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聚會/2004年7月北京維基人聚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緣起[編輯]

在香港專門研究維基百科的學者Fuzheado要來北京,他在給Mountain的信中提到希望和北京的維基人見見面。Mountain覺得這是一個聚會的好機會,便決定舉辦一個「維基百科北京地區網友見面會」。

準備[編輯]

Mountain聯繫了許多維基人,但只有少數表示願意參加這個聚會,最後給Mountain確認願意參加聚會的有9個維基人,1位記者和1位數字圖書館方向上的研究者。經過討論,最後商定在2004年7月25日晚7:00在北京大學理科一號樓1364房間進行聚會。Mountain為這次聚會安排了房間,準備了水和小點心。

聚會[編輯]

參與者[編輯]

雖然表示願意參與的人有11人,但參加聚會前臨時改變計劃的有好幾個,實際的參與者有10人,他們是:

  • Fuzheado:在香港研究Participatory journalism和Wikipedia的學者。
  • Fuzheado的夫人:在新聞界工作。
  • Easy Librarian的作者Mao:數字圖書館方向上的研究者,中國大陸知名的Blogger。
  • 小李:數字圖書館方向上的研究者。
  • Shizhao:石油化工方面的科研人員。
  • 金色葡萄:學習醫學的學生。
  • 金色葡萄的女友。
  • Sunzx:學習力學的學生。
  • educhn:一個教育類網站的站長。
  • Mountain:學習數學的學生。

從聚會的參與者的職業可以看出:維基人中以學生的比例為最高;維基人以外,對維基百科感興趣的人還包括新聞傳媒領域的從業者、研究者和數字圖書館領域的研究者。

聚會過程[編輯]

這次聚會只是一個非正式的、很隨意的小型聚會,不是一次正式的會議。在聚會人員簡短的自我介紹之後,大家就進入了自由討論,自由討論大概進行了2個小時,然後這個聚會就結束。

大家自由討論的議題包括了如下一些內容:被封與解封、人氣的下降、中文版好文章、好文章統計特性、媒體報導、台灣參與者、文章之間的距離、繁簡體問題、商業化、在中國大陸成立一個合法的民間組織。

被封與解封[編輯]

Mountain和Shizhao講述了他們申請解封的經過。

從6月4日上午10點多鐘起,中文維基百科在北京便無法訪問了,隨後的幾天中國大陸的其他地區也陸續無法訪問中文維基百科,接著更為嚴重,所有維基媒體的Wiki計劃都無法被中國大陸的用戶訪問了。被封后的一個星期,Shizhao和Mountain各自聯繫了他們的網絡服務提供商,從那裡得到消息證實了維基百科確實被封。Shizhao所在的中國科技網願意給我們提交一份解封的申請,於是Shizhao和Mountain起草了一份申請,並於6月15日遞交上去。申請遞交後的第三天,中國大陸各地的用戶反映已經可以重新訪問維基媒體的Wiki計劃了,但北京還是不可以訪問中文維基百科。6月21日維基百科全面解封了,包括中文維基百科在內的所有維基計劃都可以自由訪問了。

人氣的下降[編輯]

大家討論了封鎖給維基百科帶來的影響。

維基百科的封鎖使得這裡的人氣下降了許多:封鎖前這裡的每日編輯量都在600多次以上,有時甚至可以達到1000次;封鎖後每日編輯量都維持在400多次,下降了許多。

在維基百科被封鎖的短暫幾周內,中國大陸新開設了許多基於MediaWiki軟體的Wiki網站,但是這些網站在運作上和我們的中文維基百科相比還仍然有距離。目前中文維基百科還仍然是中文圈子裡最大的Wiki網站。

中文版好文章[編輯]

大家談到了一些中文版寫得不錯的文章,例如文化大革命九一一事件等。Fuzheado介紹了在英文版上一篇好文章的統計特性,他說根據他的研究,在英文版上一篇質量很高的文章一般平均編輯次數大概在30次左右。此外,英文版許多質量高的文章是由於參與者有許多是大學教授和博士等。而且他們對維基百科所持的態度比較嚴肅,寫得非常認真和專業。

媒體報導[編輯]

2003年10月《中國電腦教育報》對維基百科做了介紹《我也來寫百科全書》,這是中文媒體第一次正式對維基百科的介紹。

2004年2、3月間大陸主流媒體開始了對維基百科的報導。2004年2月15日《新周刊》在第173期發表了記者蔣亦凡的報導《知識狂歡時代的自由百科》,這是中文媒體第一次以中文維基百科為主題的新聞報導。2月29日上海《星期日新聞晨報》第16版發表了記者劉迪關於維基百科的報導。3月16日《中國青年報》登刊了記者周欣宇關於維基百科的文章《維基百科:分享知識的新方式》。緊接著《新京報》報導記者周文翰的文章《自由知識革命從自由百科全書開始》。3月23日《南方都市報》報導了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互動的烏托邦?》。

5月10日《新京報》報導:維基百科獲得電子藝術大獎。其後,又有兩家台灣主流媒體也報導了維基百科:5月16日台灣《中時晚報》第4版刊登了《維基網路百科:大家來寫百科全書》專題,是台灣主流媒體第一次以顯著版面介紹維基百科。6月台灣聯合報報導了記者陳宛茜的文章《Wiki百科網書,你也可寫一筆》。

台灣參與者[編輯]

由於6月份的查封事件,中國大陸的參與者減少了許多,但是同時卻有許多台灣、香港等地區的繁體用戶加入了。而隨著這些地區的參與者的增多,一些比較敏感的條目,例如台灣問題陳水扁台灣等每天都有許多次的編輯,不同的理解甚至險些釀成編輯戰。這也致使一些熱情地參與者對這些條目採取了只要不是有太不NPOV的地方,就不聞不問的策略。

文章之間的距離[編輯]

金色葡萄描述了他測量文章之間的距離的試驗。因為Wiki本身提供的是超文本,所以我們可以研究從一個文章跳轉到另一個文章的跳轉次數。金色葡萄試了幾個例子:

  • 從米路‧吉遜(mel gibson)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米路‧吉遜>天主教>中國>中國國民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5)
  • 從苯教到紅學家:苯教>宗教<宗教哲學<哲學<叔本華<紅學<紅學家(6)
  • 從汪海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汪海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3)

大家認為金色葡萄的嘗試很有趣。

繁簡體問題[編輯]

繁簡體問題一直是困擾中文維基百科的大問題,但是許多參與者對這個問題還不了解。MountainShizhao簡要介紹了這個問題。中文維基百科的繁簡轉換不同於常見的網站繁簡轉換,它是UTF-8編碼之內的繁簡轉換,而大多數繁簡轉換工具是從GB碼到Big5碼的轉換,這就使得大部分繁簡轉換工具無法使用。Mountain認為中文維基百科的繁簡轉換的另一個難點是,必須設計一個很好的方案可以和現在Mediawiki軟體的Caching機制一致起來。

繁簡轉換的背景知識:Unicode基本區域中大概有近三萬漢字,既包括簡體漢字,也包擴繁體漢字。1986年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共收簡化字2235個,這2235個簡化字大部分可以和繁體漢字建立起一一對映的關係,但是在Unicode基本區域中大概還有100多對繁簡字之間不能建立簡單的對應關係,具體請參見馮壽忠的《「非對稱繁簡字」對照表》。想要正確轉換這100多對「非對稱繁簡字」,涉及到一個字在句子裡的確切含義,而自然語言理解仍然是人工智慧里的難題,想要做到正確轉換還是有難度的。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計算機難以解決的問題留給人來作,我們只需要引入新的Markup就可以,新的Markup指明了如何繁簡轉換。這方面具體討論請參見:Wikipedia talk:繁簡處理

商業化[編輯]

大家提到了德文版和英文版的WikiReader的出版,Fuzheado說英文版最近也有出書的打算,所有這些也引起了中文版參與者的興趣,大家覺得出書和雜誌是維基百科商業化比較好的途徑。大家還提到中文版已經有一個商業化的軟體——維基中文百科全書 V2.0,一個運行在PDA上的百科全書軟體。但Mountain認為目前中文版的內容還太單薄,考慮商業化還為時尚早。我們也希望拿維基百科進行商業活動的廠商可以將他們賺得的錢的一部分反哺回維基百科計劃。

成立民間組織[編輯]

維基媒體基金會德國分會的成立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中文版是否有類似的打算呢?Shizhao為此專門查閱了中國大陸的相關法律,但有一些問題仍然沒有搞清楚。中國大陸的法律專門規定了基金會為一類專門的民間組織,它的進入門檻很高,Wikimedia Foundation的Foundation是否就是中國大陸的法律中的「基金會」呢?我們大家誰也不清楚。一個外國的Foundation如何在大陸成立分會?大家對此也不清楚。在這些法律問題上,我們需要您的幫助。

背景知識:中國大陸的民間組織指除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外的社會中介性組織,由中國各級民政部門登記管理。在中國大陸的相關法律中民間組織分為三類: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它們分別依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基金會管理條例》來管理。

照片(Photos)[編輯]

在北京,北京大學,7月25日。 Wikipedians meet in Beijing, China, at Peking University, July 25, 2004

前排右側是Fuzheado,左側是他的夫人。後排左起依次為:金色葡萄及其女友,educhn,中科院數字圖書館的研究人員小李,SunzxShizhaoMountain,中科院數字圖書館的Mao博士。

歷次聚會紀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