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哥特史》(德語Gotengeschichte,簡稱 Getica拉丁語原名為 De origine actibusque Getarum,意為《論該塔伊人人的起源和行為》,由6世紀投效拜占庭帝國東哥特約達尼斯(又譯作約爾南德斯、約達爾南迪斯,約生活於500年至555年或560年)寫成。該書使用拉丁語,記述日耳曼人(包括哥特族人)、匈人等民族遷入東歐中歐西歐,導致西羅馬帝國崩潰的民族大遷徙歷程。該書取材自現已散佚的當代史籍,以及約達尼斯的親身見聞,雖然書中存有內容粗糙、輕信、文筆較差的情況,但因其史料價值,而獲得後世史家的重視。

成書背景[编辑]

關於作者[编辑]

本書的作者約達尼斯[註 1],先祖可能為阿蘭人,因世代居於東哥特人的統治下,所以已融入哥特文化。約達尼斯在500年前後生於達爾馬提亞(Dalmatia,在今克羅地亞一帶),曾擔任過阿蘭貴族的書記,晚年皈依基督教,成為神職人員。6世紀中葉拜占庭帝國攻破東哥特王國,約達尼斯投效拜占庭,並著手編撰《羅馬史》及《哥特史》。其後,約達尼斯的經歷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他擔任普通修道士度過餘生,另一種是他被教廷晉升為克羅頓(Croton)主教,後於551年與教皇維吉里烏斯(Vigilius)一起到君士坦丁堡。大約555年至560年之間,約達尼斯在君士坦丁堡巴爾幹半島的東部去世。[1]

本書的編撰[编辑]

本書和《羅馬史》都是在551年寫成[2]。撰寫的原因,據約達尼斯自己所說,是由於他的友人卡斯塔里烏斯要求他「放下當前正在從事而且眼看就要完成的編年史(指《羅馬史》)撰寫工作,轉而把元老(指羅馬學者卡西奧多盧斯元老,Cassiodorus Senator)那套有關該塔伊人(Getae)的起源以及描述他們從古至今在諸多君王和貴族率領下的行為的12卷文集加以刪節,並潤色和增補為一本簡明易懂的小冊子」,於是便著手寫書[3]。另據現代學者羅三洋的分析,約達尼斯要向拜占廷君主證明自己的忠誠,以及緩解羅馬人和哥特人之間的矛盾,因而撰寫本書。本書主要取材自三本已佚的歷史文獻,就是卡西奧多盧斯元老的《哥特史》、拜占庭史家普里斯庫斯(Priscus)的《拜占庭與阿提拉的歷史》,以及阿布拉比烏斯(Ablabius)的一部有關哥特人的史書。除此三部書外,約達尼斯還運用他個人的所見所聞,以豐富他的《哥特史》的內容[4]

內容[编辑]

篇幅梗概[编辑]

約達尼斯《哥特史》中記述的重要戰役──沙隆會戰

本書篇幅有60章,以及一篇「前言」,一篇「結束語」。[註 2]書中60章的內容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13章)描述約達尼斯的所知世界及地理情況;第二部分(第14至23章)描述哥特人與其他日耳曼民族之間的關係,以及哥特自身的分裂過程,以及3世紀後期東哥特王國的建立;第三部分(第24至33章)描述哥特人受匈人的襲擊後,東哥特崩潰、西哥特遷徙及侵擾羅馬帝國境內的情況;第四部分(第34至50章)講述阿提拉及其帝國的興衰、西哥特─西羅馬帝國聯軍與阿提拉之間的沙隆會戰、西哥特與西羅馬的關係演變,以及西羅馬的滅亡;第五部分(第51至60章)講述哥特人與其他日耳曼民族瓜分西羅馬帝國領土,以及東哥特为拜占庭帝國所滅的歷史。[5]

書中的重大謬誤[编辑]

本書作者約達尼斯由於很晚才開始學習拉丁語希臘語,因此未能完全讀懂其他羅馬史家的典籍,而本書的寫作文風、語法亦較差。又基於編撰時的政治環境與民族感情的影響,書中出現一些較明顯的的錯誤。例如,約達尼斯把哥特人離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遷的時間,從史實中的前1世紀,推前至前15世紀;約達尼斯把哥特人與該塔伊人(Getae)混為一談,還把該塔伊人與中亞北部平原上的瑪撒該塔伊人(Massagitae)等同起來;帕提亞人與亞馬孫人被約達尼斯說成是哥特人的一支,但其實他們與日耳曼民族並無親緣關係。

此外,約達尼斯有時還故意歪曲事實,例如把哥特人說成是主持正義的戰士,而哥特人曾經在羅馬帝國境內所作的暴行則淡化;為迎合拜占庭帝國政府,又稱拜占庭消滅東哥特王國是替天行道等等。[6]

評價[编辑]

德國學者威廉·馬滕斯認為:「《哥特史》存在的意義,對於歷史研究來說,卻無論怎樣評價也不算過份。這倒不是因為約達尼斯本人在這個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研究成果──無疑有一些史料,只是因他才得以流傳於後世──而是因為他寫作本書時所利用的大多數著名的文獻,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我指的是阿布拉比烏斯與卡西奧多盧斯關於哥特人的著作,都已經完全地散佚了,是他的這本書保存了其中的一些內容。」[2]

美國學者J. W. 汤普森英语James Westfall Thompson在《歷史著作史》一書裡指出,約達尼斯的《哥特史》「粗糙、無知,輕信而陳腐(主要表現在他引用古典著作時),而且他的拉丁文也很壞,但他那部《哥特史》還是一部重要著作。他是第一位試圖記述日耳曼人遷移史的作家」。另外J·W·湯普森還提出本書的特點,「在所有中世紀歷史著作中,也許再也沒有哪一部像他這部書這樣缺少宗教色彩了。」[7]

中國學者羅三洋認為:「就以其保存完整、內容豐富、敍事詳細等眾多優點,備受後世學者的青睞,成為日耳曼人史、羅馬帝國史以及民族大遷徙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必備參考書」。[8]

流傳情況[编辑]

《哥特史》自中世紀以來,一直受到西方史學界的重視,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18世紀時的英國史家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便大段地摘譯或簡述本書的多個段落。[9]

而本書的中文翻譯情況,有中國學者羅三洋的譯本。該譯本依照19世紀德國學者威廉·馬滕斯的德文譯本譯出。[10]

注釋[编辑]

  1. ^ 約達尼斯名字的拼法有八種:Iordanes、Jordanes、Iordanis、Jordanis(以上四種的發音可譯為約達尼斯)、Iornandes、Jornandes(以上兩種可譯為約爾南德斯)、Iornandis、Jornandis(以上兩種可譯為約爾南迪斯)。見《哥特史》羅三洋《譯者序》,北京商務印書館,xx頁。
  2. ^

參考文獻[编辑]

引用[编辑]

  1. ^ 《哥特史》羅三洋《譯者序》,北京商務印書館,xii頁。
  2. ^ 2.0 2.1 《哥特史》威廉·馬滕斯《德文版引言》,羅三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5頁。
  3. ^ 約達尼斯《哥特史·前言》,羅三洋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3頁。
  4. ^ 《哥特史》羅三洋《譯者序》,北京商務印書館,xii─xiii頁。
  5. ^ 《哥特史》羅三洋《譯者序》,北京商務印書館,xv─xviii頁。
  6. ^ 《哥特史》羅三洋《譯者序》,北京商務印書館,xiii─xiv頁。
  7. ^ J·W·湯普森《歷史著作史》上卷第一分冊,謝德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14─215頁。
  8. ^ 《哥特史》羅三洋《譯者序》,北京商務印書館,iii頁。
  9. ^ 《哥特史》羅三洋《譯者序》,北京商務印書館,xv頁。
  10. ^ 《哥特史》羅三洋《譯者序》,北京商務印書館,xix頁。

来源[编辑]

书籍
網頁

參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