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壞種 (1956年電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罗达·彭马克
壞種
The Bad Seed
基本資料
導演茂文·李洛埃
監製茂文·李洛埃
編劇馬克斯韋爾·安德森[*]
約翰·李·馬興[*]
劇本約翰·李·馬欣英語John Lee Mahin
原著威廉·馬奇英語William March同名小說《壞種英語The Bad Seed
主演
配樂亞歷克士·諾斯
攝影哈羅德·羅森
剪接沃倫·洛英語Warren Low
製片商華納兄弟
片長129分鐘
產地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1956年9月12日
發行商華納兄弟
預算$100萬美元
票房$410萬美元

壞種》(英語:The Bad Seed),是一部1956年上映的美國驚悚電影[1]。由茂文·李洛埃執導,南希·凱利帕蒂·麥科馬克英語Patty McCormack等主演[2][3]。故事劇情改編自作家威廉·馬奇英語William March於1954年創作的同名小說英語The Bad Seed,電影劇本則由約翰·李·馬欣英語John Lee Mahin負責。

主要角色[編輯]

影片中扮演洛達的女演員帕蒂·麥科馬克
洛達·彭馬克

(英語:Rhoda Penmark

帕蒂·麥科馬克飾演
她是故事的主角,也是反派。洛達是一名少女連環殺手以及精神病患者,她操縱並傷害周圍所有的人。美國演員帕蒂·麥科馬克在本作中扮演了這一角色[4]
克莉絲汀·彭馬克

(英語:Christine Penmark

南希·凱利飾演
主角之一,洛達的母親,是一位溫柔且堅強的家庭女性
勒羅伊·傑瑟普

(英語:Henry Jones

亨利·瓊斯飾演
洛達的父親,起初他對女兒異常的舉止不以為意,在妻子告訴他真相後他對洛達威嚇要採取電椅治療。

人物設計[編輯]

主角洛達·彭馬克是一名8歲的少女,她很有魅力,待人禮貌而且聰慧過人。然而在她可愛的外表下,卻隱藏着強烈的反社會人格,她願意傷害甚至殺死任何事物以獲得她想要的東西[5]。她亦是一個早熟的欺詐高手,擅長操縱和迷惑成年人;其他能感受到她真實本性的孩子,都會儘可能的避開她。在故事的開頭,洛達為了奪取書法獎牌而殘忍地謀殺了她的同學和一名學校場地管理員,同時劇情也曾暗示在她更小的時候就謀殺過一位年長的鄰居以及她的寵物狗。

威廉·馬奇表示,洛達的邪惡是遺傳的:「她的外祖母貝西登克便是一名惡名昭著的連環殺手,她也是在洛達的年齡就開始殺人;而洛達的母親克莉絲汀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其他人收養了,因此她不記得自己親生母親的罪惡往事。」

社會評價[編輯]

由於電影票房的成功,帕蒂·麥科馬克飾演的洛達·彭馬克被血腥噁心網英語Bloody Disgusting列入「恐怖電影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16個孩子」名單中的第12名,電影評論員布萊恩·所羅門寫道:「洛達·彭馬克是所有搞砸的恐怖電影孩子們的『祖母』,她是聖經比例的一品脫大小的恐怖分子[6]。」女性雜誌喧囂英語Bustle》的專欄作家克里斯蒂安·威爾遜將她評為「小說中最黑暗殘忍的19個孩子」之一,並稱她是「終結所有壞女孩的壞女孩」[7][8][9]。洛達也是《DC漫畫》角色寶寶英語Baby-Doll (character)(動畫《蝙蝠俠新冒險》角色)的靈感來源,該角色被設計為粉紅色連衣裙和金色辮子,其面部結構和黑色眼睛皆參照於洛達[10][11],這已成為寶寶最具標誌性的特徵。

《壞種》是華納兄弟在1956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該公司在美國以100萬美元的預算獲得了41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壞種》在當年的美國票房排行榜位居前20名,並躋身「1956年英國十大最受歡迎的電影」之列[12]。這部電影獲得了評論家的一致讚譽,爛番茄網站也根據當時的27條評論指稱,該劇的好感新鮮度為63%,平均評分高達7分[13]

電影獎項[編輯]

《壞種》上映後榮膺多個獎項及提名,列表如下:

獎項 類別 被提名人 結果 參考
第29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獎 南希·凱利 提名 [14]
最佳女配角獎 艾蓮·赫格 提名
帕蒂·麥科馬克英語Patty McCormack 提名
最佳黑白攝影獎 哈羅德·羅森 提名
第14屆金球獎英語14th Golden Globe Awards 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 艾琳·赫卡特 獲獎 [15]
帕蒂·麥科馬克 提名

流行文化[編輯]

  • 帕蒂·麥科馬克在1956年《壞種》的電影改編中飾演了洛達·彭馬克,該電影的結局與原著出入較大,由於必須要遵守電影製作守則的緣故,在該版結局中洛達最終死於雷電,而克莉絲汀則在自殺中倖存了下來。
  • 卡莉·韋爾斯於1985年在電影《壞種》中扮演洛達·彭馬克,在該作品中她的名字由洛達被改為蕾切爾。
  • 2018年美國演員羅伯·勞翻拍並主演了《壞種》,洛達一角由麥肯娜·格瑞絲飾演,她在電影中的名字被改為艾瑪·格羅斯曼。

參考來源[編輯]

  1. ^ Writing the Horror Movie ISBN 978-1-441-19618-7 p. 28
  2. ^ The Bad Seed. AFI.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7 May 2021]. 
  3. ^ Inflation Calculator. Dollar Times. H Brothers, Inc. [27 May 2021]. 
  4. ^ 卡莉·韋爾斯於1985年在電影《壞種英語The Bad Seed (1985 film)》中飾演洛達·彭馬克。2018年上映的電影《壞種英語The Bad Seed (2018 film)》及其續作《壞種2英語The Bad Seed Returns》則由麥肯娜·葛瑞絲負責飾演該角色。
  5. ^ "The Bad Seed", Turner Classic Movies; retrieved June 1, 2024.
  6. ^ Solomon, Brian. The Top 16 Creepiest Kids in Horror Movie History. Bloody Disgusting. May 4,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7, 2009). 
  7. ^ You'll Sleep with the Lights on After Reading These 17 Books with Creepy Kids. Bustle.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3). 
  8. ^ Rich, Nathaniel. American Dreams: A Best-Selling Pint-Sized Psychopath. The Daily Beast. New York City: IAC. June 29, 2014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8). 
  9. ^ Calhoun, Laurie. Moral Blindnes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Rhoda Penmark?.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 1996, 13 (1): 41–50. JSTOR 24354201. doi:10.1111/j.1468-5930.1996.tb00148.x. 
  10. ^ Williams, Tony. Hearths of Darkness: The Family in the American Horror Film. Plainsboro, New Jersey: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1996. ISBN 9780838635643. 
  11. ^ Staats, Hans. Pictures of Anxiety. Offscreen. Vol. 18 no. 6–7. July 2014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2). 
  12. ^ BRITISH. FILMS MADE MOST MONEY: BOX-OFFICE SURVEY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1901-1956), 28 Dec 1956: pg. 3
  13. ^ The Bad Seed (1956) - Rotten Tomatoes. Rotten Tomatoes.com. Rotten Tomatoes. [August 5, 2022]. 
  14. ^ The 29th Academy Awards (1957)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6, 2011). 
  15. ^ The Bad Seed – Golden Globes. HFPA. [July 5, 202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