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國農民採用有輪的傳統犁耕地
南非用拖拉機驅動的犁,有五片不可回轉的犁板
木犁(新店文史館藏)

是一種耕作農具,用途是破碎土塊並耕出槽溝,從而為播種做好準備。犁也可以將較深層的土翻到表面上。犁是在一根橫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構成,通常系在一組牽引它的牲畜機動車上,也有用人力來驅動的。犁的材質可以是木頭或是鐵,自有信史以來,犁就是人類使用的工具之一,而且也是農業上的一大進步。

犁的功用是將較深層的土壤翻到土地的表面,並且可以蓋住雜草及以前的作物並讓其自行分解。當犁劃過土壤時,產生了有肥沃土壤的長溝。現在犁過的土地會先讓其乾燥,用破碎土塊並平整後再種植植物。犁地及土壤的處理約會影響土壤上層的12至25公分。在許多土壤中,植物的細根會出現在犁過的上層土壤。

最早的犁是用人力來帶動,但後來發現用動物來帶動會更加有效率。最早的動物用犁是用公牛來帶動,後來有許多地區改用(多半是馱馬英語draft horse)及,也有用各種役用動物來帶動犁。工業化國家中,最早帶動犁的機械是用蒸氣驅動犁田機英語ploughing engine蒸汽拖拉機英語steam tractor,而後來漸漸的被內燃機所取代。

現在一些地方因為土壤流失及沖蝕,犁田的比例漸漸下降,多半改用較淺的犁田方式及其他的水土保持耕作技術,不過仍有一些犁田的愛好者,像每年在愛爾蘭進行的國際犁田比賽英語National Ploughing Championships即為一例。

自然農法提倡不犁田,只有在有硬質地層英語hardpan需要用犁田方法處理時才會犁田,因此新生成的土壤生物可以更快速且更深入的成長及繁殖。因為不犁田,有益的菌類及微生物會將空氣帶進土壤中,再配合不同作物的混栽英語Companion planting,可以自然的減少雜草及害蟲並保留雨水,因此可以避免在耕作中密集的使用水、石油、肥料除草劑。耕作過的土地會更隨時間更肥沃也更有生產力,而犁過的田因著每次耕作時土壤及營養的流失,生產力會漸漸的下降。樸門的支持者聲稱這是在化石燃料漸漸短少下唯一可行的耕種方式。但另一方面,需要定期犁田的農業方式其好處是允許大規模單一作物的種植,而且用機械化設備來取代人力。

農具[編輯]

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的農民就開始嘗試使用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將犁繫上繩子由一頭牛拉動,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

到公元前3000年,犁進行了改進,把尖頭製成一個能更有力地辟開泥土的「犁鏵」,增加了一個能把泥土推向旁邊的傾斜的底板。

中國的犁是由耒耜發展演變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牽拉耒耜以後,才漸漸使犁與耒耜分開,有了「犁」的專名。犁約出現於商朝,見於甲骨文的記載。早期的犁,形制簡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出現鐵犁,並用牛耦耕作[1],史載西漢趙過教民用拉犁耕田[2]。西漢出現了直轅犁,只有犁頭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區,則普遍使用「踏犁」。今天在四川貴州等省的少數民族地區均有踏犁的實物。踏犁也稱「」、「腳犁」。使用時以足踏之,達到翻土的效果。宋周去非嶺外代答·風土》:

漢代鐵製犁鏵,現藏陝西省博物館
中國牛拖犁畫像

踏犁形如匙,長六尺許。末施橫木一尺余,此兩手所捉處也。犁柄之中,於其左邊施短柄焉,此左縣所踏處也。犁柄之中,於其左邊施短柄焉,此左腳所踏處也,......踏犁五日,可當牛犁一日,又不若犁之深於土。

隋唐時代,犁的構造有了較大的改進,出現了曲轅犁。除犁頭扶手外,還多了犁壁犁箭犁評等。陸龜蒙耒耜經》記載,共有十一個用木和金屬製作的零件組成,可以控制與調節犁耕的深度。長達2.3丈,十分龐大,必須雙牛才能牽挽。中國歷史博物館有唐代犁的複製模型。其原理為今天的機引鏵式犁採用。唐朝的曲轅犁與西漢的直轅犁相比,增加了犁評,可適應深耕和淺耕的不同需要;改進了犁壁,唐朝犁壁呈圓形,可將翻起的土推到一旁,減少前進的阻力。

在歐洲,公元前一世紀就已經使用一種新式的犁。它有個輪子控制犁地的深度,這就使犁地的人省力。新式犁有犁刀劃土和一個模板翻土,犁出來的溝又深又整齊,而取代了以前的犁田法。新式犁比舊式犁要重,拖起來需要相當大的力氣,因此農民用牛來犁地。在十世紀和十一世紀則開始用耕田,但是古代中國仍用牛來耕地。

現在在世界的許多地區(包括中國),仍然使用犁來進行耕作。

類似犁的器具也稱為「犁」。

部件[編輯]

現代犁展示圖

圖右顯示出犁的基本部份:

  1. 垂直調節器
  2. 犁刀
  3. 鏨刀
  4. 犁鏵
  5. 犁板

其他未顯示的部分包括轍叉,滑行裝置,犁側板等。

在現代的犁和一些老犁,犁板與犁刃和滑行裝置分開,使這些部件更換時無需更換犁板。

歷史[編輯]

水牛犁田,拍攝於中國的湖北

鋤耕[編輯]

當最早農業形成時,會在肥沃的土壤中用簡單的挖棒英語digging stick鋤頭來耕作,例如在每年洪水過後的尼羅河岸,然後挖洞播種。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人在開始農業文化時都利用挖棒、鋤頭及鶴嘴鋤等工具來進行耕作。鋤耕英語Hoe-farming是熱帶地區及亞熱帶地區傳統的耕種方式,這些地方常見石質土壤、較斜坡度、以根莖類作物及粗糧種植為主。有些地方會用豬代替鋤頭來踐踏土壤及挖土。

鏵式犁[編輯]

寮國犁田的水牛

當需要在比較不肥沃的土壤種植作物時,需要將土壤內營養較豐富的部份帶到地表,因此會用到鏵式犁,鏵式犁不但會在土地中劃出溝槽,也會翻土。鏵式犁也可以加上犁刀,垂直的切割土壤。

愛爾蘭犁[編輯]

愛爾蘭犁英語Loy (spade)是一種愛爾蘭的人工用犁,用在面積較小的農地,或是非常崎嶇的農地,這類的農地可能不適合用馬來犁地,或是農家無法負擔一匹馬的開銷[3]。自1960年代起就有在較貧瘠的農地使用這類的耕作方式[4],這種方式適合愛爾蘭潮濕的氣候,土地用犁翻過後產生的溝槽可以排水,也可以讓馬鈴薯在土地中成長,在山上比較不宜找到其他的耕作方式[5][6]

可翻轉犁[編輯]

四溝的可翻轉犁

可翻轉犁(reversible)有二片背對背安裝的鏵,一片往左邊轉,另一片往右邊轉。當在田地裡工作,一片鏵犁地,另一片則是在空轉,當犁到農地末端要調頭時,會調整鏵的位置,用另一片鏵來犁地了,因此可以依一致的方向來犁田。

現代的犁[編輯]

現代的犁一般是由多個可翻轉犁(reversible ploughs)組成,利用三點懸掛英語three-point hitch的方式接到牽引機上,其用來破土的鏵在二片到七片之間,若是半懸掛式犁(semi-mounted ploughs,鏵的提昇是由一半長度的輪子來維持),最多會到十八片鏵。牽引機的液壓系統用來提昇這些機構,並調整犁溝的寬度及深度。農夫仍需要在牽引機上操作draughting連桿,使犁和土壤之間有固定的角度。新式的犂可以自動控制深度及角度。

特殊的犁[編輯]

鑿子犁[編輯]

配合鑿子犁的耕耘機。鑿子犁在後方
Bigham Brother牌的番茄分蘗機

鑿子犁(chisel plough)是一種可以深翻土地,但可以減少土壤破壞的農具。鑿子犁的主要用途是鬆開土壤並且使土壤通氣,而將之前殘留的作物留在土壤上的上方。鑿子犁可以減少土壤壓實的影響,也可以打碎plowpan英語ploughpan及黏土。鑿子犁和其他的犁不同,不會翻轉土壤,因此常用在免耕英語no-till farming或少耕的農法,這些農法致力於減少土壤的侵蝕,也設法將有機物質及之前殘留的農作留在土壤的上層。也有學者認為鑿子犁是比較符合永續農業的農具。

起壟犁[編輯]

起壟犁(ridging plough)用在像馬鈴薯大蔥之類的作物上,這類作物會種在土壤形成的壟堆中,產生壟堆的技巧稱為Hilling英語Hilling。起壟犁有二個二個一組,彼此相對的鏵,因此會切割出一條深溝,並且將土堆在二個深溝之間。在收成時也可以用起壟犁來收成作物。

優點和缺點[編輯]

鏵式犁若用在寒帶及溫帶土壤,深度不超過二十公分,可以使土壤鬆動,可以使土中的作物秸稈、肥料及石灰石和氧氣作用。減少因為揮發造成的氮肥損失,使土中的有機物質更快變成腐殖質,使土壤更加肥沃。犁會消除收割設備留下的輪跡和車轍,也可以在隔年春天之前控制多年生雜草的生長,因為上層土壤較少,會加速春天時的土壤暖化及水份蒸發,有助於用較輕的播種機來播種。犁耕可以減少作物的許多天敵(像蛞蝓大蚊、果蠅、蛀蟲等),增加土食性蚯蚓的數量,但對於垂直移動性的蚯蚓有不利的影響。

在用犁耕作後的土地,上面只會留下少量的作物,因此土壤容易受到風蝕和水蝕的形響。過度耕作可能會導致砂礫層的形成。一般農夫會用土壤深耕器英語subsoiler破壞砂礫層,土壤深耕器類似長的、銳利的刀片,切開表層土壤下的硬化層。因為不當的土地利用及犁耕作,有可能造成土壤侵蝕等高耕作英語Contour plowing因為隨海拔線進行耕作,可以減輕土壤侵蝕。其他農業方式,例如免耕農業英語no till method,有可以建立土壞厚度及腐殖質的潛力。因此較密集種殖的地區可能較適合用犁耕作,若是土壤較淺,或是已開始退化的土壤,用犁耕作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退化。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朱伯康、施正康:《中國經濟通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2. ^ 賈思勰齊民要術》序說:「神農、倉頡,聖人者也,其於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趙過始為牛耕,實勝耒耜之利」。賈公彥《周禮註疏》亦說:「周時未有牛耦耕,至漢時搜粟都尉趙過,始教民牛耕。」
  3. ^ Paul Hughes. Castlepollard venue to host Westmeath ploughing finals. Westmeath Examiner. 3 March 2011 [June 1,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2). 
  4. ^ Patrick Freyne. The plough and the stars. Sunday Tribune (Dublin). September 27, 2009 [June 1,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31). 
  5. ^ The Famine Potato. St Mary's Famine History Museum. [June 1,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5月24日). 
  6. ^ Jonathan Bell, "Wooden Ploughs From the Mountains of Mourne, Ireland", Tools & Tillage (1980) 4#1. pp. 46–56; Mervyn Watson, "Common Irish Plough Types and Tillage Techniques", Tools & Tillage (1985) 5#2. pp. 85–98.

延伸閱讀[編輯]

  • Brunt, Liam. "Mechanical Innovation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Case of Plough Desig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03) 56#3, pp. 444–477. JSTOR 3698571.
  • Hill, P. and Kucharski, K. "Early Medieval Ploughing at Whithorn and the Chronology of Plough Pebbles", Transactions of the Dumfriesshire and Galloway Natural History and Antiquarian Society, Vol. LXV, 1990, pp 73–83.
  • Nair, V. Sankaran. Nanchinadu: Harbinger of Rice and Plough Culture in the Ancient World.
  • Wainwright, Raymond P.; Wesley F. Buchele; Stephen J. Marley; William I. Baldwin. A Variable Approach-Angle Moldboard Plow.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1983, 26 (2): 392–396 [2015-05-09]. doi:10.13031/2013.339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 Steven Stoll, Larding the Lean Earth: Soil and Society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New York: Hill and Wang, 200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