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足
基本資訊
動脈dorsalis pedis, medial plantar, lateral plantar
神經medial plantar, lateral plantar, deep fibular, superficial fibular
標識字符
拉丁文Pes
MeSHD005528
TA98A01.1.00.040
TA2166
FMAFMA:9664
解剖學術語

,又稱,解剖學上指陸地脊椎動物的末端、支撐該生物的部分。大多數雙足及許多四足動物的腳有以下結構:踝關節腳跟足弓腳趾。腳是和某些脊椎動物肢體的末端接觸地面的部分,是人體的負重器官和運動器官。在許多有腳的生物中,腳是腿末端的獨立器官,由一個或多個部分或骨骼組成,通常包含爪子趾甲

在解剖學上,足部的定義位置是位於踝部遠側,分為足背足底足趾。而足底(跖)涵蓋了跖丘(ball of the foot,足趾和足弓之間)、足弓足跟;足趾再細分趾根、趾身、趾端、趾甲等部位[1]。但在口語中,人類的「腳」可能較廣義,可包含足踝,甚至腿部。

構造[編輯]

腳的構造分三個部分,即前、中、後腳部。這三個分布的構造及功能都不一樣。[2]

人足,38歲男性右足,X射線俯視圖與側視圖。此圖可見2籽骨(種子骨)在第一跖骨遠端,而非拇趾處。

前腳部[編輯]

前面分離出來的五個腳趾的總稱。拇趾由兩節趾骨組成,趾骨頭部的內外側各有一個種子骨。其他四趾則由三節趾骨組成。此外拇趾的這五根趾骨在所有足骨中最富彈性,適合作握住的動作,相當於手指。人在步行時,利用前足部抓住地面,讓身體前進。[2][3]

中腳部[編輯]

中腳部主要由第一至第五跖骨(細長度與腳趾相當的五根骨)組成,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縮性。各跖骨都由韌帶與骨骼頭部相結合,當承受體重時,足弓會有某種程度上的降低。跖骨是具有彈力的骨骼。[2][3]

後腳部[編輯]

後腳部由跗骨組成,足跟骨由根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骰骨等七塊骨骼所形成,再加上強度很高的韌帶連接構成。在人類直立時,在提供控制的安定感上非常重要,步行運動時先由足跟骨感覺地面的壓力,其次再由腳的外側部自趾骨頭部向內側移動,從第五趾骨頭部向第一趾骨頭部移動,由此腳開始往前踢,開始步行運動。[2][3]

腳型[編輯]

在人類進化中,腳型的產生是雙足步行的功能性緊張的結果。研究證據表明,影響腳的形狀和尺寸變化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歸納為生物學因素和環境因素。生物學因素主要包括:種族性別年齡等;環境因素包括:穿鞋習慣、地域和體重等。[4]

生物學因素[編輯]

種族[編輯]

人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基因因素、生活習慣的影響所造成的。成人腳型存在種族差異。相同腳長條件下,以日本為代表的蒙古人種足寬大於法國人和澳大利亞人。相同足弓高度條件下,以日本為代表的東亞人腳長短於印度尼西亞人。[5]兒童腳型也存在種族差異,德國兒童的腳細長,而巴西兒童的前足窄,後跟寬。[6]德國兒童相對於南非兒童足弓較高。[7]

性別[編輯]

男性腳長、後足長、腳寬、腳趾圍、跗背圍、踝間圍、腳趾高度、足弓高度、踝關節高度等方面顯著大於女性。按照腳長標準化後,中年男性在後足長,踝關節長度,腳趾圍,踝間圍,大腳趾高度,踝關節高度方面仍然顯著大於女性。[8]在同等腳長情況下,男性的腳更寬,腳趾圍和跗背圍更大,足弓高度更高;而女性拇外翻角度顯著大於男性。[9]對於兒童,在相同年齡條件下,男生腳長,腳寬,後跟寬,腳趾圍,跗背圍,跖趾關節高度,內側足弓高,足背高均高於同齡女生。按照腳長標準化後,男生在腳寬,腳趾圍和足背高方面仍然顯著大於同齡女生,[10]而女生腳趾長度仍顯著大於男生。[5]

年齡[編輯]

人的腳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年齡不斷變化的。在人生的不同年齡階段,足型表現出很多不同的具體特徵。[8]

嬰兒時期,人的足平坦寬厚且非常柔軟,隨年齡增長,足逐漸骨化變硬,變長變寬,橫弓更明顯。[11]兒童及青少年時期,人的足型不斷發生變化,男生在 18 歲之前,足長、足寬和足高度逐漸增加;女生足長,足寬則在13歲之前逐漸增加,13歲時基本達到平台期,15歲時,足高度達到穩定狀態。[5]成年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腳型依然是可塑的。與年輕人相比,中年人的大腳趾高度,內側足弓高度,踝關節高度顯著較高;與中年人相比,老年人腳趾圍顯著增大,內側足弓高度顯著降低。[8][12]

環境因素[編輯]

穿鞋習慣[編輯]

穿鞋習慣可能影響腳型。同地區長期穿鞋者相比,習慣性裸足者五趾間距有顯著性增大。[13]長期穿鞋者腳長、腳寬、足弓高度指數均顯著小於長期裸足者;但是長期穿鞋者足弓彈性顯著優於長期裸足者。從足弓彈性角度來講,習慣性穿鞋有利於兒童足弓的發育。[14]也有研究認為,不合腳的鞋子會增加足部的壓力,帶來不適感,嚴重時會引起足部疾病。[15]

地域環境[編輯]

地域環境會對成人腳型產生影響。對比台灣成人女性與日本成人女性腳型,台灣女性身高較高,體重較高,腳型更加寬大。日本女性足長、內側足長和外側足長均顯著較短;後跟寬,跗背圍,踝尖圍均顯著較小,拇外翻角度顯著較大,足弓高度較高。[16]

文化[編輯]

服飾[編輯]

鞋襪在發明之初用於保暖、保護雙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鞋襪更多的變為一種時尚。不合適的鞋襪會損傷腳部。藏族青少年幼時常穿不合腳的藏靴,導致錘狀足[註 1]比例較高。[17]

宗教[編輯]

部分伊斯蘭教和佛教場所的禮儀要求參觀者脫鞋進入。[18][19]

戀足[編輯]

戀足即對腳感興趣,伴有強烈的性衝動,甚至能從中得到性滿足。有男性通過凝視和親吻腳部,無需摩擦生殖器就能達到性高潮。而有些人把腳作為喚起性的手段,還需要生殖器的摩擦來達到性高潮。[20]戀足群體的嗜好對象不僅僅局限於腳,而是擴大到腿、鞋襪以及服飾搭配與影像等範疇,形成「戀絲」、「戀味」、「戀鞋」等多種嗜好。 [21]

纏足[編輯]

可憐自從纏了雙足,每日只能坐在房中,不能動作。往往有能做的事情,為了足不能行,亦不能做了,真正像個死了半截的人。面黃肌瘦,筋骨縮小,終日枯坐,血脈不能流通,所以容易致成癆病;就不成癆病,也是四肢無力,一身骨節酸痛。

——秋瑾,《精衛石》

由於中國歷史上婦女地位低下,對男性來說,小腳具有性吸引力。[22]纏足用結紮捆綁的辦法對腳進行壓迫,抑制生長,造成骨折、畸形。纏足不僅對女性帶來身體上的影響,還對其性情、知識、膽量等造成不良影響。[23]

結構與功能[編輯]

健康成人足部結構與功能數量統計表[24]
名稱或部位 數量及時期 描述
雙足形成 胚胎期3-4周 已經胎動
趾分5趾 胚胎期第5周 胎兒形成過程
出生後足 左1、右1 肢體運動協調軀體
足趾 左5、右5 抓地抓物及細小動作與作工
雙足移動學步 出生後9-10個月 站立行走負荷體重
拇趾承受力 5.4千克 反映站立時負重的作用力
食趾承受力 2.7千克 反映站立時負重的作用力
雙足骨骼 共52塊(全身骨骼的六分之一) 組成足部結構 、關節的鈣質等物質的代謝等調節
雙足關節 共66個 局部各種活動 , 富有彈性等功能
雙足韌帶 共214條 使各關節易於聯絡活動 , 協調及緩衝壓力
雙足肌肉 共38條(全身肌肉的43%) 舒張及收縮之運動功能 , 具有衝擊力
足弓 縱弓高度:男性4.74厘米,女性3.13厘米 富有彈性 , 緩衝重力 , 減輕震盪 , 保護關節
雙足神經 共有三條 : 腓深神經、腓淺神經及脛神經。又分若干小細微纖維 完成感覺、運動及反射功能
雙足動、靜脈血管 共有50條大小血管及若干小細微毛細血管 動脈輸送營養物質 , 靜脈回收廢物由機體處理
足部穴位及臟器敏感區點 、 經絡 穴位66個 ( 占全身的十分之一)敏感區點72個,經絡6條 臨床診斷及治療的用途
雙足微血管淋巴管 約占全身微血管及淋巴管的7% 與大循環之血管保持調節或平衡狀態
淺淋巴管管徑 0.1-0.2毫米 收集廢物及進行免疫活動
深淋巴管管徑 0.3-0.6毫米 收集廢物及進行免疫活動
皮膚吸收率 1-2% 14C標誌氫化考的松
足拓掌小汗腺 每平方厘米約620個 排泄功能
汗液含乳酸量 220-370mg% 排泄功能
雙足體表面積 占全身面積的7% 面積相對小
雙足移動空間 每蹺為0.5秒,二蹺為一步,一步等於1秒,60步/分鐘 行走、跳躍及奔跑等活動
足踢一次 衝擊力500千克 (等於全身肌肉收縮力的萬分之一 ) 局部及全身協調運動
行走趾敲擊地面 60-100次/分鐘 緩衝壓力 , 抵消地心吸引力
雙足震動力 162次/分鐘 機體與地面的物理作用
人一生中步行量 42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10周) 空間移動
足部趾籽骨 左右側共92.6%,單側為3.7% 保護拓骨及關節活動功能
足長寬度平均值 長度(cm): 男右23-27.5 男左23.0-27.2 女右20.5-24.6 女左20.0-20.2

寬度(cm ): 男右8-10.4 男左8-10.4 女右7.2-9 1 女左7.4-9.3

與性別、職業、生活地區有關,又與製鞋、襪業有聯繫
足與軀體重心分布關係 至足跟部為4.9% 。至最長的趾尖部為55.1% 負荷體重及負重物
血管內血流速度(均值) 女性12.5cm/秒

男性14cm/秒

補充和維持足部營養、產熱
足部動脈壓 高於上肢的三分之一 維持體循環
足部靜脈壓 站立時比平臥位高出90mmHg 維持體循環
足部皮膚溫度 趾尖部20-22攝氏度

足掌部28攝氏度

局部產熱散熱調節代謝

注釋[編輯]

  1. ^ 一種足部畸形

參考文獻[編輯]

  1. ^ Foo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9) (英語). 
  2. ^ 2.0 2.1 2.2 2.3 崔麗娜. 足部生理运动分析与慢跑鞋功能材料设计. 西部皮革. 2011, (15): 34-37. 
  3. ^ 3.0 3.1 3.2 郭虹,陳曉玲. 从脚部结构及卫生学角度分析袜子的性能. 廣西紡織科技. 2008, 37 (5): 43-45. 
  4. ^ 徐苗苗. 中国儿童青少年脚型分型的研究. 上海體育學院碩士論文. 2018. 
  5. ^ 5.0 5.1 5.2 Kouchi M. Foot Dimensions and Foot Shape: Differences Due to Growth,Generation and Ethnic Origin.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1998, 106: 161-188. 
  6. ^ Sacco I C, Onodera A N, Bosch K; et al. Comparisons of foot anthropometry and plantar arch indices between German and Brazilian children. BMC pediatrics. 2015, 15 (4): 1-6. 
  7. ^ Hollander K, van der Zwaard B C, de Villiers J E; et al. The effects of being habitually bare foot on foot mechanics and motor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18 years: study protocol for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 (Barefoot LIFE project).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2016, 9 (1): 36. 
  8. ^ 8.0 8.1 8.2 Tomassoni D, Traini E, Amenta F. Gender and age related differences in foot morphology. Maturitas. 2014, 79 (4): 421-427. 
  9. ^ Krauss I, Langbein C, Horstmann T; et al.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foot shape of adult Caucasians a follow up study focusing on long and short feet. Ergonomics. 2011, 54 (3): 294-300. 
  10. ^ Delgado-Abellan L, Aguado X, Jimenez-Ormeno E; et al. Foot morphology in Spanish school children according to sex and age. Ergonomics. 2014, 57 (5): 787-797. 
  11. ^ Mc Keon P O, Hertel J, Bramble D; et al. The foot core system: a new paradigm for understanding intrinsic foot muscle fun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5, 49 (5): 290. 
  12. ^ Saghazadeh M, Kitano N, Okura T. Gender differences of foot characteristics in older Japanese adults using a 3D foot scanner.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2015, 8 (1): 2-9. 
  13. ^ Li Ping Wang Q C M, Yao Dong Gu, Yang Shu, Justin Fernandez. Foot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habitually unshod runners and shod runners through inverse modelling. Journal of Biomimetics, Biomaterial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6, 26 (2): 19-27. 
  14. ^ Hollander K, de Villiers J E, Sehner S; et al. Growing-up (habitually) barefoot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foot and arch morp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1): 8079. 
  15. ^ Branthwaite H, Chockalingam N, Greenhalgh A. The effect of shoe toe box shape and volume on forefoot interdigital and plantar pressures in healthy females.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2013, 6 (1): 28. 
  16. ^ Lee Y C, Kouchi M, Mochimaru M; et al. Comparing 3d Foot Shape Models between Taiwanese and Japanese Females. Journal of human ergology. 2015, 44 (1): 11-20. 
  17. ^ 張林杉. 藏族青少年脚型结构特点研究. 中國皮革. 2019, 48 (5): 61-67. 
  18. ^ 远处,有梵音传响 ——《澜湄有礼》之四“宗教礼仪”. 人民日報. 2019-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 
  19. ^ 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新疆日報網. 2017-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20. ^ 陳仲舜. 一个恋足癖的故事. 心理與健康. 1995, (2): 3. 
  21. ^ 行佳麗,蕭翔鴻. “性少数”中的“低调者”大陆恋足群体恋足影响因素调查. 中國性科學. 2014, 23 (1): 86-91. 
  22. ^ 【奇趣史話】揭秘三寸金蓮 竟含濃厚性意識. 2013-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2). 
  23. ^ 曾繁花. 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 基于若干报刊的考察. 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1.06. 
  24. ^ 徐嘉生,張太生,王貞. 足部结构与功能综述. 雙足與保健. 1995, (1): 13-20.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足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