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桅帆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末桅纵帆横帆船(英文拼作barque,barc或bark)是有三根以上桅杆,除最末桅为纵帆,其余桅均为横帆的帆船。
特征[编辑]
18世纪末期出现的一种船型,barque词根源自拉丁语barca,经法语转入英语。特指三根或更多桅杆、最后一根桅杆上挂纵帆,其他所有桅杆均为横帆的帆船。与之相比,全帆装船所有桅杆均挂横帆,前桅横帆三桅船则是除了前桅横帆其他桅杆都挂纵帆。
在地中海周边国家尤其是意、法出现的,结合了欧式全帆装船和中东斜衍帆船/Felucca的船型,在风帆时代十分盛行于商船,因其容量与全帆装船相近而所需人手较少,作为商用船非常合适。
地中海水域较东面的红海宽广,但又不及西面大西洋有稳定的信风,barque帆装结合了两地帆船的优点。相比适合抢风航行的纵帆船,和适合利用季节风长距离航行的全帆装横帆船,兼具了纵帆的操控性并有横帆的巨大帆面积,后期很多大型铁身帆船也采用了此类帆装。
在前桅横帆三桅船和末桅纵帆横帆船之间还有一种过渡变型称为jackass-barque,则是前桅装备横帆,末桅装备纵帆,中间1-2桅前上部横帆,后下部纵帆。
其他三桅帆船[编辑]
三桅帆船可以指:
- 全帆装船:三桅全部挂横帆
- 前桅横帆三桅船:前桅横帆,主桅后桅纵帆
- 三桅纵帆船:三桅全部挂纵帆
- 中式三桅帆船:三桅全部挂中式帆装,是中式帆船的一种,如沉没的远洋货轮的星号。
- Bragana或felucca:三桅全部挂斜挂大三角帆,在地中海或印度洋中常见。
- Polacre或xebec:前桅横帆,主桅后桅为斜挂大三角帆。
历史上著名的三桅帆船[编辑]
- 努力號,排水量為368吨,可乘載94人。詹姆斯·庫克船长发现澳洲时所乘坐的船只。努力号事实上是全横帆帆装,原本是运煤船。当时皇家海军购买下来用于科学考察,为了跟海军中另一艘同名的努力号区别开来,就登记为三桅帆船。[1]
目前存世的三桅帆船[编辑]
- 波美拉尼亚号(Pommern),是目前唯一以原始状态保存的铁身三桅帆船。现在是海事博物馆,停泊在芬兰奥兰群岛。
- Sigyn号,建于1887年的商用三桅帆船。现在是海事博物馆,停泊在瑞典图尔库
- 查尔斯·W·摩根号(Charles W. Morgan)[2],建于1841年的捕鲸船,于1921年退役。现在是海事博物馆,停泊在美国康涅狄格州[3]
- 老鹰号(USCGC Eagle WIX-327),目前仍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役。1936年建于德国,被俘获后成为战利品用作海岸警卫队的训练船。
- 詹姆斯·克莱格号(James Craig),原建于1874年的铁身三桅帆船。现为悉尼海事博物馆重制。
- 印度之星号(Star of India),是目前仍可航行的最老的船舶之一,始建于1863年,当时为全帆装船,后于1901年改制为三桅帆船。现在是海事博物馆,停泊在美国圣地亚哥

停泊在圣地亚哥湾的印度之星号三桅帆船
注释[编辑]
- ^ She was renamed Endeavour and registered as a bark, that is, a vessel without a figurehead and a straight stem. She was not a barque. In fact, she was square-rigged on all three masts though she also had a spanker sail.Encyclopaedia of New Zeala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Sailing Ships.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9).
- ^ Mystic Seaport homepage. [201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4).
- ^ 海王丸官方站(日文).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6).
参考书目[编辑]
- Wilhelmsen, F D. Omega: Last of the barques. Westminster, MD: Newman Press. 1956.
外部链接[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三桅帆船 |
- "Sailing Ship Rigs" Infosheet Guide to Classic Sailing Rigs Maritime Museum of the Atlantic
- Description of the four-masted barque Kaiwo Mar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