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政策
一個中國政策(英語:One-China Policy),簡稱一中政策,是國際上各國家基於對一個中國的理解而採取的外交政策。在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前,北京政府一貫要求對方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在這個原則下建立外交關係。在參與國際組織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會要求這個國際組織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中華民國方面,在蔣中正總統任內,會對邦交國要求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不得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蔣經國總統之後,中華民國政府不要求邦交國與國際組織必須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以增進外交彈性。
概論[编辑]
一中政策始於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先後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的外交活動[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國際提出了一個中國原則,其中具備三個條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只有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才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常邦交。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國家,通常會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威脅,將會受到外交或經濟上的懲罰。
大部份國家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中國代表權,具有爭議的部份則是台灣是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也就是所謂台灣問題。多數國家採取戰略模糊的外交手法,在措辭上選擇不正面承認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如英國與加拿大的採用,以「認知到」(acknowledge)或「留意到」(take note of),來取代「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台灣。但這些英文公報的措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提供的對應中文譯本以及官方宣傳中,都被翻譯成「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宣稱多數國家皆遵守一中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也透過各種方式,持續要求世界各國清楚的表達並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以推動中國統一。
據新加坡學者莊嘉穎在2023年發布的研究指出,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有超過180個國家支持一中原則,但實際上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中國立場的國家僅只有其中51國,而且這些國家中,如捷克與立陶宛等國的立場逐漸鬆動[2][3]。
中華民國立場[编辑]
在中華民國退守台灣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要求台灣必須依照一個中國原則,放棄獨立主權,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為,中國只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中國代表。中華民國已經消滅,所有領土與權益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其中包括台灣。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台海現狀為,中國從未分裂,台灣的領土與主權皆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和戰兩手策略,若台灣願意主動回歸中國,和平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諾給與一國兩制。若台灣拒絕統一,中國將會以武力統一。九二共識即是一個中國的共識。
在台灣退出聯合國,與中美斷交之後,因為邦交國縮減,中華民國政府不再宣稱自己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但拒絕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中國主權。
各國模式[编辑]
英國模式[编辑]
英國模式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認知到(acknowledge)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代表他們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內容,但是不承諾會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諾支持台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採取英國模式的國家共有九國,除美國外,其餘為大英國協成員國,如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等,此外還有西班牙與泰國等。其中美國除了採取這個措辭外,另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台灣方面各自提出保證。
美國模式[编辑]
美國採取的一中政策,在外交公報措辭上採用英國模式,但同時間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提供各自的保證。以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基點,
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認知到(acknowledge)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原則,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認定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主張[5],但不承諾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保持民主體制與自治現況,承諾會提供防衛性武器給台灣,以保障台海和平。美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之間經由對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加拿大模式[编辑]
加拿大在在1970年10月10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建交談判。加拿大使用「留意到中國的立場(take note of)」,說明他們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定台灣是他們領土的立場,但是加拿大未正面承認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介入台灣與中國之間的主權爭端。這被稱為加拿大模式(Canada Formula)。
包括義大利、智利、比利時、秘魯、黎巴嫩、冰島、阿根廷、希臘等 9國皆採用這個模式。
日本模式[编辑]
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公報中,說明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理解並尊重」(understand and respect)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台灣是他們領土的立場。但並沒有直接承認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6]。
這個模式共有16國採用,包括菲律賓等。
荷蘭模式[编辑]
荷蘭政府在外交公報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尊重」(respect)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省。
除荷蘭外,韓國也採用這個模式。
俄國模式[编辑]
據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研究,雖然中俄在官方宣傳上都展示支持對方,但俄羅斯官方外交文件上只有「尊重與支持」(Respects and supports)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立場,但沒有明確表達支持一個中國。這是獨特的俄國模式。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認為這個模式顯示俄國政府一向優先考慮自身利益。
2005年,中俄双方签署的联合公报,在中文譯本中,双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不接受“两个中国”、“一中一台”[7]。
法國模式[编辑]
法國在外交公報上,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
如巴基斯坦、葡萄牙等國皆採取這個模式,共有51國。
德國模式[编辑]
德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在外交公報上沒有明確提到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有41個國家採取這個模式,歐盟也採取這個模式[8]。
印度模式[编辑]
印度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先承認「一個印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一個印度」之前,拒絕在外交公報上承認「一個中國」。因此,在外交公報上,未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代表,也未提到台灣。
共有27國採取這個立場。
中華民國邦交國模式[编辑]
與中華民國保有邦交的國家,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承諾將會繼續支持中華民國保持獨立。
各國際組織模式[编辑]
聯合國模式[编辑]
WTO模式[编辑]
奧運模式[编辑]
註釋[编辑]
- ^ 什麼是「一中政策」?「一中原則」?. 中央廣播電台. 2022-08-05 [2023-07-17] (中文(臺灣)).
- ^ 楊安. 星國研究:全球僅51國認同“一中原則” 數國立場恐鬆動. 美國之音. 2023-02-19 [2023-07-17] (中文(臺灣)).
- ^ 逾180國挺中國「一中原則」?專家拿數據反駁北京. 中央社. 2023-02-12 [2023-07-17] (中文(臺灣)).
- ^ 中英联合声明:英重申一个中国立场. 人民网.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新华网.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 新华网.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6).
- ^ 中俄联合公报全文. 新华网.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9).
- ^ Katinka Barysch. EMBRACING THE DRAGON The EU’s partnership with China (PDF). 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