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的主題是台灣苗栗縣三義鄉。關於同名的其它三義鄉,請見「
三義鄉」。
三義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samˊ ngi hiongˊ),舊名「三叉[a]」或「三叉河」,是臺灣苗栗縣的一個鄉級行政區,位於苗栗縣南端。境內木雕產業發達,因此有「台灣木雕王國」之雅號。除此之外,三義也是台灣主要的客家聚落之一,境內客家人口居各族群多數(居民結構由「多重認定」準則抽樣調查,推估客閩比例約86:25[2]),並以客家語作為主要方言,屬四縣腔一系,並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發展觀光產業。除了木雕與客家文化外,因穿越三義鄉的臺鐵舊山線在鄉境內遺留有以勝興車站為中心的多項鐵路遺跡,因此也逐漸發展出以鐵路為主題的觀光風潮。
境內主要為丘陵與山區的三義鄉在氣候上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特徵深受季風影響,台灣的冬季氣候也在此作為分水嶺,自台北南下,常常過了三義後,一改原本的烏雲密布,就進入中南部常有的晴天。三義冬季多霧,亦有霧鄉之稱,也因為此,沿途高速公路燈火通明。
2016年,三義及南庄兩鄉同時通過「國際慢城認證」,苗栗縣也成為台灣唯一擁有兩個通過國際慢城認證的城市[3]。
歷史人口 |
---|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17,175 | — |
---|
1986 | 17,554 | +2.2% |
---|
1991 | 17,707 | +0.9% |
---|
1996 | 18,279 | +3.2% |
---|
2001 | 18,071 | −1.1% |
---|
2006 | 17,883 | −1.0% |
---|
2011 | 17,487 | −2.2% |
---|
2016 | 16,813 | −3.9% |
---|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
三義鄉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30年)[4]
|
統計表
年份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人口
|
17,175
|
17,339
|
17,412
|
17,494
|
17,610
|
17,554
|
17,506
|
17,528
|
17,483
|
17,526
|
增加量
|
—
|
+164
|
+73
|
+82
|
+116
|
-56
|
-48
|
+22
|
-45
|
+43
|
成長率
|
—
|
+0.955%
|
+0.421%
|
+0.471%
|
+0.663%
|
-0.318%
|
-0.273%
|
+0.126%
|
-0.257%
|
+0.246%
|
年份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人口
|
17,707
|
17,910
|
17,995
|
18,151
|
18,298
|
18,279
|
18,250
|
18,179
|
18,099
|
18,020
|
增加量
|
+181
|
+203
|
+85
|
+156
|
+147
|
-19
|
-29
|
-71
|
-80
|
-79
|
成長率
|
+1.033%
|
+1.146%
|
+0.475%
|
+0.867%
|
+0.810%
|
-0.104%
|
-0.159%
|
-0.389%
|
-0.440%
|
-0.436%
|
年份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人口
|
18,071
|
18,092
|
17,956
|
17,936
|
17,990
|
17,883
|
17,687
|
17,643
|
17,713
|
17,548
|
增加量
|
+51
|
+21
|
-136
|
-20
|
+54
|
-107
|
-196
|
-44
|
+70
|
-165
|
成長率
|
+0.283%
|
+0.116%
|
-0.752%
|
-0.111%
|
+0.301%
|
-0.595%
|
-1.096%
|
-0.249%
|
+0.397%
|
-0.932%
|
年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人口
|
17,487
|
17,495
|
17,411
|
17,235
|
17,020
|
16,813
|
16,530
|
16,204
|
15,970
|
15,665
|
增加量
|
-61
|
+8
|
-84
|
-176
|
-215
|
-207
|
-283
|
-326
|
-234
|
-305
|
成長率
|
-0.348%
|
+0.046%
|
-0.480%
|
-1.011%
|
-1.247%
|
-1.216%
|
-1.683%
|
-1.972%
|
-1.444%
|
-1.910%
|
年份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人口
|
15,388
|
|
|
|
|
|
|
|
|
|
增加量
|
-277
|
|
|
|
|
|
|
|
|
|
成長率
|
-1.768%
|
|
|
|
|
|
|
|
|
|
|
|
歷屆鄉長[编辑]
- 第1屆:陳永財
- 第2、3屆:賴標秀
- 第4屆:徐鵬
- 第5、6屆:吳昌源
- 第6屆補選:吳遠裕
- 第7、8屆:賴智達
- 第9、10屆:管坤錦
- 第11、12屆:吳振鵬
- 第13、14屆:湯申源
- 第15、16屆:徐健堂
- 第16屆補選:徐文達
- 第17屆:徐文達
- 第18屆:呂明忠
鄉政組織[编辑]
三義鄉公所是三義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三義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苗栗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三義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3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5]。
三義鄉民代表會是三義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三義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三義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6][7]。
行政區[编辑]
三義鄉的行政區劃轄有雙湖村、廣盛村、勝興村、雙潭村、西湖村、龍騰村、鯉魚潭村等七村,行政中心(三義鄉公所)位於鄉內西部偏北的廣盛村。
教育與學術研究[编辑]
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博物館[编辑]
社會教育[编辑]
- 臺灣鐵路管理局
鐵道景點[编辑]
- 舊山線
- 勝興老街
- 挑柴古道
- 勝興車站:標高402.326公尺,縱貫線鐵路最高點。
- 龍騰斷橋: 原為山線鐵路橋,昭和10年(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時被震毀,而後一直未修復,而是在其旁增建另一座鐵橋。民國88年(1999年)921大地震時再次受損。目前為苗栗著名觀光景點,有台灣鐵道藝術極品之稱。
- 內社川橋:亦稱鯉魚潭鐵橋。
- 一號隧道
- 二號隧道
- 連續隧道
山區、自然保留區景點[编辑]
觀光旅遊景點[编辑]
- 龍騰瀑布:近舊山線已停駛的鐵道旁,苗49鄉道旁邊的龍騰斷橋風景區內。瀑布位於龍騰溪中游,風景極佳,水質清澈,又名「水載下瀑布」。
- 鯉魚潭水庫:位於苗52線上。
- 水美街:亦稱「雕刻街」,為台灣知名木雕街,沿線有許多木雕藝品店,亦有餐廳、便當店、客家米食、便利商店等等,每到假日常常車水馬龍,是三義僅次於廣盛村街上最繁華之地。位於台13線上,與中正路相接。
- 三義木雕博物館:博物館於半山腰,附近為台灣知名木雕街(此處是另一條,水美街在山下),位於四月雪小徑旁。
- 四月雪小徑: 三義著名登山步道,在木雕博物館旁圍入口,不長,小孩也可輕易走完。其上方出口處為慈濟茶園,風景優美。除了原路折返,也可選擇走慈濟茶園的小路,從建中國小上面下,繞一個O型。
- 雙潭觀光園區
- 建中國民小學3D彩繪階梯:建中國小大門前的階梯,共90階,是建中學生每日上學必爬之路,近年來重新繪製,一改原為灰色的樣式,介紹了三義當地特色(如石虎、桐花、勝興車站等等),為小城故事拍攝地點(當時仍為灰色),位於好客走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上。週五晚上由於鄰近夜市,常有許多少年(+9)帶著食物在階梯上用餐看夜景。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