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沙尼亞的第四紀黏土

黏土(英語:clay),俗作粘土,是一種含有粘土礦物的細粒天然土壤材料。粘土在潮濕時會具有可塑性,這是由於粘土顆粒周圍有一層分子膜,但在乾燥或燒製時會變硬、變脆且不具有可塑性[1]。大多數純粘土礦物是白色或淺色的,但天然粘土會因雜質而呈現出多種顏色,例如因少量氧化鐵而呈紅色或褐色。

黏土一般由矽酸鹽礦物在地球表面風化後形成。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會產生黏土。在這些過程中黏土的出現可以作為成岩作用進展的指示。

土壤中的黏土[編輯]

含有黏土的土壤非常容易結合水、礦物質和有機營養,原因在於顆粒非常小的黏土的相對表面大以及其表面的導電性。有些礦物可以吸收水、正離子和有機分子後再將它們釋放出來。

一些黏土礦物[編輯]

  • 高嶺土:Al2O3.2SiO2.2H2O
  • 石脂:Al2[(OH)4|Si2O5] * n H2O
  • 蒙脫石:(Al,Mg)2[(OH)2|Si4O10](Na,Ca)x * n H2O
  • 蛭石:(Mg,Ca)0,31(H2O)n{Ti0,18Al0,03Fe(III)1,09Mg1,25[Si2,80Al1,20O10(OH)2]}
  • 伊利石:K0,65Al2,0Al0,65Si3,35O10(OH)2
  • 水鋁英石:Al2O3.SiO2.2,5H2O

應用[編輯]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What is clay?. Science Learning Hub.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amp/%E8%8B%B1%E8%AA%9E/cla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