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義青年團
三民主義青年團 | |
---|---|
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徽 | |
领袖 | 蒋中正 |
书记处 第一书记 | 陈诚 |
成立 | 1938年7月9日 |
解散 | 1947年9月 |
并入 | 中國國民黨 |
意识形态 | 三民主義 反共主義 中國民族主義 |
母党 | 中國國民黨 |
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青年组织,于1938年7月9日在武昌正式成立。首任团长是蒋中正,陈诚、张治中先后任书记长。
沿革
[编辑]1938年4月,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建立三青团。1938年7月,三青团中央团部在武昌成立,指定胡宗南兼任中央团部干事和组织处处长,兼任陕西支团部的筹建工作。1939年4月,三青团陕西支团部筹备处成立。
1943年3月29日,三民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明定3月29日為中華民國青年節。
1947年,由台灣士紳所組成的三青团台灣區團因捲入二二八事件,大部分幹部被逮捕甚至處決,台灣區團形同解散。
1947年7月9日,三民主義青年團九週年團慶,團長蔣中正致訓詞,發表《對黨團合併的指示》,稱「統一黨部與團部的機構,這是要使本黨起死回生的一個重要措置」[1];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長陳誠書告全國青年實行總動員[2]:8380-8381。同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為統一革命陣線,加強黨國力量,齊一步驟,戡平匪亂」,通過黨團合併案,「決定黨與團統一組織」;通過李惟果升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2]:8381。
1947年7月23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通過《黨團統一組織原則》,決定:一、現任省、市、縣支區分團部干事監察,一律改任為省、市、縣黨部執監委員;二、擴增後之省、市黨部執行委員,由中央指定5至9人,組織黨團統一委員會,負責團統一組織任務;三、省、市黨部設主任委員一人,由中央指定之[2]:8387。9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召开六届四中全会暨中央党团联席会议,决定实行党团合并统一,将三青团并入中國国民党,规定三青团团员一律登记为党员,并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设置青年部。
组织架构
[编辑]- 团长蒋中正
- 评议长汪精卫
- 中央临时干事会:蒋中正以团长身份指定陈诚、陈立夫、朱家骅、張厲生、张道藩、贺衷寒、胡宗南、桂永清、康泽、陈良、谷正纲、谷正鼎、周至柔、王东原、甘乃光、段锡朋、谭平山、卢作孚、梁寒操、李任仁、周佛海、陈布雷、曾宝苏、严立三、刘健群、郑多华、黄仁霖、黄季陆、何廉、叶溯中、李相敬、王世杰、谭平山、程沧波、章乃器等31人为临时中央干事
- 中央团部 书记长:陈诚(国民党秘书长朱家骅代理)/1940年9月1日起为张治中/1946年10月陈诚
- 副书记长:1946年10月袁守谦、郑彦棻
- 秘书处(后改为书记长办公室、第一处):处长叶溯中
- 组织处:处长胡宗南(康泽代理)/倪文亚/蒋經國。辖普通、战地、学校、海外、女青年、登记等组。
- 训练处:处长王东原、倪文亚
- 宣传处:处长黄季陆、郑彦棻
- 社会服务处长卢作孚
- 总务处长陈良
- 青年工作管理处处长陳雪屏
- 女青年处处长张譪真
- 视导室
- 编审室
- 法规审查委员会
- 人事甄核委员会
- 财务委员会
- 体育运动指导委员会
- 国防科学技术运动委员会
- 文化建设运动委员会
- 海外团务计划委员会
- 设计考核委员会
- 中央团部临时中央监察会:书记长王世杰
- 中央团部指导员:吴敬恒、戴传贤、孙科、何应钦、叶楚伧、张伯苓、蒋梦麟、陈果夫、白崇禧、李宗仁、顾孟余。后聘请居正、于右任、丁惟汾等
- 评议会
- 三青团工作人员干部训练班(“青干班”):1938年8月14日第一期在武汉珞珈山开学,共600人。
- 中央青年干部学校(干校系):1943年4月成立。校长蒋介石,教育长蒋经国。1946年8月5日并入政治大学。
地方组织:
- 省设支团部(如上海支团)
- 市、县、局、大专院校设分团部(如松江分团、西南联大分团)
- 区公所设区队(如金泽区队)
- 乡镇设分队
- 区公所设区队(如金泽区队)
- 市、县、局、大专院校设分团部(如松江分团、西南联大分团)
开设青年馆﹑招待所、战地服务队﹑宣传队、青年服务社、西北青年劳动营(蒋坚忍任教育长。扣留、收押投奔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的抗日青年,施之“感化教育”、具结反共)
團歌
[编辑]三青團團歌為《三民主义青年团团歌》,馬濟霖作詞、阙仲瑶作曲[3],又名《三民主義青年進行曲》。
“ | 烽火漫天,血腥遍野,中華民族遭受著空前的浩劫。 我們在苦難中長成,我們在大時代的洪爐裡鍛鍊,成一個革命的青年。 黨的新生,民族的復興,兩種任務已緊緊地壓在我們雙肩。 我們誓為主義奮鬥,我們誓為革命犧牲,為了抗戰只有向前。 我們的身體,好比鋼鐵。我們的意志,更比鋼鐵堅強。 我們有力要戰勝一切,我們有熱要熔化一切。 讓我們的鮮血,去把新仇舊恨洗刷個盡絕。 我們是三民主義的青年,民族的中堅。 看準敵人,握緊鐵拳,踏著先烈的血跡, 完成抗戰大業,光明就在前面,勝利就是——明天。[4][5] |
” |
参考文献
[编辑]- ^ 蔣中正. 對黨團合併的指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七月九日對青年團成立九週年紀念講. 中正文教基金會. 1947-07-09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4).
- ^ 2.0 2.1 2.2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 ^ 高燕萍. 效实教师:阙仲瑶先生——一位被忘却的音乐家. 宁波效实中学百年校庆办公室. 2012-03-21 [2012-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2).
- ^ 阙仲瑶和《三民主义青年进行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0-29.
- ^ 軍校合唱團唱《三民主義青年進行曲》
参见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