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维基百科
![]() |
![]() ![]() 繁简两种字体的网站标志 | |
截图 ![]() 网站首頁截圖(简体中文版) | |
网站类型 | 网络百科全书 |
---|---|
语言 |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支持繁简转换) |
持有者 | 维基媒体基金会 |
创始人 | 吉米·威爾士 拉里·桑格 多位中文維基人协助创立中文版本 |
网址 | zh![]() |
商业性质 | 否 |
注册 | 可选(未注册用户也可编辑) |
用户 | 3,236,141名(其中62名为管理员) |
推出时间 | 2002年10月24日 |
现状 | 活跃 |
內容許可 |
|
中文維基百科是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开放式协同合作计劃的中文版本,使用中文橫式書寫,为维基媒体计划中维基百科的一个语言分支。
中文维基百科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由非營利組織维基媒体基金会维持运作。截至2022年6月29日,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286,804篇条目,3,236,141名用户,66名管理员。自2015年起,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再次遭到防火长城封锁[1][2]。即使中文維基百科在中国大陸被封锁,但它的活躍度仍然可以在维基百科所有語種中排名前十,截至2021年8月,中文维基百科的活跃維基人數量在維基百科所有語種中排名第8,該站的維基人主要來自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其他地區的华人华侨。
中文维基百科的瀏覽量主要來自香港和台灣。[3]
概况[编辑]
中文名的来源[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 |||||||||||||||||||||||||||||||||
繁体字 | 中文維基百科 | ||||||||||||||||||||||||||||||||
---|---|---|---|---|---|---|---|---|---|---|---|---|---|---|---|---|---|---|---|---|---|---|---|---|---|---|---|---|---|---|---|---|---|
简化字 | 中文维基百科 | ||||||||||||||||||||||||||||||||
|
英语中的“Wikipedia”是「wiki」(一种可供多人协同写作的网络技术)和“encyclopedia”(百科全书)结合而成的混成词,网站初期时仅以“中文Wikipedia”为名,直到2003年10月21日,「Wikipedia」的中文名,经过13人讨论及投票后,确定为“维基百科”,“维基”两字除了音译类似于「wiki」,另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繩,也作“网”解释,引申为互联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的底部,“维基百科”合起来可引申为互联网中装载全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4]。
中文维基百科的副标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中国清朝政治家林则徐于1839年为广州越华书院所创作之对联的上联,而下联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5]“海纳百川”语出《管子·形势解》,意指海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不分你我地容纳了数以百计的河流;“有容乃大”則语出《尚書·君陈》。两句勉励待人接物应仿效海洋,以宽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人事地物,這同时也契合了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宗旨。
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正如維基百科本身,有三个引人注意的特点,使中文维基百科与传统的中文百科全书有所区别:
- 中文维基百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識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字典、词典、论坛或任何其他性質的網站。
- 计划本身是一个wiki,允许大众广泛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是第一个使用wiki系统进行百科全书编撰工作的中文协作计划。[6]
- 中文维基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可疑]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维基百科的文字以创作共用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提供。[7]
和其它版本的维基百科一样,中文维基百科也是民主制、精英制、特权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則因特殊、適當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首頁、删除不適當的条目或封禁用户。 [8]
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或华人的共同文字,是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的唯一官方文字或官方文字之一。中文维基百科虽未规定以现代标准汉语的语法书写,但维基人因共识及默契而以其为共通形式,有时也适度掺入方言或文言文。 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來自于世界各地的华文使用者,根据2006年9月初维基百科对各语版本的编辑者來源的统计结果,香港地区的编辑者占28.6%、台湾地区占25.9%,而美国和荷兰则分別占13.7%及8.2%。近年來,中国大陆地区的维基百科编辑者正在迅速增加;而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编辑数量的统计,台湾占36.9%、香港26.3%、中国大陆20.9%,美国、加拿大及澳洲分別占5.6%、1.7%及1.6%。[9]
中文维基百科由來自各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的政治立場与社会观念及国家的华文使用者共同参与,其文章內容是全球华文使用者相互协调折衷后的結果。中文版维基百科成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编辑們的战场,上演著激烈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交鋒,呈现不同版本的中国。[10]此外,包括中文维基百科在内,各语言版本对于非自由版权下的内容,或者版权、来源不明的文章和图片,保有不同于当地网络氛围的,极为严格的审查制度。原则上任何不能用于自由传播或者禁止无经济补偿地应用于商业领域的文章、图片,均不会被保留在中文維基百科。
中文维基百科相对于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能够更广泛且深入地介绍中华文化、中国历史與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國家和地區的事物。
历史[编辑]

创立及初期状况[编辑]
2001年5月,中文维基百科计划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維基百科计划[註 1]同时成立,但当时維基百科網站不支持中文输入。同时期,与中文版有相同困扰的日语维基百科,权宜地使用罗马字母来撰写日语条目,中文维基百科在当时则只拥有少许的测试文字。[註 2]
2002年10月24日,Ghyll(现在的Mountain,真名苑明理[11])成功的藉由工具軟體的辅助,撰写了实质中文內容的文章-“首页”,中文维基百科至此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而Mountain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位参与用戶。[註 3]10月27日,中文维基百科移动到新伺服器,软件升级到Phase III,新版的软件解決了中文输入的问题。同时,域名改为zh.wikipedia.org,中文维基百科网站界面的中文化工作告一段落后,11月1日,Mountain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条似条目页面-“计算机科学”,但仅为测试编辑,未输入实质条目內容。
2002年11月17日,Mountain翻译了英文维基百科条目Computer Science,並张贴到计算机科学这一页面來,输入实质条目內容,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条条目-「计算机科学」。
早期維基人和其贡献[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維基人Samuel、Menchi、Lorenzarius、Formulax、Mountain與Shizhao(時昭),在2003年成為首批中文版的維基百科管理員。
2002年至2003年,中文維基百科持續進行本地化與正(繁)體化的翻譯工作。直至2004年12月23日,随着MediaWiki 1.4版本的发布,中文维基百科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10]
早期,大部分的長條目都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原創的則是以短條目居多。[註 4]
媒體關注與使用者增長[编辑]
2003年10月20日,中国大陆的《中國電腦教育報》文章[12]介紹維基百科,這是中文媒體第一次正式報導維基百科。翌年2月15日,同是中国大陆的《新周刊》在第173期也發表了與維基百科有關的報導,[13]接著隨後的幾週,許多媒體跟進報導,為中文維基百科帶來了大量的中国大陆維基人。2004年的3至5月,維基人以倍數計的增加,總條目數很快的從6,000篇突破10,000篇。
2004年5月16日,臺灣的《中時晚報》刊出《維基網路百科,大家一起寫》,[14]是臺灣主流媒體首次報導維基百科,隨後於6月28日,臺灣的《聯合報》跟進報導《Wiki百科網書,你也可寫一筆》,為維基百科帶來大量的臺灣維基人,時值維基百科在中国大陆遭到封鎖,臺灣相關條目的編寫量大量增加,首頁也加入了臺灣的熱門新聞。
香港媒體對中文維基百科的關注較遲,是香港維基人發展起步較遲的主因之一。2006年2月20日,香港的《明報》於副刊發表《生活百科:Wiki世界 自由開放》,這是香港媒體第一次正式報導維基百科。3月29日至3月30日,香港的《頭條日報》於新聞故事連載發表《網友齊編「自由」百科全書 港八月辦首屆中文維基聯會》(按:應是中文維基年會),這是香港媒體第一次深入介紹中文維基百科。同年5月,中国的《环球时报》也报道了维基百科,很多中国大陆青年就是透过阅读报纸而得知并加入维基百科的。
2013年10月27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的报道,介绍了中文维基百科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状况,同时采访了一些参与其中的活跃用户。[15]
百科的成長[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於2002年10月剛開始時,英文維基百科已有超過40,000條目,成為起步較遲的主要語言版本。2004年2月24日,中文维基百科突破了5,000条条目,但是其中有些文章包括正(繁)简两个版本;注册用户数也同时突破了3,000人。2月27日,用户Ktsquare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维基百科短短3天内就突破了6,000条条目。5月14日,中文维基百科总条目数终于突破1万条。隨著更多維基人加入,條目數量增長速度也穩步上升。到了2006年11月12日,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突破10萬條,成為第12個擁有超過10萬條目的維基百科語言版本,為一個重要的條目數里程碑。[註 5]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已有1,286,804个条目,但这个数量还不包括对话页、没有内部链接的条目、重定向页以及其他名字空间的页面,如果加上这些页面,截至2022年6月,总共有超過708萬頁,並有超過7211萬次的編輯。參與人數方面,共有逾3,236,141個註冊用戶曾進行編輯,當中編輯超過1,000次的維基人共有1,154人以上,而他們的貢獻佔了中文維基百科編輯總次數的約73.6%。至於管理人員,中文維基百科擁有66名管理員及7名行政員,負責站內日常的維護工作。[16]以下是維基百科條目數成長的列表。
日期 | 條目數 | 间隔(天) | 增加条数 | 平均每天增加条数 |
---|---|---|---|---|
2002年10月24日 | 1 | |||
2003年7月12日 | 1,000 | 285 | 1,000 | 4 |
2004年2月24日 | 5,000 | 226 | 4,000 | 18 |
2004年5月14日 | 10,000 | 80 | 5,000 | 63 |
2005年12月13日 | 50,000 | 578 | 40,000 | 69 |
2006年11月12日 | 100,000 | 334 | 50,000 | 150 |
2007年10月21日 | 150,000 | 343 | 50,000 | 146 |
2008年7月31日 | 200,000 | 284 | 50,000 | 176 |
2009年4月19日 | 250,000 | 262 | 50,000 | 191 |
2010年3月28日 | 300,000 | 343 | 50,000 | 146 |
2011年3月27日 | 350,000 | 364 | 50,000 | 137 |
2012年2月8日 | 400,000 | 318 | 50,000 | 157 |
2012年5月2日 | 450,000 | 84 | 50,000 | 595 |
2012年7月14日 | 500,000 | 73 | 50,000 | 685 |
2012年10月13日 | 550,000 | 91 | 50,000 | 549 |
2012年11月2日 | 600,000 | 20 | 50,000 | 2,500 |
2013年1月21日 | 650,000 | 80 | 50,000 | 625 |
2013年6月13日 | 700,000 | 143 | 50,000 | 350 |
2014年2月8日 | 750,000 | 240 | 50,000 | 208 |
2014年12月12日 | 800,000 | 308 | 50,000 | 162 |
2015年12月2日 | 850,000 | 355 | 50,000 | 141 |
2016年9月10日 | 900,000 | 275 | 50,000 | 182 |
2017年7月8日 | 950,000 | 301 | 50,000 | 166 |
2018年4月13日 | 1,000,000 | 279 | 50,000 | 179 |
总平均 | 1,000,000 | 5650 | 1,000,000 | 177 |
然而,同领域的百度百科词条数目前高达一千一百万以上(官方公布的编写人数超过五百万),互動百科更高达一千二百万以上(官方公布的志愿者超过九百万),尽管两者创立的时间晚于中文维基百科三、四年,但条目数量却均在中文维基百科的十余倍以上,显露出中文維基百科的内容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以不同语言版本的條目数來看:
- 2006年11月12日,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突破10万條,成為第12个拥有超过10万条目的維基百科语言版本。
- 2012年5月2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超越瑞典语版,条目数成為所有語言中的第11位,另外中文维基百科当天创下了自建立以来最大单日条目数量增长的记录,其条目数在一天内即突破46万,单日增长一万五千余条。
- 2013年4月19日,由于瑞典语维基百科的条目数迅速增长,已超过中文维基百科,中文维基百科的总条目数位列所有语言排行的第12位。
- 2013年6月7日,由于越南语维基百科的条目数迅速增长(速度甚至超过瑞典语),同时条目数已超过中文维基百科,於是中文维基百科條目数排名跌至第13位。
- 2013年8月份,瓦瑞语维基百科及宿霧語维基百科条目数均超过中文维基,中文维基百科條目数排名跌至第15位。
- 2018年2月18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超过葡萄牙语维基百科,中文维基百科條目数排名升至第14位。
- 2018年4月13日,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突破100萬條,成為第14個擁有超過100萬條目的維基百科語言版本。
中国大陆的封鎖[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有权对互联网依照自己制定的法律进行內容审查,对一些有争议或违反中国大陆国家法律、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和涉及色情的网页內容采取限制或屏蔽措施。維基百科網站對一般民众是容易接觸获得的,但在维基百科计划成长的记录上,从2004年到2008年,在中国大陆遭遇过六次大规模封锁,其中不完全封锁一次。以上封锁皆无预警、无预先告知,且中国相关机构沒有给予维基百科封锁的原因与理由。
上一次对维基百科的全面封锁在2008年7月31日解除,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直到2015年5月中旬,维基百科都可正常访问,中国大陆民众也可以自由访问、编辑维基百科。但目前再次被全面封锁。在此之前使用HTTPS模式以及移动端APP可以瀏覽任意条目,但是使用HTTPS連接有可能會被GFW干擾,如2013年5月底至2013年12月19日期间維基百科的HTTPS連接曾被全面屏蔽,后被解封,但移动版主页仍被屏蔽。[17]
2019年4月22日,维基百科遭到全面封禁,所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无法正常访问,其中包括中文维基百科。[18]
对维基百科的封鎖除影响中国大陆用户查阅维基百科外,客观上也影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发展,導致了使用人数減少、条目的增长緩慢[19]以及贡献者比例不均衡等问题。
中文維基百科的註冊用戶超過250萬,不過2018年8月的統計顯示,活躍用戶只有2935人。有來自浙江的編者表示有不少曾經投入了很多感情的用戶,已經徹底放棄了。主要原因是與對維基的編輯規則非常失望相關,如管理員輕率删除、回退條目讓編輯者成果被否定。而維基百科在無法領工資的情况下,讓用戶沒有繼續參與的動力。[20]
維基人社群[编辑]
![]() | 此章節需要提供更多來源,否則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2020年12月19日) |
注冊用戶數 | 條目總數 | 檔案總數 | 管理員數目 |
---|---|---|---|
3,236,141 | 1,286,804 | 60,103 | 66 |
參與者[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的參與者來自於世界各地的華文使用者,並非集中於中国大陆。東南亞擁有龐大的華語使用人口,但當地華人人口沒有反映在該地區相關文章的書寫量上,來自東南亞各國的訪問比率維持在5%以下[來源請求]根據維基媒體統計,截至2021年1月中文維基百科的大部分編輯是來自台灣和香港。[21][22]其他的則來自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華僑華人較多的國家,但也有一些來自中國的,但人數比台灣和香港的少得多。[23]
根據条目质量提升计划、访问与编辑总数上的數據显示,中文维基百科用户大部分对政治、歷史、文化类条目报有较大的热情,因此特色条目、優良條目、新条目推荐中也以该类条目居多;而來自香港的參與者很多都關心香港本地的事物,因此優秀的香港相關條目的比例也不少。此外,中文維基百科上還有許多熱衷漫畫、動畫、電子遊戲與電視節目等次文化的參與者,這類參與者所撰寫的次文化類的條目內容經常是事無大小、鉅細靡遺(詳見本條目「條目內容流於資料庫」一節)。
截至2022年6月,中文维基百科有超過100万名注册用户,拥有1,286,804条条目和超过7200万次的编辑。[16]2012年12月,活動中的用戶(註冊且月編輯數超過五次者)2173位。[24]活跃的维基人所做出的贡献占据了整个中文维基百科的大多数。編輯超過1,000次的維基人共有約1082人,而他們的貢獻約佔中文維基百科編輯總次數的70.9%,而編輯超過10,000次的維基人的116人中,已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編輯總次數。[25]對於這種不平均的分佈,部分观点认为这是维基百科不易于新人上手或者对版权的要求严格的表現。[來源請求]
一般而言,已经熟悉中文维基百科的用户大多使用互助客栈来进行日常的编辑交流,而专为新人设立了常见问题的集合社区。为了进一步加强维基社区之间各用户的交流,中文维基百科在维基百科人中通过地域、爱好及兴趣、毕业学校、政治倾向等各种不同的分类创立了各个维基人之间的交流板块。通过这个板块维基人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乡、校友、志同道合的其他维基人。维基人可以通过这裡寻求各种帮助,或发起当地维基人举行聚会。也可以找到维基的部分方針與指引,工作小组与一些怪诞而罕见的条目。
參與者地區分布[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的使用者主要来自臺灣、香港及中國大陆,而於美國、加拿大等國亦有一定的使用量。
以下地区统计由IP地址得出,由于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中国大陆使用统计并不准确。
瀏覽來源地區分布[编辑]下表為中文維基百科瀏覽來源(以國家或地區區分),本數據根據由IP統計產生,最新數據為2018年9月。
|
編輯來源地區分布[编辑]下表為中文維基百科編輯來源(以國家或地區區分),本數據根據由IP統計產生。
|


管理员[编辑]
截止2022年6月29日,中文维基百科一共有64個管理员账号,不含管理員機器人。目前中文维基百科的管理員是由中文维基百科的社群從中文维基百科裡面的使用者,互相推選而產生。
聚会[编辑]
维基百科第一次的聚会──维基百科北京地区网友见面会,於2004年7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此后在上海、台北、香港都有维基人发起聚会。聚会的主题主要涉及中文维基百科的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发展的建议,因此讨论的焦点往往各有侧重。
目前,定期举办维基人聚会的城市有青岛、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等地。聚会之间的间隔周期从一周至一年不等。大连等地的聚会已经不活跃。
中文维基年会[编辑]
為使各地的中文維基人增加見面的機會,以及向外界推廣中文維基百科的應用,因此發起了中文維基年會。第一屆中文維基年會在2006年8月26日至8月27日於香港的中文大學舉行。超過一百名維基人參與了這次的活動。是次年會是第一個針對以單一語言百科社群的維基聚會。第二屆中文維基年會投票,候選地區有澳門和泉州,最終決定於2009年12月26日-12月27日在澳門旅遊學院舉行。
臺灣臺北市在2007年8月舉行了第三屆維基媒體國際大會。香港在2013年8月举行了第九届维基媒体国际大会。
維基榮譽與獎勵[编辑]
2005年1月,Richy和Vipuser為進一步推動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參考英语、日语版維基百科創建了目前中文維基百科通用的維基榮譽與獎勵,並在不久后設立了以獎勵Gmail或Wallop為主要方式的維基其他獎勵,以作爲對長期為中文維基百科付出貢獻的維基人的肯定。此後新条目推荐制與條目編寫競賽制(該項目已停止)。這幾措施在執行中既獲得了確實的成效,帶動了剛加入維基百科的新人的貢獻熱情,也走了不少彎路。同年8月,由Ffaarr和Super1發起了針對維基榮譽與獎勵具體操作細節的一次討論,並將之付諸投票通過。2006年2月,香港維基人佈告板設立了維基香港創作獎,2007年3月始,ACG專題也設立了維基ACG專題創作獎。此二獎勵為中文維基百科且為目前為止唯二獨立於維基榮譽與獎勵主計劃的創作獎項,另外,維基香港創作獎也在2007年4月,再度分成維基香港內容獎與維基香港圖像獎,讓更多攝影好手可以不經由撰寫條目的方式,參與攝影的協同工作。
批評及爭議[编辑]
百科規模[编辑]
![]() |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
許多批評將中文與其他已開發國家語言相比較,認為中文維基百科的規模與中文人口不成比例。而许多重要的条目仍无人撰写,或內容不足而成為小作品和小小作品,相比其他语言维基百科仍有所不如。而在2008年8月北京政府解除大部分封锁以来,条目增长速度仍旧非常缓慢,除了偶爾出現机器人的贡献短期快速增長外,長期平均每天新增不到200条。但自从2012年2月条目数突破四十万条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活跃用户明显增多。在高峰时间段,每天甚至会增加数千条新条目(主要依賴資料庫創建短條目)。
虽然臺灣、港澳以及海外华人至少超过五千万,但在中國大陸,大多數網友傾向於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以及知乎等問答式的網站發文及討論。而从2015年5月19日下午開始,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无法被访问[29]。
未完成作品[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不足之處是部分條目未完成,或內容不足而成為小作品和小小作品,據統計中文維基百科平均每篇條目長度約3,000字節(每個漢字為3字節),僅次於少數德語、日語等主要語言。[30]而當中超過2KB的條目達到17%,條目長度領先絕大多數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
除此之外,許多條目是從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中翻譯過來的,當中的極少部份沒有完成翻譯,約為總條目的2.5%。
被指對中國政府存在偏見[编辑]
由於中文維基百科大部分的編輯是來自台灣和香港[21],不少中國的官員和學者指控中文維基百科普遍存在的嚴重的反華偏見。[31]中國大陸學者甘莅豪和翁彬婷在《社会科学》發表一篇名為《中國對外傳播在維基百科平台中的機遇與挑戰》的論文[32],他們認為,“由於受到外國媒體的影響,維基百科條目中存在大量對中國政府的偏見”。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寫了一篇文章,指“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敦促維基百科中以客观真实的方式反映中國政府的声音和观点。[33]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34]
政治自我審查與政治編輯戰[编辑]
![]() |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
2006年11月30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其中一篇報導批評中文維基百科敘述另一種歷史觀。[35]報導內容提及中文維基百科對毛澤東等條目進行美化,只敘述中国共产党的觀點。雖然事後證實這篇報導提及的內容存有嚴重錯誤,但部份中文媒體仍繼續作出報導。中文維基人社群也曾進行澄清,[36]但自我審查等類似的批評未完全地消失。
2015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總統參選人洪秀柱的陣營指控中文維基百科受到泛綠網軍的控制,而泛綠陣營則反駁不可能有此操作。[37]
2015年8月23日,《臺灣蘋果日報》報導稱,名嘴歐崇敬宣佈參選後,其維基百科頁面遭不實抹黑編輯,與惡意刪除個人資料150餘次。歐本人親自編輯修正錯誤資料,被以回退不過三原則,封鎖其編輯權限,歐懷疑是綠營發動的網路攻擊。[38][39]
2015年8月29日,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陳峙維在《臺灣蘋果日報》發表評論,認為條目許石會被提刪是因為中文維基百科受到中國大陸的打壓。[40]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祕書長王則文表示這是對維基百科有所誤解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實指控。[41]
2018年4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要求各國國際航空公司在2018年7月25日前將台灣航站名稱中的國家更改為「中國」。加拿大航空的航點選擇遵從中國民用航空局的要求,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加拿大航空航點內的台灣航點國家一欄同樣被人從“台灣”改成“中國台灣”。此一變更很快演變為編輯戰。最終促使維基百科管理員保護該條目[42]。
2019年4月13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定在台中市举办2019年首届和平统一发展论坛。同日,中文维基百科卢秀燕条目被破坏,条目中卢秀燕的名字旁被加上“卖国贼”三字。[43]
2019年,受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影響,一些與運動相關的條目屢遭政見不同的用戶修改對抗,引發連場編輯戰,例如條目反修例運動[44][45][46]和香港黑警[47]。
2020年10月5日,大公報刊文,指責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太子站襲擊事件存在大量失實描述,大公報記者甚至認為維基百科不配稱為百科全書[48]。次日又發文指責條目陈彦霖死亡事件中存在“不少过时、失实和充满臆测的描述”[49]。
此外,台灣維基媒體协會(原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理事以及香港維基人指控有來自中國大陸的网络评论员(俗称“五毛”)或小粉紅[50]翻墻來到中文維基百科宣傳有利於中国共产党的觀點[51],試圖降低政治立場與他們不一致的媒體的可靠性,抵制與他們政治立場不同的台灣維基人當選管理員[52][53]。中国大陸的学者則認為由于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上很多条目对中国政府有偏见[31]。另外也有來自大陸的編輯反控港台維基人經常嘗試改變「文章的平衡或語氣」及偏向西方立場,前維基百科管理員閆恩銘說︰「你正在消除親北京的聲音,因此天平將向維基百科內部的反北京力量傾斜。」[54]
香港國安法與維基媒體基金會行動[编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通過《港區國安法》并将其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后,7月11日香港自由新聞報道,中文维基用戶 Walter Grassroot 在大陆维基编辑者的QQ群中呼籲綫上舉報所有香港用戶組用戶。[55]在維基媒體基金會尚未對港版國安法適用於維基用戶發表相關聲明前,中文維基百科香港用戶組隨即發出聲明,稱“目前已联系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维基百科总部的信任和安全团队。”作爲相關用戶對國安法提報威嚇行爲之回應[52]。
而關於國安法本身,维基媒体基金会于2020年7月曾发布声明;“...除非對在該法律之有效性進行徹底分析,並對相關律例、人權標準及維基社群成員的安全進行全面之評估。否則維基基金目前將不會向香港政府提供任何數據。”並稱“我們只有在被認爲是可信並迫在眉睫之事宜,且我們的數據能防範這些威脅于未然;抑或是在我們的管轄範圍内,根據適當且可執行之法律,要求我們披露這些非公開的用戶信息”[56]。
2021年9月13日北京时间0时许,维基媒体基金会永久禁制了包括Walter Grassroot在内的7名用户,[57]并取消另外12人的管理员权限[58]。涉事的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Wikimedians of Mainland China,WMC)随即发表名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公开信,批評維基媒體基金會[59][60]。
其他[编辑]
2022年6月,中文維基爆出一位名叫折毛的用戶虛構多個古羅斯史條目的問題。最終該用戶被永久封禁[61]。
影響[编辑]
2007年在臺北舉辦的2007維基國際年會許多臺灣學生表示,在寫學校「研究報告」多會使用維基百科查詢資料,因為臺灣學生平時習慣Google等搜尋引擎的查詢模式,較為喜好查閱維基百科作為資料收集處。因此儘管大學校在校園網域齊備各種的專業資料庫且完全免費,臺灣學生卻仍不習慣使用其他的專業資料庫。[62]
參與2007年維基國際年會的學生表示,在其大學研究報告中引用了維基百科資料,但被指導教授認為「維基百科並無學術可信度」,而得到了極低的分數。[62]
来自其他网络百科全书的侵权行为[编辑]
![]() |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
百度百科等网站抄袭了许多维基百科中的条目。其在版權審查方面不完善,用戶經常在不同網站上整篇文章連图片一起複製粘贴,都不會因為採用了侵權材料而被删除。尤其在新闻热点类条目中,百度百科中的内容常常与新闻报道中的完全一致,同时将一些只能有限度轉載的图片一起照搬。[63][64]2011年,中文维基社群表示,即将向各传媒发放新闻稿及向百度发出侵权书面正式通知,明确表达他们对于百度百科涉嫌侵犯维基百科权益问题的态度;维基社群在未定稿的通知函中称,他们发现百度百科转载维基百科的文章,共有1600多篇。[63][65]但后来由于无定案共识且已造成未曾预料的影响而取消。[65]
註釋[编辑]
- ^ 包括阿拉伯语、荷兰语、德语、世界语、法语、希伯来文、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
- ^ 中文维基百科最早的网址为 chinese.wikipedia.com、zh.wikipedia.com、zho.wikipedia.com、chi.wikipedia.com。
- ^ 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位用戶是系统开发人员Brion VIBBER,而第一個参与者则是Mountain,同时也是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二位用户。
- ^ 中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2年10月24日,當時英語維基百科已有4萬條條目,許多後來發起的不同語言維基百科计划的初期,也有許多條目是從英文維基的條目翻譯過來。
- ^ 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在創辦維基百科之時,目標之一是每個語言版本均收錄十萬以上的條目。英語維基百科已於2003年1月22日率先達成此目標,當時中文維基百科條目還不足一千。
參考文獻[编辑]
- ^ Wikipedia founder defends decision to encrypt the site in China. The Verge. 2015-09-04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 ^ China has blocked Wikipedia again. PixelsTech.net. 2015-12-05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 ^ Wikimedia Statistics - Chinese Wikipedia - Page views by country
- ^ Wikipedia:Wikipedia的中文名
- ^ 《晚清巨人传·林则徐》,薛桂芬著,徐立亭编,哈尔滨出版社,编号ISBN 7-80557-894-X
- ^ 版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0-12-12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6) (中文).
- ^ 参见中文维基百科“创作共用”条目
- ^ 林宏達. 維基資料量比《大英百科》多七倍. 商业周刊. No. 960 (台湾). 2006-04-17 [200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5) (中文(臺灣)).
- ^ Page Edits Per Wikipedia Language. statswikimedia. [201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3).
- ^ 10.0 10.1 Grace Tsoi. 中文版維基百科,呈现不同版本的中国. 纽约时报. 2013-10-30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 ^ 危机中的维基百科:网络乌托邦在水军围攻中挣扎. 新民周刊. [202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 ^ 我也來寫百科全書—《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10月20日
- ^ 知識狂歡時代的自由百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周刊第173期,2004年2月15日
- ^ 維基網路百科,大家一起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時晚報,2004年5月16日
- ^ GRACE TSOI. Wikipedia China Becomes Front Line for Views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纽约时报. 2013-10-27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 (英语).
- ^ 16.0 16.1 中文維基百科實時統計
- ^ zh.wikipedia.org 在中国的审查情况. vgreatfire.org. [2013-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 ^ 德国之声. 维基百科在华全面遭禁.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 Thomas Fox-Brewster. Wikipedia Disturbed Over Fresh China Censorship. Forbes. 2015-05-22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 ^ 何吉數. 牆外百科牆裡人:中國大陸的維基編輯們. 端傳媒. 2019-12-13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存在利益冲突]
- ^ 21.0 21.1 [stats:#/zh.wikipedia.org/contributing/active-editors-by-country/normal%7Ctable%7Clast-month%7C(activity-level)~5..99-edits%7Cmonthly Chinese Wikipedia,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11 July 2020., Wikimedia Statistics
- ^ table|last-month|(access)~desktop*mobile-app*mobile-web|monthly|Chinese Wikipedia, Page views by count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11 July 2020., Wikimedia Statistics
- ^ table|last-month|(activity-level)~5..99-edits|monthly|Chinese Wikipedia,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11 July 2020., Wikimedia Statistics
- ^ Chinese Wikipedia at a glance [中文维基百科纵览].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 ^ 维基百科数据 (中文(简体)).[永久失效連結]
- ^ Wikimedia Traffic Analysis Report - Page Views Per Wikipedia Language - Breakdown.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8].
- ^ 27.0 27.1 Wikimedia Statistics - Chinese Wikipedia -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7].
- ^ 28.0 28.1 WiViVi - Wikipedia Views Visualized.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7].
- ^ Solidot - 中文维基百科被屏蔽. [2015-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 ^ 维基百科数据 - Tables - 每个条目的字节数. wikimedia.org. [2006-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5).
- ^ 31.0 31.1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存在利益冲突]
- ^ 甘莅豪; 翁彬婷. 中国对外传播在维基百科平台中的机遇与挑战. 社会科学. ISSN 0257-5833. doi:10.13644/j.cnki.cn31-1112.2019.06.001.
- ^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News 中文. [2022-05-01] (中文(简体)).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写。这篇文章辩称:“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文章也敦促“在词条中反映我们的声音和观点,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道路和中国思想对其他国家和历史影响”的重要性。
- ^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News 中文. [2022-05-01] (中文(简体)).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Lokman Tsui)告诉BBC Click节目:“讲中国故事"这个概念在过去两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他们认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
- ^ Chinese-language Wikipedia presents different view of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際先驅論壇報》,2006年11月30日
- ^ 大家都誤解了維基百科. 《臺灣蘋果日報》. 200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9).[來源可靠?]
- ^ 維基「洪秀柱」遭修改 藍營:維基百科長期被民進黨把持. 三立新聞網. 2015-06-17 [2015-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30).
- ^ 名嘴歐崇敬參選被改維基 懷疑是對手所為 提告立委李俊俋、競選總部主委涂醒哲. 快點TV. 2015-08-23 [2015-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4).
- ^ 名嘴歐崇敬參選被改維基 他告對手. 蘋果即時. 2015-08-23 [2015-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被中國管理員綁架的「維基百科」. 蘋果日報. 2015-08-29 [2015-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1).
- ^ 維基百科上的兩岸情仇. 蘋果日報. 2015-08-31 [2015-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4).
- ^ 中國愛國網民占領維基 台灣又被改名. 新新聞.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來源可靠?]
- ^ 卢秀燕维基百科被改“卖国贼”市府保留法律追诉权. 联合新闻网. 2019-04-13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 ^ 兩岸角力 維基百科編輯成為另類戰場. 中央廣播電臺. 2019-10-07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 ^ 維基百科成網民第二戰場 「反逃犯運動」內容一日遭 65 次修改. Unwire.hk. 2019-10-08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 ^ China and Taiwan clash over Wikipedia edits. BBC. 2019-10-05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英语).[存在利益冲突]
- ^ 良心編輯抗五毛 「香港黑警」狂刪文 粵語版留真相. 蘋果日報.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來源可靠?]
- ^ 維基百科散播恐謊. 大公報.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來源可靠?]
- ^ 维基百科 死无对证. 大公網.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來源可靠?]
- ^ 【Back Up 香港.1】維基百科編輯戰. 立場新聞.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6).
- ^ 陳瑞霖. 別讓中國愛國五毛的手伸進維基,台灣維基社群呼籲正視問題與開發偵測不當編輯. 科技新報.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存在利益冲突]
- ^ 52.0 52.1 Cheng, Selina. Wikipedia wars: How Hongkongers and mainland Chinese are battling to set the narrative.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21-07-11 [2021-07-14] (英国英语).
- ^ 【資訊戰】中文維基百科成中港戰場 中國編輯稱向國安舉報香港編輯. 自由亞洲電台. 2021-07-12 [2021-07-13].
- ^ 維基百科中文版上演「編輯之戰」 中立原則受挑戰. BBC News 中文. 2021-10-30 [2022-04-24] (中文(繁體)).
- ^ 【资讯战】中文维基百科成中港战场 中国编辑称向国安举报香港编辑. Radio Free Asia (中文).
- ^ New Chinese national security law in Hong Kong could limit the privacy of Wikipedia users. Wikimedia Foundation. 2020-07-15 [2021-07-14] (美国英语).
- ^ 基金會行動/2021年9月聲明 - Meta. meta.wikimedia.org (英语).
- ^ Exclusive: Wikipedia bans 7 mainland Chinese power users over 'infilt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unprecedented clampdown.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21-09-14.
- ^ 维基封锁7名中国大陆用户 指为保障用户安全. 美國之音.
- ^ 維基百科禁 7 內地用戶 指有滲透起底風險 內地群組:準備鬥爭.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5).
- ^ 維基百科遇公信力危機.
- ^ 62.0 62.1 陳徵蔚. 維基百科「致命的吸引力」. 聯合線上公司. 2007-08-06 [2010-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30) (中文(臺灣)).
- ^ 63.0 63.1 萧萧. 与维基百科站在一起. 快科技. 2011-04-25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6).
- ^ 腾讯科技. 百度百科又陷抄袭风波 互动网称连错误都一样. 腾讯科技. 2007-08-13 [2020-04-08].
今年8月初,百度百科遭遇到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的侵权指责。吉米表示,百度将维基百科内容列为自己的版权内容,这种行为构成了侵权。百度随后回应称,维基百科的指责属无稽之谈,百度百科权利声明中明确表示知识条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并非百度自身。如今,国内的互动维客对百度百科的侵权指责,再度引起行业对百科知识产权的关注。
- ^ 65.0 65.1 [05:00]中文维基百科拟正式声讨百度百科侵权(百度回应). CnBeta.COM. 2011-04-24 [2020-04-08].
外部链接[编辑]
![]() |
元維基上的相關信息:Chinese Wikipedia |
![]() |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文维基百科 |
参见[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