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高體金眼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角高體金眼鯛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金眼鯛目 Beryciformes
科: 狼牙鯛科 Anoplogastridae
屬: 高體金眼鯛屬 Anoplogaster
種:
角高體金眼鯛 A. cornuta
二名法
Anoplogaster cornuta
異名
  • Anoplogaster cornutus
    Valenciennes, 1833
  • Caulolepis longidens
    Gill, 1883
  • Caulolepis subulidens
    Garman, 1899
  • Hoplostethus cornutus
    Valenciennes, 1833

角高體金眼鯛,又名尖牙魚,為條鰭魚綱燧鯛目狼牙鯛科的其中一,分布於全球各大洋熱帶至溫帶海域,屬深海魚類,棲息深度2至5,000公尺(10至16,400英尺),一般成體約生活於500至5,000公尺(1,640至16,400英尺)而幼體則生活在接近表層,體長可達18 cm(7英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為食。

描述[編輯]

角高體金眼鯛一般體長可達18 cm(7英寸),成體體色為深棕至黑色,頭部巨大、帶有紋路但不具有突出的尖刺。眼睛很小,身體呈椎狀,從頭後迅速收束至尾柄。口中具有利齒、體表粗糙。背鰭不具硬棘、背鰭軟條17至20枚、臀鰭不具硬棘、臀鰭軟條7至9枚。側線上有成排交疊鱗片。許多深海魚不具有,但是角高體金眼鯛有。[2][3]

角高體金眼鯛的幼體與成體外型不相似,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不同種類。[2]幼體在1833年被法國動物學家阿希爾·瓦朗謝訥最初被命名為Anoplogaster cornuta,而成體則是在遠遠五十年後才被命名Caulolepis longidens,直到1955年才發現這兩者其實是屬於同一物種。幼體為淺灰色、頭部上有突出尖刺、具有大眼且缺乏如成體的巨大尖牙。[2][3] 皮膚蒼白但是在腹部具有由暗色鱗片構成之黑斑。雖著幼體成長,黑色鱗片會逐漸覆蓋皮膚。[4]

生態[編輯]

角高體金眼鯛為掠食者,與其他魚類、甲殼動物頭足綱為食。而牠們本身則是鮪魚旗魚長鰭鮪魚等掠食魚類的獵物。採小群體行動,但偶有單獨個體出現。在北美洲西岸,角高體金眼鯛似乎是在夏日月份進行繁殖。為卵生動物且幼魚屬浮游生物[3]耳石來推斷,角高體金眼鯛至少擁有3年的壽命。[2]

參考文獻[編輯]

  1. ^ Iwamoto, T. (2015). Anoplogaster cornu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doi:10.2305/IUCN.UK.2015-4.RLTS.T18123960A21910070.en
  2. ^ 2.0 2.1 2.2 2.3 Fitch, John E.; Lavenberg, Robert J. Deep-water Teleostean Fishes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94–96. GGKEY:8SEC4LN8T3G. 
  3. ^ 3.0 3.1 3.2 Anoplogaster cornuta Valenciennes, 1833. FishBase. [22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4. ^ Lee, Milton Oliver; Llano, George Albert. Biology of the Antarctic Sea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64: 213. ISBN 978-0-87590-105-3. 

擴展閱讀[編輯]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角高體金眼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