安和其他作者(淮南子)(仙藥):「為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可以作黃金」都提到金丹和長生不死的關係。[2]

其他的鍊金術[編輯]

佛教婆羅門教的經文裡曾提到一種能將轉化為,名曰hataka的液體,印度僧侶龍樹亦在《大智度論》裡描述4種金屬轉化的方法。[來源請求]

影響[編輯]

現代科學證明鍊金術是不可行的,因為是原子序79的金屬元素,而非化合物。但是,若使用核融合核分裂的方式,確有可能將其他元素轉變為,但不符經濟效益,而且需要龐大能量,故目前無人採用此種鍊金方式。 鍊金術作為現代化學的先驅在化學發展史上有一定積極作用。通過鍊金術,人們積累了化學實驗的經驗,發明多種實驗器具,認識許多天然礦物。在歐洲,鍊金術成為現代化學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現代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認為,古代的鍊金術實際上是一種人以自己的心靈發展為參照,對自然界現象的投射行為。

參考文獻[編輯]

  1. ^ 馮家昇:《馮家昇論著輯粹》(北京:中華書局,1987),〈煉丹術的成長及其西傳〉,頁360-363。
  2. ^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5,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Physiological Alche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3

研究書目[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