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區 (臺北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坐标:25°01′57″N 121°31′05″E / 25.0324°N 121.518°E
中正區 Zhongzheng District | |
---|---|
![]() | |
![]() 中正區徽 | |
行政區管轄 | 臺北市 |
行政區類別 | 區 |
舊稱 | 城中區:城內、臺北府城 古亭區:古亭苯 |
總面積 | 7.6071平方公里 (臺北市的第11位) |
戶數 | 65,464戶 |
人口 | 159,000人(2018年12月) (臺北市的第10位/台灣的第45位) |
區長 | 廖雪如 |
區公所位址 | 幸福里忠孝東路一段108號8樓 |
區劃 | 31里580鄰 |
機關網站 | 中正區公所 |
郵遞區號 | 100 |
鄰接行政區 | 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 大安區、文山區;新北市永和區 |
![]() 中正區位置圖 |
中正區 (臺北市) | |||||||||||||
简化字 | 中正区 | ||||||||||||
---|---|---|---|---|---|---|---|---|---|---|---|---|---|
繁体字 | 中正區 | ||||||||||||
| |||||||||||||
Chengzhong (old name) | |||||||||||||
繁体字 | 城中 | ||||||||||||
|
中正區是臺灣臺北市的區之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其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臺北市區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除了首都核心的博愛特區與中央政府機關多座落於此區外,加上本區內的台北車站為全台灣最大交通樞紐,確立其政經中樞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花博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為木棉花,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目录
歷史[编辑]
1990年,臺北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將原城中區、古亭區及部分大安區(普愛、信愛、惠愛(三愛里)、文光里)及雙園區(廈安里)合併而成,以臺北著名的地標與觀光名勝「中正紀念堂」為名,而取名為中正區。
邊界[编辑]
東界:自市民大道(原縱貫線鐵路用地)北側沿新生南路一段道路中心線轉信義路二段接杭州南路二段,接羅斯福路二、三、四段與大安區為界。
西界:以北平西路接中華路一段沿中華路二段至泉州街口,銜接水源快速道路順地籍線跨堤防迄新店溪接市界止與萬華區為界。
南界:以新店溪河道中心線至福和橋,轉基隆路四段中心線至羅斯福路四段與新北市永和區、臺北市文山區為界。
北界:自市民大道(原縱貫線鐵路)北側地籍線與大同區、中山區為界。
次分區[编辑]
次分區為臺北市政府自2000年開始施行的輔助行政劃分,本身並非實際行政區。
行政[编辑]
歷任區長[编辑]
區長姓名 | 區長任期 | 備註 |
---|---|---|
李慶瑞 | 1990年3月12日-1996年1月16日 | |
劉錦興 | 1996年1月30日-1999年3月14日 | |
師豫玲 | 1999年3月15日-2000年9月14日 | |
林 菁 | 2000年10月2日-2003年9月18日 | |
許敏娟 | 2003年9月19日-2004年9月8日 | |
孫清泉 | 2004年9月9日-2008年6月30日 | |
詹訓明 | 2008年7月1日-2013年3月5日 | |
林明寬 | 2013年3月19日-2017年2月13日 | |
廖雪如 | 2017年4月25日-現任 |
人口[编辑]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91 | 183,668 | — |
1996 | 166,892 | −9.1% |
2001 | 161,635 | −3.1% |
2006 | 158,604 | −1.9% |
2011 | 161,449 | +1.8% |
2016 | 160,403 | −0.6% |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
公家單位[编辑]
- 政府
- 工務
- 警政
- 內政部警政署
-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局本部)
- 第一警務段
- 第一警務段臺北分駐所
- 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局本部)
-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 刑警大隊
- 交通大隊
- 中正第一分局(原城中分局)
- 下設仁愛路、忠孝西路、博愛路、介壽路、忠孝東路5個派出所
- 中正二分局(原古亭分局)
- 下設南昌路、思源街、泉州街、南海路、廈門街5個派出所
教育與醫療機構[编辑]
文教機構[编辑]
社區大學[编辑]
大專院校[编辑]
-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 國立交通大學臺北校區
-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
- 中國文化大學博愛校區大新館
- 中華大學臺北校區
-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臺北校區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廢校,併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國立臺灣大學徐州路校區(2009年遷回公館校本部,今為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與評量協作中心)
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 臺北市私立強恕高級中學
- 臺北市私立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 臺北市私立南華高級中學職業進修學校
臺北第二高等女子學校(廢校,校舍今為立法院,游泳池則今為康園餐廳)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廢校,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與評量協作中心)臺北工業學校(廢校,今為臺北科技大學)
國民中學[编辑]

弘道國中。
國民小學[编辑]
醫療機構[编辑]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
- 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
- 郵政醫院
- 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
經濟[编辑]
- 中央銀行
- 中華電信總部:位於台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一段
- 勞工保險局總部:簡稱「勞保局」
- 台灣銀行總行
- 台灣土地銀行總行
- 互助營造總部
- 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世界三大藥廠之一,以生產「普拿疼」著名。
- 台灣佳能資訊台北總公司(Canon):位於羅斯福路二段,知名數位影像輸入及輸出產品企業。
- 國光客運總部
-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總部
政黨團體[编辑]
- 民主進步黨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號10樓
- 時代力量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15號2樓之1
- 台灣團結聯盟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5號4樓之3
- 綠黨 (臺灣)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8號6樓
購物[编辑]
媒體[编辑]
- 廣播電台
- 台北之音(HitFM聯播網主台)
- POP Radio(台北流行廣播電台)
- 台灣廣播公司台北總台
- 警察廣播電臺
- 漢聲廣播電臺
- 正聲廣播公司
- 飛碟電台(位於羅斯福路二段)
- 台灣全民廣播電台(位於羅斯福路二段)
- 台北勞工教育電台(台北都會休閒音樂台,位於北平東路)
- 電視臺
體育場館[编辑]
交通[编辑]
鐵路、捷運[编辑]
- 縱貫線:台北車站-
華山車站(已廢站) 淡水線:大稻埕站-北門站-臺北車站(臺北後站)(已廢線)新店線:堀江車站-和平車站-螢橋車站-古亭站-仙公廟前車站-水源地車站-公館站(已廢線)劉銘傳鐵路:台北車站(已廢線)
淡水信義線:台北車站 - 台大醫院站 - 中正紀念堂站 - 東門站
中和新蘆線:忠孝新生站 - 東門站 - 古亭站
松山新店線:西門站 - 小南門站 - 中正紀念堂站 - 古亭站 - 台電大樓站 - 公館站
板南線:忠孝新生站 - 善導寺站 - 台北車站 - 西門站
道路[编辑]
- 省道
- 市區道路
未來[编辑]
捷運[编辑]
- █ 萬大中和樹林線(興建中):中正紀念堂站 - 植物園站 - 南機場站
- 2010年2月12日,行政院核定台北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規劃報告書暨周邊土地發展計畫案。全案分為2期興建:第1期興建路段為中正紀念堂站至金城機廠,長約8.4公里,設置8座車站;預計西元2017年底完成;第2期興建路段為金城機廠至迴龍站,長約13.3公里,擬設置11座車站,預計2021年底完成。
旅遊[编辑]
景點[编辑]
- 二二八和平公園
- 中山堂
-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 自來水博物館
- 林業陳列館
- 南機場夜市
- 中正紀念堂
- 逸仙公園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楊英風美術館
-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 公館商圈(部分)
- 臺北植物園
- 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
- 兩廳院
- 國立臺灣博物館
- 國軍歷史文物館
- 郵政博物館
- 臺北撫臺街洋樓
- 總統副總統文物館
- 蒲添生雕塑紀念館
- 華山藝文特區
古蹟[编辑]
由於中正區是清代就建立的台北府城所在地,發展時間早,因此區內古蹟(含歷史建築)為全市之冠。
|
|
|
知名企業[编辑]
圖集[编辑]
中正區擁有眾多重要機構和西洋折衷主義等古蹟建築:
出身人物[编辑]
注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中正區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正區 (臺北市) |
|