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萊考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喬治·萊考夫
出生 (1941-05-24) 1941年5月24日82歲)
美國紐澤西州Bayonne市
居住地美國加州柏克萊市
国籍美國
母校印第安那大學
知名于概念隱喻理論
具現認知觀
配偶罗宾·莱考夫 (離異), 凯瑟琳·弗鲁姆金 (現任)
网站georgelakoff.com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認知語言學
認知科學
机构柏克萊加州大學

喬治·萊考夫(英語:George P. Lakoff)是美國的語言學家,認知語言學的創始人之一,現任柏克萊加州大學語言學教授。萊考夫首先對隱喻在人類認知上的作用做出了理解,並對隱喻在語言上產生的影響做出研究。

生平[编辑]

1941年5月24日,萊考夫出生於紐澤西州貝永。考入麻省理工學院主修數學與英國文學,發表詩作。後到印第安納大學唸研究所,主修文學,並自修語言學。1963年,參與喬姆斯基語法理論初期細節的工作,並試圖將喬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論與形式邏輯統合起來,探索生成語義學理論。1965年,轉到哈佛大學學習。1966年,和約翰·羅斯等人共同研究,並獲得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學位。1969年,到密歇根大學任教。1971年,到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研究中心工作。1972年,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1979年,和馬克·詹森英语Mark Johnson (philosopher)合作研究,隔年出版《我們賴以生活的譬喻》。1990年,開始涉及時事。萊考夫對政治非常關心,並在很多論題上持左翼立場。他也是美國左翼智庫岩嶺英语Rockridge Institute的創始人。[1]

思想[编辑]

譬喻[编辑]

對譬喻的闡釋是萊考夫最為人所知的理論,他和邁克·詹森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1980年版)中認為譬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遍布語言、思維與行為中,無處不在。並且人們用以思維和行動的日常概念系統在本質上也是譬喻的。因此也可以知道譬喻本質上是概念性的,是人理解事物的手段。[2]

語言的譬喻功能顯而易見但譬喻的非語言層面就不容易察覺,他們最開始選擇『爭辯(argument)』這個概念,採用『爭辯即戰爭(argument is war)』來說明概念是譬喻性的以及這個概念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塑造。[3]

argument is war(爭辯即戰爭)

  •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你的主張守不住—不堪一擊)
  •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他的評論正中要害—一語中的)
  • He shot down all my arguments.(他擊倒了我所有的論據)
  •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 he'll wipe you out.(你用此策略,他就會使你全軍覆沒)
  •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我從未辯過他)

我們通過這種想像在爭辯中建構戰爭這個概念,雖然沒有肉體的戰爭,但言辭的交鋒也是一種戰爭。假如某種文化將爭論視作舞蹈,把參與辯論的人當成表演者,目標從獲勝轉變為令觀者獲得美的體驗且愉悅的表演,那麼接受這類文化的人就會對爭辯產生不同的觀點。這說明譬喻不單單是語言問題或語辭問題,甚至可以說,人類的思維過程多半都是譬喻性的。[3]不過在2003年再版時,做了一些補正,『爭辯即戰爭(argument is war)』這個譬喻實際上是來自『爭辯即爭鬥(argument is struggle)』這樣原初譬喻的童年經驗,因為所有的兒童都對來自父母的肢體管教有所反抗。這種經驗和相關詞彙的銜接成為了原初譬喻的基礎,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通過新的知識將譬喻不斷的延伸,從而形成了人的概念系統。[3]

通過譬喻這個概念,萊考夫和詹森重新思考真理問題,反思主觀主義客觀主義的神話,從而導向全新的體驗論。在他們看來這兩種神話的動機都在於對理解的關注,而體驗論主張的是主體和環境還有其他主體之間的互動,並通過譬喻性地理解經驗。[4]

語言學之爭[编辑]

麻省理工學院時,萊考夫接觸到了由喬姆斯基所發展的生成語言學。1967年。萊考夫和保羅·波斯特英语Paul Postal“哈吉”·羅斯英语John R. Ross詹姆斯·麥考利英语James D. McCawley提出了生成語義學英语Generative semantics的替代理論,該理論從本質上顛覆了喬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論,認為喬姆斯基所提出的深層結構概念,其基礎是語義而非文法[5]

生成語義學英语Generative semantics催生了另一種語言學範式「認知語言學」,它試圖將對語言的理解與認知心理學的概念聯繫在一起,如記憶、知覺和分類。生成文法學家的操作前提是,心靈有個獨特且獨立的模塊來負責語言習得,而認知語言學家則否認這一點。相反地,他們斷言,對語言現象的處理是由概念的深層結構決定的,更重要的是,用於處理這些資料的認知能力與其他非語言任務的認知能力相似。

親身心智[编辑]

在撰寫《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時,萊考夫就已經開始強調概念譬喻立基於我們的肉身體驗,並在之後的相關研究證實了跨文化譬喻的存在,這來自於人類肉體上共有的知覺與肌動控制能力英语Kinesiology。他認為幾乎所有的人類認知活動,甚至是抽象思考都依賴運動系統和情緒等具體的簡單感受。因此這種理論既反對身心的二分法,也反對不加分析的接受理性

著作[编辑]

中文出版物:

英文出版物:

  • 2016. 《道德政治:自由派和保守派如何思考》(Moral Politics: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第三版,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ISBN 978-0-226-41129-3.
  • 2012 與伊麗莎白·韋林(Elisabeth Wehling) 《小藍書:思考和談論民主的基本指南》The Little Blue Book: The Essential Guide to Thinking and Talking Democratic. Free Press. ISBN 978-1-476-70001-4.
  • 2010. Why it Matters How We Frame the Environment (PDF).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March 2010, 4 (1): 70–81 [2021-10-05]. doi:10.1080/1752403090352974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2-18). 
  • 2008. 《政治思想:為什麼你不能用18世紀的想法理解21世紀的美國政治》(The Political Mind : Why You Can't Understand 21st-Century American Politics with an 18th-Century Brain)維京出版社. ISBN 978-0-670-01927-4.
  • 2006. 《誰的自由? :美國最重要思想之爭》(Whose Freedom?: The Battle over America's Most Important Ide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SBN 978-0-374-15828-6.
  • 2006. 《Thinking Points: Communicating Our American Values and Vision》.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SBN 978-0-374-53090-7.
  • 2005. "A Cognitive Scientist Looks at Daubert", 美國公共衛生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5, no. 1: S114.
  • 2005. 大腦的概念:感覺運動系統在概念知識中的作用(The Brain's Concept: The Role of the Sensory-Motor System in Conceptual Knowledge)-帕爾馬大學維托里奧·加萊塞和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喬治·萊考夫[6]
  • 2004. 《別想那隻大象:了解你的價值觀並進行辯論》(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ISBN 978-1-931498-71-5.
  • 2001 修訂版. 《Moral Politics: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ISBN 978-0-226-46771-9.
  • 2000 和拉斐爾·E·努涅斯英语Rafael E. Núñez. 《數學從何而來:具身思維如何使數學成為現實》(Where Mathematics Comes From: How the Embodied Mind Brings Mathematics into Being). Basic Books. ISBN 0-465-03771-2
  • 1999 和邁克·詹森合著. 《肉身哲學:具身心靈及其對西方思想的挑戰》(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Basic Books.
  • 1996. 《Moral politics : What Conservatives Know that Liberals Don't》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ISBN 978-0-226-46805-1.
  • 1989 和馬克·特納英语Mark Turner (cognitive scientist)合著《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ISBN 978-0-226-46812-9.
  • 1987. 《女人、火与危險事物 : 範疇顯示的心智》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ISBN 0-226-46804-6.
  • 1980 和邁克·詹森合著.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ISBN 978-0-226-46801-3.
  • 1970. 《語法不規則》(Irregularity in Syntax)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SBN 978-0030841453.
  • ——. 《工具副詞和深層結構的概念》(Instrumental Adverbs and the Concept of Deep Structure).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1968-02, 4 (1): 4–29. JSTOR 25000311. 


腳註[编辑]

  1. ^ 周世箴(2006年),第(22)-(32)页
  2. ^ 周世箴(2006年),第3-5页
  3. ^ 3.0 3.1 3.2 周世箴(2006年),第10页
  4. ^ 周世箴(2006年),第249-340页
  5. ^ Ruth M. Kempson(1977年),第182页
  6. ^ Schoo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 Language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Edinburgh. [202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參考文獻[编辑]

  • (中文)雷可夫,詹森;周世箴.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2006-03-27: 22–32. ISBN 9789570829754. 
  • (英文)Ruth M. Kempson. Semantic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年9月15日. ISBN 9780521292092. 
  • (英文)Randy Allen Harris. The Linguistics Wars: Chomsky, Lakoff, and the Battle over Deep Struc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1-11. ISBN 9780199740338. 

外部鏈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